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株洲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人——李德胜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岁月如歌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 十天建设完成,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也显现出中国 抗击疫情的决心与魄力。在这场与疫情的生死竞速背后,是付出艰辛和力量的建设者们,他们不计报酬、不舍昼夜、临危受命,奔赴最艰苦、最劳累、最危险的前线。

  在这群人中,有2位株洲建设工人的身影——郭喜和李德胜。今天的潇湘精英人物专访《岁月如歌》抗击疫情特别策划“致敬平凡英雄”,主持人殷巧将话筒对准株洲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人之一李德胜。

  我在雷神山医院援建的这七天

  【岁月如歌】专访李德胜27:51来自株洲新闻广播

  △欢迎点击收听本期节目的完整录音△

  注:正文中的“我”为主持人殷巧

  2月27日下午4点30,我与李德胜,李大哥相约在他经营的贺家土德鑫寄卖行见面。就在几个小时前,他刚结束在我市指定酒店隔离观察满14天。

  因为担心店面已有半个月没有整理,从隔离点回到家就一直忙着收拾,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生活物资也还没来得及准备,中午就是一份猫鱼腐乳兑米饭应付了一下。我们在李大哥的住所进行了简单的视频和录音采访。打开房间的灯,才看清楚李大哥面容有些疲惫,但回忆起20多天前,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决定和经历,让他的眼眸瞬间散发着光芒。

  李大哥平常经营的店面

  第一章 做出决定岁月如歌

  郭喜和李德胜常年从事水电安装和消防线路工作,2月3号,在株洲从事自由职业的郭喜从中建八局工作的朋友那里得知雷神山医院紧缺工人急需抢建的消息,觉得自己能够给工程做贡献。

  于是郭喜立即联系了好友李德胜,询问李大哥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支援,得知消息后,两人一拍即合。李大哥第一时间将决定告诉了妻子,但岳父母作为长辈却表达出了担忧,李大哥是家里的顶梁柱,家中两个孩子都还小,当时疫情还在发展期,这个时候选择逆行去武汉驰援,内心更多的是担忧之情。

  郭喜(上图)与李德胜的工作照

  听说,雷神山医院若能早一点建好就让病人早一点住院,要马上走,两人在家里急急忙忙清理了两套衣服,当即决定前往武汉。从决定要去武汉援建到正式出发前前后后不到6个小时。

  这几个小时里,即便充满了担忧,但坚强善良的妻子依然选择了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李德胜,亲自开着车将两人送到了与其他工友集合的地点。这个女人,此刻的决定和行动背后,是她给予给李大哥的最大的支持。

  七名工友,两台自驾车,一路北上,一路上大家神情严肃,大家都知道此行意味着什么。出发前,大家就商量好,要干上至少一周的活,带上简单的换洗衣服,外衣外裤就穿着身上的将就一个礼拜。抵达武汉,已是深夜,回想起当时透过车窗看到的武汉的样子,李大哥依然记忆犹新。

  第二章 抵达武汉 开始援建岁月如歌

  在武汉,七名工人被安排在一间工棚,每天的食物、消毒、口罩发放都非常充足和保障,免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李大哥和郭喜主要负责雷神山医院的水电线路和消防安装,踏着日暮起床辗转乘车,中午吃饭休息1个半小时,李大哥争取每天在这个时刻跟家人通通视频电话,每每此时,电话那头传来的都是加油、鼓劲的声音。

  李大哥告诉我们,在雷神山的几天,基本上每天工作要十多个小时,睡眠时间平均不到5小时。今年48岁的李大哥笑着说,自己身体不如年轻人那么板扎,连续工作还是有些吃力,坚持到了第七天,他申请了一天的时间来恢复和休整。

  雷神山医院工地建设现场

  提到援建中让李大哥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他提到,现场一万多名工人齐心协力分区分工,明确合作,这体现的是国家的力量,也是国企的责任,更是人民群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勇气和担当。

  工人在搭建雷神山医院线路

  时间就是生命!……在施工现场,同事经常开玩笑互称为‘铁人’兄弟”。同时,因为来的比较匆忙,一些生活物资的缺乏也让这几个大老爷们犯了难,方圆几公里都没有超市,要扛住精神每天工作那么久,一根烟、一包泡面都能让他们满足和提神,于是李大哥冒着胆子手机导航去了距离最近的一个居民小区碰碰运气。

  听说是来援建雷神山医院的,武汉人民用热情和行动,对工人们表达了善意和敬意,这让李大哥他们几个内心充满了暖流。采访中,李大哥也反复提到了他此行中所见到的武汉人民的热情,那是一种阻隔不断的民族深情和湘鄂亲谊,所以他坚信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武汉一定能赢,中国一定能赢。

  第三章 回株隔离的暖心事岁月如歌

  从2月3日决定出发,到武汉雷神山医院不间断鏖战建设,十天后,也就是2月13日,李大哥和郭喜顺利回到株洲。回来前,他们向所在社区报备行程,下了高速之后,即被专车接往指定酒店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芦淞区为他俩提供了足够生活用品,安排专人每日对楼层消毒,测量体温,监测健康状况,并把一日三餐送到各房间门口,提醒每天开窗通风、喷雾消毒,做好卫生整洁工作,提高了个人安全防范意识。

  隔离点医护人员送餐

  在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有24小时值守,负责体温检测、送餐服务等。而他们也受到了医务人员高规格的礼遇,也成为大家心目当中的英雄。2月19日,隔离医院医学观察工作微信群收到一封落款为郭喜和李德胜的感谢信,原来,考虑到两位一直做体力活,每顿饭就多加了一碗米饭,其中,护士郭慧还把自己的面包和牛奶让给他们多吃一点。这也让郭喜和李德胜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

  郭喜和李德胜写的一封感谢信

  后来,两位援建工人被转移到了另一个隔离点隔离,身体状况都很不错。雷神山医院从正式开工到进行验收和移交仅用了10天,这背后,是上万名中国建筑工人的辛勤奋斗。郭喜和李德胜是雷神山建筑人的一个缩影,正是这些“逆行者”成就了雷神山的神速。说到此次逆行援建对自己生命的意义,李德胜是这样说的

  说英雄还是不敢当,只能说有时候人生,真的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没有一件事可以和后代说的。我觉得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依然很愿意去出这一份力!

  是啊,国家需要时,我是建设工人;奋斗付出完后,我是普通老百姓,当所有人在惊叹“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一个个建设者不舍昼夜的艰苦战斗,以及一个个小家守望相助的期盼。

  李大哥说,回到贺家土的店面后,他还要自行隔离一段时间,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的负责,我们期盼疫情结束的那一刻,也祝福李大哥和所有逆行者与家人团聚的那一天。

  采访快结束时,李大哥接到了朋友的电话,明天会给他送些蔬菜和肉来,李大哥期盼着能吃上一顿自己亲手做的肉,再照例和妻子通上一则视频电话,算是久违的一顿“团圆饭”。

  株洲援建武汉雷神山的建设工人李德胜、郭喜,他们在万家团聚时,选择勇敢逆行,他们在万众畏惧时,选择奉献担当,他们在万难险阻前,选择奋战坚守。因为有他们,希望一直都在!《岁月如歌》,致敬,平凡英雄!

  本期潇湘精英人物专访《岁月如歌》抗击疫情特别策划——致敬平凡英雄,专访株洲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人之一李德胜。采访、录制殷巧,本期节目特别感谢芦淞区卫健委张波、《株洲新闻》记者伊凡大力支持。

  岁月如歌节目每周六、周日上午8点半至9点,晚上7点半至8点播出。节目回听,您可以下载新株洲APP、蜻蜓FM、搜索株洲新闻广播回听,我是讲述人殷巧,下期节目同一时间,我们继续在歌里品味人生。

  潇湘精英人物专访《岁月如歌》节目

  |播出时间:周六、日早8点30-9点

  晚7点30-8点播出

  |在线收听:新株洲APP、蜻蜓FM

  搜索“株洲新闻广播”

  |嘉宾推荐:请在本微信号留下您推荐的人物名字和联络方式。

  邀你注册

  注册记得输入株洲新闻广播邀请码

  PD04

上一篇:虽是《无名之辈》,但也有尊严
下一篇:《星球大战8》未映“莱娅公主”扮演者病逝(组图)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