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典丧尸片《釜山行》:灾难是一面镜子,照出最真实的人性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近些年以来,韩国电影在不断崛起,加之前几天电影《寄生虫》在奥斯卡上大放光彩,也难怪全世界的媒体都在说:

  属于韩国电影的时代来临了。

  但是今天,我不想提热门电影《寄生虫》,而是想和大家谈一谈,另外一部韩国电影《釜山行》。

  作为一部由动画《首尔站》改编过来的真人电影,这部《釜山行》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封闭空间里,被放大的人性

  其实在电影《釜山行》之前,韩国导演也拍了一部以列车为题材的电影《雪国列车》,在那辆满载着人类最后希望的列车上,人性的丑陋与善恶,被无限放大。

  而在这部《釜山行》里,导演也用了同样的手法,将社会的各个阶层,将年龄的各个阶段,都放之于一辆封闭的列车里。

  在没有“丧尸”这个火种之前,他们可能都是社会名流,可能都是成功人士,好好先生,但是当导演在他们这一群人中间,丢进了一个“丧尸病毒”的火种。

  他们的伪装,他们的真面目全都暴露了出来,首先暴露出来的是成功人士,也是本剧的男主角带着孩子的中年父亲孔刘。

  在马东锡带着孕妻逃命的时候,他首先自私的关上了列车隔断的玻璃门,当然也许大多数人都能理解他的处境,首先他是一个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不受可能遭遇的风险,作为父亲的他必须,也只能把门给关上。

  但是这还仅仅只是人性暴露出来的冰山一角,在后来爆发的数起冲突中,丑陋的人性都给观众上了记忆深刻的一课。

  比如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孔刘和马东锡,好不容易带着一群人,穿过丧尸群,就要抵达安全车厢的时候,身处在安全车厢的一群人,却将玻璃门死死的挡住了。

  门外的人,拼尽全力想要求生,门内的人,拼尽全力阻止他们生存。

  当然也会有恻隐之心,当然也会有同情之心,可是当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可是当自身也处于险境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于是《釜山行》最经典的一幕出现了,马东锡一人扛住了所有的丧尸压力,而另一边孔刘带着棒球少年,拼了命,才打开了安全的大门。

  人只有在封闭空间里才能寻求到安全感,但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却将别人关在在危险之内,这确实让人有点不寒而栗。

  (二)韩国电影与美国电影的不同之处

  其实丧尸片的鼻祖,当属美国好莱坞,而谈论人性,谈论善恶,我倒觉得亚洲人,我倒觉得韩国电影人更细腻一些。

  比如在这部《釜山行》中,看起来满满都是“血腥”,看起来满满都是“恐惧”。

  但是,除开恐惧和害怕,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其中人物的角色变化,比如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男主角孔刘。

  一开始,他其实也和车厢里的大多数一样,都是自私的,都是自利的,都是只顾自我死活,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比如在发现“丧尸危机”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将马东锡等人关在门外,比如在下站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关系,走特别通道。

  但是在一次被马东锡救了一命,另外一次被疯子救了一命以后,这个人物立刻就有了鲜明的反转,内心深处的善,内心深处的同情心,立刻被激发了出来。

  也会同大多数人一起抵挡丧尸部队,也会同马东锡一起暴打丧尸,甚至也会为了救人,奋不顾身,即便对方只是一个不名一文的疯子,即便对方只是一个素不相识的过客。

  这种细微的心理变化,和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和美国电影里的拯救世界的情怀是不一样的!

  而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的一幕,大概是电影中这一对老年姐妹花的故事,当妹妹亲眼看着自己的姐姐被关在门外,被丧尸感染以后,她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计较。

  那就是报复,让这一车厢冷漠的人陪葬,让这一车厢道貌岸然的人陪葬。

  这恰好就体现了东方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哲学思想,也是整部电影的人性光辉之所在。

  (三)电影结局与隐喻

  大多数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都会提到这么几个词汇:

  一个是吓人,一个是暖心。

  对于一部《丧尸片》,对于一部恐怖片,能同时传递给人两个截然不同的观感,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而真正让人扎心的大概是电影大结局这一幕:

  在通往釜山的最后一刻,孔刘发现自己也被感染了,在失控的最后几十秒,他做了如下事情。

  第一个:教会唯一的大人,也就是最后的孕妇,认识什么是刹车,让她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停下车。

  第二个:锁好了列车室的门自己一个人走到了车尾。

  尔后,站在列车尾,在阳光最灿烂的日子里,回想起第一次抱起女儿的时候,回忆起第一次当父亲时候的欣喜和欢愉。

  而韩国影史上最经典的一个镜头,也出现了,在阴影里,孔刘慢慢从列车上跌落了下去,他将死亡留给了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女儿。

  这就是父亲,这就是父爱。

  之所以这部《釜山行》,会以这样一种镜头结尾,之所以会让一个孕妇,一个小女孩走到最后,其实是符合人性道德的。

  毕竟从社会道德角度而言,生的希望就应该留给老弱病残,生的可能就应该留给孕妇,幼儿,这个社会道德观,是在任何国家,任何电影里都应该保有的一个准则。

  而最后当这一个孕妇和一个小女孩走出长长的隧道,当听着歌声的士兵放下手中的狙击枪的时候,其实也将这部电影的隐喻给说透了。

  那就是,即便一个人走在漫漫长夜,但只要你坚信光明,只要你心怀希望,长夜过后,光明就在眼前,希望就在眼前。

  (四)结语

  这部2016年在韩国上映的《釜山行》,不仅仅创造了韩国电影史上观影人数最多的奇迹,同时给世界电影圈也造成了轰动效应。

  虽然这部电影最终在戛纳电影节上并没有收获任何奖项,但是也确实让韩国电影人出了圈。

  从《釜山行》到最近奥斯卡夺冠的《寄生虫》,韩国电影的每一步成功,每一个脚印都是值得我们中国电影人学习,都是值得我们中国电影人深究的。

  电影的核心首先是故事框架,其次是背后的真实人性,而《釜山行》,在探求人性方面,确实为后来的电影开了一个好头!

上一篇:奥斯卡大赢家《寄生虫》:低层次的人短视,摆脱不了一辈子的穷命
下一篇:少林足球真的来了,就问你怕不怕?主帅还是西班牙人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