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炒菜太热、喝汤更热、凉拌菜也不能天天吃咋办?这份DIY冰品食谱送给你!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7-23
手机版

  最近央视锐评一改往日严肃话风

  主播康辉字正腔圆的“令人喷饭”被刷上了热搜

  在一片“接地气、刚得好”的叫好声中

  有网友也提出了疑问

  “毕竟是央视

  用这么口水化的词是不是太随意了点儿?”

  不过很快官方就出来科普了

  咱“令人喷饭”可是正儿八经的成语

   

  

  呐,有词条为证

  

  啊哈?原来是这样

  今天文字君就跟大伙儿盘点一波

  那些年被你忽视的成语~

  

  

  第一个词,咱们要说的是

  惨绿少年

  乍一看总觉得这个词

  暗示了一部大型伦理情感剧

  隔着屏幕都想安抚这位可怜少年

  可人家压根儿跟情感没有半毛钱关系

  还是个实打实的褒义词

  

  这个词,出自张固《幽闲鼓吹》

  话说唐代户部侍郎潘孟阳请同僚们回家吃饭

  他母亲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看这些少年

  看完了,说都不是好货色

  独独问,“末座惨绿少年何人?"

  原来是补阙杜黄裳

  潘妈妈感叹

  “此人器宇不凡,将来必然成为一代名相。"

  后来果然应验

  

  ▽

  冬日可爱

  看这调调还以为是粉丝

  又开始发挥“万物皆可爱”的造词神功

  没想到这词

  竟然是让一本正经的《左传》给带的货

  

  这个词出自《左传·文公七年》

  晋襄公死后

  大臣赵盾搅和王位继承问题

  导致秦晋交战

  同僚对赵盾非常不满

  有人便吐槽他:

  “赵盾他爹是冬日之日

  这小子是夏日之日。”

  可能这个槽吐得比较含蓄

  后来杜预注解《左传》时贴心补充道:

  “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

  还有一个词叫

  博士买驴

  看这词造的,咱不能因为他是博士

  就牛到买个驴都要为他造个成语吧?

  

  这个词出自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说当时有个博士,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

  一天博士到市场上买驴,双方讲好价后

  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

  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

  博士写了三张纸的契约

  却没有一个“驴”字

  卖驴的听后,非常不理解

  

  他说:

  “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

  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

  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

  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

  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

  后人用此词讥讽写文章

  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一龙一猪

  这个词,讲真

  还真以为是谁随口胡诌

  按这路子一鸡一鸭

  一狗一猫都可以安排上了

  

  /那得开个会商量一下,哪个组合先上啊!/

  

  这个词则是出自

  韩愈《符读书城南》

  说韩愈有个儿子叫韩符

  打小就不爱读书

  于是,韩愈就写了一首诗劝勉儿子:

  

  意思只有一个:

  “儿啊,不是爹吓你

  你如果不好好学习

  将来就只能是头猪啦!”

  

   ▽

  冬烘先生

  这个词就很让人不服气了

  东坡先生、五柳先生哪个不比它有名

  它居然有脸当成语?

  

  其实冬烘先生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

  说唐朝时期,有一个考官叫郑薰

  他在评卷时,见到颜标的卷子

  他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但他猜想颜标是颜真卿的后代

  就执意要让这个“忠烈的后代”当状元

  

  直到谢恩的那天,郑薰才发现

  颜标和颜真卿八竿子打不着

  当时有人作诗嘲笑:

  “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

  女生外向

  活久见,看这词真让人怀疑

  那年头的成语是有指标吗?

  差点儿以为后边一堆

  “男生内向、小孩天真、我很热情”

  这类的词会接连报到

  

  不过,这词实际上跟性格没关系

  

  出处是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

  “以男生内向,有留家之义

  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

  元代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

  “我看这穷秀才,一千年不得发迹的

  女生外向,怎教我不着恼。”

  

  ▽

  还有一个长得很像

  日本人名字的成语

  吉光片羽

  

  这个词出处为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2回

  “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

  不过行云流水

  我们后辈视之

  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

  

  其实最令人尴尬的

  不是有些成语在你面前你认不出

  而是你还凭借着母语者的蜜汁自信

  蒙头收编了许多假成语

  

  像个别音译外来词就迷惑性极强

  比如

  ▽

  

  这其实是德语“国家秘密警察”

  Geheime Staats Polizei

  缩写Gestapo的音译

  

  ▽

  

  “歇、斯、底、里”

   其实它是英语“Hysteria”的音译

  即癔症或一种精神病

  表现为易激动、敏感

  发作时哭笑无常,言语错乱

  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举止失常

  

  ▽

  

  谁能想到呢?

  这其实也是个音译词

  

  普罗大众,即普通民众

  除此之外,多年前席卷网络的四字缩略语

  也有浑水摸鱼的嫌疑

  ▽

  

  看看这些,是不是很熟悉

  

  ▽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

  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它通常来自古代文献或俗语

  语体风格庄重典雅

  与我们常用来打嘴炮的惯用语、歇后语

  通俗、平易的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太接地气的太口水化的

  一般都不认为是成语

  撑死算个四字词语

  

  反过来

  古人认为四字在对偶韵律上占尽天机

  在语义上足以包罗万象

  在体积上又不显臃肿繁芜

  故96%的成语都为四字格式

  如此大的比例摆在这儿

  所以每当我们看到那些四字同步出现

  凡是瞬间难以理解的

  我们一般就习惯性往成语靠

  然后就真成语不认识

  假成语说得溜溜转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上一篇:以卖淫为名义实施诈骗,团伙四人竟全是未成年人
下一篇:成年人的世界是怎样的??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