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睡过去,《记忆》的影评可能是这样
在学习电影前,阿彼察邦在泰国最大院校孔敬大学学习建筑专业。不过泰国不太大,全国总面积比我国四川省略大一点,人口约与湖南省相当,历史700年上下。
国家虽不大,但当人们将“电影大师”的桂冠送给他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黑格尔的《美学》讨论从建筑开始,他认为雕塑、绘画实则是对建筑一次又一次地简化,至于为什么他通篇谈论音乐、诗歌、戏剧却没有只言片语谈论电影——原因很简单:直到黑格尔逝世,电影艺术尚未诞生。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来,搞出大动静的建筑师至少有两位:一位是将建筑术语“蒙太奇”(法语:Montage)引入电影并成为经典电影语汇的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另一位则是在默片时代做出惊人科幻巨制《大都会》的弗里兹·朗(Fritz Lang)。
想来非常有趣:距今6000多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建筑物。19世纪的最后几年,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活动影像。建筑专业背景的导演在电影世界,就像新世界的旧世界移民,建筑思维仿如他们的精神故乡。
在这一点上,阿彼察邦导演曾说:“我发现建筑和电影有很多共通之处。建筑和电影一样,都要对时间进行设计。两者也都要让一些人物在一个空间里面走动,在这个空间里人物会被唤起不同的情绪。建筑是形式、空间、材料,建筑也是情感。”
很多人说《记忆》很好睡,这实在是错过了这样一部佳作。对于影片的“记忆”主题,导演就像建筑师,用镜头画出三视图、画出各色走线、画出比例关系,纹丝不乱。
由于职业特性,建筑师对于各色物料材质了然于胸,而导演对于构建精神大厦的材料谙熟于心,这部作品里藏着导演躲在葱郁的密林与喧闹的雨声外的一连串问题:
人可以清晰地用语言“描述”记忆嘛?
我们所记得的,就是真的发生过吗?
如果同一件事,他人否定了我的记忆谁的是准确的呢?
如果“我”的记忆没有他人的共同认证它还存在吗?
记忆需要用语言这种介质传输嘛?
他人对于记忆的描述可靠吗?
成语“密不透风”来形容包围紧密,面面俱到以至于风都透不进。缜密的思路在老一辈大导演的作品中并不鲜见,似乎那个时代的人更加成熟稳健,也可能因为构建情节圆熟是他们跻身大师的必要条件。
如今相反,诸多电影情节流于求奇,而将充满多种可能性的电影一次次变成讲故事的载体——这本没有问题,只是电影有实在太多的可能性,而这部电影则用影像,生动地、洋溢着诗情地诠释了“何谓记忆”。
影片在形式上松散迟滞,令人想起语讷的君子——他们只是不明说,却在影片的各处,用一个个敏锐的音画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耳边。像孩童又像是哲学家,对常见又无解的现象提出诘问。
当Jessica在深夜被巨大的声响惊醒,在录音间与青年Hernán一遍遍描述她所听到的声音时,忽想起禅家有个说法:我们无法知道“盐”的真正味道。每个人只是尝到了当下的那个咸味,但它的味道是否与其他人的一样,我们无从知晓。
那些“自知”的过程一旦要同另一个人描述,“走形”是必然。而影片妙的是用“寻音”的方式,向观众形象地展示了:言说者与反馈者对于那一个“音”的描述与重建——还有什么能比“寻音”更简洁又形象地勾勒出来这种对错之间呢?在那一刻,我不禁为导演暗暗击节。
影片里的精彩段略不甚枚举,尽管它们总是以寡淡乃至无味地面貌展示。囿于篇幅,我只能记下观影时对导演的佩服,恍惚间似还能一窥佛国经卷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虚影。
行至尾声,人从城市的桎梏中回到田园,草丛里冒出带有玄幻与科幻杂糅色彩的老年Hernán用“讲过去故事”的方式切入,与Jessica将个人的回忆逐步同人类共同的回忆相关联。
许多人会指出:历史是人类共同的记忆。但导演没有止步于陈述认知,而是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承载历史的究竟是实验室的骨头,还是野地里的石头?
影片里,考古学家们对于一个脑后穿孔的女尸确信是祭祀的牺牲品,对同处的另一具尸体因为被卡车碾碎了而无法判断——科学对历史做着“看图说话”式的解读,但在另一面,老年Hernán仅仅通过一粒躺在草堆里的石头就能说起那些遥远的故事,就像人类早期游吟诗人做的那样——有意思的是,那是电影里唯一有完全呼应描述的反馈。
导演用令人身临其境的音效印证了那段往事,就像解释“历史”本身:我们没有亲历过,但我们听说过,我们相信他们存在过。
影片大量优美的景致,令人在影院,似乎就能跨越崇山峻岭,到南美洲的一角屏息观雨。但她的美绝不仅是表层那些精美却缓慢的画面,而藏在那个用胶卷建立起名叫“记忆”的建筑里,通往每个观众的记忆体验。
如果一定要说不足,那可能是导演终究是被物象困住了手脚。何必在意那些发出的巨响究竟来自哪里?就像中国人的概念里,神仙会飞但何必要长翅膀?也许看不见的巨响,会像找不到的“麦格芬”一样成为影片更引后来人不断阐释的钩子,但这些无伤大雅,毕竟这部影片必将长久占据影史记忆的一角!
看完电影查了下,这么痴迷回忆的导演果然是巨蟹座,哈哈!
喜欢看电影的人,随着观影的广度与深度,总会有沟通交流与输出文字的欲望。
写影评,便成为观影之余的一种必备动作。
影评写作其实也并非很多人所想的那么高端深沉,社交平台的寥寥闲笔,朋友之间的观点交锋,都能算是影评的雏形。
而想要在影评写作上精进自己,有所提升,乃至以此为志业,必要的练习与科学的学习也不可或缺。
为此,后浪电影邀请孟渐新老师开设了一门影评写作课程。
这是一门全网独家的影评写作入门课程,面向所有喜欢看电影的大众——
不论你是学理科还是工科或者艺术,
不论你刚走上职场还是已在职场多年或已在经营项目,
只要内心保有一块与自己灵魂对话的需求,那这门课也许就是你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工具之一。
有人会问:平白无故,我为什么要写影评?
因为写作是心灵福祉,影评写作是心灵与电影主创对话的过程,除了辞藻,更有背后的思维碰撞,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电影投喂自己的精神,某种意义上,电影的确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延长。
如果说人通过科学饮食喂养身躯,那我们更需要悉心挑选精神产品来喂食心灵。
写影评的过程,就是将此具象化的过程:毕竟好的作品都有其章法,不仅在“术”更在“道”。
本次影评课程包含以下目标:
1、了解电影与影评简史
2、知道国内三种电影分类的赏析基本方法
3、知道常见的三种影评写作路径并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
4、找到并建立自己的片库坐标
另外,我们会设置一次影评作业并讲评
前三名可以获得后浪电影的书籍赠品,表现优异者还有可能成为后浪电影签约作者喔!
扫描上图即可购买课程
下单成功后
请联系小助手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近 期课 程
上一篇:原创张雨绮在《白鹿原》里的高清剧照,旗袍和棉袄都驾驭的好美
下一篇:玉骨遥电视剧全集2023百蕓度云网盘HD下载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