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虎虎》《珍珠港》到《决战中途岛》看同题翻拍剧的主题嬗变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决战中途岛》公映,使人禁不住想到之前拍摄的同样反映“太平洋战争”题材的宏观式电影《虎虎虎》与《珍珠港》。

  其实这三部电影互有交集,但对战争的表现方式,却迥然不同,拍摄技法也南辕北辙,从《决战中途岛》的最新面世,可以看出,这部电影,也在吸取之前电影的不足与欠缺点上重新起步,才成为了今天这样的模式。

  可以特别地感受到,《决战中途岛》吸取了《珍珠港》的教训,战争题材中,实在不适合放上一个爱情的取舍与生离死别问题,因为中国人有一个说法,叫“战争让女人走开”,这里女人有两层意思,一种是女人的性别,另一种是女人身上的女性身份,在战争中,即使是一个女人,也不应该视着女人。而《珍珠港》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女人隐喻着战争中的利益选择。

  这个隐喻不错,《珍珠港》在构思的时候,不能不说野心很大,用二男一女的爱情关系,平行对应于二战争夺战中的利益攫取。

  由此可以看出,从某种程度上讲,《珍珠港》里的三角恋情之争,完全是战争动机的是一种爱情化演衍。

  我们可以把《珍珠港》里美、日对太平洋的争夺,视着两个男人对一个共同的心仪的女人的角逐。

  而与此对应的是,影片里的两个美国大兵也同样爱着一个女人,基本就是战争大背景下的隐性动机的折射与象征。

  这也是编导为什么在《珍珠港》里表现一场跷蹊古怪的爱情的原因。影片里的雷夫与丹尼从小在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其中雷夫还一直以大哥哥的身份罩着丹尼,这种关系,基本相当于太平洋两端的美国与日本的关系。

  本来他们能够和平共处,但因为一个女人的缘故,两个人之间却是恶言相加,甚至上演了全武行。电影里有一段台词非常有意思,当雷夫被问及德国战机的特点时,雷夫说:“纳粹战机永远比你快,一下就窜到云层飞到你上方,然后像某些美国人一样,从背后偷袭你。”

  在电影里,也毫不隐讳男人之间的争夺女人,完全与战争中的较量有着一样的属性。

  但是,在《珍珠港》里,编导用以标榜的是爱情关系中的理性力量,战胜了人的原始的对目标物的攫取,在电影中的爱情段落里,美国大兵的人情味,显示了编导们这样的说教:那就是兄弟不应该相争,而应该用一种人性化的礼让,化解人类对资源的争夺困境。

  无疑,落实这一原则的美国大兵,更具有高风亮节的道德要素,电影里用以表明的是,这么优秀的道德承载者、伦理执行者、情理规范者,才是人类的精神前行轨迹,是最终战争胜利的最佳承受者。

  无疑,在《珍珠港》里,几乎对日本人没有任何深刻的描述,影片里的山本五十六可以说是同一题材中表现最差的一个角色,几乎没有展现出人物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动机所在。

  弱化山本五十六的动机的原因,显然是在这个电影里,编导已经通过整个电影的爱情线索,把电影的主题表述清楚了,那就是对资源的势不两立的争夺,导致了战争双方的大动干戈的原因所在。

  《珍珠港》拍摄于2001年,至今已经十八年。《珍珠港》显然用一种庸俗化的手法,图解了战争的因果关系,影片里的爱情线索,压制了影片里的战争双方的主线与主导人物,里面的山本五十六与罗斯福就像打酱油的角色一样,在影片里说着一些毫无心理支撑的面场上的大话、空话与废话。

  这就有必要把1970年拍摄的《虎虎虎》翻箱倒柜出来,在这部影片里,日方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而美国一方,基本没有什么中心事件,因为美国作为被袭的一方,在战争到来之前,实在不知道表现他们干什么。因此,在《虎虎虎》里,作为进攻方的日本一方神气十足,气宇轩昂,非常的出彩,而美国的一方,则是情节支离破碎,只能沉浸在追索情报的蛛丝马迹中拉拉扯扯,唠唠叨叨,一方面是日方的刀光剑影,箭在弦上,一方面是美方婆婆妈妈,吞吞吐吐,因此这个电影里明显是把日方的气势渲染得更加无畏而强健,美国一方则是软弱而无能。

  这种美国人无所事事的尴尬状态,在《珍珠港》里得到了有效缓解,因为《珍珠港》里在表现日本人厉兵秣马的时候,美国大兵也在马不停蹄地谈恋爱,制造新的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珍珠港》里留下生命基因的是后来牺牲的丹尼,而雷夫则负责抚养了这个与他有着竞争关系的男人的后代。从某种意义上讲,丹尼牺牲了,但是他的基因流传下来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丹尼完成了自己基因的传承,他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如果用这种爱情关系,来比对影片里聚焦的战争双方,则同样会得到一个令人沉思的的耐人寻味的答案与结论。

  虽然《珍珠港》里的构思不错,形象化地折射了战争的本质性的掠夺资源的性质,但是,如此暴露性的揭示,安在美国人这一边,却使得电影里的美国一方无意中交待了他们的致命的软肋,就是战争迫在眉睫,世界各地都在生死存亡线上挣扎抗争,你却在椰风、沙滩、海浪包围的浪漫情境中,放肆人类的原始本能,这不是不打自招地说明了,珍珠港之所以被偷袭,还不是美国人玩忽职守,咎由自取吗?

  所以,《珍珠港》里的爱情描写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展示了美国大兵站在人性与人情的高度上,更具道德化的制高点优势,显然比在情感上一片模糊的日本鬼子更富有正能量的气质与底蕴,在战争中居于仁义之师的阵营,另一方面,却隐性地透视出,美国大兵把兵营当成了寻欢作乐的世外桃源,尤其是影片里的浪漫情境的提供,采取了与《泰坦尼克号》相仿的方式,就是利用兵营所在的大海、晚霞、仓库等同类场所,来制造那种纯粹的意境。

  比如,影片里,男兵带着女护士去看晚霞,然后用升降机吊上军舰的侧舷,此种公然利用战争武器这种道具,拿来作为爱情的炫耀玩具,与《泰坦尼克号》里借景在豪华油轮的船头凌空欲飞秀有着内质的结构,但《泰坦尼克号》里衬托爱情的场所,本身就是一个悠闲的天地,在这里一对男女尽情地享受海上的自由空气,也算是一种浪漫,但在战争机器的旁边,男女二人躲开监控,借助武器的气派,获取两个人在一起的罗曼蒂克,实在有一点令人啼笑皆非。

  而另一个美国大兵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前一个大兵更加无所顾忌,竟然带着他前任哥们的女友,驾着飞机,在天上写就浪漫篇章。在空中,他玩起了飞机翻跟斗游戏,让女护士惊声尖叫,如期收获了女人的小鸟依人的靠近,然后飞机降落,竟然平安无事,两个人再次如入无人之境,来到了放置降落伞的仓库,在这里情意绵绵,珠胎暗结。

  所以,《珍珠港》里的爱情故事,受到了参加二战的老兵的抗议。

  《珍珠港》无疑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它意图在《虎虎虎》过分严谨因而显得无趣得多的电影叙事之外开创出一条新路,但是,把战争当作爱情的衬托显然是不可取的,尤其是这种爱情完全是生编硬造出来,以使得爱情成为战争的一次图解,更是让战争变成了儿戏。

  《决战中途岛》吸取了《珍珠港》教训,重新回到了纪实片的角度,来展现战争中最能代表关键性进程的核心视角,所以电影里以情报员与飞行员的两个真实人物为故事主线条,以他们在战争中决胜关卡的至关重要的提拎,来表现整个战争的进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决战中途岛》更像是斯皮尔伯格在《兄弟连》中采取的拍片方针,那就是采用纪实性的手法,放弃情节化进程,凸现战争亲历者主体角度的切实感受,来复现战争本身的细部,而斯皮尔伯格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拍摄原则,则可以说是在《珍珠港》中得到了延续,都是重点表现前台的情感脉线,而战争是附着在人物的身上的,只不过《拯救大兵瑞恩》对战争的深刻认知远比《珍珠港》的胡编滥造要高超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决战中途岛》实际上意味着战争影片的一种最新款式,那就是以战争中个体生命作为视角主体,这个主体才是最能表现出战争中的代表性烽烟与视觉震撼的。那种言情剧的形式,如《珍珠港》这一种,把战争推向背景,最后只能是对这一场战争的严酷性与真实性的亵渎。

  《决战中途岛》这种对战争片表现方式的选择,可以说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战争片的本质属性,因而我们不能轻视《决战中途岛》中折射出的电影对反映战争观念的巩固与坚守。

  无独有偶,实际上,在中国的战争片中,我们也与《决战中途岛》走的是不约而同的一条道路。

  今年公映的《决胜时刻》,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期间的一段历史史实,但这部电影与之前表现领袖影片不同的是,影片里加大了对普通人角度的表现份量,如直接让担任警卫的士兵,出现在了渡江第一线,从而为这个电影带来了更多的由战争的直接参与者能够感受到与体验到的独特的视角,这反映出中国的战争片,逐渐开始有意识地从“司令部真实”向“战壕真实”进行悄然嬗变。

  而这种嬗变的走向,在《决战中途岛》里得到了非常圆满的体现,这预示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决战中途岛》所突出与坚守的战争片拍摄手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战争的进程与实质,这类战争片可能代表着未来的更多此类题材的拍摄走向。

上一篇:宫崎骏《千与千寻》18年后再上映,光看海报便已经热泪盈眶
下一篇:《中国机长》竟然有angelababy,预告片中打造“最美空姐”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