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吃夜宵的人,一定要小心这个问题~
审核专家:吴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相信不少人都有吃夜宵的习惯吧,小编也不例外。现代人夜生活比较丰富,在一整天的工作或学习后,经常会约上三五好友小酌几杯,若再配上烧烤火锅,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美哉!快哉!即便不出门约饭,也有不少人选择用美食来抚慰、犒劳疲惫一天了的自己。可是科学证明,长期吃夜宵可能导致肥胖,甚至会增加我们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来源丨pexels
1
神奇的人体生物钟
想要了解吃夜宵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从人体生物钟开始说起。
生物钟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调节机制,是指生物随着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不断调节自身的生理活动,并形成固定的周期。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无形的“时钟”,它在本质上有四点功能,即提示时间、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
来源丨搜狐
举个例子,我们一般习惯一日三餐,那么当生物钟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习惯后,便会在三餐前的一段时间发出相应的生理信号,那么身体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用于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使人体维持在一个平衡稳定的正常状态。
来源丨搜狐
生物钟受人体的下丘脑控制,下丘脑通过控制相关激素的分泌来调节机体。我们之所以有昼夜节律的睡眠以及饮食习惯,正是因为生物钟的控制作用。夜晚,生物钟使人们的血压降低、呼吸平缓,这也为机体的夜间修复和休养提供了启动信号。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在生物钟的调控下慢慢降低,大概在凌晨3-4点达到最低,直至早晨又慢慢恢复活动状态。
如果生物钟紊乱,则会造成睡眠障碍,引起失眠。然后会引发机体代谢能力减弱,从而使食欲降低,导致免疫力减弱,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和器质性病变,引发高血压、高血糖等病症。
来源丨pexels
2
吃不吃夜宵,差别竟然这么大!
了解完生物钟,我们接着说它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2021年,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夜间进食可能会增加人们的糖尿病患病风险。
来源丨Science Advances
研究人员将20名身体健康、作息正常的年轻人随机分配成两组,一组在夜间进食,另一组则在白天进食,进食时间表与正常的生物钟时间保持一致。实验持续了14天,实验数据显示:夜间进食组的年轻人血糖峰值普遍升高,脂肪分解变慢,生物钟也出现失调现象;而正常进食组的年轻人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控制体温和血糖水平的昼夜节奏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夜间进食组的受试者血液中的褪黑激素水平要比另一组高出3.5倍,胰岛素AUC降低了6.7%,葡萄糖AUC升高了8.3%。
褪黑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夜间分泌活跃,其主要功能是提升我们的睡眠质量和降低血糖水平。在睡前一小时左右,人体内源性褪黑素水平提高,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活动,减少能量消耗,进入一个低功耗的待睡眠状态,这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睡觉了。
若此时吃夜宵,身体里的胰岛素水平又较低,导致吃进去的食物无法被及时吸收,造成血糖水平升高,人体耐糖度变差。同时由于身体正处于新陈代谢较微弱的低功耗状态,能量不能被及时消耗,便会以脂肪的形式堆积在身体中,容易导致肥胖。
来源丨pexels
除此之外,夜宵中常出现的海鲜、肉串、动物内脏等这类高蛋白食物经过炭火烧烤,高温下会产生苯并芘、多环芳烃类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食道癌的患病风险。人体的胃粘膜上皮细胞大约2-3天就要更新一次,而这一过程是在夜间进行的,吃夜宵会影响胃粘膜修复。再加上过度饮酒、暴饮暴食,会增加肠胃负担,还有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
来源丨pixabay
3
如何健康饮食?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可能会大跌眼镜,吃夜宵的危害怎么就这么大呢?其实,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方式丰富,有时难免会碰上应酬等活动,不得不吃点夜宵。此时,如果能注意方式方法,做到科学饮食,膳食平衡,也能最大程度降低危害。
首先,尽量不要吃重油重盐、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比如烤肉、麻辣小龙虾等;其次,少吃西瓜等水分大、糖分高的水果,也不要吃过咸的食物,否则会导致水分滞留在体内,影响睡眠质量,起床后还会出现全身或部分浮肿的症状;还有尽量不要深夜饮酒,否则会造成尿酸沉积,加重肾脏的负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吃完夜宵一定不要马上躺下休息,要给身体留足消化食物和吸收能量的时间,减轻身体的负担。
来源丨pexels
总之,吃夜宵可能造成肥胖、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还有相当几率出现其他的不良症状,对身体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在这里小编要再次郑重提醒广大小伙伴们,要尽量做到规律生活和饮食,拒绝夜宵。而对于本身患有胃病的小伙伴们更是如此,出现问题请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公众号
上一篇:你会对一个动漫角色或者小说人物之类“不存在”的人动情吗?
下一篇:4年后再看景甜,才知道和张继科的恋爱里,她有多卑微!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