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形状可以判断一个人有多聪明?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你是否经常

  那还不快来看这本书!

  想要了解大脑如何工作

  哲学家陈嘉映说

  读这一本就够了!

  因为,你想了解的脑知识,

  全在这里了!

  AI、深度学习、自动驾驶、脑机接口……我们正在步入一个由脑科学驱动引领的未来。

  22年4月,《大脑传》一书出版,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豆瓣上获得了8.4的高分评价。

  

  这部脑科学史诗的作者是马修·科布,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动物学教授、神经科学家。

  美国五院院士、加州大学系统荣休校长、美国科学促进会前主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前主席理查德·C. 阿特金森在看过之后是这么说的:

  这是我一生中,出版界出版的所有关于大脑的图书里最好的那一本(没有之一)。

  

  以下为《大脑传》作者马修·科布与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仇子龙的深度对谈回顾,一起来看看中英两位脑科学家关于大脑的有趣观点吧~

  part·1

  能判断一个人有多聪明吗?

  仇子龙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当他受到中信出版社邀请撰写序言的时候,他发现中文版有两篇序言,一篇是他这个脑科学家写的,另一篇是一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陈嘉映)写的。

  

  [英] 马修·科布?著??张今?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3月

  仇子龙很欣赏陈嘉映,所以他认真读了哲学家视角写的那部分。陈嘉映教授的推荐是这么说的:想要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如果只能选择读一本书,就读这本。

  

  而仇子龙在他们俩的序言中发现的共同之处,是关于拿破仑和颅相学的有趣历史。大约200年前,那时候人们研究大脑如何工作的尝试,是通过大脑的形状来判断一个人有多聪明。

  

  拿破仑对此很不以为然。他不相信颅相学是因为他是从社会最底层起事,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这实际上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就是——能从某个特定的方面判断一个人有多聪明吗?

  仇子龙提到了一项研究。英国生物样本库有50万个基因组,把人们的DNA序列与他们的医疗记录和他们的生命历程关联在一起,所以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发现各种情况与基因序列之间的相关性。

  2018年,研究者试图找出基因特征与人们是否能获得学士学位、从大学毕业的联系。

  他们发现大约2000个基因特征可以用来做出一些预测,例如某个人从基因评分上看似乎挺聪明,更有可能从大学毕业,而另外一个人则可能性小很多。从他们发现的基因评分上,能预测5倍的个体间差异。

  如果搞懂更多基因的话,也许在基因特征中的某些部分可以预测一些东西。

  但这就引出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想要搞清楚大脑如何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不想制造社会不平等。

  有的孩子有很大可能性考上大学,另一些孩子则希望不大,但是他们也应该被鼓励成为更好的自己。

  

  科布教授认为,关于基因序列,大家要记住的关键点是,很多很多的基因,其实影响非常非常小。人类大约有20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还有很多其他的基因可以调节这些基因的活动。

  你也许可以预测一些事情,但这都是概率性的,不是决断性的预测。

  甚至即使非常简单的特征,事实上也是非常复杂的。

  在学校里我们都学过,如果父母的眼睛都是蓝色的,那么他们的孩子也是蓝色的眼睛。因为父母都是蓝眼睛,这意味着孩子获得了两个蓝眼睛基因,所以孩子只能是蓝眼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关于眼睛颜色的最新研究表明,有超过60个基因参与决定我们的眼睛颜色,所以基本上可以说,任何眼睛颜色的人,他孩子的眼睛都有可能是任何颜色,这取决于那60多个基因的变化。

  

  所以科布教授认为确实存在道德难题,他赞同仇子龙的观点。所有这些信息非常有力量,但很明显,有些方面是令人不安的,比如造成潜在的不平等,给个人贴上拥有特定潜力的标签。

  而事实上,这只能在他们生命进程中通过努力得以证实。来自父母的遗传和我们自己的境遇让我们成为了我们,有些时候,事不由人,我们无法发挥自身的潜力。

  part·2

  人类距离理解大脑还有多远?

  作为一名中文读者,仇子龙说他和其他脑科学研究人员读《大脑传》中“未来”那一部分的时候开始相互嘲笑:“喔唷,其实神经科学进步不大呀。”

  虽然现在有了很多炫酷的工具,比如光遗传学,用这些工具能够操纵神经元的活动,但是仍然不知道人类距离理解整个大脑如何工作还有多遥远,怎么才能走快一点呢?

  科布教授是这么回答的:

  我不确定我们能否加快速度。我的意思是这挺困难的。这是一个需要来回平衡的事情。应该从这些新鲜的东西带来的振奋中淡定下来,同时也要承认世界各地的同行们做出了出色的工作。这是我的出发点。

  人类已经获得了关于大脑的很多知识,尤其是人脑解剖学,知道了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如果有个脑肿瘤该怎么做手术、如果切断某根神经会发生什么等等。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任何一种行为是怎么从这些复杂的网络中产生的。

  

  科布教授在书中给出的例子是对龙虾胃的研究。龙虾和螃蟹有一个肌肉胃袋,这些肌肉通过收缩来磨碎食物。这个胃袋里大约有30个神经元,它们能产生两种节律,所以它们的活动有两种状态。

  所以研究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这个东西,是吧?就只有30个神经元而已。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研究人员了解它们表达的基因,了解它们周围分泌的神经激素,了解它们使用的神经递质,他们可以对这些神经元的一切建模。

  但还是不懂它们是如何产生这两种节律的。所以,真正了解神经系统如何工作,即使是最简单的神经系统,也遇到了阻碍。

  在某种程度上说,龙虾胃的故事标志着人无法理解神经系统。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没研究好或者他们很愚蠢,正相反,研究人员非常聪明。

  

  科布教授认为,让公众了解这个问题是多么的难,这很重要。

  科布教授认为要从根本上理解神经系统是怎么回事,答案将会出自非常简单的神经系统,这将是一切的基础,是构建理解的基本要素。

  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我们将最终对人类大脑有更丰富的理解。必须牢记,即使是简单的生物的大脑也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

  果蝇幼虫的脑,有一万个神经元。过去十年间,研究人员快要绘制完了一只幼虫脑的连接组。仅仅是一只,因为神经元在不同的个体中是有差异的,在果蝇的幼虫中也是如此。

  即使是在一个有固定神经连线图的东西里,比如秀丽隐杆线虫,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一个神经连接是怎样的。不同的线虫行为也不一样,它们有自己的个性。它们是很简单,但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反应,它们可不是机器人。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神经元的作用,但关于这些涌现的特性,我们目前还无法理解。

  

  在物理学中,有一种叫做三体问题的东西。“三体”也是一本非常著名的中国科幻小说的名字。物理学家无法对一个包含三个物体的系统进行预测,三个细胞的系统也一样,它的行为会变得特别复杂。

  也许这就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的地方。因为人工智能可以在大量数据集中找出模式,它可以提取出潜在的特征,所以它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神经系统是如何连接的,以及简单的行为是如何从简单神经系统中涌现出来的。

  part·3

  如何让大脑保持年轻?

  随着最近几年,大家对大脑健康问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越来越关注,如何保持大脑年轻状态的话题,也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马修教授认为,大脑不是肌肉,所以它不能像肌肉一样来锻炼。

  但所有的研究都显示,你需要让大脑保持活跃,可以解谜、阅读、学习新技能,或者年纪增大的时候还在接受新事物。

  他以自己为例说道:“我65岁了,所以我需要考虑一下这些了,这些会有帮助的,这不一定能保证大脑保持年轻。”

  

  要保持你的大脑活跃,不要只是坐着看电视,或者更糟糕的是不停地刷微博,偶尔刷一下就行了。然后可以学习新语言,学习演奏一种乐器,保持阅读。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的仇子龙对马修教授的说法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做的话,保持你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就能保持年轻。

  part·4

  关于大脑的发育和成熟

  两位脑科学家对中国家长有话说

  对于中国家长来说,教育下一代,永远是家庭中的一项核心工作。

  那么究竟该如何科学地促进孩子们大脑的生长发育呢?

  马修教授是这样认为的:在人类身上,从定义上看,大脑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的。所以我们还是我们,但我们又不尽一样。

  

  虽然思想是基于神经元产生的,但它也有自己的动力学。

  虽然重大变化在细胞水平上和在更大的水平上是什么,人类目前还不理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学习来一窥究竟。

  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学习一门语言,那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大约在十四五岁以后,学习新语言就变得困难了。

  对于有低龄小孩的父母们来说,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尝试找到鼓励孩子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方法。

  不一定是要学英语,其他语言也可以的,西班牙语或者其他语言,日语也行,还有很多其他语言。

  马修教授认为可塑性在青春期以前是最大的。令人着迷的是,语言、数学和音乐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

  这些例子在中国家庭的教育中比比皆是。

  马修教授说他见过中国的很多奇才,他们是数学天才或音乐天才。然而这些用的是同一套能力。擅长数学的人通常也擅长语言和音乐,等等。

  

  所以你可以训练自己,就像一些中国父母鼓励他们的孩子在这些方面学有所成一样,但这仅仅在某个时间段内是可行的。

  但你能见到天才儿童成为音乐家,但你不经常,或者说基本上不能见到天才儿童成为诗人、小说家或画家。所以某种意义上说,音乐这门艺术是特别的存在,它跟大脑里某些深层次的发育过程是相关联的。

  另外马修教授和仇子龙都提醒大家要格外注意另外一个大家经常忽略,但同时又对大脑健康影响很大的因素——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比如感到愤怒或一直不开心,即使没有其他影响,很明显也会改变你与他人的互动。马修教授说,我不知道有什么药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我觉得我们应该礼貌友好地对待彼此。我这个回答有点平淡无奇,但我认为这也是最基本的东西。

  在西方,人们长期以来都是非常偏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学生们都认为竞争就是一切,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社会的存在,因为人们要彼此竞争。

  

  但事实并非如此。要知道合作才是社会的运行方式。

  马修教授说第一次封城的时候,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在十天内建成了一家医院。西方人看到了表示:啥?这也太厉害了!这太牛了!

  是因为有了合作和协调,这事儿才能成。人类就是干这个的,我们能够合作,我们能跟彼此一起做事。我们脑子里想的就是合作,而归根结底,合作就写在我们的基因里。

  从几十万年前起,就仍然是合作在发挥作用。

  如果某个人看起来很悲伤,正常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尽量去安慰他人。在一些黑猩猩身上也能看到这种行为。如果某只黑猩猩被领头的黑猩猩揍了,那么其他黑猩猩就会去安慰它,抱一抱它,对它好一点。

  最后,马修·科布说:每个人都该友善,我认为从我们的生物学上来说,我们的成功大体上是因为社会组织中的合作行为,这和语言有关,和心智理论有关,更和我们的大脑、基因有关,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文章来源于中信出版

上一篇:世界上跑的快慢的火车,只有两个车厢,速度比自行车还要慢
下一篇:全球最贵的十款SUV,库里南仅排第二,国产车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