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雷霆再起》这样的中国定制大片我们还需不需要?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3
手机版

  2013年德尔莫·吉尔·托罗用机甲、怪兽以及克苏鲁神话的恐怖氛围,制作了自己心中的特效大片《环太平洋》,但是当时在北美遭遇冷场,1.9亿美金的制作成本眼看就收回无望,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部影片来到中国之后,为它的票房力挽狂澜,在中国狂揽6.9亿人民币,逆袭北美票房,成为当年表现最好的好莱坞顶级大片,并且在口碑上也得到了认可。对于《环太平洋》来说中国不可不谓它的福地。

  时隔5年之后,《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又一次强势登入中国,但是和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不是准备在中国碰碰运气,而是将中国作为自己的重要票房战场。

  所以在这部电影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去讨喜中国市场。但是如今在中国观众观影需求逐步提高之后,我们还需不需要这样有中国公司和演员参与的“特制大片”?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在我看来并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升级,而是慢慢地沦为了一部平庸之作,甚至是在好莱坞工业电影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沦为二流。

  所谓的中国元素,也只不过是一些市场需求的简单加入,没有融入电影的灵魂当中。如果说他们特意为中国造了一架机甲,那才算是真正的中国元素。

  接着说机甲的问题,第6代机甲也没有带来全新的冲击力,武器配置,机甲功能上没有升级,缺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观众也许会激动于再一次看到久违的机甲,但是机甲本身没有更新和单一的战斗过程,观众们的这种热情也就随之消失。

  在摄影方面机甲的战斗上,也没有特别让人震撼的镜头,只有和宣传上写的一样硬碰硬,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特效审美在今天已经不流行,观众需要的是更出色的打斗场面和世界观细节的体现。

  而和机甲唱对手戏的怪兽们,也只是更简单粗暴了而已。虽然最后三位一体的合体巨兽带来了一些震撼感,可惜的是没有对等的机甲的升级跟上。让影片最后的高潮决战落入了好莱坞模式化的结局当中,孤胆英雄拯救世界。一开始怎么也打不过的怪兽,用了一个简单的手段就击败了。使得影片在最后部分情绪的下滑过于严重。

  埋下的种种怪兽伏笔和阴谋论的伏笔都没有得到解答,高智商的怪兽先驱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了更可怕的阴谋推动。让影片失去了值得挖掘的内核,最后成为了一部空洞的怪兽电影。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最让观众失望的莫过于——影片作为续作,所有的情节和第一部几乎一样,没有质变。而且在剧作上也属于那种看到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好莱坞流水线作品。

  虽然影片在一开始安排了大量的文戏,想要去刻画剧中各个人物,在那场末日浩劫过后各自的心境与挣扎。但是无奈剧本实在过于苍白,演员的表演也只能流于表面,撑不起努力想表达的内核。

  失去了吉尔莫·德罗·托罗的执导,这部电影也少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气质。上部影片中有很多夜晚的打戏,其实是故意为之,为的就是营造克苏鲁神话中,人类的绝望和恐怖的气氛。可是在这部中基本上移除了这样的设定,整个电影看起来和普通的商业片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有一点是值得一提的,影片为景甜打造的角色还是有一点新意的,她的角色与造型一致性还算比较高,在影片中的角色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是我们愿意看见的。但是我们也不希望这样的角色是刻意为了讨好中国市场而被安排的。

  本文截稿时(19:00),《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排片占比为45.3%而票房方面刚过亿,相信这样的成绩并不能让制片方满意,上一部收获了6.9亿人民币,这次的目标肯定是想突破10亿大关,但是这样一部好莱坞流水线上的大片到底还能不能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还要看之后的表现。

  我个人是不太看好这部影片,影片虽然没有太大的失误,但是也没有给观众带来所期望的观影体验,观众对于巨型机甲的观影审美,早就被《变形金刚》系列消耗殆尽了。想要获得观众的认可不仅仅是在机甲作品中加入一些中国元素那么简单。

  影片结尾还是留了一个伏笔,感觉还有第三部的最后之战。但是以第二部的表现来看,如果票房上不能获得成功,这样的故事也很难支撑第三部的拍摄了,因为留下的所谓伏笔,看起来也是很老套无聊的。

  中国内地市场所期望的大片不但是制作精良的特效还要有值得思考的内核,或者是完整度极高的故事。而不是有几个中国演员,用机甲做一个功夫的手势,去讨好就行的。

  中国的电影市场不需要这样的讨好,如果是好电影我们自然就会买单为其喝彩。

  不管是中国特供还是中国特制大片,如果影片无法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观影品位与需求,那我们不需要。

  作者 编辑:曾经一千王子

上一篇:揭秘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背后的“中国力量”
下一篇:《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剧情遭泄漏,六个故事场景将呈现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