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顶级科幻片!让我们脑洞再大开一次吧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从电影媒体诞生之日起,它所贡献给世界的,或者说是它所致力于的,乃是时间和空间的任意变换,包括切割、延展、错置……甚至虚构。无论是鲁米埃尔的观众们在银幕上看见自己走出工厂大门的瞬间、火车冲向银幕、东方景观在法国咖啡馆神奇呈现、敖德萨阶梯上的婴儿车在不同视角关注中缓缓下滑,三十年代的中国观众对着银幕上出现的神佛跪拜求祷,还是这部《盗梦空间》梦中梦结构建立、梦中的城市崛起又覆灭,都是电影任意摆布时空所创造的视听奇迹。幽暗电影厅中,观众所感知的一切并未同步在眼前“发生”,而仅仅是银幕上的投影,是非现实或者说超现实的展示。可是这种幻象却因迎合了观众的欲望投射、视听效果作用于观众感官引起真实的情绪焦虑、以电影角色塑造和叙事唤起观众投入等等不同方式,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同一个真实清晰的梦境。非真实,却以现实世界(的接收、感知)逻辑为基础的时空建构及其带来的感官刺激,是电影媒体的本质魅力,同时,也是《盗梦空间》的魅力所在。这部电影所做的,或者说这部电影最大的突破和贡献,就是,其一,在平面银幕世界中更深的延展了时间与空间,其二,以梦境的“真实逻辑”带给观众如同身在梦中的“真实”体验,及随之而来的强烈震撼。但同时,也可以说此片并无创新,因为所有一切都是电影早已耍惯了的手法的变形。

  如果把故事拆开看,在叙事上其实并无新意,非常标准的好莱坞一贯逻辑。比如,主人公有不成熟的心智/心理创伤,需要通过叙事发展来解决,而且最终被解决(在电影中就是考博对因为将虚构的想法植入妻子的脑中,造成妻子自杀的歉疚);主人公有一个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目标,如果不完成就会“爆炸”,即所谓“时间锁”(考博在飞回国的航班上必须完成任务,方可顺利回国见儿女,不然会被捕);四层梦境又可以分别当作四个独立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简单的“时间锁”结构(主人公有一个既定目标,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否则就要被kick醒,但有反面力量横加阻挠)。将几层故事结构在一起、贯穿全片的梦境逻辑或者说造梦理论是电影最大的噱头(已经有很多影评和剧透对此逻辑做过详尽的解释,我不再赘述),其真正作用,是为了展示电影时间与空间的延伸。

  空间:营造真实可信,又超出现实的空间,是电影制作者长久以来不懈努力的方向之一。为了在二维电影空间中制造空间纵深感,20年代的电影布景师们曾经将远处的景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人为造成更加明显的透视,以弥补黑白电影中摄入镜头的景物因技术原因而显得缺乏纵深,变得平面的缺憾,以人工制造一种非真实的、眼睛所感受的“真实”。当更新的科技只能在在平面空间中锦上添花,或者以3D技术来制造更深的立体感时,此片以叙事逻辑和技术的结合,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巧妙突破了多层空间。

  梦中人可以天马行空的自行设计整个世界,而当前的梦境又会被产生此梦境的“现实世界”(或者说是前一层梦境)所影响,所以每一层世界都完全不同,却相互联系,比如上一层世界中的人身体倾斜,此一梦境中的世界就会倾斜。叙事中梦的逻辑,恰如另一种达到“透视效果”的“缩小术”。每一层梦境空间中,天空与地面相连的对折球面、莫比乌斯圈式阶梯等超现实主义画作中常见的场景在一部并非打着实验电影标签的电影中,以“符合逻辑”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带来更深刻的超现实的真实感。这种真实与幻境嵌套、发展出无数层空间的极致,就是影片中小姑娘用两面镜子制造出的无限空间(大英博物馆厕所里的镜子就是这样,两面墙上各一面镜子,人站在其中不断映射在多层空间里)。时间:一般电影中的时间是某个时间段的展现,比如闪回插入的心理时间,片中的物理时间,每一个时间段都是依次排列的。但此片中的时间包括真实世界的物理时间、创造的梦境中的心理时间和梦境中的物理时间,这几种不同时间之间也在叙事逻辑的安排下相互嵌套,同时存在。当然,片子也设计了一个不同空间层之间的时间差异,梦中一个小时,可能在现实只有几分钟。这符合生活中做梦的现实,又给电影叙事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电影时间和空间的创新和保守都集中体现在最后一个段落那个变形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上。从每一层梦都即将被唤醒,可是每一层梦中的人都要抢在规定时间之前完成任务,而每一层的任务都为了确保第四层梦中考博任务的完成。与经典的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不同,此片平行交叉的是四个不同时空,每个时空又有时间快慢的差异,即平行又不平行,并且有的空间从同一视角拍摄(如大桥下落),有的空间多种不同视角强调运动变化(电梯爆破)。但这个设计撑起最后段落,在放大和重复多次后还是显得冗长而沉闷。当所有的的新奇都被层层剥离之后,不禁让人莞尔:这样一部看似新奇的电影,最终还是靠好莱坞经典电影叙事结构来完成。包括时空的延展,也都离不开好莱坞电影的传统手法,所以我说不清这部电影旧技巧做到了极致,到底算不算是创新。

  片中所谓真实还是梦境的“哲学问题”我觉得是一个伪问题,如何要说此片有什么哲学意涵的话,我认为还应该是电影媒体本身带来的关于感知和存在之间关系如何的思考。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也许以后再另一篇文中再谈。

  不得不感慨剧本写得好,想象力也很丰富。看到倒转的城市,这部片几年前就上映了的,一直听说有很多层梦很难懂,因此我特别集中注意力去看,其实还是能看懂的,不过真的是要跟着主角们的思路走。宇宙大不过梦,梦是人无法自主控制的思想,精神变化,以梦为主题,存在无限的空间,电影很好的把握剧情的宽度,却给了观众无限想象的宽度,我觉得这个电影最好的地方是给人无限的空间,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很多人会纠结于最后醒来了没有这么一个问题,用戒指,用道具去分辨现实与梦境。我觉得这样的意义不大,既然是梦,那就做梦好了。如果真想争论出一个结果,那么,如果整个梦中的规则,包括分辨梦境与现实的陀螺戒指色子象棋等等,都是某个梦中制定的呢?没人知道。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跨越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弥补我们现实情境中的缺憾,使我们更完整的感知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无论是在电影还是梦境中,我们获得的感受都同样真实,同时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可以说盗梦空间是在诠释电影本身的意义。

  笔者认为盗梦空间中最大的象征为楼梯悖论和艾里创造的镜中世界。前者是在一个可循环系统中,起点和终点都可以随意的改变,后者则是主体在不断的被镜子映像中,主体越发模糊而失掉其在众多自我中的独立、初始和支配地位。

  这事实上反映了传统主客体思维方式的弱点,即主客思维需要一个固定感知主体和固定的被感知对象,即:我与他。这种思维和观察方式的缺点在于,如在某个角度上我们会发现楼梯是循环的,其不止于此,这楼梯的实际存在有多种可能,当我们每一次发现其存在形式在这多种可能中不断变化时,我们想象中的客观对象被消解了。在镜子世界中,当我们看到对面无数个我时,我们的目光和想象游离了,游离到对方,由于我们如此相像,这种感知的模仿是很自然的,当我们反观自身的时候 我们怀疑了 我看到的景象和刚才一模一样啊,当你游离几次之后,便找不到最初的自己是哪个了,这样,我们想象中的主体也被消解了。当主客体都被消解之后,我们以什么来判断真实,而事实上真实并不是我们的平时判断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唯一,真实之所以重要在于真实是唯一的,我之所以重要在于我是唯一的。对这部片子的很多思考是研究莱昂纳多最后是否回到了真实世界,这次盗梦任务本身是否是真实的,抑或完全是一场梦。而这种思考是没有结果的,即使能找出片中种种所谓暗示。但笔者认为这部片子本身便是对所谓真实性的消解,所以对真实的思考既是无果的也是莫名其妙的。既然所谓真实是相对的,那真实便不再是唯一的,也就失掉了原有真实之所以为真实的理由,或者说叫存在形式更合适吧,但逻各斯在西方哲学中是比真实更加真实的东西,在中文中似乎就没有这个地位,中国人把很多种存在都说成是“存在”可以存在于梦中、存在于现实中、存在于谎言中,我们也承认其他人的不同理解同样是存在的,可见我们的思考方式本就是不重视所谓“存在”、真实、唯一的,即一员的思维。我们不求其本源,也不必要从本源出发,以至其后代都被永世打上祖先的烙印,无所谓开始与终结,当下便是真实的,而放在盗梦空间中,当下恐怕是最不真实的。而所谓迷失于梦境,大致两种,一是选择梦中的现实,二是误认为梦中为现实,前者是抛弃真实客体,后者是抛弃真实主体。那种紧张的固我的结构清晰的对我和外界的认识被抛弃了,我们徜徉于当下感受之中。

上一篇:《三体》最令人动容的瞬间
下一篇:宫崎骏的所有作品介绍 宫崎骏十大好看动画电影推荐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