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过去了,汶川地震中的“3岁敬礼娃娃”郎铮,如今过的如何?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13
手机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可以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文|纪实

  编辑|纪实

  前言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都悲痛的一天。

  从古至今,四川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后,它犹如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突然患上了重病,疾病使他身体各处的器官开始衰竭,不能在支持自身的基本运行功能。当灾难降临后,周围因为交通通讯设施全部被摧毁,身边的亲人也无法通过网络、电话等电子设备得知亲人是否安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公共基础设施、居民楼房的坍塌,震源附近早已是千疮百孔,有些人被压在废墟下面,大声喊叫,希望有人在下一刻能听到它的叫声前去拯救他们,但他们期待被拯救的心却一次次在经受考验,直至迎来曙光。

  疾风骤雨过后,战士们带来新光明

  汶川地震来临之时,一位三岁的小男孩郎铮像往常一样去幼儿园上学,这只不过是最平常的一天,但却在这一刻发生了意外。郎铮像往常一样和小朋友们玩耍着,刹那间,山河倾倒,乌云笼罩着黑暗,地动山河随风刮,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

  据现在的郎铮回忆到,当时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没有反应的时间,直接天旋地转,日月无光,随即就直接被卷入到了废墟底下。等到回过神来了以后才发现,周围已经是一片废墟,一片狼藉。

  

  郎铮

  到处都是人们的哭喊声、嚎叫声,空气中充斥着血腥的味道,浑身上下布满疼痛,人们被压在废墟底下动弹不得,眼睛里满是痛苦和无助的泪水。灾难发生之后,无数战士奔赴灾区一线救援。报社记者杨卫华在听到消息之后,在5月12日晚上也投入到救援当中。

  杨卫华本来想记录下来这座像是被侵略者屠戮后的城市,但在这时,突然听到一声娃娃的哭声,杨卫华顾不得拍照了,急急忙忙喊战士们过来救援,他们发现了夹杂两个水泥板中间的郎铮,他被废墟瓦片压住了,浑身是血,动弹不得。

  战士们和杨卫华一起用手挖开石块,他们没有任何救援工具,只能徒手挖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救援后,终于,郎铮被解救出来了,这是漫长的两个小时,是郎铮这辈子不能忘记的两个小时,是他再也不想经历的两个小时。他的身上到处都是灰尘和血迹,他的左胳膊肿胀的厉害,他哇哇哭的不得了。

  20个小时啊,整整20个小时,郎铮是诸多不幸之人中的万幸,他被救出来了。他的左胳膊受伤的十分严重,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医生过来用夹板把他的左胳膊固定了一下,杨卫华说,我当时给他喂了一点盐水,小郎铮的意识清醒了许多。

  

  郎铮

  接下来有了出乎意料的一幕。年仅3岁的小郎铮,缓缓而又艰难的举起了自己满是血迹的右手,向解放军战士敬了一个礼,当时,所有人都没有看到这一幕,直到2008年,红军某装甲兵团才得知,是他们团的解放军战士救了这个敬礼娃娃,而这最为精彩的一幕是被报社记者杨卫华所拍摄下来的。

  向感恩致敬,向生命致敬

  “遇到困难就找解放军叔叔”,这句话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作为一个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营救一个3岁的小男孩,自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但被救的小郎铮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即使自己深陷窘境,也时刻不会忘记自己做人的准则和懂得感恩的品质,这无疑是令人深思和感动的。

  

  郎铮

  随着郎铮的照片被越来越多的人转载,大家也知道了“敬礼娃娃”郎铮。“敬礼娃娃”让所有中国人感到热血沸腾,这也体现出来了中华民族身上的那一股韧劲,那一股股生生不息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也在今天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行。

  尽管在危难面前,他依然顽强,宁死不屈,小郎铮将中华民族传统的感恩美德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小小的敬礼的动作,也体现出来了他的勇敢和坚强,向生命致敬!

  小郎铮被救出来之后,被迅速转到四川绵阳市市区医院,他的身体状况很差,几乎半个身子都要瘫痪,左手尾指和无名指部分全被切掉,前前后后又进行了5次手术才得以痊愈。

  

  郎铮

  郎铮的救命恩人杨卫华也经常来医院看望他,经常给他加油打气,鼓励他坚强。郎铮也十分喜欢杨卫华这位叔叔,他们二人的关系也逐渐亲密起来。

  郎铮从治疗到恢复日常生活,杨卫华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陪伴作用。郎铮在住院期间也对照顾他的医护人员说:“我以后也要当警察,去救别人,去给别人带来帮助”。

  重见光明之日

  郎铮的身体虽然已经健康,可是地震给郎铮带来的阴影还一直笼罩着他,他的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创伤,半夜会突然惊醒,刮风下雨会害怕,天黑也会害怕,上厕所也总会害怕。

  

  郎铮

  有媒体来采访郎铮一家,谈到郎铮做敬礼这个动作,他们并不觉着意外,因为郎铮家里几代人都是当兵的,他的爸爸郎洪东,是北川县公安局的一名干警,事情发生以后一直在抗震救灾,甚至都没来得及看儿子一眼。他对儿子的敬礼充满了骄傲,可是又心疼儿子。这既体现出父亲教导有方,又体现出郎铮对国家和解放军战士的崇高敬意。

  郎铮从小就对军人有着仰慕之情,他希望自己长大以后也能够做一名警察,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帮助他人,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当中去。

  郎铮现在已经成长为了一名少年,虽然他已经退掉“敬礼娃娃”的光环,可是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他并没有迷失自己,而是找对方向,积极向上的生活着。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他也走出来了地震的阴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郎铮和当年的救命恩人杨卫华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郎铮生命里的重要时刻,杨卫华都在场,杨卫华也一直陪伴着郎铮长大。

  两人无形之中好像有着一种莫名的力量牵引着彼此,汶川大地震时的那一场相遇对他们彼此来说有着特别的缘分。有这样的一位长辈陪伴着郎铮长大,对郎铮来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是郎铮生命里的幸运,是郎铮生命里的一束光,照亮着郎铮前行。

  只可惜好人不长命,在几年之前,杨卫华患上了重病,郎铮在父母的陪伴下也前去看望他,只是好景不长,没过多长时间杨卫华就病逝了。这对郎铮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郎铮伤心欲绝整日郁郁寡欢,仿佛迷失了方向,没有前行的动力。

  

  郎铮

  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导后,郎铮好了起来。郎铮记住杨卫华生前对他说过的话,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祖国。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现在的郎铮,常怀着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曾经救助过自己的人,尽自己最大所能去帮助别人。郎铮也经常捐赠书籍给山村的小朋友们,也经常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他带着杨卫华的遗志继续走下去。

  汶川地震没有打到郎铮,没有使郎铮向困难低头,反而使郎铮更加坚强,即使,有时也会因为一些事情而悲伤难过,但他仍怀希望和感恩之情来面对生活。长大后的郎铮,在经历过生活的磨砺与灾难的洗礼过后,也更懂得了敬礼的意义。

  

  郎铮

  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砥砺前行,勇往直前,无惧无畏,“任何困难也打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同时,这也在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努力地克服困难,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我们也应该向郎铮那样,无惧风雨、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上一篇:女子拿着行李离家出走,丈夫行大礼乞求她留下,她抱住丈夫答应了
下一篇:圣斗士:5位小强全穿上了黄金圣衣,唯独他穿过2件,不是星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