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途岛》被搁置15年,原来是因为日本公司不愿投拍自己打的败仗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摘要]罗兰·艾默里奇告诉《一线》,自己很早就向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提出了《决战中途岛》的拍摄计划,谁知恰好赶上哥伦比亚被日本索尼影业收购,索尼不愿意投拍一部讲日本战败的电影,计划只好搁置,这一搁就是15年。

  腾讯新闻《一线》 作者:三禾

  说到灾难片,好莱坞无人能出罗兰·艾默里奇其右——他的处女作《诺亚方舟准则》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此后的《宇宙奇兵》《哥斯拉》《后天》《2012》等科幻作品,每一部都是影史经典。此次,他将目光从未来收回,转向历史,还原了二战中最传奇的一战——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发生在珍珠港事件之后,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日本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并准备了详细的作战计划,预计摧毁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中途岛,并进一步向美军大本营进攻。傲慢的日本人没有料到,与之实力悬殊的美国海军,却凭着精准的情报系统和英勇的飞行员,以仅损失一艘航母的代价,击沉日本四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取得初步扭转太平洋战局的胜利。

  

  罗兰·艾默里奇告诉《一线》,自己很早就向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提出了《决战中途岛》的拍摄计划,谁知恰好赶上哥伦比亚被日本索尼影业收购,索尼不愿意投拍一部讲日本战败的电影,计划只好搁置,这一搁就是15年。

  

  罗兰·艾默里奇在片场

  但这反而像是“命中注定”——十年后,罗兰遇到一位出身海军世家的年轻编剧,两人一拍即合,重拾“中途岛”计划;而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罗兰发现,他们选定的男主角原型,居然有着跟自己叔叔一样的经历。这些巧合,让他们能够通过更真实的细节,展示大历史中的小人物、以及小人物是如何影响大历史。

  另一方面,15年过去,特效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还原激烈的海战场面成为可能,让观众大呼“过瘾”。罗兰·艾默里奇笑称,自己对特效团队太苛刻,总是说“这还不够逼真”,“他们都有点烦我了,但是最后看到成片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自豪。”

  二战中最了不起的一场战事,15年前就想拍

  《一线》:据说您15年前就想拍这部电影。

  罗兰:对,当时我已经和哥伦比亚影业谈好了,这部电影至少需要1.5亿美元。但那时候索尼公司(日本)收购了哥伦比亚,索尼那边想了很久,最后说不行,他们不想花1.5亿美元来拍一场他们(日本)打的败仗。这事儿让我非常沮丧。

  《一线》:您为什么对这个故事这么感兴趣?

  罗兰:我认为这是二战中最了不起的一场战事。日本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而美国人没有任何准备,靠着运气和少数天才军事家,花了六个月才找到击败日军的方法。

  

  伍迪·哈德森饰演中途岛战役的指挥官尼米兹

  人们一直称它称为“中途岛奇迹”,这其中有很多运气的成分,日本人也有些自大,他们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到来。

  《一线》:您之前的影片,包括《哥斯拉》《后天》《2012》,都是关于未来的,这次为什么会回过头去关注历史?

  罗兰:做为一名居住在美国的欧洲人,你看到周围的一切都是民族主义和右翼政党的兴起,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想这是一个机会,来提醒人们,这些曾经的年轻人,为争取人类的自由和对抗反法西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线》:在之前的影片中,您总是在提醒人们关注环境、自然。

  罗兰:其实我的电影总是从平凡的、普通的人开始,但他们面对着全人类所面临的巨大的问题,所以影片中总是有一个大事件,里面的角色必须与之抗争。在《 2012》中是一场世纪大洪灾,在《后天》中是一场大风暴所带来的冰河时代,而这次是战争。

  离指挥官更远,离飞行员更近,没有一个人物是杜撰的

  《一线》:15年前您就写好这个故事的剧本了吗?

  罗兰:不不,当时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有进入写作阶段,因为我还在拍《哥斯拉》,挺忙的。大概五六年前吧,我认识了一位年轻的编剧,我对每一个年轻的编剧都会问一个问题:你内心最想写的剧本是什么?他说他最想写中途岛,因为他的家人都是海军,他们家有海军的传统,而且他认为中途岛是最有魅力的一场战役,所以他来写这个剧本非常合适。

  《一线》:他对故事中的那段历史很了解,是吗?

  罗兰:是的,他比我更了解,因为他从小就每天都在想这个事,一般的孩子喜欢玩超级英雄的游戏,他就喜欢玩战船、地图,而且他把关于中途岛的每本书都读了两三遍。我们还把剧本交给一些历史学家,让他们看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如果有不对的,一定要告诉我们。

  《一线》:跟1976年的《中途岛战役》相比,《决战中途岛》是不是换了一个叙事角度?

  罗兰:是的,这两部是完全不同的风格。1976年的那部只讲述了最后两个月,但对我来说,展示全部六个月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不了解前面发生的事情,你就不会明白这场战事有多么了不起、赢得有多么艰难。

  《一线》:1976年那部是从更广的历史视角切入的。

  罗兰:是的,里面有很多明星,还用了很多纪录片的素材,我感觉有点怪怪的,一会儿是电影,一会又是纪录片。我就想,我要离飞行员们近一些,离指挥官们远一些。

  

  《决战中途岛》舍弃了“将军”,将普通的飞行员们作为主角

  故事中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一个角色是杜撰的,这更增添了传奇色彩。讲述他们的故事,也是在为他们建立丰碑,这样他们就不会被人们遗忘。

  

  罗兰·艾默里奇率领的“中途岛男团”和“军嫂”们

  《一线》:这场战争涉及数千人,为什么选择贝斯特作为主角?

  罗兰:主角的选择取决于我们讲故事的方式。我们会想,如何展开这段故事呢?焦点落在“企业号”上——那艘航空母舰;而“企业号”上的焦点又落在飞行员身上。其中有两名飞行员都是在一天之内击沉了两艘航空母舰,一个是达斯蒂·克莱斯,一个是贝斯特。我们选择了贝斯特,因为他的妻子和女儿在珍珠港,而达斯蒂没有,能理解我的意思吗?

  

  男主角迪克·贝斯特与他的妻子

  然后对我来说最有意思的是,贝斯特身上发生的事,也发生在我叔叔身上。我有一个从未见过的叔叔叫沃尔夫冈,他是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在战争中肺部受了枪伤,战争结束后他牺牲了,因为当时德国没有好的医院。后来我哥哥起名时就用了我叔叔的名字,而我这个哥哥也是名飞行员。

  《一线》:太巧了。

  罗兰:是的,像是命中注定。所以我对这个角色很有感触,他再也无法飞行了,这是一件很让人悲伤的事,因为他是那么的热爱飞行。

  《一线》:而且他也很有个性。

  罗兰:没错。但是我们还是让角色比现实更狂野了一点,有些虚构是有必要的。而且他必须学会承担责任、学会领导别人,他要成长,他要认识到自己也是有恐惧的。

  

  男主角迪克·贝斯特在战斗中经历了成长

  真实还原“俯冲轰炸”,技术要求比科幻片还高

  《一线》:电影中的战斗场面非常棒。

  罗兰:确实如此。我非常明白,战争电影,或者说所有电影,都要努力去展现一个别人没有展现过的元素。在这部电影中就是“俯冲轰炸”,因为俯冲轰炸机在五分半钟之内,就炸毁了日军的三艘航母,然后再逃回天空。很多人在那次轰炸中丧生,迪克·贝斯特是一个特例。

  

  “俯冲轰炸”是《决战中途岛》的“燃”点

  他们从12,000英尺高处开始俯冲,径直向下对准航空母舰。当你站在航空母舰上的时候,你当然觉得它非常大,但是当你从那么高的高空向下俯瞰的时候,它其实很小,而且你要保证能击中它。而且肯定,所有人都会向他们开火。

  现在已经不会有这样的战斗场面了,现在都是一个人在一个黑房间里的屏幕前,像打电子游戏一样,发射炸弹。这也表明,他们当时是多么的勇敢。

  《一线》:要还原这样的战斗场面,对技术的要求是不是比您以前拍过的科幻片还要高?

  罗兰:是的,科幻片反正你知道都是假的,这个必须要非常真实。我对他们非常苛刻,总是说“这还不够逼真”,他们都有点烦我了,但是最后看到成片的时候,大家都非常自豪。

上一篇:《误杀》:前半部分,索然无味!后半部分,津津有味
下一篇:影评:《疯狂的外星人》啥也不说一切都在酒里了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