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论述题(小短文)10篇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5-03
手机版

  

  1.依据下面大事年表,针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表述完整)

  第1题图

  观点:团结合作才能赢得战争胜利。

  论述: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1942年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后,各国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综上所述,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面对共同的敌人或困难,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合作共克时艰,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根据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逻辑严密,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答案】题目:巴黎和会与雅尔塔会议之比较。

  论述: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这次会议后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形成了凡尔赛体系;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两个体系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体系、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和大国争霸性质、都建立了国际性组织机构、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都带有不稳定性质、都随着大国间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瓦解。

  3.下面是1940年张自忠在阵前写给战友的书信片段,请你阅读并认真体会。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第3题图

  【答案】

  观点: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抗战精神

  论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面对日寇的侵略,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壮烈殉国;反“扫荡”作战中,左权将军血洒疆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缅怀革命先烈,发扬抗战精神,勇挑时代重担。

  4.请你阅读如下图图示,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信息,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具体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所选历史内容之间内在的联系)

  第4题图

  【答案】题目: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论述: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法西斯德国和日本成为战败国,法国和英国受到严重削弱,欧洲传统的的政治中心地位基本丧失。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政治、军事实力空前强大,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成为美国实现霸权野心的障碍。法西斯被消灭,美国和苏联失去合作基础。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揭开“冷战”序幕。1955年建立“华约”,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5题图

  ——据人教版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中各选一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选择事件:1765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及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论题: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迫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探索之路。

  论述:英国率先开展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率先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急需对外掠夺原料和商品市场,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英国的侵略对象。英国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不断扩大在华侵略权益。列强的侵略也激化了中国内部的社会矛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在此背景下,清政府内部一些开明士大夫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军事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持续到90年代,虽然最终失败,但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总之,近代中国在列强侵略面前不断沦丧,同时先进的中国人开展了一系列救国探索和抗争,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6.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逆全球化现象也相伴而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材料二:冷战与二战后的国际关系

  第6题图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表中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自拟论题,论题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

  (1)不同意:理由: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于苏联扩张。

  (2)观点:冷战格局下既有冲突也有缓和

  阐述:战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格局开始形成;马歇尔计划加强了美国与西欧国家的合作,遏制苏联;与之相对,苏东各国成立了情报局和经互会;中苏建交也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在两极对峙格局之下,国际关系紧张,爆发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也造成了部分国家的分裂。美苏的军备竞赛,严重威胁到世界的和平。冷战格局下也伴随着美苏两极间的缓和,朝鲜战争局限在局部地区,美苏并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也是美苏双方达成妥协而解决;美苏也针对核武器问题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或条约;中国与法国建交,中美关系的缓和以及中日建交。苏美达成为期5年的空间技术合作协议;在战后冷战的40多年里,中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等和平的力量在不断增长。美苏两国不不敢轻易动武,维护了战后世界总体的和平状态。所以说,冷战格局下既有对抗也有合作(或冲突与缓和、美苏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小明同学学完世界近代史部分内容,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

  7.1图

  (1)请依据思维导图中的提示,帮助小明同学写出各个数字对应的社会变化或历史事件。

  7.2图

  (2)根据以上图片反映的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1)①步入近代;②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③新航路开辟;④两次工业革命

  (2)观点:世界经济日益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日益向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础;二战后交通运输技术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手机等出现)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世贸组织等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市场经济体制为各国普遍认可并接受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政府的日益重视(如中国提倡“一带一路”)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小结: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通过国际分工,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80到120字关于战争态度变化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答案】给分要点:自拟题目。(如“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等)正确表述材料所反映的史实,且叙述完整,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论述要点:战争爆发时,将战争看为国家民族发展的机遇,将支持和参与战争作为爱国的表现,对战争满怀信心。战争持久而残酷让人们感到绝望、恐惧、厌恶、逃避。因为一战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结论: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9.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四编部分目录,从中任选两章,确定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的趋势)

  第四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

  第二十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二十三章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二十四章走向战争(1929—1939年)

  第二十五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第二十六章从大同盟到冷战

  【答案】

  例文:一战后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导致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衰落,加速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以印度为例,印度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日益不满,爆发了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该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印度的民族独立准备了条件。

  10.阅读下面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西欧国家通过联合自强,摆脱了思性竞争、自相残杀的怪图;从煤钢联盟到欧洲联盟的创建,摸索和逐步构建了欧洲一体化这一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和安全等全面协调合作的、崭新的国家联盟机制体制,实现了区域共同治理这一独一无二创新的政治经济模式。——摘编自伍贻康《“德国问题”与欧洲一体化的兴衰》

  【答案】

  观点:联合促进发展;

  阐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欧共体的成立,逐渐消除了战争积怨,为西欧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之后成立的欧盟是欧洲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国际组织,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南音和婆婆吵架,苏远智让南音表演道歉,婚姻和恋爱永远是两码事
下一篇:铭瑄 RTX 4080 瑷珈显卡评测 今非昔比的铭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