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马修是真正的师者,不定义任何一个孩子的好坏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的法国电影,豆瓣评分高达9.3,算得上是佳作中的佳作。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的耳机里正在循环着电影里孩子们天使般的声音,电影的画面开始在脑里回放,不知不觉眼眶就红了。

  能够感人肺腑、让人热泪盈眶的关于孩子话题的电影真的非常多,但是于我而言,这部却一直都没有被超越。电影的故事其实特别的简单,没有很复杂的情节设计,也没有那种为了感人而感人的背景音乐和画面设计。电影的一开始,从皮比诺在大门处出现,知道他在等待周六父母来接他的那一刻,眼泪就已经夺眶而出。然后看电影的过程中,总是不断会心地笑一笑,再不受控制地哭一哭。强调一下,我是一个大叔,不是女士,不是眼浅,而是真的被深深感动。

  《放牛班的春天》估计很多人都看不明白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因为在电影里只有池塘之底,并没有出现过什么放牛班。其实这个电影的名字来自于台湾地区,在台湾一些学校会把差生集中在一个班级管理,里面的学生都是问题学生,也是被大家定义为基本没有未来的“差生”,这样的班级就叫放牛班。电影用了这样的一个名字做了比喻,还算贴切,只是不知道来由的观众会觉得莫名其妙。

  电影大概的内容是讲一位失意的音乐教师马修,到了一所专门招收问题学生的再教育学校任教。孩子们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马修刚入职,就遇到学生重伤职工的事件,而校长则是采取关禁闭、体罚等暴力手段管理学生。但是马修显然不能接受用暴力手段管理孩子,他发现孩子们虽然调皮捣蛋,但是却都喜爱音乐,马修就想到了教孩子们合唱的方式,尝试让孩子们找到兴趣,并且找到被欣赏和尊重的感觉,精彩的故事就此展开……

  看完这部电影,我会更加地坚定一件事情,所有的孩子本身都是天使。至于他最后呈现出来是天使还是魔鬼,或者用我们中国人的哲学语言形容性本善还是恶,其实在于教育者。

  池塘之底的学生是怎么来的,他们天生就是坏孩子吗?

  这些孩子或许是孤儿,或许来自于单亲家庭,他们都是家长疏于管教的结果,或者社会造成的结果。但是这些孩子却必须背负这个结果的责任,他们被认为调皮捣蛋、不懂事、无药可救,大人们在给他们定义的时候,完全不需要负责任,想怎么定义就怎么定义。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刚才说了“放牛班”的存在,又比如我们现在很多的学校里都会分重点班、普通班、差班。这种先入为主的分类,变相把孩子们定义成标签,而在差班的学生自然被贴上了“不好”的学生标签。其实这是一种人格侮辱,可是谁又在乎孩子的感受?

  这种标签化难道是对的吗?除了为了应试教育,它有何实际意义?在我们小时候念书的时候,反而并没有这样把所谓的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分开,孩子们不是一样健康成长吗?

  所以池塘之底的孩子们其实是被教育者定义为坏孩子的,给他们贴上了标签。

  对于问题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

  在电影里有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1、校长的强压式教育

  孩子不听话就打,打到他们怕为止,自然贴贴伏伏,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在电影里校长的强压式教育只是换来了学生们的表面畏惧,显然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真心接受。

  只要校长不在的时候,孩子们该做坏事做坏事,该捣蛋还是继续。而且从学生们的反应可以看出来,体罚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会彻底失去对你的信任。所以在电影里发生重伤职工事件的时候,没有一个孩子站出来说出实情,因为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大人都是不可信的。

  其实采用这种教育手段的家长在我们的身边特别的多,他们总是强调说孩子不打不行,总是告诉你,你不打孩子的想法最终一定会放弃。但是我就是不相信,我依然深信体罚是最糟糕的教育方式,他们说服不了我,我也没办法说服他们。

  2、一般教师的放弃式教育

  比如电影里被马修接替的那位老师就是这一类,他对这些学生是完全失望、完全放弃了,在他的心底里其实已经对这些孩子的未来判了死刑,所以他对孩子的教育是放弃的。

  部分的老师对于那种问题学生很多都是采取这种态度,反正改变不了,就放弃孩子。调皮捣蛋、不读书、成绩差不及格,都不是事儿,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老师的评分之类。坏孩子想怎么折腾随便。

  3、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师者

  在电影里马修是很多人都非常喜爱的一个师者,真正的师者。马修是一个能给人带来温暖的人,他才华横溢,对孩子们充满爱。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尽力,包括对中途转校来的蒙丹他也尽可能去尝试挽回了,虽然最后他没做到。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问题孩子,连他们的父母都放弃了,别说孩子的老师。坦率地说,我们现在的教育非常的功利化,成绩成了评价每个孩子的唯一标准,我们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有多少个人关心过孩子的内心呢?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的内心。

  其实大部分的问题学生的问题都是心病,比如绝大部分的孩子的叛逆之初,都只是想引起关注而已,他们寂寞了、孤单了、缺爱了,他们只是希望家长哪怕多一个拥抱或者多五分钟的陪伴,但是很多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根本无法理解。

  我们的教育太缺乏耐心了,特别是对问题学生。我们有多少人能像马修那样耐心地和孩子的心靠近呢?大部分的人如果是马修,估计当自己的乐谱被偷走的那一刻,就已经放弃了这些孩子。

  一个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师者太难得了,我们需要这样的师者,只有这样的师者才能把大部分的孩子变回天使。

  学习不是唯一的才能,有些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就会涅槃重生

  在电影里,皮埃尔是真正的天才,他的声音极具穿透力,说是天使的声音也不为过。只要他一开声,我就会全身起鸡皮疙瘩,好几度被他的歌声感动落泪。他的歌声里充满着最纯净的东西,是一种希望之声,能治愈灵魂。马修帮他找到了自己在唱歌上的天赋,让他最后成为知名音乐家。

  在电影里其实有一个小小的逻辑缺陷,这么多学生里几乎所有孩子的兴趣都是唱歌,而没有天赋的只有两个孩子。按理来说这么多孩子,他们的兴趣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不重要,因为故事太美妙了,这个逻辑可以忽略不计。

  马修让孩子们学合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发现这个是孩子们的兴趣。所以他是帮孩子们去找到他们的兴趣,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学习音乐。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在于你有没有发现他而已。

  马修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这个词源于《论语》,几千年前的教育理念,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在执行呢?我们不是在因材施教,我们是根据制定的标准筛选人才而已,不知道多少的人才被筛走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马修的音乐最后改变了所有的孩子,除了蒙丹

  因为马修的不放弃,把这些顽劣的孩子基本都改变了,让他们喜欢上了音乐,也让他们懂得了感恩。当马修被解雇离去的时候,孩子们放出了纸飞机给马修送行,并且伸出了小手掌向马修挥别,感人万分。

  和传统学习对立的往往就是艺术,而音乐是艺术里最容易入门的一种,也正是音乐陶冶了这些孩子的情操,改变了他们的性情。在真实生活中,能改变孩子的不仅仅是音乐,而是孩子真心喜欢的一样东西,只要你能找到它,孩子的一生可能就会改变。

  孩子们发生改变的原因并不复杂,是因为当他们从事自己的兴趣的时候,他们能表现得异常出色。这个时候他们会受到表扬、被欣赏和被尊重,其实孩子特别需要被尊重,可惜很多的大人们都不屑于尊重一个孩子。

  在电影里有一个人被有被改变,就是最后放火烧了宿舍的蒙丹。为什么蒙丹最后没有改变呢,并不是他不能改变,只是他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但是他从未被尊重,一开始就被放弃,校长因为偷钱的事冤枉了蒙丹,让他受冤入狱。这是最可怕的一种后果,教育者成为了霸凌者,蒙丹就是被校长逼成了真正的坏孩子。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孩子。

  孩子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性本善还是恶,在于教育者而不在于孩子

  电影里每次当孩子们一起合唱的时候,他们的声音是那么的纯净,那么的治愈心灵,你还觉得他们是问题学生吗?这些孩子一开始的时候都被定义为“坏学生”,但是在马修的努力之下,他们都转变成了出色的孩子。

  蒙丹最终成为了复仇者,真正的坏孩子,也不是天生的,他是被校长定义成为坏孩子,并且被校长逼迫为坏孩子,他是真正的受害者。

  所以不要再让孩子去背负变坏的责任和罪名,孩子是善是恶,其实只是大人们一念之间,一念为善,一念亦可为恶。教育者应该学习做一名像马修一样的师者,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教育的初心不是为了培育会考试的孩子,而是为了教化人心,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他的生命价值,无论价值高低,他们的灵魂都是平等的。

上一篇:《搏击俱乐部》---推荐1999年布拉德·皮特悬疑惊悚片而
下一篇:壬骑龙背带食神,必是荣华富贵人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