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润增长乏力,梯队分化明显 消费金融还能继续“火热”吗?
进入年报季后,消费金融的业绩揭榜时刻也随之到来。
羊城晚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4月20日,已有17家消费金融公司2022年相关经营指标对外披露。整体来看,消费金融行业增速放缓,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其中,招联消金、兴业消金、马上消金仍稳坐前三甲,也是唯三迈进净利润“10亿元俱乐部”,占据当前已披露净利之和超70%的份额。另外,“投诉多发”成为消费金融发展前路的突出问题。
纵观过去一年的成绩单,招联消费金融在行业处于“火车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75.01亿元、33.29亿元,也是国内首家资产规模突破1500亿元的机构,去年总资产规模达1643.46亿元。
兴业消费金融次之,营收101.15亿元,净利24.93亿元;马上消费金融紧跟步伐,营收135.30亿元,净利17.8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披露首个完整年度成绩单的蚂蚁消费金融以净利8.41亿元位列第四,不仅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还一举跃居头部行列。
经记者计算得知,前三甲净利润加总约76.10亿元,占当前已披露的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之和超70%的比例。换言之,头部的消费金融公司基本赚走了绝大多数的利润。
在剩余公司中,除了中银消费金融(净利6.56亿元)、中邮消费金融(净利4.43亿元)、中原消费金融(净利3.33亿元)、海尔消费金融(净利2.74亿元),其余8家净利均不足2亿元。由此可见,行业的挣钱能力已显现“断层式”差距。
为何会出现利润梯队的分化问题?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头部机构凭借品牌优势、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实现规模和盈利扩张。而腰尾部机构则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瓶颈,难以追平头部机构。此外,一些腰尾部机构可能过于追求规模扩张,导致风险控制不力,业绩受压。
乘着互联网的风口,消费金融的势头始终一路高歌,但近年来也出现了增长乏力的趋势。记者进一步对比2021年财报数据发现,招联消费金融虽然为“一哥”,但其增速却有所下滑。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8.68%,营收同比增长9.84%,掉出了双位数增长轨道。
而过往在赛道头部的中邮消费金融更是面临增收不增利,首次净利润大幅度下降,同比降幅高达63.95%;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样缩水,较同期下滑22.27%。此外,晋商消费金融的净利润也出现下跌,降幅在14.73%。
部分腰尾部机构的“小而美”值得关注,利润总量虽低,但增速亮眼。比如,平安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等多家公司在去年实现扭亏。渝农商行持股的小米消费金融在去年仅赚0.11亿元,相较于同期却上涨近200%,增幅颇为领先,其2021年的净利同比增速也达到约236%。
“行业去年的业绩增速确实不如从前。”前述业内人士坦言,随着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份额分配趋于稳定,同时监管政策趋严、风险控制、成本上升等因素综合作用,部分消费金融机构业绩甚至发生“开倒车”。
这与今年3月底,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的发文有相通之处。文章指出,消费金融行业核心竞争力仍面临挑战:“一是细分客群能力不足,获客成本居高不下;二是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企;三是自主风控能力不足,风险管理成本被动抬升;四是中低收入客群的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不足,运营成本较高。”
记者留意到,不少消费金融公司也陆续发布“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报告”,从投诉总量来看,整体呈攀升趋势。
其中,中邮消费金融投诉量暂排第一,2022全年共处理5070单客户投诉,相较于2021年的4451单,同比增长近14%。投诉业务均为贷款服务,以贷后管理、服务提升、业务政策等类型为主。
招联消费金融则以2891件投诉暂居其后,同比增长约8%,均为监管转送,主要集中在协商还款、服务流程、费用争议、服务受限等问题。
另外,长银消费金融2022全年共受理消费投诉1776件,同比大增约196%。其报告指出,公司催收问题类投诉最多,共1038件;息费定价争议类投诉次之,共520件;征信纠纷类共177件;业务办理问题类投诉最少,共41件。
记者在黑猫平台上还发现,“催收”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投诉关键词,投诉量已超过13万条,比如暴力催收、信息泄露。“多数公司为提升运营效率,将催收等易引发客户投诉的工作委托外包机构开展,由于对外包机构准入及日常持续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约束,导致暴力催收行为时有发生。”银保监非银部的文章如是提到。
对于消金领域投诉多发的现象,马上消费金融也在报告解释说,“当前面临三大核心痛点,一是消费金融消保工作专业性欠缺;二是消保工作成效难以量化;三是业务、场景的多样性与复杂化提升消保难度。”
值得留意的是,增速放缓前提下,一些新入局者也会对当前的消费金融环境造成冲击。2022年,筹备近3年的建信消费金融公司终于获批筹建。建设银行也成为继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后,第三家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国有大行。
自2020年9月以来一直未有新消费金融公司获监管批复筹建,业内将建信消费的获批视为消费金融牌照发放再次开闸的信号。公开信息显示,包括兰州银行、福建海峡银行、湖州银行等中小银行都曾披露设立消费公司的议案,业内预计中小银行排队获批消费金融牌照将成为其扩展拓宽经营区域限制以及发力个人金融业务的“敲门砖”。
与此同时,蚂蚁消费金融披露成立以来首个完整年度业绩报告,净利润8.41亿元,已经位列第四,成功跻身头部行列。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未来消金机构的竞争态势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上一篇:李沁穿红裙"上瘾"了,紧身礼服勒出3D身材,凹凸有致真性感
下一篇:关之琳“高尔夫球”事件,时隔30年刘銮雄道出真相,可惜晚了!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