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外贸难不难?广交会客商这样说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07
手机版

  第133届广交会第一、二期已经顺利结束!第二期集中展示了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居装饰品等轻工产品,参展企业近1.2万家。截至4月26日闭馆,广交会二期累计进馆81.5万人次。

    较早前,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谈到,虽然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4.8%的增长,但我国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增长率由2.9%下调到2.8%,发达国家经济体增速放缓明显;周边国家的外贸下降幅度较大;我国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2月份,外贸出口以美元计均为负增长;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也被去国外参展不方便、贸易风险上升、经营压力增加等因素制约。

  形势虽然严峻,但广交会现场的参展企业都表现得干劲十足,信心满满,充分利用广交会这个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平台,广泛深入接洽境内外采购商,拿订单、拓市场。截至4月26日闭馆,广交会二期出口成交超过45亿美元。

    采购商目的性强 境内采购商是生力军

  根据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总体客流量很大,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采购商多于欧美采购商。这一届广交会首次将采购商从境外扩展为境内加境外,所以在展馆内也看到了不少境内采购商的身影。

  在洽谈订单方面,大部分参展商表示成效超过预期,广州本土企业欧派今年参加了第一期和第二期两期广交会,截止目前已经收获了近百个意向客户,其中新客户占比六成。

    欧派海外市场部负责人佘瑞芬和记者说,其实大部分参会的采购商目的性很强,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采购的产品,或者是项目所需的供应商的标准,因此线下展对获取订单来说是很大的机遇,“定制家居行业线下的体验非常重要,我们每天下午会派车邀请客户去参观位于总部的展厅,从广交会出发有50分钟的车程,每天的预约基本都爆满,而且大部分客户不止去一次,第一次是初步体验,第二第三次就是进行深度沟通交流了,相对应的这些客户下单的意向也会强烈一些。”

    从事外贸行业多年的欧大海也对本届广交会的参展效果很满意,他形容这次展会的人流量是"洪水开了闸",已经接洽了不少意向客户到工厂对接合作细节。大会今年引入境内采购商,让他看到了新机遇:“我们也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做出口,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欢迎国内采购商和我们接洽业务。疫情期间国外订单下滑比较厉害,所以我们也要在国内市场寻找机会。”

  谈到今年出口难度加大,他表现得很乐观,告诉我们随着未来航班进一步恢复,今年十月份的秋交会值得期待:“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在不断的升级,所以我们的产品也要跟国外接轨,持续更新换代,同时相信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也会继续扩大。这次第133届广交会成功举办以后,很多因为时间仓促,签证延误的外商肯定会提前做好安排来参加秋交会,所以我们一直充满信心。”

  新展区效果超预期 国潮元素最吸睛

  面对国际贸易新趋势和市场新需求,广交会二期新设孕婴童展区,设置展位501个,参展企业382家,展出近千种童车、婴儿装及配饰、婴童家具、幼教用品、母婴电器等国内外市场热销产品,现场人气高涨。很多企业反映,在新展区参展效果远超预期,甚至超过疫情前参展效果。截至4月26日,孕婴童展区成交1.1亿美元。

    “全球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澄海。澄海出品的玩具在全球玩具销售总额占比超过6成。”来自汕头市澄海区的广东振丰科教玩具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陈文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道。公司这次带了超过20款原创积木玩具新品过来参展,展位前玻璃展示柜内的国潮花旦熊猫吸引不少展商驻足观看,拍照;展架上摆放的广东早茶系列积木,栩栩如生的小猪奶黄包、虾饺、干蒸等样品更让人忍不住上手把玩。

    “我们的积木是自主研发、设计,尺寸和样式都跟传统的积木有所不同,最主要是融入了中国的元素,例如我们的广东早茶系列,中国文化街景系列。我们希望通过产品的方式将中国特色表现出来,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不少国外采购商也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所以我们产品的关注度很高。”陈文艺说。

    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是大趋势

  在本届广交会上,“绿色”成为一大关键词。展会二期展出绿色低碳产品近25万件,助力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的中国制造拓展国际市场。

  无论所处的环境多么嘈杂喧嚣,走进这个小屋里,就能获得安静的私人空间,在这一方天地里专注自我...本届广交会,广州声博士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这款全球首款无螺丝、无木头、无胶水拼接的家居静音舱十分抢眼,路过的观展商基本都会过来体验下。

    公司国际部经理郑梅凤介绍说,“我们的静音舱植入了智能板块,是有人体感应的;同时这是一款低碳节能的产品,人离开舱5分钟之后,舱内的灯光跟风扇系统都会自动关掉;另外我们遵循使用低碳环保材料的生态原则,舱的外壳使用的是碳塑新材料,里面使用采购可回收的环保材料PET,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

  她表示,这次广交会过来的客户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要求很高,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是未来的趋势,公司会在这两个板块加大研发投入。除了广交会,公司今年还会参加25个全球的线下展,希望通过更多展会拓宽产品的知名度,也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度,“我们产品的隔音跟吸音效果需要让客户去体验,客户可以线下体验,线上采购,这样线上线下结合,更有利于我们达成合作。”

    广交会作用不可替代 企业要坚持创新

  本届广交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展览总面积从118万平方米增至15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从6万个增至近7万个。线下展企业从25000家增至34933家,新参展企业超过9000家,线上展企业达到39281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万灵说,这说明广交会对企业的外贸进出口增长依然起很大的作用,不可忽略。

    “广交会是我们国家自己办的,很显然企业就很方便来参展。国内厂商很热情,参展的人员很多,国外来的客商也很多。企业受到政府各种促进外贸政策的鼓励,积极抢订单,拓市场。广交会上所反映出来的企业的这种积极性,说明他们对未来的市场形势还是非常看好的。”陈万灵说。

  谈到展会上新能源题材、孕婴童题材等展区人气高涨的现象,陈万灵说,人们对新产品的认可和追求,倒逼企业坚持走创新之路,“广交会上有很多新品发布会和新品首秀,说明很多企业在经济形势一般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创新出新的产品,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追求创新的精神。未来市场需要新能源产品,尤其欧盟已经要开始征收碳关税了,正因为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做好创新,在这些产品上实现技术领先,才在广交会上有竞争优势,受到客商追捧,也收获了不少订单。”

  陈万灵还强调,中小微企业未来更要着重在创新这一块做文章,坚持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个性化需求,”当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下,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是未来的市场趋势。大型企业是大批量生产,而中小型企业是小批量生产,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这个是他们的优势,所以小微企业应该有一些战略安排,比如说多“走出去”,多做市场调研,看看有什么新的市场新的需求,才会有生存空间和竞争力。“

  广东外贸承压而上 新模式可转危为机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1.84万亿元,增长0.03%,实现微弱的正增长。其中,出口1.22万亿元,增长6.2%;进口6223.3亿元,下降10.2%。可以看出,第一季度,广东外贸承压而上,对此陈万灵说,广东外贸出口能力比较强,但是大环境使得需求萎缩,同时外部环境竞争激烈,导致部分订单外流。

  “很多国家疫情过后出现宽松化市场,这些国家正在治理通货膨胀,而且市场价格猛增,消费需求很显然就萎缩下去了,所以对我们的需求是不足的,但我们也寻找到一些新的市场,比如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过来和中国增强外经贸关系。”

  虽然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但是危可转机,陈万灵教授认为,近几年,广东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速,中小微企业可以考虑结合跨境电商模式,“跨境电商+小微企业的模式叫做小船好调头,它的生产方式可以比较快地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广东发展跨境电商的配件和优势非常明显,互联网、物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对跨境电商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加上政府近年来对海外仓建设的支持,这是小微企业应该考虑的光明大道。”

  稳规模优结构 力促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在广交会二期开启的同一天,国务院出台了新一轮措施,旨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关乎线下展、签证、航班、融资,以及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和跨境电商等诸多领域。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商务部会办好广交会和其他一系列展会,一季度商务部进行备案或者审批的各类展会达到了186个,届时政府会帮助企业进行供采对接;以及便利商务人员往来,包括恢复国际航班,提供外国企业来华办理签证便利,支持APEC商务旅行卡替代签证等等,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商务部还将持续深化贸易创新,特别在电子商务方面,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开展品牌培训、规则和标准建设、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同时商务部将发布国别贸易指南,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增加企业的机会。

  首设进口展 更好发挥进口积极作用

  广交会二期共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约130家企业在礼品、餐厨用具、家居用品等13个展区参加进口展,土耳其、印度、马来西亚、香港4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

    “我国进口占世界进口的近11%。”王受文说,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是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主要出口市场。中国已连续14年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下一步,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进口,更好发挥进口积极作用。

  他还介绍,我国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意味着大部分进口产品关税要降为零;发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积极作用,保障大宗产品进口稳定,增加国内所需能源资源产品、农产品、消费品等进口。

  近日,财政部等部门出台进口展品免税政策,明确对2023年举办的广交会在商务部确定的展期内销售的免税额度内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现在我国已经有13个展会享受这项政策。”王受文说,继续发挥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进口展等平台作用,推动进一步扩大进口。

  广交会第三期信息抢先看

    2023年5月1-5日,第133届春季广交会第3期(轻工纺织类)将在广州广交会展馆A/B/C/D区开展!

  届时展出范围包括男女装,童装,内衣,运动服及休闲服,裘革皮羽绒及制品,服装饰物及配件,家用纺织品,纺织原料面料,地毯及挂毯,鞋,办公文具,箱包,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食品,乡村振兴特色产品,进口产品等。

  总策划:钟翠萍、陈红艳

  监制:黄贤鸿、单凯蕙

  记者:卢丹、范亦敏

  撰稿:卢丹

  摄像:邓宝成

  编辑:京墨

上一篇:放弃牡丹吧!它的花色很艳丽,抗寒耐冻,香味扑鼻还好养!
下一篇:师资力量强大、设备先进,这就是韩国影视传媒标杆院校东国大学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