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径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今日通车、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桥全部箱梁架设完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01

  世界最大跨径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今日通车

  1月6日零点,世界最大跨径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十淅高速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建成通车,也标志着十淅高速公路(湖北段)正式通车。

  

  十淅高速公路(湖北段)项目起于丹江口市石鼓镇,与西峡至十堰高速公路河南段对接,止于丹江口市丁家营镇,与福银高速公路衔接,全长约41公里。其中,第3标段起于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向南跨越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止于丹江口市龙山镇,全长约15.8公里。标段内的丹江口水库特大桥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1076米,主跨760米,是世界最大跨径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

  作为跨越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丹江口水库的高速公路,十淅高速建设具有环保责任重、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尤其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在结构体系、构件构造、新材料应用等方面极具创新性和前瞻性。

  

  作为纵贯南北的鄂豫省际快速通道,十淅高速建成通车后,将实现鄂西北到豫西南1小时快速直达,比原行车时间节约近2小时,并串联起丹江口库区、神农架、武当山及洛阳老君山等风景名胜区,对于完善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推动沿线区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促进库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交二航局)

  02

  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桥全部箱梁架设完成

  1月4日20时18分,随着最后一片110米钢箱梁缓缓落下,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的海上非通航孔桥搭设最后一块“积木”,完成全部箱梁架设。伶仃洋上长虹卧波,向2024年项目建成通车又迈出了一大步。

  

  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工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桥梁工程长约17公里,其中海上非通航孔桥长约11.4公里,共需架设钢箱梁138片、混凝土箱梁155片,梁体种类多、吨位重,架设精度要求高。

  

  本次架设的箱梁为钢箱梁,长110米,宽20米,重1252.6吨,其运输和架设均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运架一体船“天一号”负责实施。

  

  该船是国内首创单体船型结构、全电力推进的海上架梁施工专用起重船,最大起重量3600吨,最大起吊高度64米。针对深中通道箱梁超高、超重、超宽的特点,研制了高适应度的一体式吊具,确保一艘船能架设全线非通航孔桥293片不同类型、规格的箱梁。

  下一步将开展钢箱梁线型调整和环焊、混凝土箱梁湿接缝、路面及附属工程施工。(来源:广东交通集团)

  03

  “广西第一跨”龙门大桥东锚碇主体结构施工

  

  1月4日,历经10个小时的连续浇筑, “广西第一跨”龙门大桥东锚碇上横梁顺利完成全部浇筑任务。至此,龙门大桥东锚碇主体结构完成施工,全力打响2023年“开门红”,赢取新年的第一个节点胜利。

  

  东锚碇是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大桥的施工重难点之一,锚体长72.1米,宽60.6米,高42.75米,设计约6.3万方C40混凝土,东锚碇重量约46万吨,相当于3000头成年蓝鲸的重量。东锚碇位于半岛半海,施工过程中具有海域环境地质气候条件复杂、缆索锚固系统定位精度要求高、异形锚体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难度大、锚体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高等难点,对施工质量具有极高的要求。项目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加强临时结构的抗风稳定性,做足施工准备达到“零衔接时间”,并坚持着力科研课题研究与建设过程创新创优,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龙门大桥东岸已完成主塔封顶、猫道承重绳安装、扬帆立交主线桥全幅贯通、扬帆立交 A 匝道钢槽梁架设、全部桩基灌注等重要节点目标,正稳步推进主桥、引桥及扬帆立交上构施工任务。下一步,施工团队将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进后续建设工作,争取尽快打通广西滨海公路这一“黄金道路”上的“卡点”,使“黄金道路”早日发挥“黄金效益”。(来源: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04

  “浙南天路”景文高速正式通车!

  

  1月4日,景文高速正式通车,标志着浙西南革命老区又新增了一条出海新通道,这也将成为长三角区域“闽浙赣”地区沟通交流的黄金通道。

  

  景文高速起自丽水景宁,止于温州文成,串联沿线17个自然人文景区。路线全长68公里,设互通立交6处,收费站3处,服务区2处,项目总概算137.06亿元。桥隧比高达78.8%,被称为“浙南天路”,其中高岭头水库特大桥是目前浙江省内高度最高、跨径最大的混凝土斜拉桥,三插溪特大桥是省内已开通的最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叶麻尖隧道群是省内已开通的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群。

  

  作为“浙西南景区化高速公路”样板工程,景文高速以“绿水青山间的彩色飘带”为设计定位,以“通景、融景、造景”为设计理念,创造性地把畲族元素和传统建筑通入桥梁、隧道等设计,巧妙打造“百鸟朝凤、瑶境回廊、重峦觅瀑、文成寻迹”四大区段文化景观,实现“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目标。(来源:数智交院)

  05

  渝湘复线高速五布河特大桥有序推进

  1月5日,渝湘复线高速五布河特大桥正加紧桥面施工。新年伊始,建设者们铆足劲头加油干,大桥主跨桥面建设已完成五分之四,力争早日实现合龙。

  

  据介绍,五布河特大桥是渝湘复线高速控制性工程,跨越巴南观景口水利枢纽,主桥长730米,连续梁跨度最大180米,集高墩、大跨于一体,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渝湘复线高速建成通车后,市民驾车从重庆中心城区到酉阳和秀山,用时将缩短40多分钟。(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 / 李诗韵

  美编 / 赵雯

  审校 / 李天颖 裴小吟 廖玲

上一篇:世界上最诡异的10张图,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看过的人都惊呆了!
下一篇:春秋大国争霸,开创了三种模式的“世界霸权”,你猜哪一种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