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判重罪!外科医生致患者 8?死?1?重伤,被同事联名举报是学术骗子
被判重罪!外科医生致患者 8 死 1 重伤,被同事联名举报是学术骗子
据 Science 报道, 6 月 21 日,臭名昭著的「马基亚里尼案」再次开庭。曾经被誉为「全球气管移植第一人」的这名外科医生,如今因「造成患者身体伤害」的重罪被判 30 个月。
11 年前,保罗·马基亚里尼(Paolo Macchiarini)因在「人工气管移植」领域的成就,被誉为「干细胞移植的先驱」和「全球气管移植第一人」,这一手术也被称为「再生医学的突破」,研究成果还登上《柳叶刀》。
马基亚里尼(图源:nextquotidiano.it)
但很快人们发现,9 位接受了人工合成气管移植手术的患者中,有 8 位在术后 4 年内因并发症死亡,仅存的一例最后也被证实根本不需要进行手术。
2015 年,在四名同事的勇敢揭发下,其撒谎成性的恶行才逐渐败露。2017 年,瑞典的检察官指控马基亚里尼犯有过失杀人罪,随后因证据不足撤诉。2020 年法庭重新审理此案,2022 年 6 月首次宣判有罪。
那么一个曾在外科手术上大放异彩的医学新星,为何会落到这般田地?
一跃成名
2008 年 6 月,初夏的巴塞罗那静悄悄,一场前所未有的手术正在这里悄无声息地进行。
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因为感染了严重的肺结核,导致整个胸部塌陷,进而出现左支气管萎缩,生命垂危,亟需进行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从器官捐献者身上取下一段支气管,直接进行器官移植。这种方式存在一个弊端:患者术后需要终生服用大剂量免疫抑制药物,用来防治排斥反应。
但是这次,主刀医生采用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办法。
他从器官捐献者身上取下一段气管后,先是洗除了软骨组织,随后在这段气管上植入了患者的骨髓干细胞,最后再将气管植入患者体内。他的理论很简单,患者的干细胞能够附着在气管上,发育分化成正常的气管组织,并且不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
这场本无人问津的手术,瞬间点燃了全世界的热情,多家媒体对之大肆报道。
巴塞罗那的小试牛刀以后,马基亚里尼又做了几场类似的手术,他很快就发现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器官捐献者的数量总归是有限的,支气管供应迟早会跟不上手术量的增长。
于是在 2011 年,马基亚里尼发明了一种新型材料,并且用这种新型材料制造了人工合成气管。按照他的设想,干细胞可以在人工合成气管上继续生长,最终变成「活的气管」成功融入患者的呼吸系统当中。用这种合成气管替代捐献者的支气管,将会彻底摆脱器官供应不足的限制。
马基亚里尼和他引以为豪的人工合成气管(图源:esmateria.com)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患者了。
马基亚里尼向全欧洲发出了招募患者的消息,没过多久,就有一位来自冰岛的支气管瘤患者找到了他。
这位患者的气管上有一颗缓慢生长的肿瘤,几乎堵住气管。一开始,他拒绝接受这种开创性疗法,但在和医生及家人商讨后,最终还是同意在马基亚里尼这里试一试。
手术团队首先对患者的气管进行 CT 三维成像,并根据扫描结果用新型材料搭建了一个多孔的支架。这个支架随后被种上了从患者体内提取出的干细胞,然后在量身设计的生物反应器里孵育了几天用以形成结缔组织。
最终,支架被送到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那里,马基亚里尼进行了一场长达 12 小时的移植手术。
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制造的气管(图源:CBS)
与 2008 年的手术相比,这场手术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例人工材料组织工程器官+干细胞成功移植。手术的详细报告最终发表在了医学顶级期刊《柳叶刀》上。
马基亚里尼 2011 年发表于《柳叶刀》的论文,目前已被撤回(图源:柳叶刀)
冰岛病人的「成功」,也让马基亚里尼的个人声望到达了顶点。很快,全球的患者纷纷慕名而来:第二例是一位 30 岁的美国男子;第三例是一位 22 岁的土耳其女性……
从 2011 年到 2014 年,马基亚里尼先后为 9 位患者换上了人工合成气管,他甚至放出豪言,未来将会招募 100 名患者进行植入手术。
风波四起
最先出现问题的,是曾经信任马基亚里尼的病人们。
2011 年底,在接受手术半年以后,冰岛病人就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人工合成气管脱落。2012 一整年他都几乎在医院抢救中度过,并于 2013 年 1 月去世。尸检报告显示,死亡原因是慢性肺部感染、肺栓塞和支气管脱落。
美国病人于 2011 年 11 月接受了手术,他在术后回到了美国,瑞典医生无法跟踪他的进展。直到手术 3 个月后,医生们才突然得知他死在家里了。
美国病人与马基亚里尼的合影(图源:leaps.org)
土耳其病人的遭遇则最为凄惨。
接受人工合成气管移植后,她很快就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呼吸道大量产生粘液,每 4 个小时就必须清理一次。
在接受治疗的 5 年里,土耳其病人经历了数千次支气管镜检查和数百次手术的折磨,最终于 2017 年 3 月在痛苦中去世。
据统计,9 位接受了人工合成气管移植手术的患者中,有 8 位在术后 4 年内死亡,仅存的一例最后也证实根本不需要进行手术。
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图片自制)
不断出现的死亡病例,给了众人一记耳光。
人们这时候才恍然发现,这位一跃成名的医学新星,实际上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在明知道患者存在严重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仍然选择欺骗合作伙伴与审稿人,在《柳叶刀》等论文中夸大病人的康复状况。
纸终究包不住火,学术界对马基亚里尼的质疑声浪越来越大,一场揭露他罪行的斗争正式打响。
在发现遭到欺骗以后,马基亚里尼曾经的 4 位合作伙伴立刻展开了调查,他们整理了一份长达 500 页的报告。
报告显示,马基亚里尼除了在论文中伪造数据夸大病人的康复状况,还夸大病人的病重程度以满足同情使用的标准,以及多起完全没有经过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批的人体手术试验。
4 位举报人的合影(图源:leaps.org)
至暗时刻
2014 年 3 月 7 日,这份调查报告被摆在了时任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院长安德斯·汉姆斯滕的案头,但正义并没有如期而至。因为马基亚里尼的临床项目给学院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所以学院拼了命地维护马基亚里尼。
为了能让举报者们彻底闭嘴,学院祭出了「打压+洗白」的组合拳。
马基亚里尼先是利用自己的名气与影响力,在学术界散布谣言,指责举报人中最活跃的格里尼莫窃取自己的实验数据,紧接着学院方「心照不宣」地对格里尼莫立刻展开了单方面调查。
这操作成功让格里尼莫声名狼藉,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收到过一笔科研经费。而其余几人也受到了诸如降职、停工以及解雇等不公正待遇。
在权力机构面前,科学家是渺小的。
几位吹哨人的科学生涯就此夭折。
因为勇敢的举报行为,格里尼莫在 2018 年被授予「年度吹哨人」奖项(图源:sjukhuslakaren.se)
2015 年 4 月 16 日,学院道德委员会宣布调查结果,一口咬定马基亚里尼没有问题,但质疑声仍存。
当年 8 月,院长安德斯·汉姆斯滕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再次宣布马基亚里尼没有学术不端。
图源: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官网
落幕
学院方的拼命掩饰,只是最后的疯狂。
最终给他们致命一击的,是瑞典电视台在 2016 年 1 月播放的一部暗访纪录片 《Experimenten》,纪录片无情揭露了马基亚里尼丧心病狂的研究行径,让所有观众都无比愤慨。
在公众的压力下,学院对马基亚里尼这名明星教授重启调查。
新一轮调查最终导致时任院长、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评委会成员的安德斯·汉姆斯滕,时任诺奖评委会秘书长厄本·兰道主动辞职。
2016 年 3 月,学院开除了马基亚里尼,他所挂职的俄罗斯库班国立医学院也于次年 4 月将其开除。
时间来到现在,判决结果已出。马基亚里尼(Paolo Macchiarini)因犯有「造成身体伤害」罪,被处 2 年零 6 个月监禁。
一名关注此案的气管专家表示,「这是一场公平的判决。马基亚里尼把人们当作实验对象,这根本不是为了帮助他们,他只是为了获取名声。」
面对媒体,马基亚里尼表示他没有任何伤害患者的想法,他只是想帮助那些没有治疗选择的人。
马基亚里尼的首席律师表示:辩护团队将继续向瑞典高等法院提出上诉。他们认为本次判决对一件发生在十多年前的医疗纠纷来说并不合理。
目前来看,只要上诉程序还在进行,马基亚里尼就不必入狱。现在尚无法确认高等法院何时决定审理此案。
策划:liuzisu、Lnysay|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esmateria.com
参考来源:
[1]https://www.statnews.com/2021/10/04/stain-mars-karolinska-institute-awards-nobel-medicine/
[2]https://leaps.org/a-star-surgeon-left-a-trail-of-dead-patients-and-his-whistleblowers-were-punished/particle-1
[3]https://ecrcommunity.plos.org/2016/10/18/the-home-of-the-nobel-who-will-blow-the-whistle-on-academia/
[4]https://en.jinzhao.wiki/wiki/Paolo_Macchiarini#Andemariam_Teklesenbet_Beyene
[5]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macchiarini-guilty-misconduct-whistleblowers-share-blame-new-karolinska-institute
[6]https://www.cbsnews.com/pictures/first-lab-grown-windpipe-saves-cancer-patient/3/
[7]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transplant-surgeon-gets-prison-sentence-failed-stem-cell-treatments
上一篇:那些出轨女人,如果生活在古代不同朝代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下一篇:原创荒淫无度的古罗马,究竟有多混乱?为何会导致帝国崩盘?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