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玩够?柳江源头的这个“小九寨沟”海拔上千米,美得让人意外!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05
手机版

  原创 微姐 柳州晚报

  从贵州省的独山县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我们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寻访。到了三江县老堡乡的三江口,我们突然对三条江的称呼有些迷惑不解。

  准确地说,从贵州方向发源的都柳江和桂林市资源县方向发源的寻江(又称古宜河),在老堡三江口汇合后注入融江,融江是柳江的上游。

  但是有的又把寻江称为浔江。究竟是浔江还是寻江?众多采访对象和资料表述说法不一。市水利部门的同志说,寻江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段称为古宜河比较准确。寻江发源于资源县,经龙胜县和三江县,河道全程 215.4公里。

  于是,我们临时决定,到寻江源头去探秘。这次探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里面的水比矿泉水还甜?

  4月12日,我们从柳州出发,出发前,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寻江的源头位于资源县。即发源于资源县车田苗族乡脚古冲村东,湘、桂交界的金紫山南麓。

  图为寻江源头金紫山南麓。

  然而在路上,却差点闹了乌龙。桂林日报记者刘健将我们的探访目的通过电话告诉资源县融媒体中心的同志,对方却告诉我们要找的源头在位于资源县、兴安县和龙胜县交界,海拔2141.5米的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与此同时,还给我们发来了一段大型系列报道《资江行》视频,视频拍摄地就位于猫儿山,在山上有一块刻着“浔江源”三个字的大石头。

  图为资江流过资源县城。

  “猫儿山上有一大片沼泽地,非常漂亮。”刘健说,猫儿山有着“三江源”之称,如果要溯源,可以先到猫儿山探访。

  此时,我们的车辆刚好经过灵川县地界,再过去不远就是兴安县了。在刘健的建议下,我们准备先到猫儿山。

  可资料显示,寻江明明发源于资源县金紫山,怎么突然变成了猫儿山了?莫非是我们搞错了?

  “你们要去的是带三点水的浔江,还是不带三点水的寻江?”就在我们还在纳闷时,刘健再次打来电话询问。他说,资源县融媒体中心的同志称,桂林市有两条浔/寻江。带三点水的浔江,发源于猫儿山,与同样发源于猫儿山的漓江汇合后流入西江,并不是柳江干流融江的支流;另外一条不带三点水的寻江,则发源于资源县金紫山,它才是柳江干流融江的支流,在资源县境内全长61.8公里。

  原来如此,我们赶紧将导航切换到前往资源县的方向。

  事后,我们查看市水利局提供的柳州市水系图,发现地图上标注流经三江县的,确实是没有三点水的寻江。不过,我们在三江县城走访时,却又发现寻江边上有浔江大道,寻江之上有浔江大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柳州市柳江流域保护中心副主任李盼告诉我们,原来寻江亦叫浔江。寻江三江段被叫作古宜河,三江县的县城所在地,也叫古宜镇。

  经过艰难前行,终于到了资源县车田苗族乡脚古冲村竹叶水屯,这是寻江从金紫山发源后,流经的第一个村庄。

  图为寻江源头金紫山脚下的第一村脚古冲村竹叶水屯。

  在资源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于力、车田苗族乡宣传委员唐誉铭以及脚古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传宝的带领下,我们从村委所在地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的盘山路,来到了脚古冲村竹叶水屯。

  图为探访中发现的飞瀑。

  山路难行,景色宜人。车窗仿佛变成了画框,远处的山岚一片苍翠,不时有粉的紫的杜鹃花点缀其间,近处则是“清泉石上流”之景。就在快要抵达脚古冲村时,崇山峻岭之间忽然出现一条飞瀑,如一条白练垂在一片绿幕前。

  图为记者在寻江源头金紫山脚下的小溪流探访。

  当时已是下午3点,我们在村口发现一条流水淙淙的小溪,清澈见底。李传宝说,这条小溪就发源于村后的金紫山,从这里流出的水,会汇流到五排河,再流往融江。小溪的岸边长着一棵年岁颇大的树木,另外一侧的山上,则是成片的竹林。从村口向里看去,群山中房屋错落,不远处还有杜鹃花还在盛放,宛若《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场景。

  图为资源县融媒体中心人员带领记者沿溪而上寻找寻江源头。

  走在村中,每当被我们问起家门口的这湾水,村民们总在不经意间“凡尔赛”一把。

  “没有通自来水之前,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从这挑水吃,我觉得那里面的水比买的矿泉水还甜。”46岁的李传有一家就住在水边,即便现在有了自来水,不时还会去挑水回来吃。李传有笑称,他92岁的父亲,86岁的母亲,可能也是因为常年喝这里的水才长寿。

  水是大自然的馈赠,村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一湾水。

  图为记者在寻江源头第一村脚古冲村采访。

  “我们老祖宗是从湖南新化来到这里讨生活居住下来的,到现在已经传了第九代,300多年了。”78岁的李丁喜表示,听老人讲,正是有这湾水,老祖宗决定在此定居,才有了现在的竹叶水屯。李丁喜推测,这可能也是村屯名字中有个“水”字的原因。

  说起这水,李丁喜老人神秘地透露,在金紫山上有一个泉眼,但到底哪里神奇,老人也说不清。

  记者翻阅2018年7月1日出版的《资源县志1991—2005》,发现其中对此有所记载:金紫山,海拔1883.1 米。山顶气候冷暖无常,瞬息万变。山上有眼清泉,常年不溢不竭。

  难道寻江源头就是这眼清泉?因进山的路比较窄小崎岖,车辆无法通行,我们只能步行。

  图为寻江源头金紫山流下的小溪流从脚古冲村流过。

  然而,我们在步行溯溪而上近一个小时后来到一处山坳,发现已没有了上山的路。前方植被茂密,我们只闻水声,却不见溪流。此时山中的天气说变就变,天空突然下起小雨。未携带登山用具和雨具的我们只得冒雨下山。

  没想到在回来的路上,又有意外的“收获”。“这个可以吃的,好多,好嫩!”资源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主任伍丽突然的一声惊呼,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只见她弯腰伸手去折生长在溪边的一种植物。她说,这个名为虎杖,也叫酸筒杆,当地人叫它为“猪八戒”,味酸,生长在溪边、丛林以及田边等湿地,折断剥了皮就能吃。它的根状茎可供药用,有活血、散瘀、通经、镇咳等功效。我们折了一根,放到嘴里一嚼,一股酸味涌起,禁不住直呼:“太酸了。”

  神奇的“小九寨沟”

  离开竹叶水屯,我们再次经过飞瀑。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我们所到的地方,比这瀑布壮观的还有很多。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小九寨沟”。

  图为当地的“小九寨沟”瀑布群。

  沿山间步道而上,林木茂密,沁人心脾,步道旁有许多古树名木。没走一会,便有轰隆作响的水声传来。往前看去,一条白色瀑布垂直落入下方碧绿的深潭。那壮阔的气势,让人立刻联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名句。在“小九寨沟”中步行不过十几分钟,这样的瀑布我们已见到好几条。其中一条瀑布从高约30米的崖壁上垂直落下,水雾飞腾宛如薄纱飘舞。那水雾滋养着崖壁上一片片叫不出名字的红色小花,美得让人心醉。

  犹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

  图为记者在寻江源头探访当地的“小九寨沟”瀑布群。

  据伍丽介绍,脚古冲村这个“小九寨沟”海拔高度在800米~13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94%,常年平均气温16℃,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这些瀑布正是发源于海拔1880米的金紫山,当丰富的水资源遇上落差较大的森林峡谷地形,便形成了溪流奔泻湍急、瀑群飞珠溅玉的美景。到了夏季,到这里避暑游玩的游客很多。

  说法不一的“五排”来历

  在车田苗族乡采访时,该乡宣传委员唐誉铭说,这里最有名的就是“五排河漂流”,以“水险、石奇、林幽、瀑美”著称。

  《资源县志》记载,五排河为寻江(古宜河)上游干流,属珠江水系。在资源县境内长51.03公里,主要支流有两水河、塘洞河、木厂河、小地河、粗石河;有小溪50余条、小沟700余条。

  整条河流的特点是,主流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河床结构普遍为卵石和礁石,多急滩、回湾、澄潭;其支流大都清澈湍急,多瀑布、潭湾、礁石,河床比降大。

  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五排河漂流”享誉中外的知名度。

  图为寻江源头清澈的潭水。

  唐誉铭说,资源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五排河漂流”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五排河以其出众的自然漂流条件,满足世界急流回旋运动所有6个级别训练和比赛要求,2017年被国际漂流联合会主席授予“世界最美漂流基地”称号。

  时间回到2008年5月,记者就有幸体验了一把“五排河漂流”的乐趣,那种急水险滩回流的叫喊,那种水花四溅泼湿衣服的尖叫……一个个惊险的镜头,至今仍记忆犹新。

  于力告诉我们另一个好消息,今年“五排河漂流”于4月下旬开漂。更可喜的是,今年3月20日,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已批复,同意中国漂流联赛总决赛在资源县举办。

  图为记者在寻江源头探访。

  这次源头探访,虽然没有机会体验到“五排河漂流”的刺激,但对“五排”这个称呼产生了好奇。

  于力说,在资源县有“五排三乡”的说法,即五排河流经三个乡,分别是车田苗族乡、两水苗族乡和河口瑶族乡。而关于“五排”的来历,资源县政府网站有刊文介绍了几种说法:

  一是因军事管辖而得名。在明朝,以军队建制管辖,屯田服役、筹集粮饷,户籍也叫军户,当时地名上多以团、排称谓,有的地名沿用至今,这和当地可考的人口居住历史是相吻合的。五排意指五个排、第五排。

  二是因地域范围而得名。在古代十里为一排,五里为半排,五排地区方圆约五十里,因此称为五排。

  三是因民族聚居而得名。俗话说“岭南无山不有瑶”,这里地处猫儿山脚下,自古居住苗、瑶等少数民族,瑶族中的盘瑶有一支叫排瑶,又名八排瑶,他们的祖先从黄河流域迁到洞庭湖地域,属于古称“五溪蛮”的一支,随着朝代更迭,战争和饥荒的发生,迫使排瑶继续南迁,迁到这里的排瑶,就把当地叫五排了。

  四是因地势而得名。过去人们习惯称山脊为岭,山沟为嶆,山坡为排,人们喜欢将房屋建在向阳山坡上,据传古时候当地仅有五个山坡建有村寨,于是这里便称为五排。

  虽然这四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在当地人对第一种说法比较认同。

  而关于“排”的说法,在1992年再版的《西延轶志》(三刊补本)中有记载,洪武二十二年,编军籍屯田以充兵役曰军户,其未入军籍者每里(注:里在此并非长度单位而是行政单位)计十排,这也印证了“因军事管辖而得名”这一说法。弄清了“五排”的地名来历,“五排河”的说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当晚,车田苗族乡宣传委员唐誉铭在乡政府食堂安排品尝一道苦笋炒腊肉的“美味”,让人印象较深。

  说是美味,其实却是苦的。于力说,苦笋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菜肴,并且季节性很强,主要在清明节前后这段时间才有得吃。苦笋味道虽然是苦的,拿到集市上卖,却是抢手货。毕竟生活总归苦尽甘来。而我们溯源柳江的探访还将继续,下一个目标,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三江县梅林乡。这里又会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呢?请关注后续报道。

  相关

  报道

  1.神秘!柳江源头竟有99个水潭,就在这个村!味道如何?柳报记者尝了2.一斤草能吸20斤水?柳江源头这种“大胃王”,每斤能卖17元!用途曝光→3.柳江源头这座小城,被迫“炸桥”竟与在广西的这支部队有关4.著名作家笔下的“笑话”!贵州首辆汽车从柳江坐船去,上岸却被拆了抬走?5.泪目!一封从柳州寄来的信,让他甘心清贫,为理想奉献一生!6.羡慕!都柳江畔这个神秘民族,一个节日49天!世界最长7.万排竞发!他们驾着木排浩浩荡荡下柳州,一上岸就嗍螺蛳粉8.凭的是什么?这个村子与三江隔河相望,还曾被老版中国地图“点名”9.都成精了?百年树龄古榕超230棵!都柳江畔藏了个“宝藏”寨子!10.创造三个第一!大量群众前来送行!都柳江畔这个县到底发生了啥?11.没见过!跳水也有专门的节日?壮族青年玩嗨了!网友:放假吗?“柳州1号”视频号今日关注↑↑↑

  好神奇!

  阅读推荐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全部退票!责令停业!广西一公司跨省主办的稻草人展被调查来源/全媒体记者 李广西 李书厚 周仟仟 朱柳融 宋美玲

  审核/梁剑锋 编辑/周枳伽 校对/刘慧

  本文为柳州日报社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新闻爆料电话:18977221234;推广合作联系方式:13877213344(微信同号)

  原标题:《没玩够?柳江源头的这个“小九寨沟”海拔上千米,美得让人意外!》

  阅读原文

上一篇:官场微小说:马上
下一篇: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