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葡萄花期染上这种病,果子会毁掉,大家千万要注意!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现在这个时期,正好处于葡萄花期管理阶段。它开始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对养分的需求量仍然很大,树势弱的就比较容易受到病害的侵染。

  你比如这段时间可能会出现的房枯病,这种病害最主要的是为害葡萄果粒,果梗及穗轴,发生严重的时候也能为害叶片。

  

  葡萄房枯病

  房枯病直击的是果实,一旦果实出现问题,那导致的后续问题可就不单单只是后期不好管理了,很可能到最后卖不出去了,损失一大把。

  1.症状的主要表现

  葡萄房枯病又叫轴枯病、穗枯病、粒枯病,是葡萄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葡萄的生长,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广东等地。

  葡萄房枯病主要为害穗轴、果柄及果粒,有时也可为害叶片。

  

  对于叶片的危害

  叶片首先在叶片表面产生红棕色的圆形小斑点,然后逐渐膨胀,病变边缘为褐色,中心为灰白色,病斑末端散在黑色颗粒。

  初期产生圆形小斑点,扩大后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后期病斑中部散生小黑点。

  穗轴、果柄受害:初期先产生圆形至椭圆形暗褐色至灰黑色病斑,稍凹陷;扩展后病斑绕穗轴或果柄一周,导致病部以下组织干枯,果实生长受阻,果粒开始变软,继而导致果面产生皱纹;

  

  中后期果实失水、果粒腐烂。棕色的斑点表面分生着一些黑点。

  后期果粒干缩成僵果,残存于植株上不易脱落。

  果粒受害多发生于果穗生长中后期,初期果蒂端失水萎蔫,产生不规则淡褐色病斑,后逐渐形成暗褐色至紫褐色病斑,并扩展到全果,使果粒腐烂凹陷,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房枯病发生特点:

  房枯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及子囊売在病果穗等病残组织上越冬。第一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或于囊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为害。初次侵染所致病斑不久即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条件适宜时再侵染可以发生多次。

  该病主要发生在葡萄生长中后期,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北方产区一般在6-7月份开始发生,8-9月份为发病盛期。果实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管理粗放、树势衰弱、果园郁蔽等环境病害发生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欧亚系统葡萄较感病,如龙眼、玫瑰香等。

  房枯病与白腐病的果粒症状相似,较难区别,但两者的主要不同点为:

  (1)房枯病的病果在萎缩后产生稀疏的小黑点,颗粒较大,病果不易脱落;

  (2)而白腐病的病果在干缩前就已产生分布密集的灰白色小粒点,颗粒较小,且病果极易脱落。

  

  2.房枯病与白腐病的区别

  注意:房枯病与白腐病的症状相似,不易区别。

  但房枯病的果粒在猥琐猴会产生小黑点,不易从果梗上脱落;白腐病在果粒干缩前就已经产生了灰白色的小粒点,颗粒比较小,极易脱落。

  

  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是葡萄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通常在冰雹过后发生,因此又称为“冰雹病害”。葡萄白腐病可造成20%-80%的损失,高温多雨的夏秋季节是高发时段。发病后病果逐渐干缩,果粒或果穗易脱落,葡萄减产严重,病害大流行年份还可能造成绝收。

  

  危害症状

  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包括穗轴、果梗和果粒)及枝蔓,也能危害叶片。

  果穗受害

  对于篱架或结果部位低的葡萄,靠近地面的葡萄首先得病。一般先在穗尖发病,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黑色水渍状不规则的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

  果粒先在基部变为灰褐色软腐,随后全粒变褐腐烂,果皮上密生灰白色略突起的小粒点,果梗干枯缢缩。

  严重时全穗腐烂,稍受震动时果粒容易脱落,有时病果失水干缩成为深褐色,并有明显棱角的僵果悬挂在穗上。

  

  枝蔓受害

  白腐病危害枝条,一般是没有木质化的枝条,所以,当年的新枝蔓易受害。

  初感病时呈水渍状淡红色、边缘褐色的不规则病斑,其上长出密生灰白色小粒点。

  严重时病部干枯呈灰白色形状不规则的大病斑,病部干枯,并与木质部分离。

  后期出现麻丝状纵裂,病部上端生长衰弱,病重者枯死,基部发生大量愈伤组织,使枝蔓上部叶片黄化或变红,直至枯死。

  

  叶片受害

  白腐病极少危害叶片,受害与结露有关。多从叶缘开始,呈水渍状黄褐色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扩展,形成不明显的褐色和灰白色的同心轮纹病斑,在叶片上也形成灰白色小粒点,叶部病斑较大时,干枯破裂。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与流行和高温高湿天气条件有密切关系,22~27℃适宜发生,低于15℃或高于34℃则不适宜其发生发展。

  房枯病什么原因会发病?

  1.气候:高温多雨

  房枯病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十分容易发病,它本身就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而且在气温15~35℃时均能发病,其中属 24~28℃发病最快。

  北方产区呢,高温暴雨季节大多都在6~9月,以7~9月为最高。因此,这就与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了,果实生长后期的高温湿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2.品种:抗病与不抗病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欧亚品种葡萄较易感病,如龙眼、玫瑰香等。美国葡萄如意大利金香、黑虎香等对病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3.人为:管理粗放

  人为的管理方面也是导致病害发生的一大原因,如果田间枝条太密,管理粗放、树势衰弱、果园郁闭等环境,病害发生较重。

  

  防治措施

  这个时候要注意房枯病的发生原因,以此为依据来制定防治措施,这才是比较具有针对性的。

  1、搞好果园卫生

  秋冬落叶后或下架埋土前,彻底清除架上、架下的病僵果、病叶等病残体,集中烧毁,消灭病菌越冬场所。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穗,带到园外销毁,减少田间发病中心。

  2、加强果园管理

  (1)从人为的管理上

  首先,肯定要深翻改土,有效的促进根系的发育,增施有机肥、磷肥、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培育壮树,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生长季节,及时摘心、整枝、打杈,改善架面通风透光,并注意及时排水,降低环境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适当的减少一些速效氮素肥料的施用量,注重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

  尽量实施果实套袋,保护果穗免受危害,但套袋前必须均匀喷施一次安全有效药剂。

  其次,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栽植。在种植的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密度,不要贪产忽略株行距。而且还要科学的修剪、适当留枝,枝条郁闭时要及时的改善田间光照条件,降低空气湿度。

  (2)铲除越冬病源

  冬剪是要剪净病枝、病果穗及卷须;深埋落叶、及时清除病残体,进行深埋或焚烧;芽眼萌动时喷洒适当的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菌。

  (3)防水防涝

  注意排水防涝,严禁暑季田间积水,或地湿沤根, 以免诱发植株衰弱, 引起病害发生。

  

  (3)生长期药剂防治

  从葡萄落花后1.5个月左右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3~5次,重点喷洒果穗。对于套袋葡萄,套袋前必须均匀、周到喷药1次,套袋后可不再用药。

  常用有效药剂有:

  77%多宁(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80%太盛或必得利(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美派安(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1:(0.5~0.7):(160~240)倍波尔多液

  30%龙灯福连(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

  90%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600~8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

  25%欧利思(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 倍液

  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

  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等。

  套袋前喷药,最好选用优质安全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龙灯福连、欧利思、苯醚甲环唑等。

  

  谷雨过后再无寒

  人间芳菲已向暖

  

上一篇:爱奇艺与北影节合作,线上展映 77 部中外影片
下一篇:虚竹的克星是谁?难怪虚竹死于非命,大理段氏和丐帮却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