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乡镇地名由来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08
手机版

  汉川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汉江下游。面积1663平方公里。汉川下辖2个街道、14个镇、6个乡、4个农(养殖)场。

  

  汉川历史悠久,水网密布,各乡镇名称与历史、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

  马口镇

  马口镇原名系马口,因三国蜀将关羽曾在此“系马休憩”而得名。

  

  脉旺镇

  脉旺镇原名脉旺嘴,因地处原牛蹄河出口处,常年雾弥漫,居民以为地脉旺盛,故脉旺嘴。一说古时这里街面狭长,形如麦芒,称“麦芒嘴”,因而得名。

  

  分水镇

  分水镇昔为汉江水分流处,故名。旧名分水嘴,因独立于汉水与汈汊湖之间,形如鸟嘴状,汉水于此有一支流向北流经华严寺,再与主流汇合,故名。

  

  田二河镇

  田二河原名二河,亦称双溪,因地处牛蹄支河分流处,西有界碑河,东有皂港二河得名。古时,田姓人比较多,古田二河。

  

  杨林沟镇

  杨林沟因明代地处一小沟,沟南种植一片杨树,沟北住林姓居民比较多,而得名。

  

  垌冢镇

  垌冢镇旧称垌夫镇,以境内有宋代进士垌夫冢而得名。一说垌冢镇有一名疑冢。传明末张献忠将楚国宫女墓疑为曹操墓,误掘后聚葬于此,故名同冢,后改“同”为“垌”,镇名沿袭至今。

  

  麻河镇

  麻河镇古称麻篆渡,因地处东西汊湖渡口,居民皆以编麻篆捕鱼为主而得名。

  

  华严农场

  华严农场原名蚌湖口镇,华严农场地处古代汈汊湖出水处,因螺蚌多而得名。后因该地以原种场部驻华严寺而得名。

  

  刘家隔镇

  刘家隔古时名为大赤、金鼓城、陨城等,曾为汉川县治长达327年。刘家隔镇因相传宋知军事刘谊隔岸在此地种荻而得名。

  

  城隍镇

  城隍镇因昔城隍庙而得名。

  

  南河乡

  南河原名南河渡。南河在县南六十里龙门山下,汉南支津由长河东流至大河口以下,又名南河,旧有渡口。而得名。南河古渡大约在汉代就形成渡口。

  

  马鞍乡

  马鞍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山形似马上之鞍得名。

  

  榔头(原马鞍乡治所)因古代榔树码头得名。

  庙头镇

  庙头镇原名担山,因地处前山与后山的断口之间,故名。又因明末北岸村头有一关殿庙,故名庙头。清末于南岸形成集镇,仍袭此名。

  

  西江乡

  西江乡原为西江亭集,因赤野湖之西修建的西江古亭而得名。

  湾谭乡

  湾潭乡清名三汊潭。因昔汉江于此有三条汊道,水深似潭,故名三汊潭。1956年改今名。 里潭乡古以“五户为邻,五邻为里”,因宋成集时不足一里,得名小里,又因濒潭,故名小里潭。

  韩集乡

  韩集乡因乡人民政府驻韩集村,而这个村以韩姓人居多而得名。

  回龙镇

  回龙镇因所处河段迂回似龙而得名。

  沉湖镇

  沉湖镇原名万福闸,后以沉湖军垦农场改今名。

  仙女山办事处

  仙女山街道办事处因仙女山而得名。古名长城,自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县治迁此并设镇,历为汉川县治。明崇祯九年(1636年)曾筑城。1946年称义川镇。1951改称城关镇。2001年改为仙女山街道办事处。

  

  新堰镇

  新堰镇原为滨湖荒滩,1966年建镇,因位新开河堰附近,故名。

  汈东办事处

  汈东办事处因地处汈叉湖以东而得名。

  新河镇

  新河镇原名小河,古称涢口,因地处涢河(原府河)入汉水河口而得名,因新街和小河两地名各取一字命名,故名新河。

  

  里潭乡

  里潭乡原为小里潭集,因地处竹筒河、彭公湖而以潭水为名。

  中洲农场

  中洲农场因中洲湖而得名。

  本文参考《汉川县志》1992年版,《魅力汉川》等资料。

上一篇:童年经典《灌篮高手》正式上映,轻松打破票房纪录
下一篇:原创《出租车》李帝勋想结婚了!理想型大公开,坦言今年要认真找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