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一部对社会敏感话题的试探具有积极意义的影片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促成文学作品跨文体改编的多样化。在文学作品向传统媒介“溢出”的现象中,青春文学的电影改编一定程度上成为这种跨媒介潮流的先导。宏观来看,在此类影片中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呈现某种融合的态势;但基于两者性质的不同,该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可规避的裂隙。本文以《悲伤逆流成河》为例,探讨青春文学同电影转化时裂隙产生的原因及弊端。

  一、青春文学向电影转换的受限性

  基于受众为青少年与年轻的成年人,利用受众所积累的情感共鸣,青春文学向电影转化时呈现对受众依赖的特点。于热门IP的奠基之上构建影像的方式,区别于传统电影创作者自我表达的初衷,加之话语场和传播环境的改变,青春文学在向影像表达转换过程中呈现出受限性。

  这种受限性体现在对原文本的压缩。一般来看,跨文体的改编不仅会产生风格差异,两者之间的叙事落差也难以规避。叙事内容受到影片时长的限制,创作者通常会以审慎减少内容的手段进行剧情的取舍与合并,从而导致传递内容的受限。而文学性的台词现象也成为其中受限性所产生的问题之一。

  因原文学作品对目标群体的有准确定位,在演员选择上创作者的自主性也会受到阻碍,基本会选择青年演员来诠释角色,由于青年演员表演的不成熟性,易产生角色脸谱化的反效果。

  二、青春文学与电影的割裂

  因文学叙事同电影叙事的区别性,不同话语场之间产生摩擦。由于上述的受限性,青春文学同电影表达之间出现割裂现象。

  电影叙事较之文学叙事具有优越性,体现在摄影对象的更详尽与具体的展现。但在两者转换的过程中,部分文学语言不能很好地转换成为视听语言,易出现视听元素堆砌的现象。在影像化的展示过程中,对拍摄艺术技巧的充分利用,虽更易于文学视觉化的呈现,但考虑到创作者在封闭的文字空间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创作者自主性的丧失也会产生其对影像技巧滥用的问题。运用电影的特殊手段来加强人物的方式单一,并常以特写为主。在《悲伤逆流成河》中,青年演员演技的青涩感及对情感的把控能力不足,使得这种方式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基于一味贴合创作者个人的审美诉求,光线、音乐的运用和镜头的衔接存在不合逻辑的表现。《悲伤逆流成河》虽借有“反霸凌”的噱头,但实际的叙事段落仅由数个单一镜头拼接而成,导致影片内部的碎片化。

  由于传播媒介的改变,以《悲伤逆流成河》为例,影片明显削弱文学作品的残酷性,抛弃对“灰色地带”的详尽描述,收敛内容范围以实现影片主旨的“完美化”。从女主角的人物设定来看,影片包装出几近贴合“弱者”形象的女主角角色,却忽视了同一时间扁平化、符号化了人物的弊端。其他人物的设定也受此影响,说服力大幅度削弱。

  三、青春文学改编电影的价值观念体现

  由青春文学改编的电影基本体现出是单一的价值观念,《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近年来出现的此类电影,价值观念也以怀旧为主,以情感上的共鸣来实现商业价值。《悲伤逆流成河》打破了固有陈规,将价值观念移植于“反校园霸凌”之上,虽很大程度上只是借用“反霸凌”的噱头进行包装,相较于其他同类型影片却具有一定的实验性质。

  但在此之上建立的“反霸凌”概念更多被消费,由于追求主人公女性形象的完美化体验,其他角色在人物设定上具有“硬伤式”的缺陷,过于缺乏同情心与同理心的设计,脱离真实性。这也是由文学向影像转换时出现的偏差,是不可规避的弱点。以此看来,《悲伤逆流成河》依旧未能脱离该类型电影的价值观念的单一性,但对社会敏感话题的试探具有积极意义。

上一篇:《罗生门》的作者芥川龙之介,拥有天才的思想,却败在了思想上!
下一篇:继《流浪地球》后,《三体》要翻拍电视剧?粉丝直呼最好别翻拍!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