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影评:致敬百年清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文/海兄

  电影《无问西东》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整部电影贯穿清华大学百年历程,横亘其中不变的精神是对自我本心的体认,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生的责任。影片中傲立的理想主义情怀和知识分子风骨让人钦佩、敬仰。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清华大学校歌

  一

  从1923年北洋时期的北平开始,清华学子吴岭澜对前途产生了迷茫,究竟应该遵从内心的声音去从事文学事业,还是随大流去学理工科,去做实业报国,他向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求教,梅贻琦说了这样一番话: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听完这段话,我深有感触。在内心产生了共鸣。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是一种积习。很多时候是路走久了,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出发。

  世间还有很多人,活在世俗的安排之中,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在懵懵懂懂中,稀里糊涂地度过了这一生。

  什么是真实?真实,是在安静时,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这是本心良知的声音。遵循良知的指引,切实做下去,就会得到“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这是致良知的喜悦和快乐,是对人生最负责任的践行。

  1924年,泰戈尔访问清华,为清华师生做演讲,徐志摩担任翻译,身旁站着梅贻琦、王国维、梁启超、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等一批“大师”级人物,这次演讲泰戈尔事先没有做准备,他才思敏捷、真挚而富有感情,珠玑妙语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吗,你们史册里最完善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拿出你们的光亮来。

  在演讲中,泰戈尔呼吁清华同学要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

  人类的文明正等着一个伟大的圆满,等着她的灵魂的纯美的表现。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得在这个方向里尽你们的贡献。坚持美的原则,不要被物质主义的毒素玷污了纯洁的灵魂。

  在国难当头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共同建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年轻的吴岭澜被泰戈尔的演讲所打动,毅然投身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当时的条件很简陋,校舍顶棚也是由茅草搭建的。一旦下雨,教室就会漏雨。教授和同学们不为雷雨所动,笃定地坚持上课。

  在大雨倾盆时,教授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四个字。所有学生放下课本,静坐听雨,没有抱怨,没有焦躁,这是何等的从容气度!这一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这正是《中庸》里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这份自得,就是心学里讲的“动亦定,静亦定”。这份安定,来自于师生们心中满满的对信仰的笃定和良知的光明。

  二

  1938年,出身于显贵世家的清华学子沈光耀,在面对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时,准备投身空军,为国奉献。她的母亲郑重其事地告诫他:

  没有想要你追求功名,那些功名我们家祖上都拥有过,那都是幻光。只希望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自己喜欢的姑娘,结婚生子,不是为了我,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人生的乐趣。我不希望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世,命就没了啊。

  这时,沈光耀想起吴岭澜的话,“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以及飞行教官说的:“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的人。”这两句话给予了沈光耀力量。

  很快,沈光耀知行合一,弃笔从戎,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世俗的要求和家庭的期许。

  上面两句话,都能在阳明先生的教诲里能找到影子。这是对“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注解。

  参军后的沈光耀继续践行着“知行合一”。他冒着被敌机跟踪围歼的危险,坚持向贫困的少数民族孤儿院空投食物。救助了一批缺衣少食的孤儿,其中就有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陈鹏。

  沈光耀最后在空战中,战斗到最后一刻,撞向敌舰,以身殉国。这正是致良知的无畏与勇敢!

  三

  第三个故事到了1962年,被沈光耀救济过的孩童陈鹏在清华毕业,他与同学李想都爱上了王敏佳。王敏佳因为为老师打抱不平,以老师的名义伪造了一封检举信,遭到了师母的陷害,被群众批为“敌特坏分子”。

  这时,一心要求“进步”的李想因为担心自己受牵连,没有勇气站出来一起承担错误。在广场的一边是群众对王敏佳的声声批判和暴打,另一边响彻着李想慷慨激昂的宣示。两种声音形成赤裸裸的对比和讽刺。

  李想被“发展进步”的名利心所驱使,私欲遮蔽了良知,也间接导致了王敏佳的受迫害。与他相比,王敏佳光明磊落,为老师打抱不平,直到被批斗时,仍然大义凛然,微笑面对。

  这份气度,堪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也是因为遵从本心,致良知才获得的笃定信念和伟大力量!

  形成对比的是,陈鹏受到良知的感召,毅然从研究所赶到广场,去搭救王敏佳,最后王敏佳从昏迷中醒来时,睁开眼睛见到的人,正是陈鹏。

  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掉的有多深,我都会在下面给你托着。我最怕的是,掉的时候你把我推开,不让我给你托着。

  这是心的交融与托付,这是真爱的力量。

  在把王敏佳安顿回云南的家乡村庄后,陈鹏毅然投身祖国的核事业。与其说陈鹏为国家,为王敏佳所做出的牺牲,是理想主义情怀,我更认为是他在尽自己的心。

  所有的付出并不是来自于外界的要求,而是来自于本心良知的要求。他心中的光明照耀着王敏佳,在家乡受到“运动”牵连后,王敏佳也毅然决定出去找寻陈鹏,尽自己作为“妻子”的照顾陈鹏的心。

  遗憾的是,两人失之交臂,再无交集。可叹,亦可赞!

  李想反省自己的过错,在支边的雪山上为了营救战友张某夫妇牺牲了自己。他的救人义举,以及临终时“逝者已去,生者如斯,珍惜今后的人”的遗言,是他勇敢悔悟,改过自新的证明,彰显了他省察克治、知行合一的勇气与信念!

  四

  第四个故事,来到了21世纪。上面故事中张某的儿子张果果任职于广告公司,被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折磨地疲惫不堪。因一次机缘,他救济了家庭困难的四胞胎家庭。有人劝他远离这家人,不然会被赖上。

  张果果的父亲对他说,“你为什么看起来不开心?你还年轻,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正是被这句话所触动,于是张果果毅然决定继续救济这四胞胎,当他看着四胞胎安睡的样子,他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出生的朝阳欢呼雀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的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人都是要死的。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暂,青春更加易逝,以至于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的使命,就步入了中老年。

  当我们觉得眼前的名利地位很重要时,为了争夺这些名利要死要活时,不妨把人生的时间横轴拉长来看,会发现一些曾经的“大事”,不过是生命中的小插曲罢了。

  而在私欲操纵下的争夺,对身心的伤害确是巨大的,私欲对良知本心的障蔽也越来越深。

  《庄子》有云:嗜欲深者天机浅。当人年老体衰时,人内心的幸福感将会被私欲无情的吞噬,留下无尽的怅然甚至痛苦。

  选择善良,就是选择心里的安宁,就是选择幸福!

  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拥有着超高的智商和情商,在追逐事业功成名就方面登峰造极。

  可悲的是,很少有人能够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本心,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更不用提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

  迫于世俗的压力,多数人选择了屈从于无意识的忙碌,在对物欲的追逐中放纵自己,甚至自我合理化。时过境迁,自己也渐渐变成了当初自己讨厌的那一类人。

  大学是国之重器,大学毕业生是天之骄子。当天之骄子的心中只有自己,可以为了私利、私欲无所不用其极时,教育就失败了。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联想起王阳明在《拔本塞源论》里的感慨:

  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

  呜呼!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柄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

  呜乎!可悲也已!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

  解读

  正本清源的道理世人若不明白,那么世间学圣贤之学的人们会越走越迷茫、艰难。更怕学成禽兽不如,残忍无比的伎俩,还浑然不知,自以为这就是圣贤之学。

  哎!以这样的习气氛围,以这样的心志,而又讲出这样的学术学问来,当这些人听到圣人的教育,就会视之为累赘和包袱,他们自己的良知未曾光明,而去说圣学没有用处,也不足为怪了。

  所幸天理一直在人心中,最终不会消失,而良知的光明,万古不变,那么听到我这篇“拔本塞源”主张的人,肯定会有所感应,恻隐而悲,戚戚然而伤痛于心,愤然而崛起,就像江河之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若非豪杰侠义决然奋起之人,我又能对谁寄予希望呢?

  阳明先生在《咏良知四首示诸生》里还反讽到:“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意思是,很多人把自己最宝贵的良知宝贝给忽视了,却效仿贫苦的孩子拿着钵儿去沿街乞讨,真是可笑又可悲!

  电影的结尾字幕,“谨以此片献给珍贵的你”,不正是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良知的珍贵吗?

  择善,比聪明更难。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少勇敢、真实的人。

  祝愿我的每一位读者,活出自己的真实和精彩,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当回首往事时,内心充满了平和与宁静。到那时候,自然就会明白,过往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且,我们的爱和善意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温暖更多的人。

  听从我心,爱我所爱,致良知,无问西东!

  致良知学舍:传递王阳明心学正能量

上一篇:《霸王别姬》里程蝶衣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下一篇:《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80后的美好回忆,怀念罗宾威廉姆斯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