【我的青春正当燃】张峰:在医学之路上不断锤炼提升自己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13
手机版

  编者按:

  每一个五月都属于青年!

  他们为梦想而勇敢奋斗,为幸福美好生活砥砺前行。

  这个五月,多彩贵州网特别策划【我的青春正当燃】,聚焦青年们的拼搏故事,抒写他们用炽热年华谱写的精彩篇章。

  

  5月3日,五一假期还未结束,铜仁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峰便迅速回到工作岗位。

  “只有做满1万小时,才能被称为行家。”工作至今,张峰已在手术台上耕耘了2000余小时。但在张峰心中,1万小时的锤炼才是从普通人到行家的必经之路。

  2019年,工作了3年的张峰想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恰逢铜仁市人民医院鼓励本院职工继续进修,张峰通过英国威雷尔大学导师推荐,向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医学院递交了申请,通过层层选拔,获得进修资格。

  刚开学,导师便让张峰制定读博期间的研究计划。5天后张峰递交了计划书,导师看完说:“这样的计划书,我5分钟就能完成,你却用了5天。”这句话,让张峰感觉当头一棒。

  自那以后,张峰决心从零开始,过上了实验室、手术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3个月后取得动物实验资质,半年后攻破德语开始临床学习。

  德国慕尼黑疫情期间,所有实验室关闭了近3个月。3个月后,每间实验室的人数严格控制在2人之内。为了争取更多的机会,张峰每天早上六点便到实验室工作。

  “在德国,大家通常是不加班的,加班满60小时就要强制休息。”用两三倍的时间工作,德国同事不理解,但在张峰看来却是提升自己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同时,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张峰探索出一套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要了解某个知识点,我会检索出几十篇相关文献,先看摘要,遇到浅显易懂的摘要便不再细看,遇到感兴趣的再继续深入阅读。”张峰说,这样既节省时间,也能有的放矢,加深印象。

  “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作为一名湖南人,张峰将这12个字视为人生格言。他也用这12个字来形容自己读博生涯。博士一年级结束时,他成为了组里的尖子生,并顺利拿到奖学金。在严进严出的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超过一半的学生会被淘汰出局,留下的人大多数要4至7年才拿到博士毕业证,而张峰仅用3年时间便顺利毕业。

  张峰成为铜仁市人民医院建院百年来培养的首位海外医学博士、首位担任SCI期刊审稿人的医师。

  “今后,我会一直奋战在医疗岗位上,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让我的患者早日康复。”张峰说。

  本网记者:张鸿杰

  海报设计:张 亮

  一审:罗亚楠

  二审:熊 莺 李柏杉

  三审:李 蓓

上一篇:口述 | 我和老公漂在北京生不如死,直到凌晨去了一趟电影院。
下一篇: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裕仁天皇以“不幸的事件”代指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