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3个人,3种人生态度,折射出人性的善与恶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一名男子,出生7个多月,母亲就发了疯,12岁时,他被父亲剥夺了身为长子的继承权,他由舅舅抚养长大,但是生性敏感的他一生为生母发狂,因养子身份苦恼。他用灰色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他的笔下也写下了诸多揭露人性之恶的作品。

  这名男子就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他写出了诸多揭露人性的短篇小说,比如《罗生门》、《鼻子》、《竹林中》、《基督徒之死》等,其中《罗生门》是他的成名之作。

  《罗生门》中对人性的“利己”和“虚饰”的揭露,打动了日本导演黑泽明。1950年,黑泽明将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竹林中》两篇短篇小说,改编成电影《罗生门》,而这部电影也成为黑泽明的成名之作。

  但是,这部电影完成之初,却被日本市场冷落,黑泽明甚至被投资方认为不会拍电影。

  与国内的遭受的冷遇相反,《罗生门》却在1951年斩获了第1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成为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日本影片,并被众多国际电影人称赞和模仿。由《罗生门》起,日本也开启了一个电影的新时代。

  《罗生门》这部电影从拍摄完成距今近七十年,仍然被誉为世界最优秀的十部电影之一。电影中将人隐晦内心中不可言说的自私、虚伪、懦弱、纠结……一一展现在电影屏幕上。剧中没有血腥的镜头,但是观影者却感觉自己的内心被刺痛,被搅动,甚至不敢直视。但是这种不适感却让我们有机会审视自己,正视自己作为人那些与生俱来的“恶“和人性的弱点。

  一、人性的虚饰,让人自导自演一场骗过自己的戏

  《罗生门》这部电影讲述了平安京时代的一起杀人案件,在案件中强盗、樵夫、妻子和已经死去的武士丈夫都对整个杀人案件进行了讲述。无论是人还是鬼,他们的讲述都让人身临其境。他们讲述的是同一件事,内容却大相径庭。

  “是谁杀死了武士丈夫”影片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但从每个人对案件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他们只描述或编造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极力掩饰自己弱点。

  妻子用楚楚可怜掩饰被抛弃后,对丈夫的疯狂报复--杀死丈夫;强盗用夸张的描述,掩饰自己是个胆小鬼的事实;武士丈夫将自己的死亡,由他杀篡改成自杀,掩饰自己的懦弱,已经丢掉了身为武士的尊严。

  妻子、强盗、武士三人都有他们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为了这些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他们用谎言说服别人,也说服自己。旁观者觉得三人说辞有的完全不符,有的地方甚至矛盾冲突,但当事的三人却分别入戏,重新改造了整个事件。

  伽达默尔说:“所有的客观都是主观,所有的意见都是偏见。”在当事的三人看来,他们讲述的就是事实,只不过这个事实中有着他们隐藏在内心的东西---不为人知的渴望。

  妻子渴望众人的怜悯,因为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女子必须依靠男人活,被强暴,又被丈夫抛弃,她的人生已是绝境,所以她极力渲染丈夫对自己的冷酷无情。

  强盗渴望被世人称为最厉害的盗匪。在被抓,自知必有一死后,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勇猛、放荡不羁的人,因为这样才符合他“强盗”的身份。所以,当差役说他是被抢来的马甩下马背时,他将这件糗事归结为吃坏肚子。

  武士,已死,本该尘归尘,土归土,仍然要借巫婆之口,掩饰自己不敢决斗、抛弃妻子的懦弱,并且虚构了一个“自杀身亡”的壮举。他描绘的场景里,妻子是蛇蝎心肠,水性杨花,这样他才能为自己的懦弱找到借口。

  每个人都用谎言掩盖自己的 “虚弱”,并且将“虚弱”的责任归结于他人。

  作为人,我们总是希望展现给众人一种“美好”的形象,有的是勇敢开朗,有的是独立顽强,还有的是善良奉献……为了这些形象,我们试图用外在的语言、行动、包装来告诉别人,我就是那个样子。可是,虚假和包装的东西就像吹出的泡泡,太阳下五颜六色,甚至流光溢彩,当它越飞越高时,就会“噗”的炸开,跌落下来。从“美好”到“狼狈”,是我们难以接受的事实,所以只能用一个又一个借口来粉饰失败。

  在《罗生门》中,涉案的三人,自导自演了一场以自己为主角的戏,虽然他们的演技精湛,但是谎言必定是漏洞百出,矛盾重重,只要轻轻一碰,就真相毕露,所以旁观者只能从他们的表演中看到人性的“虚饰”。

  二、三个人,三种人生态度

  在《罗生门》中除了涉案的妻子、强盗和武士丈夫外,还有二个旁观者---樵夫和僧人。涉案的三人,每个人都篡改了事实,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真相中,但是旁观的二人,却知道他们谁也没有说真话。

  樵夫和僧人从传唤的衙门出来后,来到了京都的城门---罗生门避雨。大雨磅礴就像樵夫和僧人的心境。一个仆役也来到了城门下,加入了避雨的行列,三个人开始了一场有关这场案件的转叙和讨论。

  从三个人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见三种人生态度。

  仆人认为人心本就是恶的,相比好人,小人活得更好,如果人不自私,就没法活下去。所以他对妻子、强盗和武士丈夫的所作所为,没有感到大惊小怪,因为他们所做的就是真实的人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忘掉对自己不利的真相,这样就没有负罪感,活得更舒坦。

  更何况在他们生活的时代,人们经历着天灾和人祸,活着本就不易,那些罗生门城楼上无人认领的尸体就是证明,为了活着道德沦丧又算得了什么。仆人在时代的滚滚巨轮中,已经对人心麻木,既然无力改变,那就同流合污。所以,仆人毫不犹豫的剥下了罗生门城楼下,那个被遗弃孩子的包衣,坦诚自己就是一个恶人,与伪君子相比,自己至少是个真小人。

  僧人,是“善”的代表,人心本善是他的信念,但是涉案三人,虚伪矫饰则让他对人心产生了怀疑。涉案的妻子,在讲述中梨花带雨,柔弱可怜,杀死丈夫是无奈之举;在强盗的口中,她却刚烈好强,有着用匕首杀死强盗的勇气;但在武士丈夫的眼中,她却是试图用美色诱惑强盗杀死自己的蛇蝎女子。

  僧人眼中,天灾人祸消灭的是人的肉体,人心的虚伪和道德的沦丧比起天灾人祸更加可怕,因为它们毁灭的是人的灵魂。比如剧中武士丈夫已经被杀死,成为鬼魂,但是它仍然不忘为自己的懦弱粉饰。

  甚至,看起来老实本分的樵夫也说了谎,因为他想要掩盖自己偷走武士尸体上匕首的事实。在电影镜头中,当樵夫为自己辩解:“那男人胸口上没有插着什么短刀,他是叫长刀给刺死的。” 坐在火堆旁的僧人感到一阵心寒,不由自主的用衣衫擦拭脸上的冷汗。

  樵夫,与仆役和僧人相比,他是一个在善恶之间徘徊的人。为了那把值点钱的匕首,他选择说谎掩盖自己的偷窃行为。他不像仆役那样,觉得说谎、虚饰是能坦然接受的,他仍然有着道德底线。他会对说谎的涉案三人感到厌恶、不适,甚至感到内心受到了冲击。当仆役剥掉婴儿身上的包衣时,他会气愤、阻止、并且说出孩子虽然被父母丢弃,但包衣上缝制的祝福咒语代表着父母的爱。

  仆役、僧人、樵夫,代表了三种人生选择,在现实和道德之间我们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还是相信世界永远闪烁着良善之光,亦或如同樵夫一般,在善和恶,美好和丑陋之间飘忽不定。

  但无论那种选择,即使是普通人,站立在天地之间,我们的内心仍然希望自己有着道德的底线,有着与他人的信任感,而不是只依本能而活的野兽。

  三、了解人性,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人不相互信任,这个世界跟地狱又有什么差别。——电影《罗生门》

  在影片《罗生门》的最后,僧人抱着被仆人剥去包衣,只穿着单衣的小小婴儿,看着互相指责对方自私自利的樵夫和仆人,他悲痛,他对人是否有信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所处的地方仿佛不是人间,而是地狱。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地狱的样子:一群瘦骨嶙峋的人坐在摆满丰盛食物的餐桌前,每个人手里拿着长长的筷子,但筷子太长,他们无法将食物送入自己口中,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把食物夹给就餐的同伴,只能眼看美食挨饿。

  生活在地狱中的人,心中只有自己,他们不信任任何人,自己也没有任何信用可言,人与人之间只剩下防备和冷漠。

  就如大仲马所说:“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我们看着为自己自私辩解的仆人和樵夫,就如看见地狱中守着美食挨饿的饿鬼。他们所站立的地方—罗生门,随着人与人信任的崩塌,已是一片修罗场。

  大雨已停,婴儿的啼哭打破了陷入沉思,默默站立在罗生门城楼下避雨的僧人和樵夫的思绪。樵夫伸出双手想要抱一抱僧人怀中的婴儿。此时的僧人已经对人彻底失望,他警惕的抱紧婴儿,脱口说出:“你还想剥掉这孩子的贴身布衫吗?”信仰“人性本善”的僧人,也对人之间的信任产生了怀疑。

  此时的樵夫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已经有了六个孩子,多养一个也是一样的辛苦。僧人意识到,樵夫还有着人的良知,他惭愧又欣慰。僧人的惭愧和信任令樵夫反省自己,说出了生而为人的劣根性:自己也摸不清自己的心眼。

  不仅是樵夫,我们也会经常摸不清自己的心眼,特别站在利益的十字路口时,追逐利益的本能驱使我们变得自私、虚伪、谎话连篇,但当生活中那些美和善,那些不经意的小美好在我们身边绽放时,我们的内心又会对自己人性中的“恶”感到羞愧不已,虽然,在善和恶中抉择成了我们一生中的功课,但一次次的抉择,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机会审视内心,了解“自我”。

  影片的结尾,僧人将孩子交给了樵夫,樵夫抱着孩子,走出了罗生门,走向远处。阳光铺洒在樵夫和婴儿的身上,温暖了,照亮了樵夫那捉摸不定的心。

  罗曼罗兰说:“世界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当我们在的心在善与恶之间彷徨时,当我们在真与假之间迷惑时,当我们在随波逐流和坚持初心之间摇摆时,我们的内心也一次又一次的被洗涤,我们才能拥有一双认清这个世界的眼,但又有一颗包容的心。

上一篇:数码宝贝:小丑皇是四天王最强的?小丑皇第三!第一原来是他!
下一篇:《无名之辈》值得细品的几个细节,让人感触至深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