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洛宾爱过三毛吗?写下最虐情歌,她的假意试探,成他一生隐痛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07
手机版

  原标题:王洛宾爱过三毛吗?写下最虐情歌,她的假意试探,成他一生隐痛

  1990年4月,万物复苏,天朗云清。

  春日细碎的阳光,悄悄洒进乌鲁木齐干休所的公寓里。

  如往常般,77岁的王洛宾伏在案前专注谱曲作词,灵感却被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打断。

  等他停顿下来,前去开门时,映入眼帘的,竟是一个头戴礼貌、脚穿马靴的明媚女子。

  一时间,他有些恍惚,似乎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可没等他开口,年轻的女子便热情笑道:您就是王洛宾老师吧?

  一场突如其来的相遇,却成为命中注定的亏欠。

  物是人非的许多年里,旧人已逝;唯有王洛宾囚困在悲伤中,却甘之如饴。

  只因,那些醉眼朦胧的时刻,才会让他再次触碰那场美好的相遇。

  年年岁岁的循环,带走了太多珍贵的记忆。

  可他自始至终都记得: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洋溢着笑容的女子,背光而立。

  在那场美好如梦境的相遇中,他有些错愕,她却欢喜笑开了:

  “我叫陈平,您也可以叫我三毛。”

  三毛,一直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她与丈夫荷西的爱情,成为许多人向往的模样。

  只是命运捉弄,荷西的意外死亡,也带走了三毛的明媚希望;因为无法接受荷西的离去,三毛曾几度寻死,最后以自我放逐的流浪,来疗愈这无法承受的悲伤。

  直到有一天,她从报纸上读到了王洛宾的故事。

  当得知自己仰慕许久的西部歌王,因妻子离世悲痛不已,每晚都要为亡妻弹奏曲子,以悼相思时,三毛感动不已。

  她说:"这个老人太凄凉太可爱了!我要写信安慰他,我恨不得立刻飞到新疆去看望他!"

  虽然素不相识,但她却下定了决心,去见见这个素昧平生却佩服钦慕的男人。

  1990年4月,三毛从朋友那里问到王洛宾的地址后,立刻从台湾起身,前去拜访。

  此时77岁的王洛宾,对47岁的三毛知之甚少,只听说她是台湾著名作家,但到底写了些什么书,他一本也没看过。

  但出于礼貌,他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三毛。

  只见他先是让这个热情的女子进了屋,然后为她倒了杯热水。

  转身时,却见三毛已摘下礼帽,弯曲的长发散落下来,随意披在肩上。

  这样的场景让王洛宾有些失神,不知怎地,他的脑海中闪现出一句歌词:

  “掀起你的盖头来,美丽的长发披肩上,像是天边的云姑娘,抖散了绵密的忧伤”。

  三毛打量着王洛宾的寓所,随后好奇问道:“你一个人住在这里不寂寞吗?”

  王洛宾笑了,打趣道:“你也一直独自流浪,你寂寞吗?”

  这样的轻松对话,让两个人的距离被拉近了,随即产生了相逢恨晚的感觉。

  初次见面的两个人,说了很多话。

  三毛讲述她的流浪,讲述她与荷西的故事,而王洛宾也为她讲述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灵感,以及他与卓玛的故事。

  这样的交谈,让三毛有些恍惚。

  因为这是荷西死后,她第一次敞开自己的心扉;再次重温这种感觉,她不由自主的想要落泪。

  也是这一刻,她忽然觉得:爱情这件事,从来与时间无关;否则,世间怎会有一见钟情、一眼万年呢。

  这场新疆之旅给三毛带来很大的触动,但因为行程安排,她不得不在次日回到台湾。

  王洛宾得知三毛要回台湾,便去酒店送行。

  当他向服务员询问三毛时,却惊动了宾馆上下的人。

  原来,三毛登记住宿的证件上使用的名字是她的本名陈平,这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如今王洛宾说要找三毛,顿时引起轰动。

  只见工作人员异常激动起来,纷纷拿本子去找三毛签名。

  此时的王洛宾这才意识到,这位女作家是多么受欢迎。

  这场突如其来的小插曲,让两人再也没有机会静静倾谈。

  所以在分别时,三毛重复叮嘱王洛宾:“9月份我一定再来看望您,请给我写信。”

  回到台湾后,敢爱敢恨的三毛便知道自己爱上了王洛宾,即便他已是古稀之年。

  因为总是不经意的想起对方,于是她开始写信,并主动给王洛宾寄去第一封信:

  信中,三毛坦率而又热情地示爱王洛宾:

  “一般世俗的观念,拘束不了你,也拘束不了我。尊敬与爱,并不在一个称呼上,我也不认为你的心已经老了。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

  但这种简单而又直白的表达方式,却让王洛宾无比惶恐。

  他觉得:这样的爱情是背离世俗的,两个人相差整整30岁,这样的鸿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的。

  所以,他给三毛回信,用一个故事来暗喻当时的自己:

  “萧伯纳有一顶破旧的雨伞,雨伞早已失去了遮风避雨的功能。可他每天还要把他带出门,把它当做拐杖用。而我就是萧伯纳手中那一柄破旧了的雨伞。”

  可这样的拒绝,对三毛来说是无效的。

  失去荷西的那些年里,她的生命本不再起波澜。

  但王洛宾的出现,如同一只照影的惊鸿掠过,即便是在她的生命湖面上轻轻一点,却留下了阵阵涟漪......

  一封,两封,三封……

  她乐此不疲的写信,把对王洛宾的爱慕,转化成载满思念的信筏,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他的身边。

  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人互通了十几封书信;本来通信是绵密的,但是渐渐地三毛发现,王洛宾给她回信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了…

  为了与王洛宾再次相见,1990年的8月23日,三毛坐上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这一次,三毛带足了衣服,准备和王洛宾共处三个月的时间。

  一路上,她憧憬着与王洛宾在机场重逢的那一幕,憧憬着与对方在荒漠戈壁上游走…

  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见面并不愉快。

  彼时的王洛宾正在拍摄一档节目,按照栏目组的要求,他手捧鲜花为三毛接机;身后跟着一个摄影队伍以及围观的群众们,这样的场面,让三毛始料未及,甚至有些排斥。

  在信中无数次拒绝三毛的王洛宾,也是纠结的。

  他无法接受三毛的热烈爱意,却期待着她的到来,甚至为她专门购置了一张席梦思床。

  在这次见面中,两人会并排骑着自行车,去逛街道、去逛菜市场;

  也会踩着脚踏车去看大漠里的风景,追逐旷野风吹下的蓝天白云;

  可以说:在戈壁滩的那段时光,两个人是快乐的,他们的相处,跨越了年龄的鸿沟,也超脱了世俗的衡量,俨然一对平凡而浪漫的情侣。

  可当这些快乐时光按下暂停键后,王洛宾再次清醒:

  他知道,自己无法接受小30岁的她,那只会害了她。

  他怕世俗的非议,怕晚节不保,怕子女的反对和质疑,更怕无法一直陪她走下去…

  这样的害怕,让王洛宾再次封锁了自己:

  所以,当三毛叫他“亲爱的”时他会回避,当三毛向他示爱时他会迟疑;

  对王洛宾来说,自己已经年迈,再也拿不稳这份沉甸甸的爱情。

  王洛宾的再次疏离,让三毛倍感痛苦。

  同样的,此时正在拍摄《洛宾交响曲》的栏目组,希望能够拍摄到关于王洛宾和三毛的相处画面,便对三毛和王洛宾的生活,进行随时追踪拍摄。

  然而,这并不是她所愿的,三天两头的类似情节,让她有些恼火。

  终于,她忍不住了,对王洛宾大声喊道:我只是来找你的,不是来当道具的…

  这样的情绪爆发,也暗示了这场离别。

  来到乌鲁木齐的第三周,三毛便因各种崩溃,被迫离开。

  临走前,她将一枚发夹别在了王洛宾的吉他上,期望得到他的挽留。

  可这一次,他仍旧如之前般,什么也没有做。

  9月7日凌晨,三毛带着那只原本盛满衣物的手提箱离开。

  面对这个女子的决绝离去,王洛宾忽然觉得:生命中那些美好的存在,突然倒塌了。

  彼时的王洛宾,用沉默目送了三毛的离开。

  可他怎么会想到:这次的分别,为自己带来了一生的痛悔和悲怆。

  1991年1月5日,三毛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用一条丝袜自缢身亡。

  她选择离开人世那天,是与王洛宾分别的第121天。

  当王洛宾从收音机里听到三毛自杀身亡的消息时,恍如晴天霹雳。

  悲痛不已的他,始终不愿去相信,那个明媚如春日的女子,就这样选择了离开。

  为了麻痹自己,他甚至整日整夜的喝酒,企图用酒精稀释脑海里三毛的身影。

  可浸泡在悲伤中的他,越想逃避,反而更加清醒。

  他不断询问自己:这段时间的相处,究竟是什么?

  那个叫做三毛的女子,究竟是他的红颜知己,还是他的爱而不得。

  王洛宾不知道答案,但他却无比清楚:在三毛最后的人生岁月里,他伤她最深。

  他一直在想,如果自己勇敢点,主动点,结局是否就不一样了。

  是啊,曾经的他,是拥有这样的机会的。

  那是12月的下旬,三毛曾写来一封书信。

  在这场最后的通信中,三毛告诉他:

  自己要和一位英国老友订婚了,并且感谢他给予的招待和照顾。

  除此之外,她还说到了西藏的冬天,说到了王洛宾的生活;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很平淡,但处处透露着她对王洛宾的挂念。

  这样的三毛,又怎是另嫁他人的欢喜新娘呢!

  实际上,她从不曾与任何人订婚;这份看似放手的谎言,实则是渴望得到王洛宾的挽留。

  她假意试探,他却故意成全。

  就这样,彼此在言不由衷的隐痛中错过,而这一错过,便蹉跎了一生。

  后来的王洛宾,似乎在悔恨中度过一生:

  他恨自己太过懦弱和胆怯,恨自己以成全的名义选择逃避。

  后来的他甚至想:若是当初勇敢回应,三毛也许不会走上绝境!

  只是感叹:黄泉碧落,天人永隔。

  夕阳之下的戈壁旷野,再也没有了那个明媚张扬的女子。

  余晖映照的荒漠里,徒留一个老人的孤影,终日不知疲倦弹奏一首陌生的歌曲。

  老人说:那是他的新作,叫做《等待》。

  “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字里行间,尽是深深的痛悔和内疚。

  可这山高水阔的世间,纵他悔意三千,三毛却再也听不见了。

  万籁俱静的岁月,徒留老人莫名而孤寂的等待。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终究是情深缘浅!

  【放在最后的话】

  三毛与王洛宾的相遇,看似机缘巧合,更像是命中注定;但遗憾的是,直至三毛离世,王洛宾也没能踏平世俗那道坎。

  这样的落寞结局,徒留唏嘘和感叹!

  或许,对于三毛来说,离开这倍感失望的世间,是她最好的选择。

  她一直是个如风般随性的女子,在世人忙着融入世俗规则的时候,三毛却像沙漠的精灵,执着守护着内心的净土,追逐自由,追逐爱情,追逐梦想,直到生命的尽头!

  她实现了许多人未能实现的东西;她的一生,也抵过世人好几生!

  这样澄澈的女子,是值得被永远记住的。

  所以也推荐大家走进三毛的人生,近距离了解这个传奇女子的喜乐悲欢。

  最近看的这部《三毛传》是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三毛孤独恣意的一生,也描写了出现在三毛生命中的几段爱恋,有些一笔带过随风飘散,有些却是深入骨髓难以忘怀…

  在温暖平静的文字里,她的痛苦、挣扎、彷徨、迷茫会让人心疼,而她的洒脱、真诚、清澈、自由也让人心神向往。

  喜欢的话,可以点击链接【去看看】

  若有来世,愿这个清澈如精灵的女子,爱有所得,不再流浪!

  ————END————

  其他推荐——

  不满包办婚姻,她用2次出轨,想毁掉丈夫一生,反转让人直呼报应

  夫妻恩爱68年,却因子女阻拦,至死不能相见?隐情比想象的更虐心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炼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

  责任编辑:

上一篇:五四跟随蓉宝遇见更好的自己
下一篇:爱你入骨的女人,才肯让你触碰这3个“隐私”,不爱你的装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