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三体》中,对程心的选择表明民主什么样的弊端?左派大刘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刘慈欣《三体》中,对程心的选择表明民主什么样的弊端?左派大刘

  虽然说左派大刘这样的称呼并不是小编首创,而且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太公允,但是实话实说,从刘慈欣的所有作品中,无论是《流浪地球》还是《三体》等等,大致都能看出,刘慈欣本人对民主,对基层人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小编在这里绝对不上纲上线,咱们就事论事的讨论讨论,在《三体》中,除去科幻的元素,还蕴含了大刘的哪些“心声”。

  在说三体之前,大家应该还看过刘慈欣的另外一部高分小说《流浪地球》,书中的一个情节非常“耐人寻味”,当多数人面临危机的时候,人类中少数的精英上层在为拯救人类而拼死战斗,但是基层民众却麻木不仁,这样的桥段在整个《三体》中被更加直接露骨的表现出来,甚至到了让人发指的地步,无论是对韦德的处刑还是对罗辑的审判,基层的人类似乎从来没办法在生存和良善之间做一个正确的选择。

  回归到《三体》的话题中,当执剑人罗辑即将卸任的时候,程心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去竞选,更为重要的是同样冬眠苏醒来自公元前的六个真正的男人,都不希望程心去参加竞选,他们带着公元前男人应该有的一切品质,刚毅、顽强、凶狠、聪颖等等,他们心知肚明,在那样恐怖的一个岗位上,人民不可能让程心以外的人当选,而这恰恰也是三体文明希望的,遗憾的是,人民还是被良善蒙蔽了双眼,选择了程心。

  结果不用多说,正是人类自己的选择,铸成了最后的结局,正如智子所说的那样:“全人类里,只有程心一个是无辜的”这句话借智子之口,其实表达的也正是大刘本人的想法。民主在中国的话题性远远比《三体》更热、更重要,但是民主带来的后果,也许比《三体》的结局更致命更绝望,这恰恰是大刘对历史的思考,对民主制度的思考。

  从读者的角度去看,我们似乎把所有事情都看很透彻,我们当然知道选择韦德比选择程心更好,但是《三体》的魅力正是在此,当我们从书中回到现实中来,我们愕然发现,假如让自己做出选择,我们的答案或许也一样。最近轰轰烈烈的黄马甲事件,以及特朗普的政府关门,小编看到的铺天盖地的都在说民主多么好,然后借机讥讽一个“圈养的猪”。

  每次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就有一股莫名的悲痛,因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刘在《三体》中为我们描述的种种疯狂,似乎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始终在我们身边,这种不理智的思想随时可以吞噬我们的生活。作为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作家,刘慈欣对民主,对底层人民有更直观的看法和感受,而且这些看法和感受往往也能让我们感同身受。

  小编不是什么政治人物,我也只是小老百姓,但是对于《三体》的热爱以及对书中阐述的关于人性和种种制度的思考,甚至不亚于刘慈欣本人。小编也从一开始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书,到现在看到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仿佛在描述我们的现实,不禁感到一阵阵的毛骨悚然,因为小编知道,即便是把书中的故事放到现实里去,我们的结局一样不会有任何变化。这样想起来,似乎《三体》不是一本科幻小说,而是一本现实主义作品。

  与其说对程心的选择是民主的弊病,倒不如说民主这种制度本事就代表人性的弊病,我们总是不愿意让看起来邪恶的人执掌我们的生死,我们也不愿意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更不会为了生存而放弃人类的道德底线,除非真的面临生死考验。正是这些存留在我们思想里,我们基因里不可能抹去的东西,注定了我们这个物种不可能在“伪善”与“邪恶”之间做出正确选择。也许有一天我们注定会面对这样的选择,也许也会面对这样的结局。只是到那个时候,不知道我们是否能够看透,民主的本质或许是那么的虚伪和无知。

  小编今天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因为篇幅有限,加上课题有限,所以不能讲太多,但是我觉得,每一个看过《三体》的,对于这个话题,内心都有说不完的话,大家在评论区完全可以畅所欲言,因为那是你们的“民主”。让我们在那里相见吧,小伙伴们。

上一篇:古墓丽影——劳拉无头bug
下一篇:无名之辈电影口碑怎么样 无名之辈豆瓣评分多少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