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少成年人,正在被偏见绑架
现在的女孩子,太难了。
不赶在冲浪第一线,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早就被贴上“绿茶”标签:
穿漂亮短裙出门,绿茶;
在朋友圈晒自拍,绿茶;
和男生一起“哈哈哈”,绿茶……
现在,就连和异性一起打篮球时没扎头发,都能被列入年度绿茶行为。
不扎头发 = 心思不纯 = 想勾引别人男友,有这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觉得有些好笑。
2020年了,我们在生活中还是没能学会不带偏见地看世界。
总要靠细节上的“蛛丝马迹”,轻易地给出自己的判定:
“男生化妆,也太娘了吧!”
“混饭圈的人真的有脑子吗?”
“原来是女司机啊,难怪……”
“杨X萍那么成功有什么用,没有孩子人生还是不完整。”
……
偏见,像潮水一样裹住每个人。
前几日,网易新闻和小红书一起发起征集,想听见那些真实存在的关于“偏见”的故事,探讨该如何对抗它。
今天,《我们》带来了答案。
@百香玛德琳
“胸大无脑。”
这句话从中学时代一直伴随我到现在。
@周琪CJ
“你一个男生,怎么还怕黑呢”
“你一个男生,怎么还恐高啊?”
“你一个男生,怎么还怕蟑螂?”
“你一个男生,电灯泡都不会换?”
抱歉,没活成超人+贝爷的样子是我的错。
除了会飞之外,我就该把这俩人能干的事儿全对付了
@a九命一心
我看过最无语的一条评论是,双十一各位男士又要大出血了,败家娘们又开始了。
每当有人说“女性买东西,喜欢给全家买”,就有人反驳还不是花的男人的钱。
合着女性都没有挣钱,全靠男人养着呢。
@赵芝莹
“女生哪懂足球啊?”
“学生怎么还化妆?”
“别和女博士谈恋爱。”
我是个在读女博士,很喜欢足球。
@Tina
多大了还不结婚?
还不生娃?
……
这么喜欢多管闲事,你是亚里士多德的妹妹珍妮码士多么?
@怎么办呢
之前追求一个女孩,彼此很聊得来,一起出去玩时也很愉快。
但某天之后,她突然开始对我冷淡起来,后来干脆消息也不回。
旁敲侧击地去问了她室友,才知道她无意中发现我其实是山东人,觉得山东人都很“大男子主义”,于是我就进了“社交黑名单”。
我又做错了什么呢?
@花儿
放弃公务员的工作跑去创业时,最常听到的话就是“女孩子还是稳定一点好”。
现在我的画室已经开到了第三家。
只想对那些盯着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的人说——
顾好自己,少管别人。
@伟
在南方读大学,夏天太阳很晒,我有时会打伞。
几乎每一次都会被同学嘲笑不爷们。
“你一男的打什么伞,也太娘了吧。”
他们说。
@vivi呀
河南人。
不偷井盖不偷井盖不偷井盖。
重要的事说三遍。
@家里有只熊
我是武汉的,这里有热辣的夏天,和督促行人文明过马路的、嗓门极大的大爷大妈。
某天下班,十字路口等红灯。
我热得来回踱步,心里满是燥火。
这时背后的大妈叫了我一声:“诶,小伙子!”
我没理,心想我只是来回走而已,并不是要闯红灯,您看准了再教育好么?
大妈又叫了第二声、第三声。
我不耐烦了,回过头,不满的话都到嘴边了。
结果,我看到大妈指着用伞搭置的简易凉亭,说:小伙子,天气这么热,过来乘乘凉啊。
那一刻,我羞得无地自容。
@去冰无糖
最近我升职了。
鬼知道我有多少次在卫生间听到不同的人在“那么年轻,长得又不错……”
她们欲言又止,我却知道话里的意味深长。
无非是有背景、潜规则、太年轻担不了大任这一类的猜测罢了。
一起升职的男同事却得到了大家“实至名归”等等的夸奖。
凭什么?
@kevin
初中不小心忘记值日,班长替我背锅做完了。
班主任事后问起来,首先问我了一句:你是独生子女吧。
我愣了几秒,不知道他为什么问这个,然后回他:是。
“怪不得呢……”
@是风动
跟现在的室友隐瞒了自己单亲家庭的身份,只是为了不想让他们把我的个人缺点全归因于单亲家庭的标签上。
上了大学后才真的感觉到,我们单亲家庭的孩子会被区别对待。
@emma-
饭圈女孩,不是怪物。
不是所有人都会拿生活费打投、没理智地骂人。
打着爱豆名义到处挑事的,我们粉丝自己也嫌丢人。
@越前柠檬
没走过人家的路,就别轻易指教。
最开始决定换专业的时候,没人看好我。
身边的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放弃教育专业,去“不适合女孩”的土木工程专业。
一年过去,现在的我在认真为未来做规划,每天都过得充实无比。
很多时候人们对某个行业的偏见只是源于不了解。
可你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那条路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难走。
我知道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我的选择,但这是我的生活。
我只想用忠于自己的方式过好它。
@煌煌
我们市有条教育鄙视链。
如果不是在那几个“好学校”读书,就会被认为成绩差、人笨、素质低。
高中那会儿我因为家里变动,从普通中学转到了某个“好学校”。
现在我都记得有些同学像看土包子一样看我的眼神。
那个时候我努力融入却一次又一次被排斥,真的受伤很深。
@小熊猫君
我从小就胖,别人给我起的外号,都跟“胖”有关。
他们可能总觉得胖子都是暴饮暴食还不运动造成的。
但我是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吃了带有激素的药,才变成这个样子。
每次在外面被喊外号的时候,心里总会很难受。
想让他们别那么叫我,但谁会在意呢?
@咕咕黛
刚去研究所工作的时候,一次因为大意在计算上出了点错。
当天为了弥补过失忙到了很晚。
当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准备回家时,没想到连实验室的门都没出,就听到隔壁两位师兄在谈论——
“导师怎么能招女的来做这种工作呢……真的不适合……”
@大概是傻了吧
我从小就比较内向,也不是不善于社交,就是能不见人就尽量不去见人,可以的话,我宁愿一个人呆在家里安安静静看书。
但我妈坚持认为男生就应该要入世会social,所以必须要把我给培养成“男孩的样子”。
她会在亲戚朋友的婚宴寿宴前把我推荐过去当小主持人,不顾我的紧张,更不知道我因为必须要在一群人面前发言而恐慌到失眠……
现在我长大了,如她所愿变成了一个“外向”的人,但心里总是没有安全感。
等我以后有了孩子,不管内向还是外向,我都想以没有偏见的方法去抚养她/他。
@坚持的小木匠
每次我说喜欢木工,都会被嘲笑一下。
“居然还有人喜欢木工?你真的是90后吗?”
但我坚持了好几年,每天做完家务,就会练完木雕。
有时候会在小红书上po一些照片。
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很多和我一样,喜爱木工的年轻人。
我们不是异类,望周知。
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被告知“你应该这样”,仿佛人生,只有非常有限的标准答案。
但其实,每个个体都独一无二。
我们都有拒绝“被审视”,忠于真实自己的权利。
小红书用户@其寺Mar 曾在社区分享自己的故事:
因为脸上有雀斑,她一直是别人口中的“丑女孩”。
“你的脸有没有洗干净?”
“为什么你小小年纪,脸上就长这些东西?”
类似的话成了她心里的刺,好在她最终走了出来。
如今的她,可以自然地把这段经历说给社区的更多女孩听,让她们明白,每个女孩都可以打破偏见,自在地生活。
@钳钳妈阿曼达呀 也提到,当妈妈不意味着你就老了、就丑了,就没有追求美的自由了。
有了孩子之后,还是可以享受快乐,保持性感,还是能有梦想,为自己而活。
在小红书的社区里,你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故事。
生活往往并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相信的、期待的、热爱的。
不必迎合他人的目光,失去自己的色彩,而是勇敢地表达自我,活出喜欢的模样。
正如这支片子所表达的,我们不必等待一个毫无偏见的世界。
我们,可以将自己活成想要的样子。
不设限
不后退
不怕光芒耀眼
我们可以
我们一起
去创造一个我们想要的世界。
上一篇:原创“冷门但口碑惨不忍睹”高分片,每一部都是海的遗产,值得N刷
下一篇:原创NBA球星带队能力排行榜!科比第5,詹姆斯第3,第一不是乔丹!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