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爱是最好的教育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放牛班的春天》是我最喜欢的法国电影之一,也是我在读书时代看过的第一部教育启蒙片。不同于很多法国电影剧情发展的缓慢以及主题的晦涩难懂,《放牛班的春天》节奏轻快,讲述的是一个春风化雨的故事,既是教育片,也是音乐剧。

  《les choristes》是法语“合唱队”的意思,在这里被译成“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在台湾哩语中指的是最差的班级。

  这群原本是处在社会底层,大人眼中无药可救的孩子,在马修老师用音乐的引导下,慢慢看见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的未来从而发生改变。

  影片刚开始,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昂克,重回法国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深夜造访,带来了他们的音乐启蒙克莱门特·马修去世的消息。皮埃尔翻开了老师遗留下来的日记,看着五十年前合唱班的合影,童年的记忆一幕一幕浮现在脑海。

  时间退回到1949年1月15日,一名名叫克莱门特·马修的音乐家来到一个专门为问题少年设置的寄宿学校——“池塘之底”担任学监。这间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是一些顽劣不堪的问题少年,他们喜欢和老师唱反调,抽烟,打架,欺负弱小,甚至有些孩子被测试出有人格缺陷。

  接下来的日子,马修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他对匆忙逃走的前任管教的经历深感惊讶,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

  这样的环境就类似于中国的很多少管所,说是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其实在那里根本没有什么人性化的教育,只有暴力解决一切的惩罚手段以及孩子和大人之间无穷无尽的斗争。

  事实上,孩子不是原罪,他们有着最脆弱,同时也最美好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关小黑屋和暴力手段并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会加剧他们坠入深渊的速度。

  不同于校长以及其他监管,马修愿意聆听孩子犯错的原因,并且愿意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去弥补,是因为在他眼里看见的的不是善恶,他选择宽容,因为他会教导孩子们什么是对的,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好与坏。

  虽然马修也像这里的其他大人一样害怕这些孩子,但却始终没有放弃他们,他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人格,并尝试着将他们从枷锁中解救出来。

  一次,马修的乐谱被顽皮的学生偷走,他突然有了灵感。他通过一个测验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并给他们争取了课外活动。他利用这些时间组建了一支小型合唱队,用自己编写的乐谱教孩子们识谱以及歌唱。马修老师善于用眼睛去寻觅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宽容,鼓励,以及真诚的赞扬让学生们找到自己。

  事实上,是相互包容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彼此的成长,马修用音乐唤起了孩子们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也迎来了自己创作的春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眼睛里恢复了清澈,他们在五线谱中学会了宽容,理解,以及爱。很快,合唱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在音乐的感染下,孩子们慢慢找回了自信,他们的性格也逐渐发生改变。

  然而好景不长,一次院长去远方颁奖,马修和副院长私自带着孩子们去树林玩耍,不料监狱里逃出来的蒙丹在学校放了一把火。孩子们虽然都安然无恙,但自私的校长却把责任全部推给了马修。马修离开的那天,校长把学生们都锁在教室里不允许有人送他,马修神情落寞地走到窗口下,一个突然落下的纸飞机让他停下了脚步。

  马修抬头,看见无数双挥舞的小手。这时,窗户里不断的飞出纸飞机,漫天飞舞的纸飞机,上面承载着孩子们了对马修的感谢,以及祝福,传出如百鸟般吟唱的歌声……电影中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少年。

  第一个是在所有老师眼里有着天使面孔和恶魔心肠的皮埃尔﹒莫行治,他来自单亲家庭,性格异常敏感孤僻,喜欢恶作剧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马修发现了莫行治极高的音乐天赋,于是让他加入合唱队,并且不断地培养他,让他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不断的磨合中,虽然有误会和冲突,马修老师却用他那宽容的心获得了莫行治的谅解。最后,在马修老师的建议下,莫行治病被送到了里昂音乐学院继续深造,最后成为了著名的指挥家。第二是蒙丹,算是一个缺口,没有让电影成为传统的鸡汤片,反看就像是一则训诫与惩罚的黑色童话,也是教育的牺牲品。

  蒙丹以心理实验品的身份来到学校,总是一副凶恶的表情,散发着危险的气息,甚至想着用自己的歪门邪道去带坏甚至伤害其他孩子。毫无疑问,蒙丹是真正意义上的上的坏孩子。蒙丹也许能变好,但是最后却被校长放弃,变成了替罪羔羊,一次又一次不断升级的惩治,反而将他的“恶”不断激发,他最后从警察局逃出来以后放火烧掉学校,这或许也是对校长和无情的教育制度的报复吧。

  第三是小可爱佩皮诺,那个每个周末在大门口眼巴巴地等待父母来接他的乖巧的少年,事实上,佩皮诺的父母早已经在战争中去世。马修来的那一天正好是一个星期六,佩皮诺没有等来自己的父母,却等来了马修。佩皮诺是学校里最乖巧的孩子,却因为年纪小总受到同伴的欺负。

  马修的到来给了佩皮诺生活的希望,他用音乐唤起了佩皮诺遗失的童心,用关爱将他从池塘之底拯救出来。马修给了佩皮诺第二次生命。比起老师,马修更像是他的父亲。马修被解雇的那一天,佩皮诺带着小布他的全部行李追上了马修的车。

  事实上,佩皮诺的坚持和等待是值得的,马修带走他的那天,正好是一个星期六。对于孩子而言,童年本来是金光灿烂的,他们每一个都来自纯洁无暇的地方,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暖,需要宽容,需要理解,然而,成人世界的残酷法则却往往让他们落入池塘之底。

  好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像马修老师一样的人存在。或许,在人的一生中,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育,这是责任感远不能及的。美丽的池塘总会有阴暗的池底,但一束阳光照射进去,即使是淤泥里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上一篇:《重返17岁》剧情很简洁,从中获得的也是易懂的哲理!
下一篇:煎饼侠坑了我之后,我三思看了缝纫机乐队,感觉还行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