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看懂高加林遇到的贵人们,就明白高明楼当初为何算计他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4-10
手机版

  高加林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大上海。

  这趟旅程,本应发生在三年前。

  高加林不知道,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被村主任高明楼偷偷动了手脚。

  结果全县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是村主任的儿子,高双星。

  除了高明楼一家,没人知道这个秘密。

  

  电视剧《人生之路》里,高加林出现在上海时,导演切换了另外三个人的画面。

  一个是高双星,高加林的同窗兼好友,也是顶替他上大学的老乡,此时,正在大学图书馆里和女朋友一起看书;

  一个是黄亚萍,高加林曾经的女朋友,跟随她老爸的工作调动,重新回到上海的家,考上了自己喜欢的舞蹈学院;

  还有一个是陈方明,上海本地人,高材生,学生时期去农村搞调查,结识的高加林;

  第四个镜头是高加林,相比其他三人的意气风发,高加林黝黑的脸上,风尘仆仆,还有初到大上海的欣喜,以及一丝忐忑。

  

  这个镜头,让我很触动。

  因为这四个人当中,真正依靠自己的本事来到上海、并且扎根的,只有他。

  当初,高考“落榜”,因母亲摔伤,高加林放弃了复读的机会;

  高明楼做了亏心事,所以热心地帮高加林谋到一个民办教师的工作;

  工作没多久,因为擅自带学生上县城开眼界,出了事,高加林工作丢了;

  刚认命当农民,碰上有人拍他二叔马屁,走后门给他安排个县通讯员的工作;

  这工作干得人人夸,又因恋爱问题得罪人,被举报,工作又没了;

  这下,再不甘心,高加林也只能当农民了,好在后来靠写作,终于又出人头地!

  

  回想高加林这起起伏伏的一路,抛开在感情中的不体面的选择,他的人生之路真的令人感慨。

  而他最终能够走出山村,为自己挣得前途,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及一些运气之外,离不开几位贵人的提点。

  第一个贵人:德顺爷

  高加林的第一个贵人,应该算德顺爷。

  虽然老人家只是一个放羊的,却是懂得思考,能从生活中提炼智慧的老者。

  他读过一点古书,但不说文绉绉的话,而是把那些道理,大而化简,讲给高加林以及巧珍这样有思想、想要改变的青年听。

  高加林高考落榜、丢工作,当农民,这时总会去找德顺爷聊天。

  

  德顺爷的话很朴实,但在那个没人能懂高加林的小乡村,对高加林来说,是一个智者的引领。

  德顺爷说:

  “没有这土地,这世界上什么都不会有。只要我们爱劳动,一切都会好起来。”

  是他让高加林渐渐接受现实,懂得当农民也可以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个贵人:景老师

  景老师算是高加林的伯乐了。

  他曾是高加林的高中语文老师,是一个当过兵,见过世面,又有文化的人。

  他不仅支持高加林复读,还一直劝高加林不要放弃学习。

  高加林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正是景老师偷偷帮他寄给编辑的。

  要知道,这对于当时高考失利的高加林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创作是一件枯燥的事,第一次投稿就有这么好的反馈,让高加林喜欢上了写作这条路。

  后来,高加林到县城当通讯员,景老师刚好调工作,成了他的上司。

  整个工作期间,都是他不断给高加林鼓励。

  他把自己多年收集的写作素材,以及一些写作投稿地址给了高加林,才有了高加林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和小说,少走了不少弯路。

  当高加林被举报工作是走后门,只能重新回去当农民,是景老师再次上门点醒他了:

  “现在的你,还没有实力去闯外面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会接纳一个除了抱怨,啥都没有的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有愿意当废物的人。”

  

  为此,景老师特地带高加林去看他一个身残志坚的老战友。高加林以这位战友的经历,写了篇报告文学,投稿得了上海一个文学比赛的第一名,才有了敲开上海大门的机会。

  第三个贵人:陈方明

  如果不是陈方明,高加林的上海之旅,最多也只是一日游。

  至于何时能再到上海,那未可知。

  可能只是回村,成了一个村里人眼中见过世面的人,然后继续当农民,在大地上书写诗行。

  是陈方明的指引,打开了高加林的认知。

  原来,他的高中学历、曾经当过民办教师、过通讯员的经历,以及刚刚获得的文学奖项,都是财富,这些条件足以让他参加上海的一个报社招聘。

  考上了,他高加林就有机会留在上海了。

  

  看到这个情节,不得不感慨,一个人的认知对人生的影响有多大。

  明明有才华,有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认知,那就生生地错过了。

  第四个贵人:林总编

  林总编是高加林留在上海的另一个大伯乐。

  高加林的招聘考试成绩是第二名,但因为是高中学历,又是外地人, 还是农村户口,一度被招聘员们所嫌弃。

  是林总编力排众议,跟大家讲他做过高加林同样通讯员的工作,知道那很磨一个人的能力;

  是他看过高加林的文章,赏识他的才华。

  这才有了高加林在上海的工作。

  

  林总编还给高加林安排了最基础的校对工作,看似不重用,但这正是他对高加林的另一个扶持。

  高加林不像其他新来的员工都是大学生,没经过系统的学习,即使有才华,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还很多。

  而校对别人的文章,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第五个贵人:姚阿姨

  姚阿姨是在上海开早餐店的安徽人。

  高加林刚来上海那几天,都是在她店里吃的早餐,姚阿姨像对待自家孩子一下,还额外送他蛋饼吃。

  高加林参加招聘,没有通讯地址收录取信,也是借用姚阿姨家的地址。

  

  等招聘结果的半个月,姚阿姨帮他找了份饭馆打临时工的工作,缓解高加林的经济压力。

  后来,工作稳定了,也是姚阿姨帮他找的便宜的房子。

  出门在外,高加林遇到这样的好心人,怎能不说是遇到贵人呢。

  事实上,高加林两段感情中的女友——巧珍和黄亚萍也算他的贵人。

  巧珍在他高考落榜当农民时,向他表白。

  让他在低谷中有恋爱的酸甜味陪伴,巧珍时刻表达着对他的仰慕,成了那段灰暗时期的一道光。

  至于黄亚萍,是她重新让高加林燃起去大上海的梦。

  他来上海,穿的就是黄亚萍曾给他买的时尚大风衣,因为她说,上海人都这么穿。

  

  而看到了高加林一路走来的不易,忽然明白高明楼当初为何敢算计他。

  相比于刘立本看不上没考上大学的高加林,高明楼是村里唯一真正知道高加林是多有才华的人。

  身为村主任,高明楼是村里少有的识字的人,平时又常在县城走动,高加林的成绩有多优秀、是个多有思想的人,他是懂得的。

  下定决心偷高加林的“大学梦”时,高明楼除了对儿子的私心,同时内心还有一个我安慰,那就是:像高加林这样的人,就算不上大学,也差不了。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猜想,也是对的。

  

  高加林之所以能遇到这么多的贵人,只有一个最核心的事实:打铁还需自身硬。

  人生几次跌入低谷,他仍没有放弃上进的心。

  生活的锤炼,让他开始反思。

  所以,在遇到困境时,他会主动找德顺谈心,才有听到那些朴实人生哲理的机会;

  是他的努力与主动学习,让景老师看到他的才华,才有了被惜才指点的机会;

  是他把民办教师这个职位做得认真、负责,才有当优秀教师的机会,才有结识陈方明,并让对方对他刮目相看;

  

  是他在通讯员时的优秀,以及在文学上的小成绩,让有同样通讯员的林总编,对他多了份赏识,给了他机会。

  说到底,高加林后来渐渐开挂的人生,遇到的贵人,有那么一丝运气,但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他自己。

  因为他终于懂得:不抱怨,靠自己。

  (图源网络,侵删)

  -end-

  嗨,我是陈家小瑞

  一起观剧品人生

  喜欢的亲,随手点个关注哈!

  举报/反馈

上一篇:值得推荐的好剧,有你看过的吗~
下一篇:原创同样演韦小宝,为何周星驰浮夸被人喜欢,而张一山则被人吐槽?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