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es2016|伍迪·艾伦的电影哲学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作者 | Shawn(伦敦)

  编 | 轻微 (北京)

                  

                  

                  

                  

  2016年戛纳电影节开幕影片《咖啡公社》出自已经年届八十一的老爷子——伍迪·艾伦之手。

  这部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青年来到好莱坞追寻自己的电影梦,随即坠入爱河并沉迷于那个时代著名的“咖啡公社”的故事。整部电影具有浓郁的伍迪色彩,充满了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复古情怀。

  说起伍迪,也许无人不知。现今的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特定文化的代表,成为文艺电影界不可或缺的一位领军人物。

  聊伍迪的人太多,街边各式各样的电影杂志,电影网或长或短的评论文,眼花缭乱的文章不断叙述这个戴着一副镜框,一脸苦相,神经兮兮又絮絮叨叨,但是幽默中又不乏深刻的文艺怪老头。世界上的文艺青年把伍迪艾伦当做标杆式人物,人人说伍迪的电影是文艺青年的圣地。因为他的电影不乏文学,艺术,哲学,各式各样的政治理论见解。他在电影中总是乐此不疲的借人物之口,表达自身对人性,生活,现实的嘲讽。

  伍迪的作品总是那样好看的煞有介事,因为他的电影风格始终保持多变。

  1935年12月1日伍迪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中学毕业后,他加入了“锡德·西则电视剧团”,以自己的搞笑天才为电视节目编写脚本。将近十年的磨练,也经历了学业不成和婚姻不幸的痛苦,1961年,伍迪辞去了“加里·摩尔剧团”撰稿的职务,正式成了一个喜剧演员,在格林威治村的小酒馆、夜总会和小剧场里演出。

  也正是这段岁月所经历的磨练,让伍迪在喜剧的脚本撰写上具有更多的优势和才能。

  漫谈伍迪艾伦的电影类型

  伍迪的电影,总体来说,可以大致分为几个类型:

  从近年来的作品开始,伍迪的电影总是贯穿着对人物自身“虚荣”,“强烈的自卑心理”,以及“声名渴望”的特色。这一时期的作品散发着浪漫主义色彩,主打人生经历和人物性格理想等感性层面。

  生活并不模仿艺术,它模仿糟糕的电视。

                  

                  

  关于文学

  从近年来的作品开始,伍迪的电影总是贯穿着对人物自身“虚荣”,“强烈的自卑心理”,以及“声名渴望”的特色。

  这一时期的作品散发着浪漫主义色彩,主打人生经历和人物性格理想等感性层面。

  先说《午夜巴黎》一作,片中男主对自我在好莱坞当编剧的日子并不满意,随着未婚妻——一个典型的小资本阶级的人来到巴黎,在午夜12点之后经历奇幻的事情,见到了以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斯坦因为代表的一系列知名人物,从而由一开始对巴黎浮华的无奈,到后期羡慕别人生活好过自己生活的状态。

  很显然,伍迪对于这种人生态度的嘲讽犀利但又不乏温和,因为最后给了主角一个警醒的转变。并且重新开始一段恋情。但是与主角不同的是,男主角曾经爱慕的时代虚构人物“一个活跃于海明威,毕加索之间的女人”她再次穿越之后选择留在那个自我认可的黄金时代。义无反顾沉迷于自己内心幻想的美好世界当中。通过对二者潜在的对比,暴露了一种羡慕别人,从不活在当下的虚荣心,这种生活上的幻觉,导致了现示中的矛盾和不安,把人物的生活状态搞得一团糟。

  人说《午夜巴黎》是伍迪写给巴黎的一封情书,他在这部电影里,更深层地探讨了法国和美国的关联、历史、艺术、生活、兴奋点以及人们在生活选择上的差异。伍迪的电影,就是善于抓住个体人物的故事线,从而在各个方面一边叙述,一边吐槽,再一边展现人物的悲欢。电影大环境是整个明黄色,欢快的氛围,但是故事的喜剧色彩下,又掩盖着人性最为可笑的部分。同样的情节也出现在其他电影当中。比如就如2012年6月22日上映的《爱在罗马》,写的是几段互不打扰的故事。四个人的主线,围绕他们分支的生活,其中同样不乏冗长的对白,令人捧腹的桥段,还有伍迪亲自饰演的退休歌剧导演毫不倦怠的阐述着各式人生哲理,以及一贯影射的犀利吐槽。

  关于爱情

  “惯性导致了三分之二的婚姻。而爱情造成了余下三分之一的婚姻。”

  与《午夜巴黎》这个充满怀旧情绪、现代主义、存在主义这些复杂的哲学论道不同,《爱在罗马》更像是一篇散文。电影不像小说一样总是在叙述故事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反倒是一种轻松自在,有趣的伍迪式情书。

                  

                  

  其间满满的古希腊文化,也作为伍迪电影中不断复现的辅助。

  伍迪亲自上阵饰演的歌剧导演杰瑞,一个对退休生活不满的歌剧导演,总想在东山再起的欲望,和《魔力月光》里西蒙麦克伯尼饰演的过气魔术师一般,通过欺骗来报复自己不能名扬舞台的不满和嫉妒心理简直如出一辙。而《爱在罗马》中另外一个典型角色,罗马的普通市民,循规蹈矩,安分乏味的皮萨内罗(罗伯特·贝尼尼饰),某一个的早晨发现自己成了名人。无孔不入的狗仔队,纷至沓来的诱惑,都极大地改变了这个人的生活。影片的最后,皮萨内罗失去了关注,重获生活的平静,但是他却突然心情焦虑,失落不安的在大街上寻找认识自己的人。

  曾经给皮萨内罗做司机的人给出了这样一番话“生活有时非常残酷,人们往往对生活不满,这无关乎他是个富有的名人,还是个默默无闻的穷人,但是这两者间,还是成为富有的名人要好得多。”

  借司机之口,伍迪阐明了自己对于名声的真实思考。讽刺那些名不副实的名人之外,其实也是说明成名是虚幻的东西,它一瞬间把人捧到聚光灯的中心,一下子让人坠入谷底。就如同皮萨内罗一样,人们爱慕这种名声,被它弄得头晕目眩,然后跌入底端,无人问津之后也就意志消沉,只能靠回忆过去那些名声远扬的日子来安慰自己。伍迪想表示的,是自己对于声名的淡然,也是拷问人性骨子里的本质究竟能经得起多少成名的诱惑。

  “我从来不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我的长相就是这样。”

  关于喜剧

  早在1964年,将近30岁的伍迪为电视台编写并主演了《猫咪最近怎么样了》剧集,因而获得成功。因此也奠定了伍迪正式走向电影的商业基础。到了1969年,随着伍迪电影经验的日趋成熟,舞台剧的成功也侧面刺激了伍迪的电影兴趣,于是伍迪自导自演了一部《傻瓜入狱记》,正式开始了电影之路。

  在这部伍迪导演的处女作里,延续了伍迪前两年的成功路数,仍然是以颠覆类型片为己任。开创出其富有个人特色的喜剧角色类型。这次对类型片的利用,由于伍迪自己的全面控制,就不仅仅局限在讽刺性模仿的单纯颠覆上,而是开始创造伍迪自己的电影角色和电影世界。

  “当奥斯卡评委会打电话给我,我慌张极了。我以为他们想要回他们颁给我的奥斯卡奖,而典当行歇业已经有一阵子了。”

  对于一个导演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在获得大众口碑的同时,也能得到奖项的青睐。

                  

                  

  1977年的《安妮·霍尔》成为了伍迪电影生涯当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不仅因为这部电影收获了好评如潮,而且它也一改伍迪之前喜剧为主的电影风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模式。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4项金像奖,以及美国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金球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等多项奖励,可谓风光无限。

  这种模式可谓伍迪在最初的喜剧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标杆。电影当中没有好莱坞式的大场面或是伍迪一贯滑稽的搞笑,人物也不多,但片中散布着琐碎的生活片断、个人回忆、偶发感触、闲散戏谑。

  这样一部散漫的影片,最突出的是其中浓郁的生活味道,既有佯装通透的人生感悟,又同时还充斥着布尔乔亚不可避免的伤感情调。在这部影片中,我们能看到伯格曼对人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费里尼梦想与现实交织的痕迹。自此之后的《星尘往事》,《汉娜姐妹》,也继续延续这种风格。以小人物的生活经历,描述大环境的悲欢。然而与所不同的是,《汉娜姐妹》以几个平行的,实际上互不关联的故事,组成了影片,描述了汉娜姐妹三个复杂多变的家庭史、爱情史、心理史。这是一部家庭生活片、伦理片,但是以喜剧形式,而不是伯格曼式的悲剧形式,伍迪真正脱离了模仿阶段,踏入自己操纵自如的个人电影世界。三个故事的影片已经没有固定的主角了,或者说出现的几个人物都可以说是影片的主角,虽然说影片的片名叫《汉娜姐妹》。伍迪在这部影片中展现了描摹现实的出色技巧和观察力,把悲剧和喜剧融为一体,在写实手法中猱入超现实效果,其完美结合堪称经典。

  但是,伍迪并没有“善罢甘休”。

   

  在不断的电影经验累积之下,伍迪的电影开始走向一个更为你完整的方向。整个趋势囊括了最早喜剧的无厘头风格,再加之后期的浪漫主义元素,达到了一个更为成熟的状态。

  关于哲学

  “我参加了一次存在主义的考试。我一个答案都没写,结果得了100分。”

                  

                  

  包括《无理之人》,一改多人叙述并进的方式,集中描述男主——一个职场失意的哲学老师,和一个女学生两个人的故事。男主故作深沉,矫情的说话方式,以及深陷哲学论道的思考吸引了女学生(艾玛·斯通饰)的爱慕。每一次两人相处时讨论的哲学话题,都不得不赞叹伍迪老头深谙影片对白之道。而男主对存在主义的追寻被一场谋杀策划计划弄得激动颤抖。男主角自始至终的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他渴望改变现实,渴望参与到政治或者社会改造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萨特认为:人生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你选择给予它意义。在萨特看来,人的本质是在他存在的过程中被他自己定义和造就的。男主自己选择做一个理想化的政治使者,伍迪看来,这无非是及其无理的行为。男主自以为给空虚无聊的人生带来意义,不过就是将自己脑子里的哲学理论将自己的犯罪行为包装成一种合乎理性的正义行为。

  伍迪善于以出乎意料的结尾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思想感悟。他的眼中哲学是不可迷信的产物,人给生活赋予的意义只是事后的一种自我态度而已。人生给人生观开了一个玩笑,伍迪则用男主的戏剧式结尾开了观众一个玩笑。

  除却影片明快的JAZZ的舞曲,伍迪在《无理之人》和《魔力月光》等一系列影片中都运用了明黄色的色调去表现电影场景,这种加了滤镜似的拍摄手法,和全片穿插其中的古典乐曲,无疑给影片加了更多辅助的调味剂。也只有伍迪才能表现出如此不符合常理的艺术形式。在令人深感电影戏剧化的同时,深刻体验到伍迪强烈的个人风格。这个神经质的导演,高傲,恋旧,话唠。每次都不禁让观者感叹,也只有他才能如此鲜明的展现自己。那种看不看由你的洒脱自信。也是伍迪个人风格的一部分。

  关于人生

  “我为人们想要了解宇宙而感到吃惊,你在唐人街迷了路都难办得很。”

  在交出“欧洲三部曲”之后,2013年伍迪推出一部惊讶影坛的作品——《蓝色茉莉》。

  它不仅成功在吸引了众人眼光,也获得好评,同时,也有市场票房的积累。

  这部由影后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电影,以凯特饰演的角色为主—— 一个经历破产,丈夫自杀,继子出走之后,搬到已然生疏的妹妹的旧金山家中重新开始生活的人。

                  

                  

  然而这个被谎言和自负包裹的茉莉花,在失去过去奢侈的生活之后,一心思还是想拼命跻身上流。她不断自言自语,述说过去的幸福生活和现状的不幸。不断的回忆过去,不断的用谎言来编制自己的富贵梦。这种自负,虚荣的心里在伍迪的电影中被严重抨击。她落难之后对妹妹延加指责,急于去区分他之间的距离。这无非是伍迪设下的一个个连环套。在影片温暖色调的衬托下,充满戏谑的意味。

  而《蓝色茉莉》无疑是伍迪近期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因为它相较于之前所涉及的三种风格,在喜剧,浪漫,爱情的元素多重包围下,更为熟练的运用这些核心元素之外,也是最具悲剧性元素的一部电影,让观众不禁产生严肃,伤感的气氛。

  这些吸收了无声喜剧片优点的剧作,充满了伍迪式的机智对白,代表了来源于纽约知识分子的浓厚地方色彩。而在影片中多次重申的存在主义危机,伍迪却反复认为这反倒是悲剧的一种魅力。他说“能成为一个可悲的人说明你非常幸运。”所以伍迪对自已缔造出的人物绝大部分没有给出意外的结局。不像好莱坞英雄电影那般波澜壮阔,伍迪似乎更倾向于平淡。因为这些人物的过程,就足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了。就如同《遭遇陌生人》最后那个相信灵媒近乎偏执的海伦娜最后也还是看似找到另一半,尽管剧中所有人物都无一例外的在遇到问题时借由白日梦和不可能实行的计划逃避现实,但是无法否认他们做出的所谓“努力”,只会把他们带进充满哀叹,不合乎情理,甚至于危险的境地中。这些不可或缺的元素,也证明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一主题。但是这些本应该以悲伤赚足观众眼泪的论道,却总是被他赋予一种自然,行云流水般的活力和生命力,故事本身,反倒是处处浸透着阳光普照般的光彩,让人莫名看的着迷,又被带出去狠狠耍弄了一番。

  但归根到底,人人都爱这个永远都在惊艳拄着拐杖都在追随者他的观众的知识分子。

  2016年,他又再次携杰西艾森伯格及克里斯丁斯图尔特,布蕾克莱弗利,寇瑞斯托尔携手献上一部满溢好莱坞复古情怀的作品,这一次,伍迪又能带给观众怎样的期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张紫妍已经结案?韩国不顾世界舆论嘛?
下一篇:高校德育的特点十篇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