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过度选择”定律:“备胎”越多的人,越不快乐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12
手机版

  (作者何所欢: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自我成长性格等心理学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当代成年人,都有一种“病”——“选择困难症”。

  早晨吃什么?

  中午吃什么?

  晚上吃什么?

  明天吃什么?

  去哪里玩?去看电影还是去海边?去爬山还是去动物园?

  小的时候:

  父母带你出去玩,你看到了玩具枪和芭比娃娃,你都喜欢;

  但父母跟你说:“只能选择一个哦”。

  学生时代:

  那么多专业,文学类,计算机类,金融类,医学生,法学生……

  看着眼花缭乱的专业,你想了许久,也不知道该选择什么。

  毕业后:

  摆在你面前的工作有很多。

  选择“钱途”,还是选择“体面”?

  选择离家近,还是离家远?

  谈婚论嫁:

  找对象要看人品,还是看家境?

  看长相还是看性格?

  人活着,就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

  备胎多的人:

  今天跟A约会,还是跟B/C/D约会?

  今天开电车出门,还是开油车出门?

  当人们的生活被“一个个选择”充斥,对于选择困难症的人而言,是一场灾难。

  最可怕的是什么?

  跟爱人上床,还要为:选择超薄的还是趣味的套套为难。

  

  -01

  人不快乐的原因:“选择太多”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老师给两个班级的学生,布置了不同的“作业”,要求写命题作文。

  第一个班的学生,老师让他们从6个命题作文中选择;

  第二个班的学生,老师让他们从30个命题作文中选择完成。

  结果表明:

  第二个班的学生作业完成度,无论是完成作业的学生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低于第一个班的学生。

  这个实验的结论是:

  当人们所面临的选择太多时,就变成了另一种负担,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过度选择定律”。

  不仅如此,还有另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在一家蛋糕店门口,摆放了几十个口味的果酱,并且邀请过往的路人品尝。

  而另一个研究人员,在另外一条街道,只摆了6个果酱。

  结果表明:

  摆放果酱少的地方,卖出去的数量反而更多;

  摆放果酱多的地方,人们的购买欲望更低。

  这同样说明:

  当人们眼前面临的选择越多,就越容易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和最终的决定。

  

  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买车的时候,看着眼花缭乱的品牌和车型,就让你一阵头大;

  买衣服时,挑来挑去最后一件也没买;

  手机该换了,对比来对比去,不知道选择谁。

  “备胎多,选项多”的人,常常会陷入精神内耗。

  如果他是一个“选择困难焦虑”的人,那更是灾难。

  每当他做出一个选择,脑海里都会出现一个反对的声音;

  一边纠结选择谁,一边又否定自己的每一个选择;

  最后,什么也没有选好。

  

  -02

  为什么选择越多,人越痛苦?

  1、内心的冲突与矛盾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这就是矛盾。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摆在你面前的有10个选择,但你只能从中选择2个;这个时候,你就陷入了内心的冲突与矛盾之中。

  想要这个,也想要另外一个;

  无论你如何选择,最终都会后悔。

  就像买衣服:

  你的预算只能买一身衣服。

  经过几个小时的筛选,你终于选中了一套买回家。

  可到家你就后悔了:“我该选另外一套的,后悔了。”

  无论你怎样选择,最终都容易后悔。

  

  2、能力和欲望不匹配

  你相信吗?

  一穷二白的人,反而活得很快乐。

  不恋爱,不结婚,一个人过日子;尽管他没钱,但他更容易快乐。

  他的快乐,源于他的欲望并不高。

  而一个人看上去很有钱,有房有车,有不错的收入,有一些存款。

  可他依旧不快乐,因为他的欲望和野心,会随着自己所拥有的不断膨胀。

  开20万的车,他还想要看40万的车;

  住100平的房子,他还想要200平的大房子。

  当一个人拥有的东西,不足以让他选择全部,那他就会陷入焦虑和痛苦中。

  

  3、人们的潜意识,总害怕失败

  每个人的潜意识,其实都害怕自己会失败,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期待”。

  对自我的期待,他人对我们的期待。

  选择了这条路,你担心走错;

  选择另外一条路,你还是担心走错。

  因为无论面临哪一种选择,最终都有可能出现错误的结果,造成一定的损失。

  当人们过度在意结果,在意他人的眼光时,面对眼前的选择,就难以做出决定。

  变得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03

  我们该如何改变“选择困难症”?

  1、减少备胎的数量

  在亲密关系里,很多人都讨厌“没有主见”的伴侣。

  没有主见的人,挂在嘴边的话是:“随便,我都行”。

  比如:

  你:“我们去吃什么?”

  他:“随便,我都行”

  你:“我们去哪里玩?”

  他:“随便,我都行,看你”

  这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你想要他提出合理的建议,哪怕这个建议你们最终没有去选择;

  你需要的,是他的主见,他的意见,他的参与感。

  明白这个逻辑了吗?

  当人们把选择设定太多,就会犹豫;

  减少选择的数量,更容易做决定。

  备胎多,不快乐;那么就减少备胎的数量,减少你做决定的成本。

  

  2、不要焦虑结果,你只需要做好过程

  比如:

  在学生时代,有些人每到考试之前,就特别焦虑。

  他总是患得患失:

  “我失败了怎么办?”

  “我考砸了该怎么办?”

  “如果我考得不好,父母一定会失望,老师也会对我失望”

  这种心理,就是先入为主地代入自己失败的结果。

  但是,无论他如何选择,如何去做,都必须要经过考试。

  与其让自己内耗,不如什么都不想。

  在结果没有来临之前,过程是我们能掌控的。

  你只要去做,不需要去在乎结果;

  你只要去爱,不需要去考虑能不能长久。

  永远不要在你做决定之前,预设了事情的走向和结果。

  因为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

  降低期待,也能降低你的焦虑感。

  

  今日话题:

  你有没有“选择困难症”?

  你是如何改变的?

上一篇:2023年成人本科和高考本科哪个好?区别有哪些?
下一篇:女人绝经后,异常出血要警惕!若有5种情况,得去做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