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网友,又“毁”了一个男明星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08
手机版

  原标题:不愧是网友,又“毁”了一个男明星

  ? 今 日 歌 单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只要平凡 音乐: 张杰;张碧晨 - 只要平凡

  

  最近,热搜突然串出来一个词条——

  #瓣人评的四大普男#。

  张晚意、丁禹兮、李宏毅、邓为。

  对于网络上总是靠着主观臆断对他人品头论足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

  只是没想到。

  翩翩少年张晚意,赫然入列。

  网友对于投票结果各抒己见。

  在各种声音中,毫不意外地集结了一个统一的看法:

  张晚意普男?我不服。

  用来论证这个结论主要有两个理由:

  1.张晚意长得周正,是传统“中国式帅哥”,一点都不普通;

  2.张晚意演技好,有实力,这都是普男,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本来我对“普男”这两个字非常敏感。

  下意识地认为这就是一种带着歧义的贬低。

  但听完论证,再仔细想想,我反而释怀了。

  张晚意,确确实实就是内娱的一个普通演员。

  但只有能够做到拥抱普通的人,才是真的不普通。

  01“普男”张晚意,何许人也?

  其实仔细追溯张晚意的从业生涯就会发现——

  张晚意,普通到尘埃。

  经历也普通,名气也普通。

  普通到,假如不提起陈延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谁。

  所以我想,认识张晚意角色暂时是最好的打开方式。

  他是《觉醒年代》里倔强善良,坚定从容的陈延年。

  是《乔家儿女》中执拗,真诚的乔二强。

  是在b站掀起一股古装浪潮的反派病娇美男曹王李明。

  腹黑阴狠是他,青涩懵懂是他,正义果敢也是他。

  《觉醒年代》里,张晚意从容的回眸一笑,火爆出圈。

  世人因此记住了陈延年。

  也认识了青年演员张晚意。

  如他名字的寓意一般。

  张晚意,是父母,也是粉丝晚来的情意。

  02“晚来的情意”,从起点就普通

  都说出名要趁早,但张晚意却不这么想。

  他在高中时期因为一部电影《老无所依》爱上表演。

  从那时候,他就确定了要当演员的梦想。

  少年追梦,带着炽烈和坚定的勇气。

  2012年,张晚意第一次参加高考。

  他的文化课和专业课都通过了同济大学表演系的分数线。

  同济大学,985高校,多少人望尘莫及,而张晚意对此不屑一顾。

  他内心笃定: 慢一点没关系,但是要做就做到最好。

  所以,他选择了复读。

  苦读又一年,剑指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正如歌中唱的那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2013年,张晚意如愿入学北电。

  他深知自己没有天赋,所以一心贯彻“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朴素理念。

  课间时间苦心钻营表演,利用周末时间排练节目打磨演技,声台行表一样不落。

  苦心人,天不负。

  在临近毕业那一年,2016年,张晚意接到了人生中第一部电视剧——

  《极品模王》。

  剧中,他出演“最LOW模王”王富贵。

  “王富贵”寓意着张晚意正式迈进演艺圈。

  但遗憾的是,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执拗的少年。

  相反,稍带喜感的“王富贵”,被视为少年晚意的黑历史。

  但张晚意不这么认为,他坦荡面对:

  “那是我在那个年龄、能力之内所能做的最好表演。”

  他还是觉得,晚一点也没关系,开局不顺,也没关系。

  天赋,名气的普通,让张晚意更加坚定地努力。

  他也清楚地知道:

  只有接受了青涩,稚嫩的“王富贵”,才会遇见后来的张晚意。

  03沉着少年,短暂地绚烂过

  后来的张晚意,眼神里有 “少年人少见的沉静”。

  张晚意从一开始追求的不是投机取巧的突然蹿红。

  在他的世界观里,演戏是循序渐进的厚积薄发,是要花上一辈子去践行的事情。

  只是奈何脚踏实地的人,被看见的可能总是小一点,慢一点。

  在无戏可拍时,他像一个老干部,修身养性。

  拼乐高,读书,养乌龟,打球。

  看似过着老年生活,优哉游哉自我放逐。

  但这都是张晚意职业规划的一部分。

  在谈到对角色的理解时,他告诉记者:

  “把自己沉淀在生活里,经历阅历才是表达角色的底气。”

  在生活里沉淀,也在努力捕捉破茧而出的时机。

  在遇见陈延年之前,张晚意已经为此磨砺了五年。

  《林海雪原》里,他是英雄无畏的战士高波;

  《莫斯科行动》中,他是正义耿直的年轻警察;

  《共产党人刘少奇》,他是勇敢睿智的青年革命者...

  十几部正剧的打磨沉淀,才换来了一个与陈延年先生错位时光对望的机遇。

  说来也巧。

  张晚意塑造了那么多角色,演技也颇受好评,但就是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那个奇妙的午后透进来一束光。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回忆起陈延年的选角时说道:

  “有一种命定般的奇妙,那是一个阴雨后的下午,照常的扔青蛙试戏环节,他埋头看剧本,浑然不知一束光恰好打到他的脸上,当时觉得他的眼神,最为贴切。”

  不得不说,导演选人的眼光真毒。

  《觉醒年代》火了,张晚意火了。

  剧中最后的回眸,加上解说“宁死不跪被乱刀砍死”,短短九个字,道尽了革命烈士“陈延年”的铮铮铁骨。

  有人说张晚意把陈延年演活了。

  我觉得,倒不如说是陈延年在冥冥之中选定了张晚意。

  选定了百年后被评为普通,但又不忘初心的青年演员。

  普通的经历,普通的心境,才能成就不普通的角色。

  04世俗的普通又有何妨?

  张晚意火了。

  然后呢?

  而后,再度泯然“众人”矣。

  一部剧,一个角色所带来的效应,都有时效性。

  而回溯张晚意的从业生涯,刚好印证了普通人的一生——

  努力之后,在某一个阶段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回归暗淡,背黑暗而向光明。

  其实我们都一样。

  一样的普通。

  我仔细思考过,为什么张晚意会登上普男榜单。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解释:

  他完美契合了世俗的普通标准—— 小有名气,但不够出众。

  这里的不出众,并非是没有作品或者没有实力。

  而是没有八卦,没有绯闻,没有众多粉丝拥趸的流量。

  这在如今的内娱,就是毋庸置疑的普通。

  但是如果你愿意走进张晚意,就会被他的心境所感染。

  他是一个能够拥抱普通的演员。

  在“陈延年”之后,张晚意拒绝捆绑角色光环。

  倘若没有“陈延年”滤镜,张晚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演员。

  可他还是这么做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张晚意说:“演戏是一条很长的路,需要慢慢地去走,静下心来去走。”

  我想,这就是张晚意。

  演戏这条路,无论最终是否普通,他都会一路走到底。

  晚风知其意。

  世俗的普通无妨。

  所做的一切都对得起“演员”二字就好。

  最后。

  今天,其实只是借着张晚意聊聊普通。

  其实,普通是一个相对且中性的概念,并没有褒义贬义之分。

  就像麦克斯·埃尔曼在《我们最需要的》中写的那样:

  “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与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

  但反过来,我们每个人,又都不一样,都不普通。

  这种不普通,来自自我内心的充盈和踏实。

  充盈,是因为心中有热爱。

  踏实,是能够守住本心,慎终如始。

  就像张晚意对梦想的坚守:“当你不负梦想,结局自然也不会负你。”

  慢一点,也没关系。

  做个普通人,也无妨。

  往 | 期 | 推 | 荐

  《因为刘浩存,成龙绝望了 》

  《「国产土狗」哭成顶流,不是靠卖惨 》

  《“不结婚的人,都很穷” 》

  更多精彩文章

  责任编辑:

上一篇:把观众晃吐了的影片,却成了年度炸裂的最佳?
下一篇:非人哉:杨戬、观音和哪吒惊喜换上新发型,女巫的手艺可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