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知青生活故事:再回乡看到自己的初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13
手机版

  繁重的春耕春播劳动结束以后,高队长就不让高巧巧给知青们做饭了,他说人家一队的知青都是自己做饭吃,二队也要向人家学习,知青们也要自己做饭。队长的命令就等于是圣旨,知青们只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王春光之前经常帮着高巧巧打下手,也学着蒸过玉米面馍,切菜炖菜他也学过。高巧巧不给做饭了,王春光就自告奋勇,义务担任了知青们的炊事员。

  高队长虽然不让高巧巧给知青们做饭了,可高巧巧收工后或出工前也经常到知青点给知青们义务帮帮忙,有时还帮知青们洗洗衣服啥的,大家都从心里感激高巧巧。王春光知道高巧巧不识字,就问她愿不愿意学习识字写字。高巧巧说:“哦做梦都想上学,都想读书识字,可哦爸哦妈没供哦上学,哦也和他们一样成了个睁眼瞎。”“这样吧,只要你愿意学习识字写字,以后我们大家教你,有时间你就来这跟我们学习识字写字吧。”王春光高兴地说。他觉得教高巧巧识字写字,也算是报答他对知青们的帮助吧。

  之后的日子,只要有时间,高巧巧就来知青点跟知青们学习识字写字,知青们一天教她几个汉字、几个阿拉伯数字,高巧巧非常聪明,学习也很认真,写字一笔一画规规矩矩,就像刻版一样认真。大家谁有笔和本,都送给了高巧巧,高巧巧好几次感动得热泪盈眶。

  渐渐地,知青们有了一个发现,高巧巧最愿意让王春光教她识字写字,她每次写好的字都是拿给王春光看,还一口一个春光哥,叫得可甜哩。看出了这个门道,大家都很知趣,只要王春光有时间,大家总是找借口让王春光教高巧巧识字写字,王春光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样和不妥,他每次都非常认真地教高巧巧识字写字,还教她学习汉语拼音。只几个月的时间,高巧巧就学会了五六百个字词,还学会了加减法和汉语拼音。为此,高巧巧很高兴,她逢人就说是春光哥教会了她识字写字。

  

  图片来源网络

  秋收秋种结束后,地里基本没什么要紧的农活了,社员基本都是干半天歇半天,一年一度的农闲时节到来了。王春光他们知道队里的社员们大都是文盲,他和知青们商量了一下,想利用农闲时节,办个扫盲学习班,义务教社员们学习识字。对于这个想法,不光是高队长赞成,好多社员也赞成,大家学习识字的积极性都很高。

  春节前的三个月,王春光他们天天都教社员们学习识字写字,一天都没耽搁过。教完社员们,王春光还要给高巧巧开小灶,教她学习查字典,教她学习写信,教她算数。到了年根,高巧巧掌握的汉字和相关知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小学二年级的文化程度。

  年三十那天,高巧巧帮她妈包完饺子,就来帮知青们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她还给知青们端来了炸油糕。王春光接高巧巧手里端着的油炸糕时,高巧巧随手拿起一个油炸糕塞到了王春光嘴里,一个叫孙朝阳的知青看到了,他做了个鬼脸笑着说:“乔乔姐,你干脆嫁给春光哥吧,我看你俩挺般配的。”王春光红着脸说:“你再敢胡说八道,我罚你给大家倒一个月的尿盆。”高巧巧也满脸通红,她扬起脸来看了王春光一眼,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春节过后,高巧巧好几天没来知青点,大家都怪孙朝阳不该开那个玩笑,都赖他惹恼了高巧巧。高巧巧不来知青点帮忙,大家都觉得没意思了。特别是王春光,他心里就像少了什么似的,明显比以前话少了。

  正月初八那天中午,王春光到水井挑水,正好遇到了高巧巧,就笑着问她:“巧巧,你咋不来我们知青点了?”“哦妈说你们知青点都是后生,哦一个女子,不要总去你们那,哦妈怕旁人说闲话。”高巧巧扬起脸看着王春光,眼睛里充满了温暖和无奈。

  王春光帮着高巧巧打满两桶水说:“那天孙朝阳胡说八道,大家都批评他了,你不要生气。”“春光哥,哦才不生气哩,哦知道哦配不上你,你也不会娶农村的婆姨。哦要是真能找到你这样的女婿,那就是先人护佑哩。”高巧巧说完,挑起水桶,默默地回家去了。

  那一晚,王春光失眠了,他满脑子都是高巧巧的影子。高巧巧虽然没有文化,可她聪明勤劳,长得又好看,朴实又大方,要是真能娶个这样的媳妇在农村过日子,一辈子都会舒心快乐的。只是他的父母早有约定,不会让他扎根农村一辈子,也不让他放弃大学梦。

  以后再见高巧巧,只能是在生产劳动中才能看到她,她再也不去知青点了,从和王春光的几次单独对话中,高巧巧已经明白了王春光的心思,他是不会娶一个农村女子做婆姨的,他也不会在农村生活一辈子的。虽然明白了这一点,可高巧巧还是非常渴望见到王春光,她从心里喜欢高大帅气有文化又和善的王春光,她做梦都想找一个这样的女婿。王春光也渴望见到高巧巧,高巧巧已经多次走进了他的梦乡。只是自己不能给她未来,他不想给高巧巧带来伤害。

  1973年,王春光被推荐上了大学,他成了第一个离开后高家河大队的北京知青,也是后高家河大队第一个被推荐上大学北京知青。王春光离开后高家河大队不久,高巧巧就嫁给了她们生产队刘会计家的二小子。听到高巧巧嫁人的消息后,王春光心里难受了好久好久。

  2019年国庆节那天,当年在后高家河二队插队落户的十二名北京知青重返第二故乡看望了乡亲们,王春光是组织者也是领队。在去陕北的途中,孙朝阳笑着跟王春光开玩笑:“王哥,这次去陕北是看老乡还是去寻找初恋情人高巧巧?”“两者都有吧!”王春光回答得很干脆,像是开玩笑又像是一本正经,大家听了都会心地笑了。

  来到后高家河时已经中午了,知青们让司机把车停在村口,大家步行进村。刚往前走了不远,只见一位大婶赶着十几只羊也往村里走。那位大婶有七十岁上下的年纪,又黑又胖,穿着也很朴素,手里挥舞着一根荆条,不紧不慢地跟在羊群后面。

  孙朝阳上前问道:“老乡,村委会在哪呀?”那人回头打量了一下孙朝阳,突然大声喊道:“哦的个妈,这不是孙朝阳嘛!”孙朝阳愣怔了一下,疑惑地问:“你是?”“哦是高巧巧呀!”那人的嗓门很大,门牙还少了一颗。

  冷不丁听到高巧巧这个名字,王春光心里就像被蝎子蜇了一下,他仔细打量了高巧巧一下,心里突然涌起了一股淡淡的忧伤和难受滋味,这是高巧巧吗?怎么这么黑了?也变矮了变胖了,真的是又老又丑,当年的影子一点都没有了,王春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没等王春光开口,高巧巧突然扔下手里的荆条,一下子扑到了王春光身前,哽咽着说:“春光哥,你们咋才回来呀,哦想你们……”话没说完,高巧巧呜呜哭了起来。

  相聚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王春光他们在后高家河呆了两天,看望了村里的老人们,又到乡敬老院献了爱心,带着乡亲们的祝福,带着对乡亲们的不舍和牵挂,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们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离开时,高巧巧一直抹着眼泪把他们送到村口,她还为知青们送了小米和芝麻。

  返程途中,大家又跟王春光说起了高巧巧,王春光一声叹息:唉!岁月就是一把刀,时光催人老啊!我心中的初恋已成过往,再也回不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

  时隔这么多年,每当想起陕北的高巧巧,王春光心里就会涌起一阵阵说不出的难受滋味。

  作者:草根作家

上一篇:时尚「街拍」:这些好看的背影,让逛街不再无聊!
下一篇:杨幂再登精彩OK,苹果衬衫高级又少女,不愧是为时尚而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