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秦岭真的有盘山巨蟒吗?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是什么品种?
网络小说《盗墓笔记》中,有不少关于蛇的故事,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秦岭神树一篇中的烛九阴,它身形巨大,一个翻身就会导致地动山摇;头生三眼盯着人时间长了就能把人变成人头蛇身的怪物……而在秦岭当地,更是流传着不少关于大蛇甚至“盘山巨蟒”的传说。那秦岭真的存在“盘山巨蟒”吗?世界上现存的蛇类中最大的又有多大呢?为何我们生活中很少见到大蛇呢?

其实,在我国很早的时候就有关于蛇的传说记载,而且很多都与秦岭有关,譬如“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中,称人首蛇身的女娲与伏羲共同生活在秦岭一带。而《山海经》中也有关于烛九阴的描述,称它人面蛇身长达千里,经常出没在秦岭附近,一呼一吸就能引起冬夏两季的变换,稍微一动就是山崩地裂的后果。

在秦岭当地,还流传着挖隧道挖出巨蟒的传说。据说在秦岭隧道施工过程中,一开始一切顺利,后来挖到某一个地方时却陷入僵局,挖掘机就像坏了一样一直无法前进,却没有人能查出机器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后来还是当地村民烧了黄纸才得以重新开工。但这次开工没多久,就挖出了山里面的一窝巨型白蛇,每条都有成年人胳膊粗细。

因为当地人相信白蛇有灵性,没人敢上前驱赶它们,工程人员只好用雄黄粉铺在周围,留下一个出口让白蛇远遁。这之后虽然工程继续推进,但在施工过程中却出现了多次人员伤亡事故,直到后来当地一些老人请高僧来做法,才把这种情况压下去。

秦岭当地关于巨蛇的传说多了,很多人觉得这里必定有巨蛇存在,但实际上,根据我国多次生物调查显示,秦岭虽然生存着很多蛇类,但根本不存在传说中的“盘山巨蟒”。
而秦岭之所以存在多种蛇类,是因为秦岭在地理上属于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由于它的阻挡,东南沿海的暖湿气流很难进入西北,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也很难到达南方,冷暖气流在这里交汇,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为蛇类及其他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之地。

目前,秦岭当地大约生存着32种蛇,其中大多数是无毒蛇类,有毒蛇类仅有7种。这些蛇类当中最大的当属王锦蛇,当地人称为蛇王或者大王蛇。这蛇名字中带个“王”字,是因为它就像百兽之王老虎一样,所过之处群蛇退避,它不但有着发达的肌肉厚实的鳞片,还能免疫其他蛇毒,和其他蛇类争斗总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其他蛇类见到它基本都是避而远之。之所以称它“大”,是因为这种蛇成体长约2.5米,是秦岭地区所有蛇类中个头最大的存在。

但大王蛇和传说中的盘山巨蟒在体型上还是相差甚远,而世界其他地区也并没有盘山巨蟒的存在。研究蛇类的专业人士介绍,我们日常所说的巨蟒其实有多种分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巨蟒体长也未超过8米。
资料显示,网纹蟒是现存的体形最长的蛇,人们曾在野外捕到过重达65公斤体长7.1米的网纹蟒,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收录的最长的蛇是一条叫“美杜莎”的网纹蟒,体长7.67米。而很多人印象中体型巨大的森蚺,只是体重较大但长度一般不及网纹蟒,除却这两种巨蟒之外,其他的蛇类都只能算是小个头了。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现在谁能找到一条超过8米的蛇,就可以打破世界纪录了,而这样的事情还真发生过。
在2002年,印尼当地某动物园声称捕获了一条14米多长的巨蟒,消息一传出就引起了蛇类学家的关注,因为如此巨大的蟒蛇,不仅直接将原来的世界纪录翻了接近两倍,还打破了蛇类学家过去一直坚持的观点,相当于颠覆了现有蛇类发展进化研究的基础。众多专家前往当地一睹真容,并冒险对蛇进行了测量,但真实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这条号称14米多的长蛇真实长度只有7米左右,当初测量出14米的原因在于它正处于蜕皮期。
难道历史上传说的大蛇真的只是传说吗?还真不是。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蛇,应当算是泰坦巨蟒,但这种巨蟒早已灭绝,人们只是根据发掘出的化石骨骼对它的长度做出估计。2009年,美国的一个国际古生物科学考察队在哥伦比亚的一个露天煤矿中,发现了180多片尺寸巨大的动物椎骨化石,随队的古生物学家判断这些化石可能来自于一种史前巨蟒。后来经过清理和对比发现,这些化石来自不同的28条巨蟒,计算机模拟还原画面显示,这些巨蟒身长大约在12-14米之间,直径1米左右,体重可达1.3吨上下,因为如此巨大的体型,它们被命名为泰坦巨蟒,这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大的蛇类化石。

这些巨蟒大约生活在5500万年前,团队中的学者判断,之所以这些蟒蛇能长得如此巨大,是因为当时地球出现了一段气温急剧攀升的时期,当时巨蟒所在地区的温度比现在要高5.5-8度左右,而我们都知道蛇类属于冷血动物,较高的温度才能维持其体内的生物酶正常运转,而温度越高蛇类也就有了长得更大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巨蟒一般出现在热带地区的原因,由于现在地球气温比当年低得多,蛇类也不可能再长出史前巨蟒那么庞大的体型了。
泰坦巨蟒和普通蛇类的骨骼对比讲到这里相信大家也明白了,因为
气候条件限制
,秦岭地区甚至整个世界都不可能存在“盘山巨蟒”。同时我们也应该会发现,地球整体的
气候变化对生物有着巨大的影响
,气温的下降导致巨蟒体型缩小了一倍有余,并且导致了众多史前生物的灭绝。因此,我们一定要更加关注全球变暖,如果气温真地升高到导致
巨蟒重现世间
,那到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所以,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绝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资料
巩会生,宋鸣涛,秦岭山区毒蛇区系,1994,知网
梁刚,秦岭地区蝮蛇形态比较研究,1990,万方
赵恳堂,森林蟒蛇和荒漠沙蟒,1998,维普网
作者:牛晓天 校稿编辑:小宛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