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红城正青春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06
手机版

  5月的黔北大地,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回望2022年,遵义市各级团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推进团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为推动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01

  铸牢思想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寄予殷切期望,为新征程上的广大青年指明了前进方向。

  2022年,共青团遵义市委加强全市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抓实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一系列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线上线下活动,拓宽学习渠道,持续推进“青年大学习”活动,全市27万团员青年全年开展“青年大学习”33期;扎实开展“红领巾爱学习”活动,少先队中队参与率100%。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发挥组织优势,深入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其中,开展系列主题团、队日活动2000余场;全市58名青年讲师团成员和27名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108场;两场网络主题活动与3个网络文化产品覆盖人数均达10万人以上,教育引导青少年努力成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奋进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遵义市广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市博物馆、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等打造成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评选出10名市级“最美少年”。

  遵义市还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022年6月,在全省率先举办首届青少年心理健康文化节,来自全市40余所中学的300余名教师及城区600余名中学生参加,提升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群体的素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路。

  一次次的思想“充电”,将越来越多的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青少年凝聚在一起,构筑起新时代的奋进之力。

  

  红花岗区西部计划志愿者曲彦表示,新时代的青年只有深入了解历史的波澜壮阔,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成功的必然,才能避免迷失自我,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2023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获得者黄宇航说:“作为一名基层青年,一定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砥砺奋进。”

  遵义师范学院团委副书记余睿表示,要引导广大青年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脚踏实地、积极探索,以水滴石穿的毅力、永不放弃的韧性,做“有志、有德、有才、有为”的青年。

  

  02

  点燃奋进之“火”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指引着新时代青年,在社区街头、在田间阡陌、在园区一线、在菁菁校园……朝气蓬勃的青年们斗志昂扬,在红色圣地遵义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

  

  2022年,面对旱情,赤水市成立抗旱救火青年突击队50支,招募队员1024人,为抗旱救火一线人员送物资、送餐、送水;新蒲新区17支青年突击队帮助村民收获农作物,开展送水入户志愿服务;凤冈县50名青年突击队队员以水源水位排查、作物受灾化解等为重点任务,分组行动,形成“线上”点单、站(所)派单、队伍接单的一体化服务模式,解决群众用水困难。2022年7月至8月,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抗旱救火任务,成立抗旱青年突击队、救火青年突击队,累计出动队员1970余人次。

  

  面对疫情,贵州航天医院青年突击队自制儿童健康指导手册,积极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儿童恢复期的健康指导;共青团湄潭县委组织动员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成立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为重点人群发放防疫健康包等;共青团正安县委组织21支青年突击队,为辖区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送医、送药。全市各级团组织组建的抗疫青年突击队,累计出动队员2万余人次。

  2022年,共青团遵义市委紧扣“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引导全市广大青年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大展所长,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为农业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在旅游产业化进程中绽放青春光彩。

  2022年,广大青年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为。以“喜迎二十大·青春在行动”为主题,扎实开展青年文明号开放日活动和青年突击队创新创效活动,累计出动人员5000余人次、服务群众6万余人次。完成第一批“社区青春行动”试点评估工作,5家青年社会组织入驻试点社区,积极开展“平安贵州·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第二批创建工作,并争取省级创建单位1个,市级创建单位14个。在“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易地扶贫安置点开展主题活动117次,覆盖1.5万余人。在全市A级旅游景区景点建立团组织19个,覆盖率达70%;6个旅游服务集体青年文明号挂牌,5A级挂牌率100%。全市“春晖行动·风筝计划”登记建档人数达10.2万人次,聘请市县级“春晖·乡村振兴智库”专家104人,建立大学生春晖社15个,吸纳社员上万人。聚焦“三类人群”开展线上线下工作推介会,宣传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促进就业、创业2000人以上。

  

  2022年,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担当尽责。全市新增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50名,238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参与“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培训。农青协、青创协等县级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全覆盖。“乡村振兴·遵青农优”农产品赋能服务平台向珠海销售农产品价值1150万元。开展“青联组织服务千村计划”服务45次、“青联希望小屋”活动47次。探索建立“四级林长+小林长”机制,创新成立由团委工作人员、西部计划志愿者、返乡大学生和护林员组成的“小林长”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巡林活动100余次。

  2022年,广大青年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全市15个县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全部成立,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依托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助推安置点文化体系建设,平均开课时长达30余课时,服务青少年45600余人次。新增“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项目点12个,围绕“星星”“壮苗”“沃土”计划,在6所村级小学招募派遣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教师,进一步充实乡村师资力量。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共青团遵义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贯彻落实共青团贵州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青少年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为谱写遵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 ━?━?━ ━

  审核:邹杰

  遵义日报社记者:赵婧耘

  图片:青春遵义

  编辑:李京湄、陈开艳、张辉

上一篇:张紫宁方回应不能按时出席横店音乐节:彩排时被指责“插队”,还被主办方以后续发展问
下一篇:原创看完电影“长空之王”从此我们不再膜拜国外的特效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