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脱钩,德国正推动英特尔扩大欧洲芯片工厂建设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新上任的德国总理奥拉夫·舒尔茨表面上看,其对外政策并没有那么偏激,然而其实际的操作中却步步杀机。除了在新国家安全战略中表示,建立有抵抗力的供应链最好的出路就是建立多样化的贸易关系,他还努力推动和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印尼等国订立新的贸易协定。目前,欧盟和东南亚国家中的新加坡、越南之间已经存在自由贸易协定,与菲律宾、印尼等的谈判也在进行中。朔尔茨的多样化意味着,德国要在对华贸易关系之外,在亚太和印太地区寻找更多的经贸伙伴。此外,他还阻止了埃尔默斯晶片工厂的出售工作。

  然而,舒尔茨最大的脱钩预备工作之一应该是推动英特尔扩大在欧洲芯片工厂的建设规模吧,其最终目的是降低德国在先进芯片(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的各类产品都需要芯片)方面对亚洲供应商的依赖度,该项目也处于德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因此,德国正在推动英特尔扩大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70亿欧元芯片工厂的计划,以换取更高补贴。该项目是德国在二战后吸引到的最大规模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英特尔这家美国半导体集团将从德国政府那里获得68亿欧元补贴,用于在德国东部城市马格德堡(Magdeburg)建造其大型晶圆厂。然而,英特尔却希望将补贴提高到至少100亿欧元,理由是能源和建筑成本上涨了(包括一年以来的天然气价格上涨等因素)。德国官员表示,他们可以增加财政支持,但前提是英特尔要扩大建厂规模。

  

  德国力邀英特尔扩大投资之际,也正值美国拜登(Biden)政府向全球芯片制造商提供数千亿美元的补贴,吸引它们在美国扩大制造业务。这给欧盟带来更大压力,逼得其不得不采取类似的努力,否则就有可能让投资都流向美国。

  德国人表示,针对英特尔项目的补贴是按照《欧洲芯片法》(European Chips Act)的精神提供的,该法力求为欧盟芯片产业动员逾43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很有意思的是,为了吸引投资,美国颁布了《清洁能源法案》,大西洋两岸都希望通过补贴来建立芯片自主的供应链。

  其实,英特尔在去年3月就宣布,将在马格德堡大型晶圆厂采用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该厂是英特尔努力扳回一局的一部分。对于目前严重落后于台积电(TSMC)、三星等亚洲竞争对手之后的英特尔,要回到芯片产业的最前沿,这将是关键的一步。按照计划,英特尔在欧洲建设的这个芯片产业集群将是一项长达十年的投资计划。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陆续而来的补贴,该计划的规模最终可能达到800亿欧元。这也是欧盟计划的一部分。他们希望到2030年能将欧盟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所占份额,从目前的不到10%增加一倍至20%。

  

  对于英特尔而言,他们也愿意在获得世界第二大市场的同时,帮助实现德国政府的目标,即“通过加强欧洲的半导体制造能力,打造更具全球韧性的供应链”。其实,英特尔希望能将市场扩张到整个欧洲,因为这个市场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其他产品对芯片的需求都是极高的,而且利润极大。英特尔负责全球监管事务的副总裁格雷格?斯莱特(Greg Slater)表示:“我们可以将制造放在一地,将封装放在另一地。”“我们完全有能力使这成为一个覆盖全生态系统的项目,而不只是在一个成员国开辟几条孤立道路,”他说,“我们确信,这将是一个惠及整个欧洲的项目。”

  

  为完成这项计划,英特尔需要在欧洲寻找一处面积约1000英亩、基础设施完善的厂址,能够建设多达8座晶圆厂。英特尔已就建厂的可能性考察过德国、荷兰、法国和比利时等国。

  

  法国表示,英特尔如果能将相当先进的10纳米制程芯片技术、甚至更先进的技术引入欧洲,政府将对其提供补助以确保芯片工厂的竞争力。“与亚洲的成本相比,我们的劣势在30%至40%……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政府扶持。”斯莱特说。

  

  负责产业战略的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曾表示,欧洲的最终目标是能在本地生产最先进的2纳米制程芯片。作为追赶亚洲半导体巨头台积电(TSMC)和三星(Samsung)的战略的一部分,英特尔除了正在美国投资200亿美元新建两座工厂外,再投资70亿美元,将其在爱尔兰工厂的产能提高一倍。英特尔还表示,正计划将其最先进的7纳米制程芯片生产引入爱尔兰工厂。

  

  问题是,英特尔能够建厂成功吗?它能够突破2纳米制程的限制吗?在脱钩的路上,欧盟要走的路还很长。

  举报/反馈

上一篇:小说照进现实,别号“冰火岛”的冰岛国,是如何成为发达国家的?
下一篇:最美王妃~好莱坞美女格蕾丝凯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