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以误杀之名,行“正义”之实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由陈思诚监制、柯汶利执导的犯罪悬疑片《误杀》于12月13日上映,截至目前(12月31日)票房累计已经突破8亿,成为一匹难以让人忽视的票房黑马。虽然口碑有褒有贬,但从论是从票房成绩,还是从大众关注度上来看,《误杀》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

  众所周知,《误杀》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在取名上,片方没有重新取一个全新的名字,而是去掉了印度版中的“瞒天记”,仅保留“误杀”二字成为新片名。这样做显然有它的好处,“瞒天记”容易让人联想到“瞒天过海”,是契合印版电影结局的命名。

  但是,《误杀》不同。肖央饰演的李维杰做到了“瞒天”,但他瞒不了自己的良心,于是选择自首。这样一来,只有误杀是成立的,这是契合柯汶利执导版本结局的命名。与此同时,对素察的误杀更是让李维杰自首的原因之一。素察当然很坏,我们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作为人的善意,但是他的死实在是太过凄惨。他虽有罪,但自有法律惩罚,而且罪不至死。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如果在那一场争夺偷拍视频的争斗中,素察没死,他最后会得到法律应有的惩处吗?我个人觉得,就电影中展示的故事背景来看,结果未必。

  我们不妨假设素察没死,那么故事会有两种发展方向。

  第一,素察在争斗中取得了胜利。毫无疑问,这对于平平一家来说没任何好处,视频在人家手里,对方父母又有权有势,拿什么去抗衡?即便去诉诸法律,要怎么证明平平的遭遇呢?没有证据,反而很可能被对方倒打一耙。

  第二,平平和母亲抢到并销毁了视频,以为素察已死。但谭卓饰演的母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把一家之主李维杰叫回来商量。李维杰了解“吞舌”现象,素察最后没有被误杀。但是,李维杰一家不知道,即便他们销毁了视频,素察还保留了备份。所以,故事又回到了第一种故事走向。

  所以,如果素察没死,基于电影中他的家庭背景、母亲对他的溺爱,他也有很大几率逃脱法律的制裁。如此一来,他还会接着祸害下一个人。这是他失败的家庭教育带来的恶果,从母亲用钱为他摆平一切就能看出来。而这种没有代价的伤害不会让他的母亲幡然醒悟,自然也不会让素察洗心革面。

  当然,李维杰也有可能在明知素察还活着的情况下,采取和妻子同样的选择,那就是把素察掩埋掉,但这就是“故意”了,编剧显然不会这样安排。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电影中最后有记者到街头采访百姓,有一位正在修理摩托车的人回应,大意是如果有人伤害我的女儿,我就会再伤害回去。站在被害者的立场,这是一种“正义”,即主动实施伤害的人要付出代价。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那我们的生活将永无宁日。即便是禽兽,也自有法律作出判决。所以,电影安排了素察的死是因为误杀导致的,以误杀之名,实现“正义”之实。而这种安排,毋庸置疑,是最具戏剧张力的,也是最好的。素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包括他的父母,而李维杰一家的遭遇也更能引发人们的共情。

  在我们生活的国度,人人都相信一个古老的真理,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公平,作恶的人势必要接受惩罚,虽然这张网有时候并不周密,但最终它不会漏过任何一个坏人。素察得到了惩处,法律层面上,李维杰自然也不应该例外。

  其实,《误杀》结局安排李维杰自首,并不只是为了“过审”。这也是该版本与印度版本最大的不同,印版有一种过瘾的对抗,它瞒天过海,单方面实现了受害者立场上的“正义”,让我们感到痛快。而《误杀》不仅仅在于两方的对抗,它还要导人向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对别人怀有善意,电影里这样悲惨的故事才不会在现实中上演。所以,李维杰最后的自首是回归了心灵上完全的“善”。

  同样是电影结尾,面对记者采访,一位戴眼镜的老伯回应“让我说他应该无罪释放”,紧接着三个年轻人又发出了“释放李维杰”的呼声。李维杰当然有罪,可是,从情感上,我们觉得李维杰一家很可怜,他们本可以过着自己幸福的小日子。一方是善良的一家,一方是作恶的纨绔,没人同情素察,甚至觉得他罪有应得,这是人心向背的结果。

  说到底,《误杀》里的一切皆因素察而起。这部电影也更像是对全天下父母上得一场教育课,无底线的溺爱会带来灭亡。把别人逼入绝境的同时,未尝不是对自己的制裁。

上一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内地定档日期或为4月24日 将早于北美两天上映
下一篇:老戏骨夏萍近况,遭儿女弃养瘫痪在床,如今81岁坐轮椅生活凄凉!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