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格纳拥有强大的产品范围,包括内饰系统,座椅系统,闭锁系统,金属车身和底盘系统,
热文推荐:自动驾驶定位方案
汽车作为一个智能化的综合体,自诞生以来,为社会的发展及人类出行条件的改变做了巨大的贡献。近几年来,人类不断的将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神经网络、专家控制等技术应用在汽车上,简化了汽车整体机构,同时人类也取得了诸多科研成果。智能车的概念逐渐被人们熟知,成为了全世界广泛关注与热议的话题。从谷歌无人车的道路测试、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实际应用,到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顺利举行,有关智能车的消息几乎占领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伴随着全球诸多厂商争相涉足智能车领域,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汽车技术创新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本文对中国智能车发展历程及行业领军人物的观点做了详细介绍,并总结了全球主要汽车及互联网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现状与竞争格局。
I、中国智能车发展历程
无人驾驶智能车的研究经历了概念研究、模型试验、样车研制、设计定型、小批量生产供货等几个阶段。其中,针对无人驾驶研究的车辆对象,其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遥控车辆,另一类是自主车辆。遥控车辆主要依靠有线、无线及网络方式由操纵者远程控制实现无人驾驶;自主车辆又可以称为智能化车辆或者移动机器人,一般是利用安装在车体上的视觉传感器、激光测距仪来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利用陀螺仪、组合惯导进行定位定向。根据这些传感器获得的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进行决策,将决策传输给车体控制层,从而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使车辆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我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相关研究。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2005年,全国首辆城市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2011年7月,由一汽集团与国防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了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试验,人工干预的距离仅占总里程的0.78%;2012年,军事交通学院的“军交猛狮Ⅲ号”以无人驾驶状态行驶114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05公里/小时;2015年12月,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进行全程自动驾驶测跑,完成多次跟车减速、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调头等复杂驾驶动作,实现了从进入高速公路到驶出高速公路等不同道路场景的切换,最高时速达到100公里/小时,是国内无人车领域迄今为止进行的难度最大,最接近真实路况的开放道路测试;2016年4月,长安汽车成功完成2000公里超级无人驾驶测试;2016年6月,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成立,这意味着中国的智能联网和无人驾驶汽车从国家战略高度进入实际操作阶段;2016年7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发布了全球首款可量产互联网汽车;2017年百度CEO李彦宏驾驶无人汽车在北京五环上行驶,由于变道时压了实线,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吃到了第一张罚单;2017年12月,北京出台了国内首个自动驾驶标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将有法可依。
图1. 一汽集团与国防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红旗HQ3无人驾驶汽车
2009年举办的首届中国 “智能车未来挑战赛” 是我国首次以真车上路比赛的形式进行的无人驾驶技术的探索,到目前为止共举办了九届。参赛队伍从最初的6支扩大到现在的20多支,参赛人数也从最初的200多人,增长到目前的1200余人,这项赛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无人驾驶的技术发展。[1]第九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在常熟刚刚落幕,这次比赛首次引入了由十几个教练车组成的“真实”交通环境[2],在高架上与无人车交互,考验无人车的感知决策能力。尽管复杂的交通路况给中国的无人驾驶技术发展造成了许多困难,但是无人驾驶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却是难以预估的。目前,我国已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目前的无人驾驶车辆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环境出发进行研究设计:高速公路环境、城市道路环境以及特殊环境下的无人驾驶系统。高速公路环境下的无人驾驶系统,是应用在环境为具有良好标志的结构化高速公路上,主要完成车辆识别、道路标志线跟踪等功能,其目标是实现当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后完成全自动驾驶。城市道路环境下的无人驾驶研究与高速公路环境下的相比,速度较慢,所以相对安全可靠,应用前景更好。并且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如出租车、地铁、磁悬浮列车等的一种补充,可以解决目前城市所面临的区域交通问题。但是,由于城市环境更为复杂,因此对无人车辆系统的感知和控制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城市环境中的无人自动驾驶也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无人驾驶车辆研究走在前列的国家,一直都很重视其在军事、航天航空和其他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应用。但其关键技术和基于高速公路和城市环境的车辆是一致的,只是在性能要求上的侧重点不一样。
鉴于无人驾驶车辆系统的复杂性,无法对其进行精确建模与计算,我国学者提出ACP平行理论的思想方法,来弥补无人车系统仿真建模的不足,提升无人车对复杂环境、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ACP方法即为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执行的简称,在平行系统的运行框架中,各种反馈控制方法,特别是自适应控制的思想都能够得到应用,目前用于常规系统建模的许多方法都可以在无人驾驶汽车系统的构造中得到直接应用。“平行驾驶”理论的提出,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由王飞跃教授提出了这一无人驾驶新理念。在“平行驾驶”理论中,真实车辆和虚拟车辆同时存在。当真实车辆在路上行驶时,网络空间中的平行车辆,也就是软件定义的虚拟车辆也同时在行驶,时刻帮助驾驶员检查车辆的性能、校准路线和时间、优化油耗使用、与真实车辆和驾驶员进行信息交互。
图2. 摘自王飞跃教授科学网,“虚实之间:从平行驾驶到平行社会” [3]
“平行驾驶”理论曾在国内“863”汽车电子重点项目—“基于OSGi/VDX的嵌入式实时特定汽车应用操作系统vASOS”中得以部分实施,但其方法的正式提出却是差不多十年后的2005年。在2005年举办的第一届IEEE汽车电子与安全国际会议上,依托一年前王飞跃教授及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平行系统”理论,基于网络化智能代理、按照“车内简单、车外复杂”原理设计的平行驾驶概念被正式提出。
现在研究的无人车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成本过高,因采用多线激光、全景摄像头等传感器设备使得无人车本身的成本过高,难以得到普及。二是无人车系统仿真建模的不足,现阶段测试密度无法提升无人车对复杂环境、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针对以上难题,基于ACP理论的平行智能专用无人车因利用普通设备,结合后端服务平台,从而降低无人车车载高精度的设备带来的成本。
图3. IV 2017 CPSS-based Parallel Driving分论坛报告人员合影
在2017年6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智能车领域顶级国际会议“第28届2017 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上,王飞跃教授团队在会上发起第一届平行驾驶分论坛“CPSS-based Parallel Driving”,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美国密歇根大学、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众多嘉宾围绕平行驾驶技术的多个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了精彩报告。“平行驾驶”近日更引发美国MIT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响应,提出用平行技术实现驾驶自动化,预示“平行驾驶”将引发新一轮热潮。
II、专家观点
优达学城(Udacity)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原谷歌副总裁、Google X 实验室联合创始人、谷歌无人车之父 Sebastian Thrun 在2017 全球汽车 AI 大会上说:“假如自动驾驶真的成为现实的话,大概有10%的工作将会发生改变,比如说卡车司机的工作可能会被代替,不管是几岁小孩或者是百岁老人,都有可能实现自由的驾驶。[4]”他预测2050年自动驾驶会超过人类驾驶行为。
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院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无人车驾驶,并不是说机器和人类驾驶员之间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弥补的关系。人类驾驶员经常会出现疲倦紧张、情绪波动等生理和心理状况,如果通过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辅助,实现平行驾驶,就可以把车开得更加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院士认为,智能驾驶汽车不同于传统汽车的被动安全,智能汽车从根本上改变汽车的安全实现方式,是可以把人从繁琐的驾驶活动中解放出来,智能化地完成估算车距、控制车速、转弯、超车等基本操作,实现主动安全。[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飞跃教授认为,以挖掘、装载和运输为主的采矿作业自动化,是无人车技术最合适、最“靠谱”的应用领域。伴随着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IT”智能技术(Intelligent Technology)和智能产业新时代的到来,基于CPSS“车人网”一体化的新IT驾驶技术逐步取代旧IT的CPS基础框架,[6]将社会空间、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实时地打通。相信未来的每一部智能车都会有形影不离的“i车”相随,将是虚实互联、互通、互动的平行车。在平行驾驶中,当人类司机驾驶着真实的车行驶时,作为“软件机器人”的智能代理也能同时驾驶对应的“虚拟车”在行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新兴的智能制造技术与网络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逼真的游戏赛车或将作为时代先锋,推动社会驶向一个新的形态:虚实互动的平行社会。[7]
图4.王飞跃教授的智能车研发历程:
从工业机械臂到空间机器人、自主挖掘以及无人驾驶
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CEO余凯在2017年中国安全产业峰会上提出:“未来自动驾驶汽车一定是活生生的在不断自主学习的汽车,而不是说在线下你去训练它,训练完了以后再放到路上面不再自我更新。深度学习有很多的好处,但是我们一定要应对它的挑战,就是它现在是一个相对黑箱的系统。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去走所谓的像苹果所信仰的深度软硬件去整合,使得整个系统的效率跟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最优。只做软件或者只做硬件是不够的[8]。”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吴甘沙则提出了智能驾驶的一个大概念,在驾驶的智能方面分为驾驶辅助(driving assistance)和自动驾驶。其中自动驾驶有三种不同形态,分别为辅助驾驶或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全自主驾驶或无人驾驶。[9]他认为智能驾驶共分为5类,第一类是驾驶辅助系统(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第二类是自动辅助驾驶,第三类叫做高度自动驾驶,智能体现在对环境的感知、并适时预警(比如车道线偏离和前车碰撞预警),第四类为高度辅助驾驶,第五类是限定场地的无人驾驶,比如Google目前在做的无人驾驶,是限定在城市区域里的无人驾驶。[10]
在2016年召开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2016SAECCE)上,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发表了备受瞩目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其中对智能网联汽车定义为: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讯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11]
2017年常熟中国智能车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李俊院士提出要“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按照架构的方式去进行。另外是把汽车人工智能的课题,从原来的课题凝练出来放在产品开发里面去。把深度学习变成产品可以认证的技术。对于汽车来说,主要应用于这三个方面,智能汽车和网联,网联比自动驾驶发展得更快。同时我们国家也在不断把新能源汽车直接跟智能网联联系在一起。人们现在关心的,而且正在往人工智能汽车产品上推动的主要有四方面研究:
第一,通过深度学习进行目标的检测,这是基于摄像头的。整个智能车上有两个重要的技术路线,一个是基于摄像头的轻地图,一个是基于3D扫描重地图。对于轻地图来说,深度的学习目标检测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检测三个最主要的方式是SSD、R-FCN、Faster R-CNN。
第二,通过语义分割的方式,怎么把看到的变成汽车的控制代码。
第三,高精度地图,现在来看AI能够推出汽车终端产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高精度地图上目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式,就是通过智能汽车不断地引入市场,由汽车本身作为传感器,而不是非要用扫描车,这种汽车本身作为传感器,通过云端开发这种技术(cloud Eye)构建实时的云端地图,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意。
第四,拟人驾驶,虽然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像L4这种用于城市的,从目前汽车界所形成的共识,未来的智能汽车有三种产品。第一种产品就是用于智能技术来解决高速公路结构化道路上(高速公路)安全,叫做智能安全汽车。第二种是解决城市的铆钉问题,第三个是共享,用智能方式解决共享[12]。”
III、国内外智能车企业简介
图5.全球主要无人车领域研发企业
① TOYOTA:寻找第三条自动驾驶之路
一、主营业务介绍:
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现在已发展成为以汽车生产为主;业务涉及机械、电子、金融等行业的庞大工业集团。2015 年底,丰田汽车斥资10 亿美元在美国加州硅谷成立丰田研究所(TRI,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 Inc),开始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家用机器人助手开发AI 技术。其中自动驾驶汽车项目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和安全技术,目前 TRI 在硅谷、马萨诸塞州和密歇根州均开展了测试项目。
二、特点分析
目前自动驾驶研究主要有两大方向,一种是直接研究完全摘除方向盘的方案,另一种是驾驶员辅助驾驶目前业界为自动驾驶汽车设定了两种进化方式,一种是完全移除驾驶员这个角色,另一种是让驾驶员时刻盯着自动驾驶系统的工作情况。但 TRI 认为应该自动驾驶有第三条路径,即人与机器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TRI 的自动驾驶技术研究分为两个项目:高级驾驶辅助“Guardian”和全自动驾驶“Chauffeur”两种模式。Guardian 模式,驾驶员可以在不同层面上介入车辆的行驶控制权。Chauffeur 模式:不以人驾驶为前提,即汽车工程学会(SAE)提出的 Level 4 和Level 5 级别的自动驾驶。
三、微信公众号:丰田中国
一、主营业务介绍:
福特(Ford)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旗下的众多品牌之一,公司及品牌名“福特”来源于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Ford)的姓氏。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成立于1903年,旗下拥有福特(Ford)和林肯(Lincoln)汽车品牌,除了制造汽车,公司还设有金融服务部门即福特信贷(Ford Credit),主要经营购车金融、车辆租赁和汽车保险方面的业务。
二、特点分析:
对于无人驾驶,福特的表现更像是一家“技术公司”,它选择从传感器、机器视觉等领域进行突破,具体的手段包括投资、收购和联合开发等。今年8月16日,福特和百度宣布1.5亿美元联合投资汽车传感器制造商 Velodyne。位于加州的 Velodyne 可以视为 LiDAR 的“鼻祖”,福特此次投资则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改类传感器的成本。基于 Fusion Hybrid 的车型已经用上了 Velodyne 的产品。除此之外,福特还收购了以色列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公司SAIPS;投资了3D地图公司 Civil Maps;并与增强显示技术公司Nirenberg Neuroscience, LLC 签订了独家授权协议。福特希望在 2021 年前实现汽车的“全自动驾驶”。目前福特在硅谷团队成员数量已经增加了一倍,而用于测试无人驾驶的新园区 Palo Alto 也将会扩建到两倍以上规模。
三、微信公众号:Ford_Go_Further
一、主营业务介绍:
作为一个汽车企业,奔驰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生产、装配和维修,售后服务的快速与周到令消费者满意。同时涉足范围广,除了轿车、越野车外,还在F1一级方程式赛车、ATP网球大师赛有所建树,对多文化的涉及也是奔驰百年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除了汽车制造,奔驰公司还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购车、租赁业务、保险业务等。
二、特点分析:
奔驰在C级、E级和S级车型上应用了二十多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摄像头、雷达和传感器等顶尖科技成果,堪称汽车企业的标杆。目前我们的全系车型上都已装备了奔驰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奔驰智能车安装个性化定制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便捷、信息娱乐及安全服务,该系统配有多个雷达传感器及Wi-Fi功能,具备识别车辆、行人、路标等移动或静止站立物体的功能。行径路线经过电脑计算后,通过车内联网系统,搭配车内Wi-Fi传递车辆信息,就能确保车辆行驶在准确的路线上。
奔驰(严格来说是戴姆勒)正在测试利用三辆卡车组成无人驾驶车队,它们基于 Actros 卡车打造,均配备了奔驰的 Highway Pilot Connect 系统,依靠 V2V(车对车)技术让三辆卡车间保持通信。
最前方的领队卡车负责将路况信息传递给后面的车辆,三辆卡车保持15米的车间距行驶(这远小于人为控制的距离),可以大幅降低空气阻力和对路面资源的占用,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最近,奔驰的一些言论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在无人驾驶领域,有一个和有轨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相似的伦理问题:在一场不可避免的事故到来时,无人驾驶汽车应该保护车主还是路上的行人?前不久,奔驰的发言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保护车主。
三、微信公众号:
一、主营业务介绍:
德国大众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大众集团旗下共有12大品牌,包括大众汽车、奥迪、斯柯达、西雅特、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杜卡迪、斯堪尼亚、曼卡车和大众商用车。这些品牌几乎涵盖了所有车型,每个品牌在其市场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二、特点分析:
在大众的众多子品牌中,奥迪在无人驾驶领域的表现要更积极一些。奥迪的无人驾驶测试车基于 A7 改装而来(绰号为 Jack)。其实在 2013 年的 CES 展会上,奥迪就展示了一辆能够自动泊车的 A7; 2015 年初,奥迪的测试车还在美国完成了 900 公里开放道路测试。除了涂装,这辆奥迪 A7 看起来和普通车型并没有太多不同,但它内置了 6 个雷达、3 个摄像头和 2 个激光雷达(LiDAR)。zFAS(中央驾驶辅助控制系统)是整部车的“大脑”,用于处理各种传感器反馈的数据。随着 zFAS 的体积的减小,无人驾驶汽车的后备箱将不会再「塞满」了电脑。世界首部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奥迪A8已经量产。
另外,奥迪正在开发车辆对基础设施(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技术,它可以让汽车与交通信号灯更好地沟通。利用这项新技术,交通信号灯和其他基础设施可以通过云端将安全和其他运营数据无线传输到车辆中,有助于汽车更加高效、安全地行驶。
三、微信公众号:yiqidazhongqiche
一、主营业务介绍:
日产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的第二大汽车公司,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也是第一家开始制造小型Datsun轿车和汽车零件的制造商。该公司除生产各型汽车外,还涉足机床、工程机械、造船和航天技术等领域,是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日产公司的汽车产品分实用型(即货车、小型客货车和四轮驱动车)、豪华型轿车和普通型轿车。
二、特点分析:
日产在2013年公布了无人驾驶计划,在去年10月的东京车展上,日产推出了基于“聆风”改装的 IDS 无人驾驶概念车——它的配置非常“豪华”,包括5个雷达、12个摄像头和4个激光扫描仪等。
日产规划了三个无人驾驶的发展阶段:Piloted Drive 1.0 将于今年年底推出,允许在高速公路上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Piloted Drive 2.0 将于 2018 年推出,获得更多的控制权限例如高速自动变道等;Piloted Drive 3.0 将于 2020 年推出,不再需要驾驶员介入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值得一提的是,日产已经和 NASA 签订了一份 5 年的合作协议(NissanNASA),共同研究包括人机交互、车联网在内的无人驾驶技术。
三、微信公众号:
一、主营业务介绍:
通用汽车在全球生产和销售包括雪佛兰、别克、GMC、凯迪拉克、宝骏、 霍顿、欧宝、沃克斯豪尔以及五菱等一系列品牌车型并提供服务。2014年,通用汽车旗下多个品牌全系列车型畅销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电动车、微车、重型全尺寸卡车、紧凑型车及敞篷车。凭借在电池、电动汽车和动力控制等方面的突破,通用汽车不断扩大其在汽车电气化的领先地位。
二、特点分析:
通用于今年3 月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公司 Cruise Automation,而基于雪佛兰 Bolt EV 改造而来的测试车已经在旧金山、斯科茨代尔等城市开始了道路测试。
不过,通用对于无人驾驶的关注,更多着眼在了“共享汽车”领域。通用已经向Lyft注资了5亿美元,二者将在无人驾驶技术开发上进行合作。Lyft计划在 2017 年中能够利用无人驾驶汽车在固定路线开展接送服务。通用汽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强大的信息娱乐系统。该公司正试图将汽车整合到物联网生态系统中,使汽车能与用户及周围环境通信。
三、微信公众号:saic-gm-wechat
一、主营业务介绍:
宝马(BMW)是世界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宝马的车系有1、2、3、4、5、6、7、i、X、Z等几个系列,还有在各系基础上进行改进的M系(宝马官方的高性能改装部门)。百年来,宝马汽车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列。
二、特点分析:
宝马已经在封闭道路上完成了8000公里的测试,更多的路测将在明年进行,下一代电动汽车 iNext 上将会搭载完整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宝马制定的无人驾驶实现路径包括普通驾驶辅助、高度驾驶者辅助和高度自动驾驶三个部分。
宝马已经投资了硅谷初创公司 Nauto,后者的研究领域是如何让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更好的结合。除此之外,宝马已经宣布和英特尔、Mobileye 达成了合作,通过定义自动驾驶的开放平台和确立行业标准,让全自动驾驶汽车于2021年能够上路。
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将从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绿色出行三大方面进行研发和推进。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先生向网通社表示:“宝马认为,未来个人交通出行的趋势是电动化、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而中国不仅是宝马集团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也是电动出行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前沿阵地。”这表预示着未在无论是新能源产品的推出,还是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互联化等全新交通出行方式的实施,中国都将成为宝马推行新技术的一大重要市场。
三、微信公众号:BMW_Official_Wechat
⑧ 本田:在“模拟城市”进行测试
一、主营业务介绍:
本田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达18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产品种类包括汽车、摩托车和通用产品(包括小型发电机、舷外机、水泵、割草机、除雪机等)。
二、特点分析:
尽管本田已经拿到了加州的无人驾驶测试牌照,但它们还是比较谨慎的(或者说技术还未成熟),目前并没有在真实的道路上展开测试。
目前本田在旧金山郊外的康科德(Concord)建立了一个基地,用于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各项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所处的 GoMentum Station 曾经是美国海军基地的旧址,拥有完整的街道和建筑物可以模拟真实的道路环境。
本田正在测试的无人驾驶汽车并不是全新开发的,而是基于现有的讴歌 RLX 车型改装而来——它的前保险杠和车顶加装了摄像机和各类传感器。和很多厂商一样,本田已经在部分本田和讴歌车型上部署了驾驶员辅助系统,但这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一定距离。
据外媒报道,科技公司与汽车制造商强强联手已经成了业界新潮流,近日本田与刚刚收购ARM的软银也达成了合作。不过它们的合作与此前的一系列强强联手有所不同,这两家公司可不是要赶潮流打造什么自动驾驶或者联网汽车。相反,本田和软银要在人工智能方面下功夫,打造一台可以说话并实时为驾驶员提供帮助的智能汽车。未来,两家公司将利用与驾驶员之间的语音对话以及各种移动式传感器、摄像机等设备的信息,由车辆推测驾驶员的情感,并与之展开富有情感的对话。
三、微信公众号:gh_0e610077d91c
一、主营业务介绍:
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位于上海市,是特大型企业集团,主营业务为汽车生产。2004年底,为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指示精神,上汽集团进行了重大的改制重组,发起成立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股份”)。改制后,上汽集团的发展将定位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综合性投资公司。
二、特点分析:
上汽把自动驾驶功能分成5级,iGS是3级,10年后的愿景是5级,目前正在自主研发二代MGiGS。上汽规划在未来5年内,实现结构化和部分非结构化道路的自动驾驶,在未来10年内,实现全环境下的自动驾驶。上汽将自己未来汽车的方式设定为驱动电力化、整车轻量化、行驶智能化。在智能化方面,上汽迈出的重要两步便是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以及无人驾驶功能的开发。
推出“未来汽车”:上汽已推出“未来汽车”--名爵iGS智能驾驶车,这也是上汽集团研发的第二代智能驾驶汽车。时速60-120 公里时,能够实现自动巡航、自动跟车、车道保持、换道行驶、自主超车等智能行车功能。不过,这只是上汽智能汽车的起步版,媲美甚至超越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上汽智能汽车已经在上汽新技术研发的时间表上。
上汽计划在五年内实现结构化和部分非结构化道路的自动驾驶功能,在十年内实现全环境下的自动驾驶功能。此外,上汽集团此前搭建的车享网等线上平台将继续成为其深化创新的平台。另外,陈虹还透露称,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物流等渠道、资源等也有进一步拓展其价值、拥抱互联网等。在多元化战略下,上汽集团将迎来资源全方位、精细化配置的阶段。
三、微信公众号:SAIC_MOTOR_
一、主营业务介绍: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一汽”、“第一汽车”)即原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的汽车生产厂商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工厂坐落于有“汽车城”之称的中国长春市西部,一汽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主营业务板块按领域划分为:研发、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和衍生经济等体系。车型以卡车、轿车、轻微型车、客车多品种、宽系列为主,自主品牌有解放、红旗、奔腾、夏利、威志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马自达等合资合作品牌。
二、特点分析:
其自主研发的智能互联驾驶系统有手机叫车、自动泊车(包括垂直和平行车位)、自动驾驶和编队跟车等功能。其中手机叫车、自动泊车(包括垂直和平行车位)和编队跟车功能有望于2018年搭载在下一代的红旗H7上。一汽集团于2015年上海车展发布了互联智能汽车“挚途”战略,这也使得一汽成为国内首批发布完整互联智能战略的车企之一。一汽表示,在未来十年内,一汽“挚途”将从“挚途”1.0发展为“挚途”4.0,并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发展规划。
目前,“挚途”1.0已应用到红旗轿车上,具备主动巡航控制系统(ACC)、先进紧急制动系统(AEB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等驾驶辅助功能,为客户提供“辅助驾驶”到2018年实现“挚途”2.0,将发布红旗品牌互联智能乘用车和解放品牌互联智能商用车,具备单任务短时智能托管、D-Partner2.0的车辆智能服务功能,完成智能互联生态圈布局。
2020年实现“挚途”3.0,一汽将发布高速公路代驾产品及深度感知和城市智能技术,具备多任务长时托管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功能。 2025年实现“挚途”4.0,一汽将实现智能商业服务平台运营,高度自动驾驶技术整车产品渗透率达50%以上。
三、微信公众号:zgyq0715
?长安汽车:智能化汽车“654”发展战略
一、主营业务介绍:
核心业务有4个版本,即整车、动力总成、零部件、商贸服务(汽车金融、营销网络、汽车物流等)初步形成整个集团的汽车产业链,与国际知名汽车生产商福特、马自达、沃尔沃及铃木等在乘用车和发动机领域合资合作,与TRW、昭合、澳洲空调、纳铁福等在零部件领域合资合作。
二、特点分析:
长安汽车制定了智能汽车发展总体思路,在未来长安汽车的整体发展中,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将是其两块非常重要的板块。据了解,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长安汽车已完成1级智能驾驶技术在整车上的集成和匹配,并将在2015年底推出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睿骋系列、CS系列、逸动系列等产品;长安inCall3.0+TBOX已实现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功能和开放应用平台,2015年inCall用户将接近50万。在自动泊车核心技术方面,长安汽车已经完成具备控制方向盘、主动刹车功能的半自动泊车APA3.0技术研发,2015年底将推出量产产品上市。
长安汽车于去年正式公布了其智能化汽车“654”发展战略,即长安面向2025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规划,未来长安将要搭建6大平台,掌握5大核心应用技术,分4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6大平台是指,通过搭建电子电器平台、软件平台、测试环境平台、标准法规平台、中央决策平台和环境感知及执行平台,实现智能互联汽车硬件、软件等基础架构和控制、安全等方面设计开发。5大核心应用技术是指,未来长安将拥有自动泊车技术、自适应巡航技术、智能互联技术、V2X技术和HMI交互技术,其中长安计划在今年内投产半自动泊车产品,2017年量产全自动泊车,并在2017年实现结构化道路全自动驾驶。
在智能互联技术方面,长安实现了技术平台化、零部件的模块化,准备建成图像、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三大技术平台和八个关键模块,届时产品将根据菜单选择功能,进行一些差异化的配置。
三、微信公众号:changan_auto
?北汽集团:“Nova-PLS”命名的智能汽车发展战略
一、主营业务介绍:
“汽车业务”与“通用航空”两大主营业务齐头并进是北汽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北汽集团分别以北京和江西景德镇为核心,已形成北方固定翼飞机、南方旋翼飞机“一北一南”的产业发展格局。此外,北汽集团旗下还拥有服务贸易、金融等相关业务。
二、特点分析:
基于互联网思维,北汽在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方面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智能驾驶,一个是互联服务。而在这方面展开的最重要的布局便是与乐视的合作。
此外,在智能化技术发展上,北汽着力推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和联合共管,力争在智能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实现突破。作为支撑智能汽车研发的必要条件,北汽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正式地组建成立了北汽集团的新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针对未来汽车向智能、节能和环保发展的三大趋势,围绕智能化与电动化的结合,助力整车业务,打造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未来,北汽智能化发展将依托集团的新技术研究院采取众创、众包、众筹这种发展模式,建立众智创新平台。
2017年CES消费者展上北汽发布了智能汽车规划,其中主要包括智能驾驶、汽车智能网联以及智能座舱三大部分。在智能驾驶方面,北汽将与百度展开全面合作,计划在2016 - 2017年实现量产具备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刹车以及半自动泊车的车型(L1级别);2018- 2019年实现量产L2级别自动驾驶汽车;2020 - 2025年间实现量产L3以及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2025年以后逐步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推出。而在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方面,北汽计划打造车联网生态圈,实现节能减排、车辆的远程控制升级以及提供更加智能舒适健康的乘坐环境等。
三、微信公众号:BAICGROUP
?广汽集团:基于信息云平台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
一、主营业务介绍:
广汽集团主要的业务有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汽车销售与物流,汽车金融、保险及相关服务,具有独立完整的产、供、销及研发体系。集团旗下拥有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广汽吉奥、本田(中国)、广汽客车、广汽日野、广汽部件、广汽丰田发动机、广汽商贸、广爱公司、同方环球、中隆投资、广汽汽研院等数十家知名企业。
二、特点分析:
在未来的发展上,广汽主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两个方面向纵深发展。广汽认为,智能化与电动化相结合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应对能源和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信息云平台提供的信息和能量云平台提供的能量,实现智能、清洁行驶。
在这样的理念下,广汽正在逐步进行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据介绍,开发采取分阶段推进的方式。第一阶段主要研发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包括感知系统、决策系统、线控执行系统、系统集成技术。第二阶段将在新能源智能汽车研发平台上开发自动驾驶综合路试;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子技术产业化;开发智能车联网技术;开发车-网充电技术。第三阶段将实现示范运营以及产业化,包括建立“信息云”及“能量云”平台;建立结构化的智能汽车示范区;建立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
目前广汽已经开发了WIT-STAR无人驾驶概念车。开发了基于增程式混合动力的自动驾驶功能样车,并以此为平台开发包括智能感知、智能决策与线控执行的智能驾驶技术。
在ADAS方面,广汽正在研发自动驾驶子技术模块开发。据介绍,该模块由一个单目摄像头、一个毫米波雷达及若干超声波雷达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偏离报警、转向辅助、前碰预警、自动泊车等功能。而根据车型需要,该套系统既可以集成,也可以裁减成各个子系统。此外,由于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大量先进控制技术,为满足控制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广汽还建立了自主嵌入式硬件平台(XCU)作为控制策略开发基础。并依托XCU平台,开发了智能控制器SCU、自主泊车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等。在车联网技术方面,广汽自主已经研发了车载T-BOX,其系统设计以汽车为主,手机为辅,网协助的多样化体验形式,将车载网络、手机网络、互联网网络结合,实现三网合一。
三、微信公众号:gacgroup
?长城汽车:智能化布局略晚,追赶有点观望
一、主营业务介绍:
长城汽车业务涉及整车及汽车零部件、配件的生产制造、开发、设计、研发和技术服务、委托加工、销售及相关的售后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设备及机械设备的制造(国家限制、禁止外商投资及有特殊规定的产品除外);模具加工制造等业务。
二、特点分析:
相比长安等企业,长城汽车的智能化布局略晚,目前实质性动作并不多,至于能不能追赶上其他企业的步伐还有待观望。
提升在电子信息处理和控制方面的技术积累:根据7月10日发布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 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长城汽车计划将其中的约三分之一资金——50.2亿元用于发展智能汽车。对智能汽车项目的总投资额为 50.33 亿元,拟用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娱乐系统、舒适健康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具体涉及车联网、自动泊车辅助、紧急制动、主动降噪系统等共计23项功能。
从两阶段发展智能汽车:从发展的角度,长城的智能汽车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智能汽车的初级阶段,即辅助驾驶;第二阶段是智能汽车发展的终极阶段,即完全替代人的无人驾驶。
开发脑控汽车:近期由南开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段峰带领的研究团队与长城汽车合作成功研发出“脑控汽车”。不过分析普遍认为,脑控只是一个概念,是长城汽车对本轮新能源与智能汽车融资的一个注脚。
三、微信公众号:greatwallmotor
一、主营业务介绍: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2016年11月17日特斯拉电动车收购美国太阳能发电系统供应商SolarCity,使得特斯拉转型成为全球唯一垂直整合的能源公司,向客户提供包括Powerwall能源墙、太阳能屋顶等端到端的清洁能源产品。
二、特点分析:
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以电动车为核心突破口找到了与传统汽车厂商差异化发展的策略。通过打造高端旗舰产品积聚势能,技术成熟之后迅速推广低价产品从而占领市场。2016年4月,特斯拉推出了入门级电动车Model 3,并在24小时内接到超过13.5万辆的订单,这一数字五倍于2015年特斯拉全年销量。
Tesla采用了摄像头来作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这个前置摄像头安装在反光镜的前面,通过软件处理摄像头提取的信息,并以此来计算距离,识别路标以及探测人行横道。同时Tesla给汽车配备了12个远距离超声波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提供360度的视角。同时还配备了一个前置的雷达系统来帮助半自动化的驾驶系统。
驾驶里程的累积是一种有效提升未来无人驾驶“智商”的手段,通过为量产车升级自动驾驶的功能,特斯拉显然在这方面走到了前列。自从在去年推出了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后,特斯拉已经累积了高达3.5亿公里自动驾驶里程。这份庞大的数据资源将成为特斯拉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王牌”。
当然,向所有车主开放自动驾驶功能势必会引起一些争议。在几起驾驶事故后,特斯拉不得不升级了 Autopilot 系统,进一步加强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并对“双手离开方向盘”的行为进行了警告。在和 Mobileye 分道扬镳后,研发自有的自动驾驶传感系统,甚至是加入激光雷达阵营,已经提上了特斯拉的日程。
三、微信公众号:teslacnwx
一、主营业务介绍:
谷歌成立于1998年9月4日,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是一家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企业,业务包括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同时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其主要利润来自于AdWords等广告服务。其业务板块包括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开发线上软件、应用软件,还涉及移动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谷歌ChromeOS操作系统的开发。
二、特点分析:
谷歌自2009年开始研究无人驾驶项目。很长一段时间,它就是无人驾驶汽车的代名词。前不久,谷歌宣布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完成了超过300万公里的驾驶里程,相当于人类驾驶300年才能获得的经验。
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分为两部分,自行设计的原型车和基于雷克萨斯、克莱斯勒的部分车型改装而来的测试车。前者主要用于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技术,后者则是利用现有车型探索共享汽车、智能化改造的可能性。
谷歌自行设计的原型车取消了方向盘和脚踏板的设计,它彻底和传统的汽车划清了界限。随着美国政策的放宽,没有驾驶的测试车辆将更多地出现在真实道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的无人驾驶官网每个月都会公布最新进展,包括测试地点、行驶里程和技术突破等信息,这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开源项目。
三、微信公众号:Google_Developers
一、主营业务介绍:
百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目前共由四大事业群组组成,移动服务事业群组(MSG)、新型业务事业群(EBG)和搜索业务群组(SSG)和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产品包括:百度网页搜索、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百度金融、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百度云、百度移动端输入法、浏览器、杀毒软件等互联网产品。
二、特点分析: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项目起步于2013年,该项目由百度研究院主导,目前已经专门成立了自动驾驶事业部。2015年,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国内首次实现城市、环路以及高速公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
和谷歌有所不同,百度并不自行造车,而是通过与第三方汽车厂商进行合作——百度已经与宝马等汽车厂商签订了合作协议。百度预计将于3-5年内和厂商合作量产无人驾驶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的无人驾驶车是国内唯一通过ISO26262(汽车安全完整性水平)的全自动驾驶研究项目,在国内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是一种“正规化”的方式。
三、微信公众号: baidu_2000
一、主营业务介绍:
苹果公司为市场消费者提供手机、电脑、平板科技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苹果公司的产品服务不断多元化,进入电视、无人驾驶汽车、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在硬件、软件应用、操作系统、外观设计等技术创新上不断开发新产品,当消费者购买了一个品牌产品,就会购买它的操作系统和相关应用软件,软件不断升级,让消费者总是能够用到最新技术产品,以其资金优势、零售网优势、人才优势进入汽车领域。
二、特点分析:
苹果正式宣布进入汽车界是从CarPlay开始的,通过软件切入汽车市场。CarPlay车载系统,即将用户的iOS设备,与仪表盘系统无缝结合,用户只需通过汽车的原生界面或者按住方向盘的语音控制按钮即可激活Siri并使用CarPlay服务。苹果在自动系统领域进行了开发工作,可能被用来改变“交通运输业的未来”。
美国专利商标局在2016年12月通过一项关于苹果自动驾驶汽车的专利,这项专利介绍了一种自动防撞系统,而未来将有可能成为无人驾驶汽车基础遥测技术的解决方案。苹果的这项新专利能够让自动驾驶汽车以每秒60次的速度对汽车周围的路况进行更新,并且检测到多个迎面而来的障碍物,更具体的说,它能够检测到每一个障碍物的边缘距离,从而进行躲避。
苹果公司和汽车公司和合作已经很久,其CarPlay平台也获得多家汽车制造商的支持,苹果公司目前最可能的策略可能是研发出汽车的操控界面,生产整车也应与汽车制造商合作,不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又能顺势进入市场才是苹果最擅长的事情。
三、网址:
https://www.apple.com/cn/
一、主营业务介绍:
NEXTEV蔚来汽车是一家从事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研发的公司,由顶尖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投资数亿美金所创建,包括领先的互联网企业腾讯、易车创始人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及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共同发起设立。蔚来汽车已在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中国上海、北京、香港和英国伦敦设立了研发、设计及商务机构。蔚来汽车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以极致的电动智能汽车产品为基础,蔚来汽车将重新定义服务用户的所有过程,为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全程愉悦体验。蔚来汽车致力于成为一家以服务用户为使命的公司,一家在移动社交时代所有用户都共同拥有的用户企业。
二、特点分析:
有些人可能通过 Formula E 电动方程式了解到了蔚来汽车,其“蔚来车队”已经收获了不少赛车粉丝。实际上,蔚来汽车(NextEV)是一家从事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研发的公司,其团队主要由传统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公司构成。今年4月,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达成制造合作协议,并在南京投产电机和电控系统生产基地。蔚来汽车的高性能电动跑车于今年12月亮相。DMV 还会不断更新自己的名单,从目前已拿到牌照的18家公司构成来看,传统的整车制造商和零件制造商仍然占多数,互联网公司也选择在既有车型上改装作为切入点——传统汽车行业在无人驾驶领域仍然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但对于无人驾驶的初创公司来说,利用核心技术实现“弯道超车”也并非不可能。按照美国机动工程师协会(SAE)对于无人驾驶的阶段性划分,传统的汽车制造业更倾向于在5年内完成由部分自动驾驶(Level2)向高度自动驾驶(Level4)的过度,但并不急于交出方向盘的控制权(Level5)。但对于谷歌、Zoox 这些公司来说,思维方式并不会被传统的汽车形态所局限。
三、微信公众号:NEXT_EV
⑥ 京东: 国内首辆无人配送车试运营
一、主营业务介绍:
目前,京东集团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JD),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腾讯、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共同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
二、特点分析:
京东X事业部于2016年5月正式成立,X事业部的使命就是以技术和科技武装物流体系,致力于打造着眼未来的智慧仓储物流系统。自京东X事业部成立以来,京东已经在全自动物流中心、无人机送货、京东仓储机器人以及京东自动驾驶车辆送货等多个领域发力。京东无人配送车正式上路,说明了下一代智能物流革新的火种已经被再次点燃,京东智能物流将凭借大数据、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昂首站在智能物流竞争的舞台上。
京东选择的无人驾驶技术,则从低速行进的无人配送车切入,选择了在大数据和AI支持下物品配送的功能,相比无人驾驶运载乘客的安全等级要求,京东的无人配送车更容易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而经过大量的路试和深度学习,京东无人配送车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支持下,也将更加完善、更适应中国的具体路况和国情,这对于今后开发无人驾驶汽车,也是一个较为务实的路径选择。
据了解,此次京东发布的无人配送车只是其无人车战略的第一步,后续还将有多款车型问世,已应对更加复杂的应用场景。
三、微信公众号:京东jdsc360
⑦ 腾讯: “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创新合作
一、主营业务介绍:
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及微信/WeChat、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腾讯游戏旗下QQ游戏平台、门户网站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等。公司架构体系:企业发展事业群、互动娱乐事业群、移动互联网事业群、社交网络事业群、技术工程事业群、微信事业群,业务领域包括社交(QQ、微信、QQ空间)、娱乐(腾讯游戏、腾讯影业、腾讯动漫、腾讯电竞、腾讯文学、QQ音乐)、资讯(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腾讯视频、腾讯微博)、工具(QQ浏览器、腾讯手机管家、腾讯电脑管家、腾讯地图、Q邮箱)、平台(腾讯开发平台、腾讯云)。
二、特点分析:
2015年3月23日,马化腾与郭台铭现身郑州,富士康、腾讯及和谐汽车共同签订《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河南郑州展开“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创新合作。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三方将组成联合专业工作团队,以腾讯对互联网行业的洞见、互联网创意开放平台,搭配富士康在高科技移动终端、智能电动车的创新整合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打造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互联网+智能电动车”。
2016年下半年,腾讯成立自动驾驶实验室,由国内外技术专家组成,聚焦于自主驾驶车辆和地面自主机器人的技术研发。2016年12月15日,腾讯公司宣布与上海国际汽车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自动驾驶、高清地图和汽车智能网联标准等领域进行深层次合作。
三、微信公众号:腾讯tencent
⑧ 阿里:全球首款可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
一、主营业务介绍: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主营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计算、支付宝、菜鸟网络等。
阿里巴巴业务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个通过自有电商平台沉积以及UC、高德地图、企业微博等端口导流,围绕电商核心业务及支撑电商体系的金融业务,以及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务、健康医疗等,囊括游戏、视频、音乐等泛娱乐业务和智能终端业务的完整商业生态圈。这一商业生态圈的核心是数据及流量共享,基础是营销服务及云服务,有效数据的整合抓手是支付宝。
二、特点分析:
2016年7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在杭州云栖小镇召开盛大发布会,发布了全球首款可量产互联网汽车(OS’Car)——荣威RX5。该款车型以多年积累的数据、云计算和YunOS操作系统作为切入点,与上汽集团合作,选择以互联网汽车为方向。2016年7月,该款车型在天猫上汽荣威官方旗舰店同步首发,定价在9.98万元(约合1.5万美元)到18.68万元(约合2.8万美元)。YunOS操作系统以大数据为基础,为司机和乘客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智能服务,进行通行费、油费等的电子支付,旅行计划的在线安排预订,智能推荐景点或音乐,车内自动控温等。这辆汽车拥有完整的互联网操作系统。这辆外表普通的SUV,车内搭载阿里YunOS操作系统,可与其他设备智能交互,就像一部“行走的”智能手机。
三、微信公众号:aliguoji
供应商
一、主营业务介绍:
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是中科院自动化所青岛智能产业研究院孵化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以ACP平行理论为基础,致力于新一代云端化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公司。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平行智能车、基于平行学习算法及远程监控与本地自主驾驶的协同共驾技术、适应不同领域需求及功能的平行无人物流车、平行无人矿车、平行无人公交车等。产业分布于中国、英国和美国。经过20多年的学术与技术积累,聚集了一批在汽车、人工智能、自动化、网络等方面的海内外行业精英,组建了一支由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生产制造等各领域人才组成的专业队伍,公司将紧密跟踪自动驾驶与车联网领域的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与创新,致力于成为该领域的领军队伍。
二、特点分析:
慧拓公司组建了一支由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生产制造等各领域人才组成的专业队伍,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紧跟自动驾驶与车联网领域的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与创新。以“打造中国自己的、世界领先的车联网自动技术与系统平台”为自身使命,积极推进平行驾驶核心技术产业化,主要包括自动驾驶与车联网相关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测试评估等,目前已与国内多家汽车厂商开展项目合作。在自动驾驶技术方案、云端化网联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测试评估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纵向拓展深耕自动驾驶与车联网领域技术服务项目内容,实现长足的发展。
三、微信公众号:
② 英伟达:图形芯片(GPU)需求爆发式增长
一、主营业务介绍:
NVIDIA是(NVIDIA Corporation,NASDAQ:NVDA,官方中文名称英伟达)的简称,是一家以设计智核芯片组为主的无晶圆(Fabless)IC半导体公司,公司创立于1993年1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
Nvidia 是全球图形技术和数字媒体处理器行业领导厂商,NVIDIA的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市,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5700名员工。公司在可编程图形处理器方面拥有先进的专业技术,在并在处理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
NVIDIA亦会设计游戏机芯片,例如Xbox和PlayStation 3。近几年还参与了手机cpu的开发和制作,如NvidiaTegra 4。 NVIDIA最出名的产品线是为游戏而设的GeForce显示卡系列,为专业工作站而设的Quadro显卡系列,和用于计算机主板的nForce芯片组系列。
二、特点分析:
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路试汽车BB8(名字来源于星球大战),已经在加州和新泽西州经过多次测试,它已经可以在行驶的过程中识别出其他车辆、交通指示灯、车道线、路标等相关道路信息。比较有亮点的是读唇,因为道路上往往噪音较大,对语音识别准确率有很大影响,语音识别结合读唇想象空间很大。
英伟达在无人车上已经和包括特斯拉、奥迪、博世在内的车企广泛合作,并且已经向特斯拉销售了大量硬件。英伟达利用其Tegra处理器帮谷歌完善无人驾驶车,第一代无人驾驶平台DrivePX被用在奥迪A7上,去年一发布DrivePX2无人驾驶平台,特斯拉就宣布新的特斯拉车将搭载DrivePX2。沃尔沃开测的XC90SUV自动驾驶汽车搭载的也是DrivePX2平台。
随着人工智能的趋势蔓延,英伟达所主攻的图形芯片(GPU)的需求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这令英伟达股价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涨近200%,在过去5年上涨超过500%。
三、微信公众号:NVIDA_China
③ 地平线:嵌入式人工智能全球领导者
一、 主营业务介绍:
地平线成立于 2015 年 7 月,此前成功完成了种子轮融资。投资人中包含了众多的顶级投资机构—晨兴、高瓴、红杉、金沙江、线性资本、创新工场和真格基金等,还获得了著名硅谷风险投资家 Yuri Milner 的投资。2016年3月9日,在智车优行“奇点汽车”发布会上,由余凯博士创立的地平线机器人技术,首次向外界展示在真车上同时实现车道线/车辆/行人检测的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原型系统,展现了其在车辆、车道线和行人的检测跟踪方面的研发成果,该技术的硬件原形系统已经安装在智车优行所发布的奇点汽车功能样车中。
2016年9月8日,地平线南京研发中心启动仪式在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地平线南京研发中心的成立,获得了南京市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全力支持。结合南京的人才特点,地平线南京研发中心以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声学信号处理三大技术方向为核心,在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和自主设计研发的深度学习芯片上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南京研发中心计划在2016年组建一支超过50人的研发团队,并根据业务的进展逐步扩充,并在2020年达到接近5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规模。
二、特点分析:
地平线机器人所从事的产品,简而言之是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地平线的客户大多会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商。凭借地平线提供的服务,这些电子类产品能够具备一些AI功能,包括感知、交互、理解、甚至是决策。截止目前,地平线共发布了两套产品:针对智能家居的“安徒生”系统和针对智能驾驶的“雨果”系统。开发者基于这些平台可以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语音、图像等。地平线告诉DT君,针对辅助驾驶所开发的技术,已经被一家国际上数一数二的Tier-1汽车技术供应商所采用。
三、微信公众号:Horizon Robotics
④ 瑞萨电子:为无人驾驶汽车运算系统提供安全标准支持
一、主营业务介绍: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微控制器供应商,也是高级半导体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产品包括微控制器、SoC解决方案和广泛的模拟及电源器件。自2010年4月,NEC电子公司与株式会社瑞萨科技合并以后,瑞萨电子开始正式运营,其业务覆盖了面向各种应用的研究、开发、设计和生产。瑞萨电子总部位于日本,在全球20个国家设有分公司。
二、特点分析:
为汽车运算系统的功能安全而研发处硬件故障探测及预警技术。与此同时,还成功开发出一种支持ISO26262 ASIL B汽车功能安全标准、采用16纳米FinFET工艺的汽车运算片上系统(SoC)原型机。
近来在汽车无人驾驶系统的研发方面进行了大力投入,预计2020年将迎来无人驾驶时代。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ISO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对3.5吨以下汽车的安全相关系统的电子和/或软件的整个安全生命周期下了定义,包括特别推荐减少随机硬件错误,包括硬件安全系统的诊断和/或具体使用。
瑞萨研发出了基于最先进技术的自测试机制的硬件故障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即使是自主驾驶系统所采用的大型SoC也能满足ISO26262ASIL B汽车功能安全标准的要求,比如诊断覆盖率。此外,瑞萨还开发出一种预测和抑制因硬件故障导致瞬时电压下降的系统,能够有效防止此类故障的发生。
三、微信公众号:renesas_china
⑤ 东软:与英特尔合作研发C4-Alfus下一代座舱系统
一、主营业务介绍:
东软是一家面向全球提供IT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的信息化技术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为个人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创造价值。公司创立于1991年,目前拥有近20000名员工,在中国建立了8个区域总部,10个软件研发基地, 16个软件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在6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 在美国、日本、欧洲、中东、南美设有子公司。东软是中国第一个上市的软件公司,也是最先通过CMM5和CMMI(V1.2)5级认证的中国软件公司。
东软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软件产品、平台及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涵盖领域包括:电信、能源、金融、政府、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医疗卫生、教育与文化、交通、移动互联网、传媒、环保等。在汽车电子、智能终端、数字家庭产品、IT产品等产品工程领域,东软嵌入式软件服务于众多全球知名品牌产品, 同时,拥有自有品牌的医疗和网络安全产品。在服务领域,东软提供包括应用开发和维护、ERP实施与咨询服务、专业测试及性能工程服务、软件全球化与本地化服务、IT基础设施服务、业务流程外包(BPO)、IT教育培训等。
二、特点分析:
C4-Alfus下一代座舱系统由英特尔与东软合作研发完成。该系统能够支持虚拟化,并无缝支持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数字仪表以及车载导航仪等多个高清屏幕的使用和互动。
融合了业界领先的虚拟化技术,采用大尺寸和高分辨率触摸屏的集成开发技术,可以整合车内信息,实现多屏互动。同时,C4-Alfus可以通过车内车外的互联互通技术与其他多个平台无缝连接,实现高集成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座舱系统。
一汽红旗将率先使用C4-Alfus下一代座舱系统,满足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体验的迫切需求,并进而以此起步,经由推动无人驾驶的进程,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变革,同时创造前所未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三、微信公众号:neusoft600718
⑥ dSPACE(数字空间):快速控制原型的先驱
一、主营业务介绍:
自 1988 年成立以来,dSPACE一直在发展壮大。如今dSPACE 已经发展成为业务遍及全球的高科技企业。除设在德国帕德博恩的公司总部以外,dSPACE 还在慕尼黑和斯图加特建立了两个项目中心,以便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现场支持。
dSPACE开创了快速控制原型、硬件在环仿真等关键技术。如今已成为用于开发和测试机电控制系统的工程工具的顶级生产商。凭借广泛的产品系列和高新技术,成为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广受欢迎的开发合作伙伴。
除德国之外,dSPACE 还在美国底特律(1991年)、英国剑桥(2001年)、法国比耶夫尔(2001年)、日本东京(2006年)和中国上海(2008年)设立了公司。另外,dSPACE在全球范围内还有许多分销商。
二、特点分析:
dSPACE实时仿真系统是由德国 dSPACE公司开发的一套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控制系统在实时环境下的开发及测试工作平台,实现了和MATLAB/Simulink 的无缝连接。dSPACE 实时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硬件系统,二是软件环境。其中硬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速计算能力,包括处理器和 I/O 接口等;软件环境可以方便地实现代码生成/下载和试验调试等工作。dSPACE 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很好地完成控制算法的设计、测试和实现,并为这一套并行工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dSPACE 的开发思路是将系统或产品开发诸功能与过程的集成和一体化,即从一个产品的概念设计到数学分析和仿真,从实时仿真实验到实验结果的监控和调节都可以集成到一套平台中来完成。 dSPACE 的软件环境主要由两大部分
上一篇:阮籍咏怀诗十篇
下一篇:《《h版人猿泰山》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美女视频完整版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