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电影”视角下,聊一聊姜文电影的创作历程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07
手机版

  姜文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作者电影”创作风格。

  

  他坚持“编导演”三位一体的创作方式,将个人的成长经历与内心的精神世界,通过作品传递出来,姜文自从影以来就非常注重对个人风格的磨砺,他在电影创作中将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影片,通过作品将内心的欲望与诉求合理的展现出来,形成了姜氏“作者电影”的风格。

  01姜文“从影之路”个人风格的磨砺

  20世纪30、40年代中期,在法国掀起了电影改革,被称为“法国新浪潮”,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极力推崇纪实主义,擅长运用长镜头,出现了一大批的追随者,如戈达尔、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希区柯克、伯格曼、特吕弗等,他们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并且有着自己的特色,并不把取悦大众作为唯一的目的。

  这些代表法国新浪潮的导演,都有独具一格的电影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视听美学风格,其电影立意的主题也有鲜明的特点,如伯格曼有着对宗教的虔诚、安东尼奥尼对色彩的把控、希区柯克对于节奏悬疑的把控等等。

  “作者论”的出现,极大影响了法国新浪潮。

  

  对于“作者电影”也有了公认的定义,即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具有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二、影片中明显地体现出导演的个性,并且要在一批影片中一贯地展示自己的风格特征;三、电影必须有某种内在的含义,导演必须通过他使用的素材来表现他的某种个性,并且这种个性应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由此可见,在电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导演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导演的个性影响着电影作品的个性,而导演个性的形成,则与其成长背景、生命经历、文化教育、时代变迁等因素息息相关。

  探究姜文电影的特征,也要探索姜文的“从影之路”对其个人风格的磨砺。

  1963年,姜文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

  他的童年是在唐山度过的,后来他回到父母身边,又跟随父母去过贵州、湖南。

  

  1973年,他随全家迁居到北京,入读北京72中。1981年,姜文入读中央戏剧学院。1984年,姜文从中戏毕业,曾主演过《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话剧。

  姜文自1985年参演《末代皇后》至今,在中国影坛留下了相当辉煌的足迹。

  他参演过《芙蓉镇》《红高粱》《大太监李莲英》《有话好好说》《天地英雄》等优秀影片,在荧屏上留下一个又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艺术形象。

  这些影片的拍摄,不仅使姜文磨炼出精湛的演技,还使他对后期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新的灵感。

  分析姜文从影以来参演的作品,可以发现姜文在演艺生涯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个人风格。

  姜文出演的男性形象各异,但是无论饰演什么角色,姜文都能抓住人物行为的内在逻辑规律,不流于表面,而是让人信服。

  

  出演正派角色,姜文演出了男性的刚毅、勇敢和男儿豪情,出演反派角色,姜文则演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挣扎、欲望、不屈和抗争。

  在做演员初期,参演《红高粱》《芙蓉镇》时,姜文就经常向导演提出自己的想法,怎么样才能使戏更加真实。

  在影片演绎的过程中,在与各位导演的磨合与切磋下,姜文磨砺出了相当优异的演技。

  他一直带着“如何把戏拍好”的思考用心琢磨,后来他开始自己创作电影,成功转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导演。

  02姜文电影创作的“作者电影”风格的实现

  姜文导演自1991年开始拍摄影片,他的作品虽然产量不多,但质量上乘,在电影创作中,他非常重视剧本的选择和改编。

  

  姜文精心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将自己的风格融入改编创作,对文学母本进行了改编,他在剧本的改编中赋予了创作的灵感,以及自己的人生感悟,其中也蕴含着他对男性荷尔蒙、超现实主义、英雄主义的独特见解,形成了独特的“作者电影”的风格。

  1991年前后,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姜文认识了编剧王朔,当读到王朔的《动物凶猛》这部小说时,姜文激动得彻夜不眠,他称一定要拍成电影,之后他一次次播放马斯尼卡的《乡村骑士》,一遍遍地构思他的剧本,后来便有了九万多字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本。

  这部影片动用了大约25万英尺的胶片,在那时创下了国产电影使用胶片最长的记录,这份独特的韧劲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与保障。

  在一次采访中,姜文这样说道:“看了这部小说,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涌动。王朔的小说像针管插进我的皮肤,血‘滋’地一下冒了出来。我不能判断他的文学价值,我总是把文字变成画面,我自觉不自觉总是把小说翻译成电影。”

  

  可见,姜文导演只是把《动物凶猛》当做了一个外壳,里面的内容还是原汁原味的“姜式”自传风格,姜文导演编导合一,他第一次做导演就拍摄出了具有“作者电影”气质的影片。

  影片以文革时期为背景,在军大院长大的少年们,处于一个复杂的大环境,影片展现了一个被压抑的年代,青少年的精神扭曲与压抑的欲望。

  在这部影片的拍摄中,姜文融入了自己的青春记忆,主人公马小军有着“英雄主义”“暴力倾向”“性”相互交杂的多重情感。

  影片中关于青春期少年“性与爱”的探索以及隐秘心理的揭示,都是其他同时期导演不曾关注过的,这部影片初步树立了姜文“作者电影”的独特风格。

  第二部电影《鬼子来了》改编自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在这部影片中,他把其中关于生存与死亡的部分消减了,把胶东地区农民顽强抵抗的部分改成了由于农民的愚昧无知而发生的悲剧。

  

  同时,姜文将结局部分改动了,由原来的村民开枪打死鬼子,最后逼不得已同归于尽,改编至挂甲台中日关系联欢会以及屠村、马大三的奋起反抗,这种结局更加符合姜文的作风,更加热血,凸显英雄主义,可见姜文的改编有着自己的“作者电影”想法。

  《鬼子来了》这部电影由于违规参赛,姜文受到了电影局“五年内不能担任导演”的处罚,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他将对电影的独特理解融入到后来的影片拍摄中。

  其密集的台词,夸张的黑色幽默,明显的英雄主义特色,使他的影片个性化十足,有着自己的“姜式风格”。

  第三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作家叶弥的小说《天鹅绒》,姜文将其改编成“疯、恋、枪、梦”四个部分,他运用悬疑的手法,将时间顺序打乱,呈现了一个断裂的时空,编剧之一的过士行说过,《太阳照常升起》最早就是源自于姜文看的小说《天鹅绒》之后产生的梦幻的东西,姜文将自己的浪漫主义与影片结合,打造了属于自己最美的梦境。

  

  姜文极具浪漫主义精神,在《太阳照常升起》中色彩的运用饱和度极高,讲述了一个痴情的女子带着孩子坚定地回到了爱人的家乡的故事。

  而其中文革时被批斗的片段,更是姜文“自传”式的记忆,将电影比作梦境来表达自己的潜意识,他将自己关于“文革”的记忆融入影片中,使其更加具有现实性,造就成了一场绚丽荒诞的梦。

  第四部《让子弹飞》改编自作家马识途的《夜谭十记》,原篇中讲述了土匪买官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姜文将其大框架保留住,对其余的故事情节及细节进行了改编。

  

  影片展现了马匪张麻子为民除掉恶霸黄四郎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成功得益于姜文在童年时接受过的红色教育,姜文将张麻子塑造成了既潇洒干练又有情有义的英雄形象。

  在这部影片中姜文大刀阔斧地改变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充分展示了他的多变与创新。

  姜文从小就有一个武侠梦,希望自己可以劫富济贫,为民除害,所以姜文将小时候的期盼改编成了剧本,也在电影中实现了自己的英雄梦。

  这也是他继《太阳照常升起》后的突破性表现,表明他也是能“站着把钱挣”的多变鬼才。

  第五部《一步之遥》和前四部相似,也贯穿了“作者电影”的独特风格。

  

  姜文从少年时代就热爱阅读历史书籍,他更是将这份对历史题材的热爱融入到了影片拍摄中。

  故事以民国时期的动荡时代为背景,这部电影呈现的是英雄的成长经历,电影主人公对爱情的追寻、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乱世的焦虑,亦反映了这位具有独特思想、独特见地的导演对历史和生命的深度思考。

  影片运用了大量的艺术化手法,使观众畅游在姜文构建的艺术殿堂中。

  第六部《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的武侠小说《侠隐》,对历史的喜爱,使姜文又一次选择了宏大的历史背景。

  影片表现了卢沟桥事变前的北平,各种势力的盘根错节以及相互争斗。

  

  那时,日本人随时都可以挑起战争,社会动荡,各方势力各怀鬼胎,李天然在为师傅报仇的路上遭遇了巨大的阻力,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走向“超我”,为师傅报仇雪恨。

  其中“俄狄浦斯”的弑父情结贯穿在电影中,各种刀枪交错的深入描摹,体现了姜文的英雄主义情怀,整部影片综合了黑色幽默基调、快节奏的剪辑、隐喻性的情节,带有强烈的“姜式”电影特色。

  姜文曾感慨地说,“拍电影不该强调集体化,而要强调个性化。电影应强调充分的自我,没有自我就没有好作品。我想只要把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就会吸引人,就会受欢迎。”从他的种种言行可以看出,他对电影的执着,对于人性的领悟。

  他是乐观的理想主义者,是有远大理想的坚定执行者,所以最终磨砺出独特的作者电影风格。

  

  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对于电影的探索创新,对于生命的激情热血,令他的作品拒绝平庸,拒绝大众化,他用丰富的艺术表达手法,创造了一个具有“精神分析”特征的姜式电影艺术世界。

  举报/反馈

上一篇:焦点访谈丨黑土地上的“黑科技”
下一篇:快手老铁365天的梗,这次被郭德纲承包了!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