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姜子牙,此人也是七十多岁才进入仕途,几年时间便提宰相封侯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0-02-29
手机版

  汉武帝刘彻,是个有雄才大略之人。因此对自己手下的员工也多严苛,在他手下当兵,经常会遭到不测,运气好一点的被通报批评,或者开除,运气差的就会惨遭杀戮。因此,在他手下做事的人,多是悲剧的结果。不过,有一个人却靠着一门独门秘笈,不光能善始善终,还是第一位光干丞相没有战功就被封侯的人。

  这个人叫公孙弘。

  (公孙弘雕像)

  说起公孙弘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一部无产阶级奋斗史。公孙弘几代贫农,能把肚子混饱就不错了,千万不要想读书的事,所以公孙弘在四十岁之前是个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人,唯一能拿出来吹吹牛的事就是:哥曾经也在政府执法部门干过。可惜啊,因为目不识丁,业务能力太差,犯了错误还丢了饭碗。

  最终让公孙弘受到刺激的是,当时有个叫贾谊的,年纪和他同龄,人家因为精通《诗》《书》,被朝廷看重,一年不到就做到了太中大夫那种高官。

  贾谊这官做得也太容易了,看来只要会读书就有机会做官了。躺在海边牧猪的公孙弘脑子里灵光一现,准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最终也能像贾谊一样,得到朝廷赏识,然后走上人生巅峰。

  公孙弘运气不错,遇到了告老还乡的《公羊》研究专家,人家看他胡子都开始白了,居然要好好学习,十分感动,指点起他来,更是尽心尽力,所以花了二十年光阴,公孙弘竟学有所成,在齐地好歹有了点名气。

  时刻准备着的公孙弘,没等待多久,等到了汉武帝继位。

  汉武帝新君继位,对于西汉的体制种种不满,于是进行了一系列地改革。其中有一条就是打破列侯拜相的旧制,推行“察举制”。什么是察举制?就是地方官吏通过考察,将贤良方正的人推荐给朝廷,再通过考核进行任命。这样一来,身为知识分子的穷人也就有了入仕的机会。

  六十岁的公孙弘得到了被举荐的机会,但是在他等待被诏见的时候,遇到了西汉名人辕固,辕固当时送了他一句话,意思是要他坚守自己,不要为了迎合上级所好就歪曲自己的学说。

  正是辕固的这句话,让好不容易得到举荐机会的公孙弘断了仕途,为什么呀?因为他的工作汇报是按自己的想法说的,结果当然不合汉武帝心意,所以汉武帝就觉得他能力不行,没有用他。

  公孙弘这才觉得辕固的话是个坑啊,多么痛的领悟,只因坚持了自己的思想,又把自己的工作搞丢了!

  不过,运气来了门板也挡不住。又过了十年,汉武帝再次要求各地推荐人才,公孙弘又被地方推荐给朝廷。算一算,公孙弘已经七十多了,和姜子牙的年纪(72岁被周文王发现)也差不多了。

  这次,公孙弘再也不犯傻了。汉武帝心里想什么,成了他主要琢磨的工作内容,所以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字斟句酌,句句都让汉武帝很满意。汉武帝满意了,就封他做五经博士,公孙弘以七十岁的高龄终于要在仕途的道路上奔跑了。

  汉武帝遇事爱开研讨会,大臣们总是纷纷表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场面极其热烈。有时候汉武帝也会参与讨论,也会遭到大臣的驳斥,弄得十分尴尬。

  不过,汉武帝发现公孙弘从不参与争论,他总是听完大家的争论后,才低调而谦恭地对汉武帝提出自己的建议,当然那建议和皇帝想的很契合。所以汉武帝常在内臣面前夸奖他敦厚老实、又熟悉文书吏事,在儒学上造诣又深,总之公孙弘比起其他人,那就是素质典范。

  公孙弘的话为什么句句都让汉武帝满意呢?其实这是一门技术活。公孙弘他老人家先不说话,他把所有人的发言都听完,自然就就知道汉武帝喜欢什么了,当然说的话就句句契合汉武帝了!

  有素质有水准又是儒学专家,当然是治国的人才呀,于是公孙弘被提升为左内史,负责治理京畿要务。不久后,御史大夫张欧因年老多病,汉武帝认为他的工作不够出色,于是就罢免了他的官职,让公孙弘接替了张欧的职位。

  当时在汉武帝身边还有一个人叫主父偃,他是改革先锋派人物,因推恩令而倍受汉武帝器重,对于他的建议,汉武帝常常言听计从。

  主父偃这么出风头,公孙弘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他表面上和主父偃称兄道弟,背地里逮着机会就在汉武帝那里数落主父偃的不是。

  主父偃自恃有才,常常在汉武帝面前畅所欲言。凡是主父偃的建议,公孙弘都不赞成,于是两人常在汉武帝面前争得不可开交。主父偃的口才胜过公孙弘呀,所以公孙弘常常被争得哑口无言,很是难堪。

  比如,主父偃建议为抵御匈奴,应建立朔方郡。公孙弘就公然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劳民伤财没有价值的事情。不过,此时的主父偃在汉武帝心里份量还是很重的,所以汉武帝并没有听从公孙弘的话。

  建立朔方郡的工程如火如荼的进行时,公孙弘还数年如一日不断地谏言,希望汉武帝能停止这项大工程。汉武帝也是不堪其扰,于是就让支持朔方郡工程的中大夫朱买臣来给公孙弘上课。

  朱买臣呢,真得很有水平,他只是针对建立朔方郡提了十个利国利民的问题,结果公孙弘瞠目结舌回答不上来。不过,公孙弘很聪明,他立刻就向汉武帝表示,自己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山东人,一直没发现建立朔方郡的好处,通过这次上课后,终于明白了。汉武帝因此觉得公孙弘果然是个非常谦逊的人,对他反而更加看重。

  不过,机会终于还是来了。

  主父偃向汉武帝举报齐厉王和姐姐纪翁主有乱伦的行径。

  汉武帝表示这事得认真查办,那派谁去呢?

  公孙弘站出来说:“主父偃是个非常有才的人,此事若是他自己亲手查办,一定能有圆满的结果。”

  公孙弘这样说,主父偃听着当然很舒服。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话,觉得他真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于是就将主父偃派到齐国去为相,彻查此事。

  主父偃为了在汉武帝面前显摆自己有才,结果在查案的过程中操之过急,犯罪嫌疑人齐厉王自杀了。

  齐厉王一死,素来与主父偃不对付的赵王便拿向汉武帝告状,说主父偃索贿,因为他索贿的原因才逼死了齐厉王。

  主父偃有一个缺点,就是人缘关系很差。在汉武帝身边做红人的时候,不是举报这个,就是告那个的状,总之,满朝大臣都怕他,为了能有个平安的仕途,很多人都以重金贿赂过他。

  现在赵王牵头告状,大家自然落井下石。就这样主父偃被抓了起来,主父偃承认自己索贿,但坚决不承认齐厉王的死和自己有关。汉武帝其实也不想深究此事,毕竟主父偃的确为他解决了不少政治上的疑难杂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公孙弘怎么会白白浪费掉这个干掉主父偃的好机会呢?于是他对汉武帝说:“齐王自杀的首恶就是主父偃,若不杀他,何以服天下。”公孙弘太阴险了,居然说到皇帝的诚信问题,汉武帝是要做明君的人,把诚信看得十分重要,所以为了自己的诚信,汉武帝果然杀了主父偃还灭了他的族。

  事后,汉武帝觉得公孙弘才是时刻为自己着想的忠臣啊,于是又升他为丞相,不光如此,还下诏封他为平津侯。

  公孙侯凭着他善揣圣意,成为第一个只干丞相没有战功就封侯的人,也因为如此,他平安地在宰相之位上度过了六年春秋,死后被谥为“献侯”。

上一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与《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相比如何?
下一篇:日本S级电影《寄生兽》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