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的试用、修改、定稿和印刷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第十一单元? 问卷调查

  问卷是社会调查过程中收集资料的有力工具之一。问卷调查是调查课题操作化后的首选方法,在定量研究中占 有重要位置。如何根据操作化后的指标和变量设计出能够收集到有效信息的问题,是问卷调查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 容。能够熟练运用和设计调查问卷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

  知识目标

  ?问卷的概念、类型及特点与基本结构;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如何撰写问卷设计方案。

  能力目标

  ?掌握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掌握设计问题和答案的能力。

  要点提示

  ?问卷调查及其主要特征;

  ?问卷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与具体步骤;

  ?问卷的试用、修改、定稿和印刷。

  一、问卷调查的概述

  (―)问卷的定义

  问卷是社会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可以通过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获得有关社 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各种资料。在形式上问卷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根据问卷在社会调查中的使用方式,可 以把问卷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自填式问卷,即由调查员发送或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的问 卷;二是访问式问卷,即由调查员按照问卷的内容,向被调查者提问,并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的问卷。这两种 类型的问卷在设计程序、设计原则、内容与结构等方面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只是在使用方法上有一定差别。

  (二)问卷调查的定义

  问卷调查,即使用问卷进行的调查,具体说,问卷调查是调查者以事先设计好的问卷为工具,通过被调查者对 问卷中问题的回答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一种调查。

  问卷调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由于问卷调查是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收集资料,因此其调查的范围和规模更为广大,如果采 用邮寄问卷的方法,甚至可以把问卷发送到全国各地进行有关问题的调查。

  第二,由于问卷调查大多采用封闭型回答方式进行调查,可以将调查资料转化成数据输入计算机,并通过统计

  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和研究,因此问卷调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大容量、高效率的定量调查方法。

  第三,由于问卷调查是按照统一的问卷内容进行的调查,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时间、次序、方式基本相同,问 题和答案的表达方式也完全一致,因此问卷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观偏差。

  第四,由于问卷调查可以在调查过程中实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以问卷为中介的非面对面的“对话”,因此 具有较好的匿名性,被调查者可以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独立地回答问卷中的问题,这特别有利于一些隐私性和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

  第五,由于问卷调查常常以问卷替代调查员的专访,可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对较多人的调查,因此问卷调查具 有较高的效率,可以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调查最主要的技术有两个,一是如何设计问卷,二是如何以问卷为工具收集资料,后者已在本书的第七单 元中做了详细介绍,在此将重点介绍的是如何设计问卷。

  (―)问卷的基本结构

  —般来说,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在结构上应具有以下几个内容:

  1.调查问卷的题目

  一个明确的题目可以使调查对象迅速了解调查者的意图,理解填答问卷的意义,在激发起他们填答兴趣的同时 也能够唤起他们的责任感。

  2.封面信

  封面信是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其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大致内容、调查的 目的、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等。封面信的语言要简明、中肯,篇幅宜小不宜大,短短两三 百字最好。封面信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封面信的质量决定着被调查者能否接受调查。封面信的结尾 处,一定要真诚地感谢被调查者的合作与帮助。

  3.指导语

  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有些问卷的填答方法比较简单,可以在封面信中用一 两句话说明即可,比如,“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圈或者在空白处直接填写”;有些问卷填 答方法较为复杂,可以将指导语放在封面信之后集中说明,并标有“填表说明”的标题,其作用是对填表的方法、 要求、注意事项等做一个总的说明;另外,有些指导语是分散在某些较复杂的调查问题后,对填答要求、方式和方 法进行说明。

  指导语是否清晰地表达出问卷填答要求,是影响问卷能否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内容。指导语主要有五种类型:

  (1) 关于选出的答案如何做记号的说明。一般用圆括号“()”或方框“口”来确定答案前的空间,并要求回 答者在所选择的答案前的圆括号或方框中做记号。如果在答案前不留空间,一般要求回答者圈出他所要选择的答案 的序号,例如:请在下列几种情况中选出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并在()中画“v"。

  (2) 关于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这种指导语一般写在问题的后面。例如:请在下列几种情况中选出符合您实际 情况的选项(有几项选几项)。

  (3) 关于填写答案要求的说明,例如:在回答中选择“其他”一项作为答案时,请在后面的? ? ? ? ? 中用简短的

  文字注明实际情况。

  (4) 关于答案适用哪些被调查者的说明。问卷中有的问题可能并不是普遍适用的,而是适用于某一类人。当这 类问题出现时可说明由特定的一类人填写,其他的人跳过这些问题。例如:以下第4页中的第30题至35题由已婚者填 写。

  (5) 关于问题(或答案)内容的说明。即对问题(或答案)中有关词义的解释。例如:“您的孩子是否送幼儿 园(指3~6岁的儿童)?"

  4.问题及答案

  问题及答案是问卷的主体,也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问卷中的问题从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两大类。

  开放式问题是只提出问题,不提供答案,而由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填答的问题,例如:“你最喜欢看哪 类电视节目? ”开放式问题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丰富生动的资料。但开放式 问题资料难于编码和统计分析,并且对回答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填答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 多,还可能产生一些无用的资料。

  封闭式问题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若干个备选答案,要求回答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请选 择你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类型?①新闻节目;②体育节目;③文艺节目;④其他节目。”封闭式问题填答方便,省 时省力,资料易于作统计分析,但是由于封闭式问题的答案范围和表达形式是被限定的,容易使资料失去自发性和 表现力,回答中的一些偏误也不易发现。

  —般来说,探索性调查中常常采用以开放式问题构成的问卷;而在大规模的正式调查中,则主要采用以封闭式 问题构成的问卷。

  5.编码及其他资料

  所谓编码,就是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以便将被调查者的回答转换成数字,输入计 算机进行处理和定量分析。编码既可以采取预编码,即在问卷设计的同时就完成编码;也可以采取后编码,即等调 查完成后再进行编码。在实际调查中,研究者大多采用预编码,因此,预编码也就成了问卷中的一个部分。编码一 般放在问卷每一页的最右边,有时还可用一条竖线将它与问题及答案部分分开。

  下面就是编码的一个例子。

  对于第一个问题来说,一般人们的年龄在100岁以内,故编码中给出两栏,序号为1~2(对于极个别大于99岁的 入可记为99岁)。第二个、第三个问题都只可能选择一个答案,且答案数目小于10,故分别只给一栏。第四个问题 的答案往往处于100 000之内,故给四栏。

  除了编码以外,有些问卷还需要印上访问员姓名、访问日期、审核员姓名、被调查者居住地等有关资料。

  (二)问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设计一份科学的问卷是搞好问卷调查的关键,因此,在问卷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目的性原则,即问卷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和所要测量的变量,使问卷内容既不遗漏必需的资 料,也不包含无关的资料。

  (2) 简明性原则,即问卷设计必须注意问卷的简单明了,使被调查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问卷,如果问卷 过于繁杂、冗长,不仅会给被调查者带来麻烦,而且会影响到调查的质量。

  (3)适合性原则,即问卷设计必须考虑到被调查者的能力和条件,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出与其相适应的问卷,以 减除其在问卷填答中的障碍。对于敏感性和隐私性问题,要注意问题表达的方式,以减少被调查者在心理上和思想 上可能产生的顾虑。

  (三)问卷设计的步骤

  1.探索性工作

  探索性工作发生在问卷具体内容的设计之前,先熟悉和了解一些有关调查问题的基本情况,以便对各种问题的 提法和可能的回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探索性工作主要采用无结构式访谈法,研究者通过自然地、随便地与各种调 查对象进行交谈,并留心观察他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来了解和熟悉调查对象,从而避免在设计问卷时出现含糊 的问题,也可以避免设计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答案来。

  2.设计问卷初稿

  3.试用

  问卷初稿设计出来之后,必须进行试用以发现其中的问题。试用问卷初稿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客观检验法,即将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一般30~100份),然后采取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一个小样 本,用这些问卷初稿进行调查。最后通过检查和分析这次调查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和缺陷并进行修改。检查和分 析的内容包括:

  (1)回收率。如果回收率较低,如低于60%,或者收回的废卷较多,即有效回收率较低,则说明问卷设计上可 能存在较大的问题。

  (2)填写错误。如果出现较多填答内容的错误,即答非所问,则可能是被调查者对问题含义不理解或产生误 解,需要仔细检查问题的用语是否准确、清晰,含义是否明确、具体。如果出现较多的填答方式的错误,则可能是 由于问题形式过于复杂,指导语不明确等原因所致。

  (3)填答不完全。如果出现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未回答,就要仔细检查这些问题,分析出大部分被调查者未 回答的原因,然后改进。如果出现从某个问题开始,后面部分的问题都未回答,则要仔细检查中断部分的问题,并 分析其原因,进行改进。

  第二种是主观评价法,即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抄写或复印若干份(3~10份),分别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研 究人员以及典型的被调查者,请他们阅读和分析问卷初稿,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认识对问卷进行评论,指出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根据上述方法找出问卷初稿中所存在的问题后,对其进行逐一分析和修改,最后定稿。在对修改后的问卷进行 印制的过程中,同样注意版面安排是否适当和文字符号是否准确,以免影响到最终的调查结果。只有经过了试用和 修改,并对校样反复检查后,才能把问卷送去印刷,并用于正式调查中。

  4.修改定稿并印制

  经过探索性工作之后,就可以动手设计问卷初稿,其具体做法有两种:

  一是卡片法。卡片法的具体操作有六个步骤:第一是根据探索性工作所得到的印象和认识,把每一个问题写在 一张卡片上;第二是根据卡片上问题的主要内容,将卡片分成若干类,即把询问相同事物的问题卡片放在一起;第 三是在每一类卡片中,按照合适的询问顺序将卡片进行排序;第四是根据问卷整体的逻辑结构排出各类卡片的前后 顺序,使卡片连成一个整体;第五是从被调查者阅读和填答问卷是否方便等角度,反复检查问题前后顺序及连贯 性,对不当之处逐一调整和补充;最后把调整好的问题卡片依次写到纸上,形成问卷初稿。

  二是框图法。框图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根据研究假设和所需资料的内容,在纸上画出整个问卷的各个部分 及前后顺序的框图;其次,具体地写出每一个部分中的问题及答案,并安排好这些问题相互间的顺序;再次,根据 回答者阅读和填写问卷是否方便等,对所有问题进行检查、调整和补充;最后,将调整的结果重新抄在另一张纸 上,形成问卷初稿。

  卡片法是从具体问题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整体;而框图法则是先从总体结构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 具体问题。卡片法容易着手进行,尤其是在调整问题的前后顺序和修改问题方面十分方便;但卡片法的问题过于分 散,难于从整体上进行安排、调整和修改,从这一方面看,框图法则更有优势。为了采用二者的长处,可以将两种 方式结合进行:首先,根据调查内容的结构,画出问卷总体的各个部分及其前后顺序;然后,将每一部分的内容编 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最后,调整问题间的顺序,并将整理好的问题卡片打印出来,形成问 卷初稿。

  (四)如何设计问题和答案

  1.问题的形式

  (1)填空式,即在问题后画一短横线,让回答者直接在空白处填写。填空式问题一般只用于那些对回答者来说 既容易回答,又容易填写的问题。

  例如:请问您家有几口人?? ? ?口

  (2) 是否式,即问题的答案只有是和不是(或其他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两种,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 —。这一问题形式是民意测验问卷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其特点是答案简单明确,可以严格地把回答者分成两类不同 的群体。但其弱点是,对于有些问题所得到的信息量太小,不能了解和分析回答者中存在的不同态度。

  例如:您是共青团员吗?()

  ①是②不是

  (3)多项单选式,即给出至少两个答案,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这是各种调查问卷中采用得最多的 —种问题形式。

  例如:您的文化程度是()。

  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或中专④大专及以上

  (4) 多项限选式,即在列举的多个答案中,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几项。

  例如:您最喜欢看哪类电视节目?()(至少选两项)

  ①新闻节目②电视剧③体育节目④广告节目⑤其他(请写明)

  (5) 多项排序式,即问题答案涉及一定顺序或轻重缓急,要求被调查者对所列举出的答案进行排序。

  例如:您认为您所居住的城市目前存在哪些问题(请按照严重程度进行排序,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交通拥挤②空气污染③治安较差④规划管理落后⑤居民素质不高

  (6) 矩阵式,即将同一类型的若干个问题集中在一起而构成的问题的表达方式。

  例如:你觉得下列现象在你们学校是否严重?(请在每一行适当的方框内打“v”)

  (7)表格式,即将矩阵式问题用表格的方式表达出来,其形式与矩阵式十分相似。

  例如,下列现象在你们学校是否严重

  (8)相倚问题,即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否应当回答后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由他 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前一个问题称作“过滤性问题”,后一个问题则称作“相倚问题”。

  例如:请问你有孩子吗?

  ① 有→请问你有几个孩子?? ? ? ? ? ? ?个。

  ② 没有

  2.答案的设计

  由于调查问卷主要由封闭式问题构成,而答案又是封闭式问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答案设计是问卷设计 的重要内容,也是直接影响到调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答案的设计,一要与所提的问题协调一致,二要注意做到 使答案具有穷尽性和互斥性。

  所谓答案的穷尽性,即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被调查者来说,问题的答案中总有 —个是符合他的情况的。

  例如:请问您的性别是()?

  ①男性②女性。

  如果某个回答者的情况不包括在某个问题所列的答案中,那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就一定不是穷尽的,或者说是有 所遗漏的。有时,为了防止答案的遗漏,也可以在选项中设置一个“其他”选项,以便当被调查者的回答在答案中没有列出的情况时,能够单独写出自己的情况,但如果一项调查结果中,选择“其他”一栏的回答者人数相当多, 那么,这说明问卷中所列答案的分类是不恰当的,即有些比较重要的答案类别没有单独列出。

  所谓答案的互斥性,指的是答案互相之间不能交叉重叠或相互包含。即对于每个回答者来说,只能有一个答案 适合他的情况。如果一个回答者可同时选择属于某一个问题的两个或更多的答案,那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就一定不是 互斥的。

  例如:您的职业是什么?(请在合适答案号码上打“v”)

  ①工人②农民③干部④商业人员⑤医生⑥售货员⑦专业人员⑧教师⑨其他

  这一问题的答案中“商业人员”与“售货员”、“专业人员”与“教师”和“医生”都是相互包含或交叉的, 因此该答案的设计没有满足互斥性。

  3.问题的语言和提问方式

  语言是编制问卷的基本材料,在问卷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运用,问题表述是否清楚,表达是否明确到位,将直接影响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质量,同样,提问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问卷中语言的使用和提问的方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准确表述问题, 第二,要清晰表述问题, 第三,要客观表述问题,?即问题的表述要尽量使用中性词,不要带有倾向性、诱导性和暗示性,要避免“大多数人认为"、“专家发现”、“政府号召”等用语,同时问卷设计者要避免在问题中含有价值倾向的引导。

  第四,要简单表述问题:

  即问题要准确地表达调查的内容,一个句子只讨论一个概念或事件。

  即问题用语力求简洁,不能复杂、含糊,要易于理解,不使读者产生歧义。

  即问题的表述要尽量使用中性词,不要带有倾向性、诱导性和暗示性,要避免“大多 “政府号召”等用语,同时问卷设计者要避免在问题中含有价值倾向的引导。

  即表述问题尽量使用通俗的、一般的词语,而不使用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要考虑调查对象的特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述问题,避免采用超过被调查者理解能力的词语。

  第五,问题与答案要协调,即要避免答非所问、答案不全、答案内容重复交叉等现象的出现。

  第六,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即当调查内容涉及隐私或敏感性问题时,最好使用委婉的语言,采取间接询 间的方式,以减少问卷的拒答率。

  4.问题的数量与次序

  (1) 问题的数量。一份问卷应包含多少问题并没有统一的要求,问卷设计者可以根据调查研究的需要和拥有的 资源条件决定,但一般来说问卷设计应兼顾到被调查者,如果问题太多,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和畏 难心理,影响填答的质量,所以,问题的数量通常应限制在被调查者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问卷为宜,最长不要超过 30分钟。当然,如果调查资源充足,能够采用访问形式,并为每一位被调查者提供报酬或小礼品,而且问卷质量较 高,内容是被调查者较为熟悉并且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那么问卷设计得略长一些也可以。

  (2) 问题的次序。问卷设计过程中,问题的次序也会影响到调查的效果,一般来说,问卷中问题的次序排列应 遵循以下顺序原则:

  一是时间顺序,即问题的排列应按照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不要交叉跳跃,这样会影响被调查者的 思路,通常履历表式的问题顺序是容易被调查对象所接受的。

  二是内容顺序,即问题的排列常常根据其内容,将涉及行为事实的问题排在前面,涉及态度观念的问题排在后 面;将调查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的问题放在前面,而与调查主题相关联的问题放在后面;将被调查者较为熟悉的问 题放在前面,而被调查者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将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而具有敏感性和隐 私性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安排的实质是将简单的、熟悉的、易于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以免被调查者产生畏难情 绪和戒备心理而影响调查质量。

  问题思考

  1. 问卷的含义和类型是什么?

  2. 问卷的基本结构及问卷设计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3. 如何设计问题和答案?

  4. 问卷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实务训练

  1. 调查案例

  XXX状况调查问卷。

  2. 具体任务

  (1) 明确调查主题。

  (2) 设计调查问卷。

  (3) 试用和修改调查问卷。

  (4) 实施问卷调查。

  3. 实训步骤

  (1)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调查课题,围绕调查课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2) 使用所设计的问卷,开展一次问卷调查。

  第十二单元? ? 观察调查

  观察调查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不同,它要求观察者的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的,井 且要对观察到的事物做出科学的描述和解释。通过教学,学生要掌握观察调查的含义、类型和特征等基本知识,学 会观察调查的原则、步骤和技巧。

  知识目标

  ?观察调查的含义、类型、特征和原则;

  ?观察调查的适用范围。

  能力目标

  ?掌握观察调查的步骤;

  ?掌握观察调查的技巧。

  要点提示

  ?掌握观察调查的适用范围;

  ?掌握观察调查的原则、步骤和技巧。

  一、观察调查的概述

  (一)观察调查的定义

  观察调查是使用观察法收集资料进行的调查,具体说就是通过调查者的感官和辅助工具,有目的地、直接地、 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社会现象的调查。调查者的观察要有系统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对所观 察的事实要做出实质性的和规律性的解释。

  (二)观察调查的类型

  1.根据观察地点分类

  根据观察地点的不同可以将观察调查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类。其中实验室观察是在设有各种观察设施 的实验室内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这种方法多在心理学中使用;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不借助于其他的 工具或仪器,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察,实地研究中经常使用这种类型的观察。

  实验室中的观察,观察对象常常被置于某种人为的情境之下,这种观察能够控制其他变量的干扰,有助于获得 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这种观察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出自然场景下的真实状态;实地观察则可以反映出观察对象在 自然情境下较为真实的生活状态,但由于许多事件的发生是具有偶然性的,实地观察所观察的事件不一定满足观察 者的目标,许多时候观察者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以等待所研究的事件或现象的发生。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实验室观察通常作为实验研究的辅助手段,与实验研究结合使用,而实地观察则更多地作

  为资料收集手段和研究方法而独立使用,因此,本部分所介绍的观察调查特指实地观察。

  2.根据调查研究者所处位置分类

  根据调查研究者在观察中的位置或角色,观察调查可以、分为局外观察和参与观察两类。其中局外观察,也称为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群体或现象之外,不参与观察对象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 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常用于对儿童行为和公共场所中人们的行为进行的观察;参与观察是研究者深入到观察对象的 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观察对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完全 参与观察和完全参与观察。

  不完全参与观察是调查研究者以观察者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群体中,通过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的 观察,如新闻工作者或作家深入基层进行的采访或采风,通过与当地人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而对观察对象进行的 观察;完全参与观察是观察者完全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群体中,作为其中的一个成员,通过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 进行的观察,如公安人员打入犯罪集团内部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中,调查研究者的真实身份往往是被隐瞒的。

  —般来说,参与观察能够比较深入和全面地获得资料,信息也比较丰富,但观察的结果往往会带有一定的主观 感情色彩;相比较而言,非参与观察更具有客观性,但通常只能获得比较表面的甚至是偶然的现象。

  3.根据观察结构程度的不同分类

  根据观察结构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观察调查分为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两类。其中结构观察是指观察者根据事 先设计好的内容和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无结构观察是指对观察内容和 程序事先没有统一的和严格的规定,观察者可以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进行自然观察。

  结构观察以局外观察的方式进行,其观察内容具有固定性,记录方式具有规范性,可以对观察对象进行统一的 观察和记录,因而观察结果可以用于定量分析;无结构观察是实地研究中最主要的观察技术,多采用参与观察的方 式,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其观察结果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三)观察调查的特征

  观察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观察调查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认识活动。观察者在实际观察之前,需要对观察目的、内容、对 象、方法进行系统的思考,制订详细的计划,在特定研究目的的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2) 观察调查需要借助于人的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等,有时还要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如照相机、摄像 机、录音机、望远镜等,它们是人的感觉器官功能的扩大和延伸,可以对观察结果的准确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此 外,观察调查有时还需要借助一些记录工具,如观察表格、观察卡片等,对观察结果进行准确而详细的记录。

  (3) 观察调查非常重要的特点是能够反映出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观察调查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研究对象 的干扰,及时而直观地观察到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干扰造成的偏差。而 且观察调查所具有的直观性可以使观察者获得较为生动具体的资料,甚至获得一些意外的结果。

  (4)观察调查会受到观察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观察者观察到的结果不仅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还取决于 观察者自身的感知能力、知识经验、思维能力和情感状态等主观因素。人的观察过程并不像摄像机,可以通过纯客 观的光学、化学反应将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而是人的大脑对观察对象积极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无法排除观察者 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观察对象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机的把握,虽然可以通过较为长期的参与观察获得对观察 对象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是离不开调查研究者的敏感性、感悟能力和解释技巧的。因此,观察者必须对这 些主观因素及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进行积极的反思和及时的记录。

  (四)观察调查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观察调查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观察调查可以有效地获得较为直观的第一手资 料,为社会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基础,因此,观察调查常常成为科学研究的开端;其二,通过观察调查获 得的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为研究假设的提出和验证提供基础。

  一般来说,观察调查适用于以下情况:第一,由于观察调查具有无须中间环节的直观性特点,可以较为及时准 确地获得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的具体状况,因此特别适用于收集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的资料;第二,由于观察调查 并不一定要借助于语言的交流而获取资料,因此适用于在调查对象具有表达困难或难于配合的情况下,获取各种非 语言性的信息;第三,由于观察调查简便易行,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察时间也可长可短,因此比较适宜于对研究 现象进行较为持续的观察,以获得更为深入的了解;第四,由于观察调查是观察者在自己所及的特定时空范围内进 行的调查研究活动,具有受时空条件和观察者自身条件限制的局限,所以观察调查不适宜做大面积的调查,并且观 察调查观察的社会现象也是有限的,因此观察调查更适于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发挥探索、验证等功 能。

  二、观察调查的操作

  (一)观察调查的步骤

  观察调查的实施包括选择观察地点、进入观察现场、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好观察记录、撤离观察现 场五个步骤。

  1.选择观察地点

  观察调查需要深入实地,因此观察地点的选择是进行实地观察的第一步。选择观察地点需要考虑下述几个条 件:要符合课题收集资料的要求;能被当地部门和被观察者所接受;调查经费可以支持去当地并完成观察任务。

  选择地点可以根据已知情况或向知情人请教进行初步选择,然后派人下去在初选的几个地方进行联系、考察, 最后再根据各方面的情况确定观察地点。选择好观察地点后,应派人或通过其他方式通知准备去的地方的有关人 员。

  2.进入观察现场

  获准进入是观察调查得以实施的重要而关键的环节,因而在选定观察地点后,调查者应运用一切可行的办法去 争取获准进入。为此,首先要向当地单位或社区组织出示证明文件或单位组织的介绍信,以证明正式而合法的身 份,但这仅仅是获准进入的一个必要条件。观察者要能够进入被观察者的实际社会生活,还常常需要某些“关键人 物”或“中间人”的帮助。这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就是被观察者所生活的社区或者工作的单位的人,他们 既认识观察者(如果是观察者的朋友、亲戚更好),又认识被观察者,可以较为便利地将观察者“带入”到被观察 者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世界中。

  3.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获准进入在一定意义上只是完成了进入观察地点的表面程序,或者说只是获得了在所研究的群体或社区中 的“公开身份”,为了使整个观察过程获得十分顺利的进展,还需要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尽快取得 被观察者的信任,与被观察者建立友善的关系,是进入观察地点后的首要任务。但是,这种信任的取得、良好关系 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与工作,入们才会慢慢地在心理上接受观察者。

  4.做好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必须坚持随时记录,以便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固定下来,防止遗忘。观察记录是一件十分重 要、严肃而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它直接涉及观察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

  观察记录可以采取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专题式,即按内容分类而分别记录和分别存档;二是综合式,即将每天 观察到的现象综合整理记录,其中虽也分类,但不是一事一议、分类存档,而是以时间顺序存档;三是日记和札 记,这是观察者对特别有所收获的东西结合自己的感想、印象和一定的见解用日记、札记的方式做的记载。

  观察记录具体如何做,要视观察的环境和现场情况而定,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当场及时记录(同步记录),即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易丢失信息且可以记下许多细 节,但它并不是随处可以实行。有些场合,如观察人群嘈杂、激烈的聚集活动时,难以做这些记录;有些场合,如 现场记录会引起被观察者的猜疑、忌讳和反对,则不能做这样的记录;有时虽然看来可以当场进行记录,但观察者 的观察影响人们的正常行为与活动,也不得不另用别的记录方法。

  第二,事后补记。这种方法容易实施并且不会引起不必要的猜疑,但它要求观察者有较强的记忆力,而且事后 记忆的时间不宜太长,应一有机会就要马上补记,一般也应当是当日白天观察到的事当晚记,前一天晚上观察的 事,如回去来不及记下,应于次日及时补记,否则,便容易丢失已观察到的信息资料。

  第三,观察表格、卡片记录。即预先设计好观察表格或卡片等记录工具,在观察时及时在表格或卡片上画记 号。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观察记录的速度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分类整理和对观察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表12-1、表12-2 是观察表格和观察卡片的例子。

  5.撤离观察现场

  妥善地撤离观察现场,要坚持以感激、友好的态度辞别当地的被观察者及有关部门,同时要考虑有可能今后再 次进行观察,因而继续保持适当的联系并在辞别中将可能再来的信息表达出来,这既是社会调查工作本身的需要, 也是对社会调查者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观察调查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观察调查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其一是客观性原则,即要坚持按照社会现象的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和记录,尽量避免观察者价值判断和主观情感 对观察结果的干扰,并时刻对这些主观干扰进行反思和记录。

  其二是全面性原则,即要坚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社会现象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以避免观察的 片面性。

  其三是深入性原则,即坚持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防止走马观花、流于表面的观察,以避免观察结 果的表面化和肤浅性。

  其四是持久性原则,即要坚持对社会现象进行长期而持续的观察,因为社会事件的发生常常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期性,只有长期而持续的观察才可能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的真实状况。

  其五是伦理性原则,即要坚持在观察过程中始终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遵循道德规范,绝不能在没有得到允 许的情况下,窥视他人的隐私,侵犯他人的自由,损害他人的利益。

  (三)观察调查的技巧

  作为科学的观察,还必须讲究观察的技巧和艺术。在观察中应掌握如下几方面技巧:

  第一,消除被观察者的戒备心理。观察活动本身往往会对被观察者产生一定影响,使被观察者产生一种戒备心 理。有些被观察者当知道有人有意观察他们的时候,不但心理紧张、惶恐,而且行为会出现失常状态。在这种情况 下,观察到的往往是一种假象,而不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真实情况。为了能观察到真实的社会现象,必须设法消除 被观察者的戒备心理。要使被观察者相信,观察者不是故意来找他们的毛病和差错,而是了解自然状态下的社会情 况。特别要让被观察者知道,观察的目的不是针对某个入进行的观察,而是了解社会现象,所以一切活动都应在自 然状态下进行。为了消除被观察者的戒备心理,可以通过当地政府和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做必要的引荐和介绍,取 得观察对象的支持、帮助和信任。

  第二,深入被观察者的生活,尽可能参加被观察者的各项社会活动。要想了解社会,必须深入社会,只有深入 到被观察者中去,同他们一起工作和生活,才能同被观察者建立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做不但能了解到他们 是怎样做的,而且会了解到他们是怎样想的;不但能观察到观察对象的工作,而且能了解到他们的兴趣、爱好、道 德水平、行为习惯、入际关系、政治态度,以及一些不易被外人所了解的方面。

  第三,尊重观察对象的风俗习惯、语言、道德规范,顺应被观察者的生活方式。要想了解观察对象,就要取得 被观察者的好感和信任。为此,就必须尊重被观察者在饮食、起居、迎送宾客、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的风俗 习惯。特别是不要触犯一些少数民族的禁忌;到比较落后困难的山村不宜穿得太时髦。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观 察者应该尽量学会使用当地语言,这样才能与被观察者融为一体,建立信任和友谊,进而为实现观察目的创造良好 的条件。

  第四,参与群体活动和个别接触相结合。社会调查研究人员既要有重点地深入观察调查对象,又要尽可能广泛 地接触了解观察对象的群体。接触个别观察对象,有利于了解一些在公开场合不易了解的,但又是真实的情况,如 对一些个别事件和个别领导人的意见,等等。经常参加群体活动,则会加深同被观察群体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 和合作。

  第五,为被观察者提供帮助,取得他们的信任,增进同他们的友谊。在观察对象需要帮助的时候,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应尽量给他们以帮助。如帮助他们解决纠纷,向他们提供经济信息,为他们发展生产出谋划策,帮助他 们解决一些认识方面的问题,在生活上给他们以关怀和帮助等。只有在调查中同被观察者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关系, 才能调查到一些珍贵的资料。

  三、调查案例

  (一)确定研究目的

  1.选题的缘由:个人的兴趣

  怀特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沃斯莫尔大学(Swarthmore College)时有两种强烈的爱好:经济学(与社会改 革结合在一起)和写作。写作的经历使怀特在反省自己的经历时,发现自己对贫民区(或者还有高级住宅区) 一无所知,对工厂、农田或矿山中的生活了解甚少。怀特认为要想写出有价值的东西,必须设法跳出自己以前一直 所在的狭小的社会圈子(中产阶级社会圈)。对经济学和社会改革的兴趣也引导怀特走向“街角社会”,怀特参 与校园改革的经历使他产生了去了解别人的兴趣,怀特阅读了《林肯?斯蒂芬斯自传》这本对他影响最大的书, 并获得了一种信心:自己可以跨出惯常的活动领域,去深入了解那些活动和信仰均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个人和群 体。

  2. 外部条件

  怀特从斯沃斯莫尔大学毕业时,得到了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为他的研究提供了三年的资助。

  3. 研究设想

  怀特产生了模糊的念头,想去研究一个贫民区。他走访了一些贫民区,并与各社会机构的人进行了谈话,了 解这些地区的情况。

  (二)设计研究计划

  1.选择调查地点

  怀特选择了波士顿市北区,他将这个地区称为科纳维尔,并把科纳维尔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是:科纳维尔 最符合怀特想象中的贫民区的样子,每平方英亩(1英亩2=4. 047*103米2)居住人口多于这个城市的其他地区。

  2. 制订研究计划

  (1) 阅读社会学文献,并循着林德夫妇的《中城》的思路去思考。

  最初的研究方案:

  研究这个地区的历史、经济(生活水平、住房、交易、分配和就业等情况)、政治(政治组织的结构及其与 非法团伙活动和警方的关系)、教育和娱乐模式、教会、公共卫生保健,以及社会态度。

  计划大约需要10个人来完成。

  (2)询问专家。怀特带着计划与研究员协会主席L.J.亨德森交谈了1小时。亨德森认为,怀特在这个领域中 几乎还什么也没做过,所以不该制订如此庞大的计划。更合理的做法是:先进入这个领域,然后随着工作的进 展,再慢慢建立一支工作队伍。他认为怀特难以在f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里领导10个人。

  怀特放弃了10人计划,在1936—1937年间,怀特又对社区研究方案进行了几次修改,并多次拜访那些可以提 供帮助和支持的哈佛大学教授。

  随着怀特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些方案渐渐变得更合乎社会学的研究,最后怀特将研究计划重点放在对人们友 谊模式进行某种社会测量研究上。

  (三)进入观察现场与建立关系

  1.进入观察现场

  怀特从诺顿街街坊文教馆开始着手,街坊文教馆主管女青年工作的一位社会工作者向怀特描述了多克,并介 绍多克与怀特认识。多克对怀特想要研究的社区十分并在该社区拥有相当的威望,他能够为怀特提供十分 有利的帮助。怀特向多克介绍了自己想要对科纳维尔社区进行研究的意图,并希望多克能够提供帮助,多克认为怀特的研究可以帮助这个社区产生改变,因而同意为怀特的研究提供帮助。怀特在多克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进 入了这个社区。

  2.与被研究者建立良好关系

  为了在科纳维尔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怀特放弃了哈佛大学为他安排得非常舒适的住所,经一位编辑的介绍, 他住进了诺顿街的马丁尼家中。这样怀特就可以有大量的时间和科纳维尔的人们会面,了解他们,和他们一起消 磨时间,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个社区并被它所接受。

  怀特在马丁尼家居住并很快得到他们的接纳,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在马丁尼父亲的帮助下,怀特自学了意大 利语,这使怀特进一步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他们认为如果一个研究者达到了要学习这个民族的语言的地步,那 么他怎么能再“对我们的民族说三道四”呢?马丁尼一家为怀特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家,使怀特能够集中 精力研究科纳维尔。

  怀特以多克朋友的身份到科纳维尔的赌场,或诺顿街上闲逛,并逐渐成为诺顿帮的一员,此外怀特还和多克 一起加入到意大利人社区俱乐部。

  起初,多克只是怀特的信息提供者和担保人,但随着更长时间的相处,怀特已经把多克当成自己的合作者, 他坦诚地和多克讨论要做的事和自己困惑的问题,并一起讨论观察到的情况以及对它的想法。

  在力求避免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同时,怀特在科纳维尔还尽力帮助别人 当小伙子们中间有人要去市中心办 事,想找个人做伴时,怀特就陪他去。当有人为了找工作,需要写一份自我介绍时,怀特就帮他写,如此等等。 而标志着诺顿街接受怀特的最大的一件事是怀特参加迈克?乔瓦尼组织的棒球比赛,在比赛中怀特不负众望击中 了重要一球,获得了诺顿街青年人的认可。

  怀特在街角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以后,用不着费很大力气,资料就到手了。

  (四) 调查方法

  怀特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参与观察的方法,正如多克向他建议的:“少提出'谁’、'什

  么,、'为什么’、'什么时候’、'在哪儿'这类无聊的问题。你这样一问,人们就什么都不会说了。既然人 们肯接受你,你就在这一带多串串,日子长了,不用问什么,你也能得出答案。”怀特自己也发现,当他坐下来 听人们谈话时,就了解到了人们对问题的回答,而如果光靠访谈来获取信息,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应该提出这些问 题。只有当怀特肯定自己与有关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可靠时,他才向对方提出敏感的问题。

  (五) 观察记录与资料整理

  研究的最初阶段,怀特单纯按照时间顺序,将全部笔记收入一个公文夹。随着对多种群体和不同问题进行研 究,这种就行不通了。

  怀特开始将笔记进行分类,其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照题目进行分类,即按照政治、职业、宗教、家 庭分门别类;二是按照群体将有关资料进行分类,即按诺顿帮、意大利入社区俱乐部等划分。

  随着各个类别中的资料越积越多,怀特开始按照社会群体来整理笔记。例如,一位意大利人社区俱乐部成员 的大学生说,“这些非法团伙成反坏了我们这个区的名声,实在应该把他们从这儿清除出去”,而诺顿帮的一个 成员则说,“这些非法团伙成员可真不错。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就会给你帮忙。可是那些合法商呀,就连你 问问他几点钟,他都不告诉你”。怀特将这些话归入“非法团伙成员:人们对他们的态度”。

  随着收集到的资料进一步的增多,怀特已经无法凭记忆将新的材料迅速放入它应放的地方。于是怀特设计了

  一个初步的索引系统:一页纸分为三栏,其中包括每次访谈或观察报告的日期,被采访或观察的人,以及对访谈 或观察记录的一个简要小结。这样,怀特在需要重温笔记或引用笔记时,只需查期5?10分钟,就可以顺利找到 资料并记起其内容。

  (六) 重新制订研究计划

  在科纳维尔进行了 18个月的研究后,怀特进行了中期的中期的总结。在撰写诺顿帮和意大利人社区俱乐部的个案研 究材料时,怀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模式——要研究特定的个人和特定的群体,并观察、描述和分析随时间推 移这些群体的发展变化。

  同时怀特还认识到,他的政治研究与对街角帮的个案研究之间的联系,认为像多克这样的入物就可以成为连 接其群体与更大的政治组织的环节,因此,可以通过对某些群体的详细研究,进一步将它们与更大的社区结构联 系起来。

  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怀特发现了已经进行的研究中所存在的欠缺,例如对教会、家庭、非法团伙等的研究 尚不完全,特别是对非法团伙的活动和政治方面的研究是后续研究中必须填补的空白。

  (七) 撰写研究报告和退出现场

  1940年春季和夏季,怀特开始起草《街角社会》。他一边写还一边把其中的各个部分拿给多克,并和他一起 从头至尾再详读一遍,多克的评论对怀特的修改是极其宝贵的。

  1940年仲夏,怀特离开科纳维尔,科纳维尔社交和体育俱乐部为怀特举行了告别宴会。

  怀特在科纳维尔结交了许多朋友,在结束研究时,怀特与他们一一道别,并在离开他们之后还与他们经常进 行电话联系。在怀特完成了它的研究报告之后,还将这部《街角社会》送给多克一本。

  问题思考

  1. 观察调查的含义、类型和特征有哪些?

  2. 观察调查的作用与适用范围是什么?

  3. 观察调查的应用原则是什么?

  4. 观察调查有哪些步骤与技巧?

  实务训练

  1 .调查案例

  对XXX区的实地观察。

  2.具体任务

  (1) 选择调查主题和观察地点。

  (2) 设计观察方案。

  (3) 进入观察地点进行观察。

  (4) 整理观察记录。

  (5)完成观察报告。

  3.实训步骤

  (1)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适宜于观察调查的课题。

  (2) 设计实施观察调查的方案。

  (3) 运用观察法收集资料,实施观察调查。

  (4)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报告。

上一篇:美国式禁忌电影 (美国式禁忌是什么电视剧)
下一篇:2019高考小说集结号,附练习答案解析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