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流浪地球》的我,哭得像个孩子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3-01
手机版

  电影的最后一个画面在屏幕上掠过,影院的灯随之亮起,我拭去眼角的泪水,转头望向旁边的朋友,朋友也正做着相同的动作,两行泪痕被灯光反射出隐约的闪亮。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眨了眨眼睛,说道:“拍的不错。”

  恩,确实很不错,《流浪地球》,这部众望所归的电影终于在2019农历大年初一与大家见面了。在看电影之前,我把电影票拍照告诉了很多同样喜欢科幻的好朋友,而附上的留言是:“很久没有这么期待过一场电影了。”

  这是发自心底的一种期待,从小看大刘小说长大的我终于看到偶像的作品被搬上了荧幕,而这一刻离流浪地球小说获得银河奖(中国科幻界最高殊荣之一)特等奖,已经过去了19年。

  没想把这篇文章写成影评,不过看到很多影评文章各执己见的针锋相对,所以还是以自己的观点说两句电影的观感吧。

  先说不太符合预期的地方,首先,个人认为电影算是对小说的第二次创作吧,改动的确实有点大,比如直接略过了地球停转的“刹车时代”,其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小说情节正是在刹车时代中,像地球上的最后一个日落,男女主角结为情侣,在冰冻的海洋上面结伴而行,这些场景不仅唯美动人,而且在宏大的苍凉背景下更显得尤为珍贵。

  再比如,小说中,流浪地球行至木星附近,人们发现太阳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氦闪”(即太阳加速老化,膨胀,这是小说中的一个硬核理论),于是地球发生大规模叛乱,5000名地球派分子被放逐地表,以冷冻极刑处死,将这个星球毁灭殆尽。这样残酷情节的背后是人性的恐惧,也是小说中很抢眼的情节。

  电影对于人物的刻画感觉还是有欠缺,当然,这可能受限于电影的篇幅,但如果把感人的戏份变得更哲学一点,或许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

  这个梗我记25年,看2044年上海奥运

  再说好的方面,首先特效很棒,再也不是五毛特效了,恢弘的场景接连不断,苏联老工业式的审美也和小说的特色很是契合。剧情发展还是比较紧凑的,至少作为一名观众,感觉全程无尿点,泪点多如雨,现场效果很不错。

  但最重要也是最值得肯定的是,电影所渲染的气氛和展现出的精神和原著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的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

  说回《流浪地球》,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这都是一个关于家的故事,如果家不在了,文明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但是这个“家”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温馨,甚至在整体面临威胁的时候,家对于个体会表现出冷酷和无情。

  这让我想起著名的科幻小说《冷酷的方程式》,小说的情节设置极为简单,说的是一艘补给船要给另一个星球的空间站补给药品,这个空间站的探险人员得了一种奇怪的太空病,飞船的有效载荷是一名驾驶员加上药品的重量,但是飞船出发的时候,一名女孩混进了飞船,她的哥哥就在目标星球的探险队中。这让飞船超载,驾驶员在发现了这一异状时,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将这名女孩,而不是等重量的药品,抛入太空。

  冷酷的方程式,来源:Google

  这种处理方式很残忍,在很多人眼中看来是缺乏人性的,但是小说的精彩之处也正在此,它想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普世价值和道德观念,在更大的宇宙和文明尺度上,也许根本就不适用。

  《流浪地球》也是如此,在全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人类会不惜一切代价制造昂贵的行星发动机,会倾尽全球资源给文明孤注一掷的机会,会为了地球的延续做出各种各样的残酷选择,这些都无关道德,是单纯的是非取舍。

  如果思考的再深一层,你会发现《流浪地球》甚至大刘其他小说(比如最著名的《三体》),其实都在表明这样一个观点:在宇宙的尺度上,从来就没有道德选择,甚至不存在道德,流浪地球也好,黑暗森林也罢,都是残酷的森林法则,不够强,就无法生存。为了变强,以其它文明做垫脚石也无可厚非。

  但这也是刘慈欣小说最让我折服的地方——正是因为宇宙的残酷无情,生存的艰难坎坷,人类文明拥有的,甚至是独有的爱与希望才尤为珍贵。读大刘的小说,总能在极为苍凉悲壮的大背景下找到一丝温暖的渴望,能闻到一缕爱的轻烟,我想,这也是大刘小说的精神内核之所在吧。

  大刘和《流浪地球》剧组成员

  说道这,那些吐槽电影在科学细节上不到位的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这些细节甚至是错误如果能改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但是科幻电影和科幻文学的核心并不在这些细节上,而是在更大层面的哲学思考上。所以没有必要过多的在这种细节上纠结太多,我敢很肯定的说:“《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开篇之作,不为过。”

  最后,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科幻?”

  科幻小说是一个小众的文学形式,甚至一度不被人重视,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当我拿起《科幻世界》的杂志却被老人说成“怪力乱神”的尴尬情景。但是科幻文学是有其独特魅力的,这是唯一一种试图回答和探索人类终极命运的文学形式。

  记得一位学者曾经提出一种名为“历史微积分”的理论,即人类历史的整体应当是一条圆滑的曲线,但是把时间缩短,观察每一个细节的时候人类进程都是一条直线。换一种说法,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选择其实都是基于现实的,都有着特定的目的,所以这是一条直线,但是科幻文学试图回答的是这条曲线的终点所在,它并不是基于任何一个现实场景下的选择和思考。

  这是科幻文学独有的魅力,而我想任何一个文明都需要有些人对未来做出这样的思考,他们的思考代表着一种文明的目光,这种目光甚至可以超越距离和时间,在未来的彼岸回望着这一路以来的进程吧。

  愿中国科幻越来越好!流浪吧,地球!

  注:本文未标注图片均为电影《流浪地球》海报或截图

上一篇:《驴得水》原班阵容新作,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下一篇:卿水-耽腐文推:要宠爱,要很宠爱,要非常很宠爱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