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或出生率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我一直说不要再炒学区房了,主要是因为生育率持续下降,学区房的溢价很可能受到影响。其实这也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所有做儿童生意的共识。

  商品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需求的最根本可是说是钱,但却需要由人来体现,人少了就算钱多,总体也是市场变小。就像欧美日等国的钱再多,也无法和中国的大市场相比。当然光有人没钱也不行,印度就是典型,所以必须人多+有钱,还得都想买,那需求才算旺盛。

  北京2017年的出生人口达到巅峰,17万,之后就一路下降,到2020年就已经是10万了,2021年也差不多。全国的生育率都是这趋势,北京也不能免俗啊。

  而且,在教育市场是也有供需关系,那就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到2023和2024年达到入学高峰期这谁都知道,出生数字在那儿摆着呢。教育部门也不傻,自然知道多建学校多招老师,目的就是增加学位,怎么也得让孩子有学上啊。毕竟咱们是义务教育,你送孩子上学是义务,政府提供足够的学位也是义务。

  从我看到的数字,中国自二孩政策放开之后,也就是从2015-2020年,教师数量增加了20%,300万人。那北京呢,看看数字就知道了。

  

  这是网上搜到的数字,之所以用2012年的,是因为其他年的我没找着,也懒得找了。而且2012年之前的京籍出生人口都在10万左右,和2020年的上下差不多,所以对比起来更合适些。

  也就是说,到了2026年,京籍幼升小的孩子和2018年差不多,但教师却增加了不少,以东西海为最多。当然其他郊区应该也会增加,以通州昌平大兴为主。但反正都无所谓学区房,只看东西海的也就够了。

  那一边是孩子减少了小一半,达到当年的水平;一边是教师增加了不少,远超十年前。到时候是否会影响到入学低谷期的学区房价格,这就见仁见智了,反正那个时期还没到来,所有人都是瞎猜吧。

  当然,三孩儿的政策也都放开了,如果孩子生得多,也就意味着需求再度提升。这就看北京人有多少愿意多生的了,同样是见仁见智。还有就是如果北京放开落户,那也肯定能刺激人口增加,北京的整体房价都会上涨,学区房也就又会一马当先了。但这都没谱儿,看发展吧。

  二

  为什么出生率降低?我看过很多解释,连被外星人控制的说法都有,那就太离奇了。自认为相对关联性大的有以下几种:

  1.儿童死亡率降低,人类没必要用数量来进行风险对冲了;

  2.避孕工具和堕胎方法普及,人类可以选择合适要孩子,是否留下孩子;

  3.工业化导致各种娱乐方式增多,人类没必要只靠生孩子解闷儿了;

  4.教育普及,导致培养孩子的成本和时间延长,父母的付出压力太大,不敢多生;

  5.社会竞争加剧,父母不愿意孩子长大之后受罪,索性少生不生;

  6.贫富差距加大,年轻人看不到希望,生了孩子也很难阶层跃升,干脆甭折腾了;

  7.各国福利增加,尤其是养老相对有保障,没必要养儿防老了。

  至于有些人总念叨说跟房价太高有关,也不能说是错的,但关系不大,只是表象而已。鹤岗的房价很低,生育率却同样最低。新加坡房价不高,家家有房,北欧各国更是房价不高且福利爆棚,也全都不爱生孩子。所以只能说高房价和你有关,但和整体趋势关系不大。

  在缺乏节育手段的年代,人类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自然繁衍。当然,全世界都会用“杀婴”来进行人为调节,东西方都一样。官方虽然一直都试图禁止,基督教更是以宗教力量来推动立法,但民间的杀婴一直到近代才基本消除,都是有了避孕堕胎之后的事情。

  也就是说,人类在没有现代手段的时候会先生下之后再杀死,现代则是干脆不生下来,为什么会有这种选择?

  根源就是经济,是成本与收益的考量。这就是我的推测观点,欢迎被拍砖。所以在我看来,只要人类能够选择,那就会取决于经济收益的计算,毕竟人类是有脑子的经济动物,否则费劲巴拉的进化出个大脑袋就没用了,白消耗能量。那既然从古至今都会用各种方式选择生或不生,生多少,是否养大,根基就四个字:划不划算。

  三

  在古代,全世界的主流文明都是农耕。甭扯淡什么西方是海洋经商文明,胡说八道,没有农作物吃什么,拿什么交换做生意?总不能都拿手工业品吧,那早就饿死了。一切商业都源于食物,也就是农作物。

  那在农业文明时期,三个最重要的要素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工业时代增加了技术这个要素,其实农业也需要技术,只不过一直没什么发展而已。而且,农业时代的资本不是很重要,小农经济都是自给自足的,产出既是资本,留出了种子就是资本。所以,在农业时代就是土地和劳动力最重要。

  农民只要有了地就能生存,那在地多人少的时代,人多就能多生产粮食,也就是说,人数决定了财富多少。因此看看全世界的杀婴历史吧,杀掉的基本都是两种婴儿,一是女婴,二是有明显残疾的。也就是对生产劳动帮助少的,被农民认为成为不了劳动力,投入产出不合理的才会被杀掉。父母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在生存压力面前,不得不做出残酷的抉择。

  在古代,无论东西方,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那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天然做大的本能,愿意扩大家族规模,这样统治者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每户的户主,家族的族长都是统治者,他们的收益是什么?是榨取下层阶级的剩余价值。

  也就是说,在农业时代,任何一家要想多赚钱,那就是增加劳动力多生儿子,这样当父母的才能多赚钱,才能发家致富。

  四

  以中国为例,直到20多年以前,小农经济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主要生产模式。而中国的儒家文化也是典型的家庭伦理系统,根基就是“孝”,子女要服从父母。甚至由此演化为最高统治者“以孝治天下”,孝顺听话服从成为皇权时代的根基。

  多说一句,别以为西方从一开始就不讲究孝,都一样的。人类为了生存,必须总结推广对自己有利的生存模式和理论。谁都有老的一天,都担心自己老了之后谁来养活,所以东西方都一样,都有子女赡养老人的传统。

  只不过到了近现代工业文明崛起,财富迅速增加,在社会福利化的背景下,西方才逐渐不强调家庭赡养老人了。这也就被中国公知们所故意扭曲,故意让普通人误解,以为西方从一开始就不讲究“孝”。

  西方确实是没有特意强调,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统治方式,用神权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强调孝顺。但看看《圣经》,从《旧约》的“摩西十诫”中就有赡养老人的内容,第几条我忘了,自己翻翻吧。而且圣经中的故事也净是提到赡养的,这是“博爱”的一部分。就跟咱们《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道理,放宽了就是博爱,单提出来就是“孝道”。这只不过是统治手段的一部分,甭太拘泥了。

  那只说中国的孝吧,怎么做?在小农时代,一对夫妻继承或分到了土地之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下了儿女之后进行抚养,如果没能力培养上学,那到三岁之后就能帮着干活了,也就具备了工作的能力,可以被榨取剩余价值了。

  别抬杠,中国完全取消童工没多少年,到现在农村孩子帮着做农活儿也不是新鲜事。在工业化早期,孩子更是劳动力。

  知道我老娘是几岁参加工作的吗?三岁半,不到四岁,在现在上幼儿园的年龄,我老娘已经去打工了。当然不是重体力,而是在厂子里剥桔子,把桔子皮晒干做陈皮。这发生在解放前的上海,所有小孩儿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不仅能换取饱饭吃,还能给家里带回半碗米。

  当然这种环境也就是在上海才有,在工业不发达的地区,小孩儿想打工还没地方可去呢。所以我老娘说她刚到北京的时候,和北方人说起从小打工,收获的不是同情,而是羡慕:这么小就能出门给家里挣饭钱了,真幸福!

  五

  欧美也一样,现在美国也没有完全禁止童工。去年,2021年10月份,威斯康星州刚通过了法案:如果次日上课,14-16岁的合法工作时段为早6点至晚9点30分,如果次日不上课,童工可以延长工作到晚上11点。

  在中国,你能想象哪个省出台政策,允许14岁,也就是初二的孩子在周末加班打工到半夜才回家吗?但这就是欧美的传统,很难撼动。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期,可以说资本家是靠压榨童工才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也才能给国家提供巨额的税收和军费。

  资本家为了利润,宁可雇佣孩子也不雇佣他们的父母,所以当时的英国底层只能靠多生孩子才能维持温饱。哪有什么人权,哪有什么福利?资本主义只有赤裸裸的剥削与压榨,孩子的命,不如狗。

  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什么利润最高?能源,在当时也就是煤矿。

  而采煤怎么最节省成本?把坑道挖窄,能节约大量的施工费用。之后再雇佣童工,比成年男性的工资要低2/3。所以当时煤矿工人的平均年龄是8岁,最低年龄4岁就行。

  而且童工无论男孩儿女孩儿,女孩儿一律剃光头,同样要下矿挖煤,直至累死、打死或被事故弄死。他们没办法,为了给父母赚钱,为了给资本家赚钱,无力反抗,只能忍受。

  还记得《扫烟囱的小男孩儿》吧,那就是典型的城市童工,一般都是3岁起,只有他们才能钻进细细的烟囱,赚钱养家。再大点儿还干不了这活儿呢,有可能被卡在烟囱里活活饿死,死后才能被捅下来,活着的时候会挣扎,不好捅。

  总之吧,在现代化福利出现之前,孩子一直是家庭的重要劳动力,无论农业社会还是工业化初期都一样。工业化只会更苦更累更残忍,还不如干农活儿呢。在利益和生存的趋势下,孩子就是父母的赚钱工具,除非你是有钱人,否则想爱孩子都没资格。

  六

  上学,帮着干活是必须的。之所以古代有多子多福的说法,就是因为生养孩子的成本很低,加双筷子而已,只要到了三四岁就能干活,之后就是赚钱了。

  如果有十个儿子,那不仅是壮劳力,这家在村子里谁敢惹?养儿防老不光是为了被赡养,也有老了别被人欺负的意思。农民之说以重男轻女,那是因为他们见惯了孤寡老人被大嘴巴抽,按在地下被啐满脸痰的场景。谁老了都怕被欺负,怕被吃绝户,所以才要有儿子撑腰。

  多生几个儿子,人少地多的地方就参与耕种,多个劳动力就能多种几亩田。人多地少的地方就送出去学徒,或者给人当佣人,地主家是需要小厮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就是人多地少的后果,轰出去赚钱,赚到了送回家给父母统筹安排,赚不到死在外边就活该了,命苦。

  真要是有十个八个儿子,那就相当于置办了一群大牲口,只吃饭不给钱的那种。长大了娶得起媳妇就娶,娶不起自己想辙去,父母也没办法。如果能娶到,那老人在的时候是不能分家的,子又生子,子又生孙,一大家子拿老太爷当族长,多威风啊。不光能挣钱,出门还有面子呢。

  所以,在农业时代,生儿子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自然愿意多生,多多益善。这是劳动人民千万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一代代相传,必定有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否则活不下来。

  之所以那会儿的人愿意多生,就是因为见到了家族长老能过上好日子,所以才让人羡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现在不同,见到的榜样都是中年时为孩子操劳,到老了为孙子操劳,一辈子得不到实惠光受累了。那这种榜样没什么可羡慕的,自然减少了模仿的欲望,也就不爱生了。

  七

  有缠足的恶俗。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某一段时期内,女儿也是不好嫁的,女多男少嫁不出去。那就只好多给嫁妆了,要不然都没人要。富人家无所谓,嫁妆彩礼从来都是等额互换的,图的就是闺女不受欺负。

  而穷人家对于嫁妆就为难了,不给的话嫁不出去,给的话又掏不起。而且还有“闺女大了不中留,留来留去结冤仇”。不仅女儿埋怨,周围的风言风语也受不了,怎么都是难受。

  而且,女儿不像儿子,怎么都当不了重劳力,不收彩礼的话注定赔钱。因此古代的重男轻女才盛行,溺婴现象也就以女孩儿为主。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女多男少的时期,比如战争年代,自己还朝不保夕呢,生了女儿不仅是累赘,不是让人抢走就是被糟蹋,还不如让她早点儿去投胎呢,兴许还能投个好人家。

  所以,在古代对女婴的性命选择是持续的,但也有高低谷之分。男多女少的和平时期,那等女儿出嫁时就能赚,男少女多的乱世,杀婴现象就大量增多。或者是灾年,就算知道将来男多女少也没办法,眼下是没法养活的,那就只能先顾眼前了,别怪父母心狠。

  子女在那些年代也是商品,插个草标就能卖,无论是童养媳还是当童佣都行,甚至是卖入青楼,历朝历代都一样。《红楼梦》里哪儿来的那么多丫鬟啊,不都是买来的吗?而且随着市场逐渐成熟,还出现了众多交易形式,死契活契各种等级花样繁多。

  奴隶贸易是人类最早的商业模式,至今每年还有几百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呢,产业链更是延长到让人头皮发麻的程度。不说了,太残忍。

  所以,在中国古代,如果是和平年代,男多女少的时期,生了女儿并养大就是赚钱的生意,还能和亲家结成联盟。在灾荒战乱或女多男少的时期,那就是赔钱。以至于很多穷人家都不管赔赚了,直接就重男轻女的杀婴,或者养到三四岁就卖,终生不再想见。

  八

  总之,在古代,生孩子其实就是做生意,重男轻女更是经济上的考量。之所以愿意多生,就是因为能赚钱。直到九十年代,哪怕在北京,子女一旦参加工作挣钱了还要给父母每个月交饭钱呢,结婚后或父母退休后就更得给赡养费了,子女多的家庭也就收得多,很让人羡慕。哪怕是现在,应该有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还得每个月给家里寄钱,都是没办法的事情,生存而已。

  但城市化毕竟使得社会不同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不掌握在市民手中,教育和法律又使得投资期延长,至少在16岁之前是不可能给父母创造收益的。除非是当演员或拍抖音,否则养孩子几乎成了纯消费,不是投资没回报了。

  那人们自然会算账,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钱的买卖没人干。虽然繁衍是物种的本能,但在人类这种有经济思维且能选择的情况下,自然很多人选择了少生甚至不生。这无所谓道德,就是经济因素导致。

  看看世界上现在的国家,越穷的地方生的越多,越落后的地方越爱生。这不是什么民族性和宗教传统,就是本能的经济考量和模仿别的家庭。只有生孩子划算的地方,出生率才会更高。

  乌克兰之所以成为“欧洲子宫”,就是因为太穷了,所以政府鼓励妇女们代孕,把生孩子当成出口创汇的生意来做。这几年乌克兰业务量扩大,都快成为“世界子宫”了,亚洲的中日韩等国也去乌克兰找代孕的,据说几万欧元就能享受到超级VIP服务。估计战争让他们的生意变差了吧,也不知道是好事儿坏事儿。

  九

  那要想提升出生率怎么办?没什么好办法,人类促销的手段就两个基础:恐惧与贪婪。让人们恐惧没孩子的痛苦,贪婪生孩子的利润就行了。

  比如,取消或降低养老保障,没孩子或孩子少的不给福利,天天再宣传孤老户动不动挨揍的新闻,让全社会鄙视欺负没孩子的,尤其是年轻时能生不生的。这种事儿多了自然让年轻人感到恐惧,看谁还敢不生,否则到老了就是流落街头,一天三遍打。

  然后再给生孩子的补贴,福利少了都不行,必须激发出贪婪的欲望,得真的能赚钱。比如福利房只低价卖给孩子多的,生8个以上的免费给别墅。优质教育资源只向孩子多的家庭开放,五个孩子以上的才有报考清北的资格。公务员考试先进行资格筛选,独生子女不许报名。其他的给补贴安排工作什么的更是有的是损招儿,就看想不想刺激了。

  中国古代各种手段都用过,晚生晚育的甚至能让父母罚款坐牢都不新鲜,只要能想到,就能刺激出花样儿来……

  以上都是笑谈,仅供参考。

  北京章哥,免费回复粉丝房产购买、投资各方面的抉择疑问,并结合行业20多年经验提炼总结出买房干货。

  如果你有问题,根据主页个人简介就可以加到我。

  欢迎朋友们收藏。 部分已发布的干货文章链接:买二手房全流程详解--小白看完也全明白北京买房,买城区还是买新区?一次说个明白买什么样的房子最保值?请参照这6条标准刚需的人生第一套房,注意躲开这四个坑刚需首套,资金有限,买房的第一大忌:不要想着什么都想要房子不是标准品,没有统一的行情,更没有所谓的时机2021年三大政策的底层逻辑,决定了至少20年的楼市走向

上一篇:遗哂录
下一篇:男人常说:娶寡妇,不娶生妻!比起寡妇,生妻为何会遭人嫌弃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