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说出“不是你撞的,干嘛去扶”的法官,17年后,他过的怎样?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6年,南京一起交通事故引发了全国的关注和争议。

  当时,一名大学生彭宇在路边看到一位老太太摔倒,上前扶起,却被老太太指认为是撞倒她的人,并要求赔偿。

  经过多次诉讼,最终法院判决赔偿老太太1万多元。

  这一判决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许多人质疑的公正性和道德观念,也让彭宇陷入了困境和困惑。

  而在这场风波的中心,有一个人的名字被人们牢记—王浩。

  他是当时审理此案的法官。

  王浩在庭审中对彭宇说出了一句话:“不是你撞的,干嘛要去扶?”

  这句话被媒体广泛报道,也决定了人们对他的印象。

  王浩被认为是一个冷血无情,只知道判案不知道做人的。

  他也因此受到了舆论的谴责和攻击。

  17年过去了,这个曾经引发轩然大波的案件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那么,王浩这个人又怎么样了呢?他是否还在从事法官工作?

  01

  法官的梦想

  王浩出生于1975年,是江苏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从小就有着对法律的热爱和敬畏,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公正无私的法官,为社会维护正义。

  他在南京大学法学院读书时,就表现出了优秀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他曾经参加过全国模拟法庭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毕业后,王浩顺利通过了司法考试,并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录用为一名法官。

  他在工作中,也秉承着严谨细致、不偏不倚的原则,处理了许多复杂疑难的案件,赢得了同事和上级的认可和赞扬。

  他认为,作为一名法官,就要依法办案,不能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不能因为同情或者厌恶而偏袒或者打压当事人。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法律的公平和公正。他对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和满足,他觉得自己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

  02

  法官的争议

  2007年1月,王浩接手了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即“南京彭宇案”。

  这起案件的原告是一位64岁的退休职工徐寿兰,被告是一位23岁的大学生彭宇。

  徐寿兰称,2006年11月20日早上,她在南京水西门广场公交站等车时,被彭宇骑着自行车撞倒,导致她右腿骨折,无法行走。

  她要求彭宇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10.8万元。

  彭宇则辩称,他当时并没有撞倒徐寿兰,而是看到她摔倒在地后,出于好心上前扶起她,却被她指认为是肇事者,并被围观群众围攻。

  他认为自己是无辜的,不应该承担任何责任。

  王浩在审理此案时,发现证据不足,无法确定彭宇是否撞倒了徐寿兰。

  他认为,按照法律原则,有举证责任,而徐寿兰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彭宇的过错。

  他还认为,彭宇的行为有悖于常理,如果他真的撞倒了徐寿兰,为什么还要去扶她呢?

  他在庭审中对彭宇说出了一句“不是你撞的,干嘛要去扶”,表达了他对彭宇的怀疑。

  于是,王浩最终判决彭宇赔偿徐寿兰1万元,并驳回了其他诉讼请求。

  这个判决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许多人认为王浩的判决是对道德的践踏和对善良的惩罚,他的话是对人性的冷漠和对法律的歪曲。

  人们指责王浩是一个“冷血法官”,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大家都认为王浩应该保护彭宇这样的好心人,而不是让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他们认为王浩的判决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会让人们失去了帮助别人的动力和信心。

  03

  备受争议

  王浩没有想到,他的判决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他觉得自己是按照法律规定,依据证据,做出了一个合理的判决。

  他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也没有伤害任何人。

  他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攻击和诋毁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理解和尊重他。

  王浩觉得自己是被误解和冤枉了。

  他试图通过媒体和网络,向公众解释和阐述他的判决依据和理由,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奏效,反而让更多的人对他产生了更大的反感和厌恶。

  他的名字和形象被网友们肆意地嘲讽和诽谤,他的电话和邮箱被人们不断地骚扰和恐吓,他的家庭和亲友也受到了牵连和影响。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王浩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判决。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上级法院的通知,告诉他因为此案引起了社会不良影响。

  王浩被调离了原来的岗位,并且安排到了一个偏僻的办事处里,负责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务。

  这对于王浩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被背叛了,被牺牲了。

  他觉得自己的梦想被摧毁了,自己的职业被毁灭了,自己的人生被终结了。

  04

  结语

  徐寿兰是一个自私的老人,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诬陷一个好心的年轻人,她没有任何道德和良心。

  王浩为了他所谓的原则,放弃了社会的道德和公理。

  他们两个人,共同伤害了一个善良的年轻人。

  他们两个人,让中国的道德倒退了20年。

  这件事,让我们感到悲哀,同时也不禁反思。

  面对那些有困难的人,我们究竟该怎样帮忙?

  各位家人们,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上一篇:有了“它”厨房真的很干净,3个厨房好帮手越用越顺手家庭常备!
下一篇:张兰事件再升级!曼曼被贴“心机、绿茶”标签,放话:别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