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一半人骂“烂片”,另一半人却痛哭流涕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要说11月的热门电影,一定有《天气之子》的一席之位。

  作为导演新海诚的新作,《天气之子》和《你的名字》一样,都在日本本土收获了百亿票房,并且还即将和《哪吒》一起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不过这次,中国观众似乎没那么买账了。

  日本版天气之子 vs 中国版天气之子

  虽然7.1的豆瓣评分不算低,但却是新海诚作品里的倒数;评价两级分化十分严重,不喜欢的人大喊难看,喜欢的人哭得稀里哗啦。

  只是,如果你去问这两个阵营的观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他们很可能会给出相同的答案——

  这部电影好“中二”啊。

  不管是五星的好评,还是一二星的差评,“中二”都成了其中的关键词。

  这个故事的开始,其实是16岁的男主帆高离家出走,来到东京闯荡。

  「轻微剧透警告」

  在下着暴雨的东京,帆高遇到了独自带着弟弟生活的女主阳菜。

  阳菜告诉他,自己拥有能够让一定范围的雨天变晴的超能力,于是两个人一起承接了一系列变晴业务,比如让天变晴给集市带来更多的客流量,防止烟花大会因为雨天而取消。

  给我变晴!

  但这种能力的使用是以消耗自己为代价的。

  最后,阳菜想让东京恢复正常天气而牺牲了自己,用消失在人类世界来换来东京的晴天。

  帆高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他不顾身边人的各种阻拦,选择救回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拯救世界。

  于是东京重新下起大雨,三年后一大半都被淹没了。

  而关于这个“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的东京爱情故事的“中二”之争,也都围绕这个情节来展开了。

  中二这个词最开始,是用来描述那些初中二年级的少年少女,拥有自我意识满溢,以自我为中心的各种毛病。

  而那些觉得“我想不管世界,只想爱你”过于中二的人,就是认为帆高的选择太不成熟,太没有逻辑。

  “先是牺牲自己、拯救世界,又是牺牲世界、来拯救爱人,明明才是小屁孩的年纪,怎么就有以毁灭世界为代价的爱情观?”

  他们不认为这样相遇的男女主,能够产生深厚到宁愿让一座城市被毁灭为代价的感情。不仅傻还荒谬,也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

  他们也吐槽着帆高在去拯救阳菜的路上,一直沿着东京的铁路轨道跑过去而不选择其他的方式。

  既浪费力气,又耽误时间,自己仿佛在看东京马拉松宣传片。

  还有最后帆高直接用枪来对准阻止自己的警察、大叔朋友,让这些观众更加不接受,谁会真的想要这样犯法?

  甚至有人觉得整个故事的开始就不成立——

  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就离家出走想闯荡东京,简直是在胡闹啊。

  所以当这些给出差评的观众说“讨厌这个太中二的故事”的时候,他们不是觉得这些类似于拥有超能力的超现实设定太傻。

  他们是讨厌年轻人的幼稚。

  他们从非常理性的角度来分析究竟是一段年轻人的爱情重要,还是整个社会利益更重要,帆高是不是太自私,是不是没有对这个社会负责。

  所以他们也只想像电影中的大人一样,想对帆高说一句“该长大了,回家吧,一切都会恢复正轨的。”

  可是给出好评的观众,就是喜欢这股中二劲。

  他们觉得正是一路奔跑、举枪阻拦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情节,才表现出了少年所拥有的特点。

  帆高会拿着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小岛,来一座根本不认识的大城市,并且努力学会如何在陌生的地方成长。

  即使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也都没有任何想要放弃的念头。

  他也会不管不顾地用永不停歇的大雨来换一份浪漫的青春爱情。

  与其说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是被帆高的中二所感动,不如说他们是喜欢这种青春期的少年所拥有的气质,并且把所有特别的属性一起附在了“中二”这个词上——

  叛逆,莽撞,一意孤行,但是同样反抗、不遵从、无畏、热血。

  还没有因为社会的种种规则开始自我束缚的帆高,让他们怀念起还没有成为一个太过较真于现实的没意思的成年人的自己。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重新拥有充满一种少年的热忱,更俗套一点,可以说是一种少年气——

  不仅对自己喜欢的人,也是对喜欢的一切。

  像这样日式青春的“中二”,其实也能在许多地方被看到的。

  比如那些热血番里的少年,没有超能力,但却不分昼夜地努力,咬牙坚持到最后成功。

  再比如在被称为“夏季甲子园”的日本全国高中棒球选手大会。

  所有经过艰苦的训练,在地方选拔赛中冲出重围的棒球选手们,在阪神甲子园大球场上,上演一个又一个和热血动漫一样的奇迹。

  还有那些日本选秀节目里,愿意相信“手链断裂就意味着梦想成真”的素人选手们,也相信自己努力过后一定可以站在舞台上。

  这些向前乱撞的勇猛,都和《天气之子》的内核是相同的。

  当然也是许多成年人不认同的。

  毕竟在更现实的世界,而并非构造出来的童话里,真的是中二更好一些吗?有些被迫成熟、更加理性是必需的。

  新海诚自己在接受B站访谈的时候,也给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两种选择并没有明确的对与错的分别。

  不管是选择被社会磨去一些棱角,还是保留一腔孤勇,真的很难去说哪种更好,也始终是一种个人选择。

  但在现在的时代,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的渴望太难。

  一旦我们说出一些自己相信的东西或者想做的事情,和别人的想法相冲突,或是与整个世界所默认的价值相违背,很容易就会受到抨击和指责。

  甚至很多人会就此放弃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或者是还没有真正着手做,就已经在考虑其他人的想法。

  而帆高,不过是一次给心里还藏着中二之心的成年人的打气。

  他是有些幼稚的,但也是毫无保留地努力的。

  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并不是觉得这部电影没有缺点,不少人也认为《天气之子》比起新海诚的其他作品在情感铺垫上更为粗糙。

  他们也不是认为身处社会中的人,不需要承担责任,可以不遵守社会规则。

  只是他们想要让自己心中那一小块被压抑许久的地方,能解放一下。

  我们都会终将长大的。

  但谁不想这份没有被社会毒打的、属于青春的“中二”能够保存得更久一些呢?

  就像RADWIMPS唱得那样,“我能做到的还有很多”啊。

上一篇:《唐人街探案3》曝制作特辑 400人大战一镜到底
下一篇:《南方车站的聚会》3日票房破亿,这是连胡歌都要感谢的一部作品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