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地铁要涨价?广州真的挺委屈的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打工人,“通勤”是影响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便宜又快捷的地铁,自然成为很多打工人上下班通勤的首选。
2023年4月28日,广州地铁官微发出《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
普通乘客在一个自然月内,乘坐广州地铁公交累计实际支出票款满80元不满200元部分享受8折优惠;超出200元部分享受5折优惠。
这个方案透露着一条信息:广州地铁要涨价了。之前的方案是满15次就6折了,有网友按照最新的方案,做了一个表格。
在单程8元之内,新方案要比旧方案贵,比如单程2元的话,要贵上21.6元,单程4元,贵了24.6元,单程5元,则要贵30元。
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不仅仅是上下班,只要是出门,公交地铁都是首选,一旦涨价都会增加日常支出,看上去一月也就贵30元,看上去不多,可是现在大家兜里都没钱,工资还不见涨,每一次的涨价都会增加生活成本。
2010年,广州实施羊城通累计15次之后6折的票价优惠方案,是全国第一批实施公共交通票价优惠政策的城市,至今已经有13年了,都这么久了,为什么现在广州提出要调整方案?
从地铁的运营成本来看。众所周知,地铁是一个耗费巨资才能修建的工程。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曾表示,当时国家已批复了43个城市,约86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平均每公里的建设成本达到7亿元左右。
地铁修建之时,地下修建一公里造价7个亿,地上架桥一公里4个亿。到开通运营后,仅人力成本这一块,就高得吓人。2018年南京地铁票价调整听证会期间给出一组数据:地铁人员编制一直保持在36人/公里,这还是当时全国最低,同时期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配置为44-69人/公里。
拿我每天上下班搭乘的广州地铁三号线来说,所在的地铁站有4个出口,我每天进出的是A出口,据我观察,A出口仅安检人员至少有3到4个人,检测门左右站着两人,安检机1-2人,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额外有2人帮忙做限流,据说这些人都是临时工,一个月也就5000块左右的工资,这样算下来,一个出口至少要2万,一个就要8万起,广州地铁现在运行有24条线,411个地铁站,实在不敢继续往下算,这些都只是编外人员。
当然,广州地铁的人流量也非常巨大。根据有数DataVision的统计,2021年广州地铁人流量28.34亿次,仅次于上海北京之后,排在全国第三位。
按道理说,广州地铁的人流量多,卖票也会获得不少的收入。
确实在票款这方面,广州地铁交出的成绩单很亮眼。以61.22亿元,力压59.25亿元的北京,成为票款收入最多的地铁
可是,若只靠卖票,估计连成本都赚不回来。
2020年到2021年,有17城的地铁营业成本增加。这两年里,上海新增近100公里、武汉新增近70公里,北京新增超过50公里,当然,也包括广州。
一方面是不少城市新开线路增加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地铁成本、能耗成本、人工成本也在每年递增”。
广州、的营业成本都在100亿以上,广州61.22亿元的票远远覆盖不了成本。
其实,广州地铁这几年的利润就早大不如前,2020年时,广州地铁的盈利直接从前一年的10.44亿元,急剧下滑约78%达到2.3亿元。
相对于其他城市的地铁,广州地铁还有一个特点:财政补贴少。
地铁运营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资金和间接融资,运营主要靠财政补贴。
2022年公布的数据里,在2021年40多家地铁公司中,23家地铁公司总计拿到563亿元的财政补助,光北京地铁,一年就获得近215亿元的补贴。
而广州呢?补贴是越来越少。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数据统计,广州地铁2020年时还有325万元补贴,到2021年只有120万元了。
相反天津地铁的补助连续三年涨,从12.4亿元、15.5亿元,一路涨到了2021年的17.1亿元。
图片来源: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还有苏州轨、青岛、成都也都获得大量的政府补助,额度在60亿-70亿元。
宁波、南京、长沙、天津等获得的补助在30亿-46亿元之间(天津的其他补助收益为13.32亿元,因还有17.11亿元的补助计入营业外收这部分金额较大,故合并统一纳入。)
获得10亿以上补助的,有重庆、厦门、西安、南昌、无锡等城市的轨交/地铁集团。
、深圳、广州等城市地铁,获得的补贴最少。
地铁虽然不挣钱,但是修地铁,可以拉动地方房价,这立马就补回来了
从这点上看,能让“地铁”这种地狱级别难度的商业模式走得通的,其实只有房地产。
深圳,在这方面颇有建设,说句不客气的话,没有人比深圳更懂炒房,不,是更懂商业化。
深圳地铁商业化程度很高,新建地铁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商场+住宅+办公+酒店,
当年万科宝能之争,这个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公司并购与反并购攻防战,谁都没有想到,最后是深圳地铁赢了,深圳地铁成为万科地产的第一大股东。当然,现在深圳地铁也挺贵的。
很少人知道,深圳地铁之前也是巨亏的。
2004年,深圳第第一条地铁线开通,便一直处于亏损状况。2010年,时任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表示:由于地铁巨额的投资和低票价,预计在2012年到2016年期间,深圳地铁计亏损额约达到220亿元。
深圳地铁的翻身在于其“副业”。2017年,深圳入股万科,资收益达到72.54亿元,两年后2019年,投资收入达到了117.3亿元,超过深圳地铁全年净利润。吃到商业地产好处的深圳地铁,开始向地铁线上兴建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
成功不是简单复制就能实现的,一切还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定。
地铁建造之初,大多秉承的是地铁应该具有公益性,很多人认为改善民生的基建设施,不能拿来算经济账 ,对于民众来说,地铁亏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地铁带来的好处太多了。城市服务需要算小账,城市发展更需算大账。
地铁带来的经济收益太多了,一片社区有地铁和没有地铁房价能相差50%,有了地铁上班族可以把家安在远郊通勤,可以不必考虑通勤带来的烦恼,一座城市想要发展首先得能留得住人,地铁恰恰能弥补这个问题。
考虑到现实情况,长期亏损的话也是不行的。
说实话,广州地铁挺无奈的。看运营数据前三,实际净利润进不了前十,还不及某些城市财政补贴数额的零头,所以广州地铁官方的这份《方案》,目前只是在向社会公示阶段。
目前中国人口明摆着要负增长的大环境下,地铁作为一座城市守住自身人口底线和“骑驴找马、得陇望蜀”扩大人口规模的工具而言,难免会赔本赚吆喝。城市服务需要算小账,城市发展更需算大账。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在中国300多个城市里面,只有个位数的地铁才有未来。
上一篇:【倒计时一个月】CIS-Asia2023第十四届化学制药国际峰会-亚洲
下一篇:美女幼师挖呀挖呀爆火网络,嘉年华刷到流泪,堪比当年章泽天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