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害小萝卜头凶手被判无罪,建国后婉拒官职,86岁跪下流泪道歉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6-16
手机版

  抗日的红色电影一直都是影视作品的热点,但真正能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多。不过对于《小兵张嘎》这个名字,却有不少的观众并不陌生。以孩子为主,在维持“红”和“正”的前提下,充满了趣味性,是90后一代人的孩提时代回忆。

  嘎子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货真价实的八一队士兵,他虽然年轻,但是野心很大。但不管他如何被大众所熟知,他始终是一个虚拟人物。可是,在中国抗战的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受苦受难的儿童。他生在战争中,死在监狱里,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希望,他的生命很短,只活了八年。

  这个年轻的殉道者名叫宋振中。“小萝卜头”这个绰号,更是广为人知。

  一、幼年囚禁,父与子之别

  他于一九四一年生于江苏邳州一个共产党之家。其父宋绮云、其母徐林侠均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作为一名积极参加了初期的革命活动。

  由于他的老爸宋绮云曾给杨虎城当过书记,因此当杨被蒋介石逮捕时,宋绮云也被国民党抓住了。八个月大的时候,那个倒霉的小女孩和她的父亲,就被一个敌人抓了起来,关进了贵州的息烽。

  

  小萝卜的第一个五年,就是在贵州的息烽军营中渡过的。这五年,原本是一个小孩最快乐的时光,他本该在太阳底下嬉戏,他本该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享受着父母的宠爱和照顾,可这些都跟他的童年没有任何关系。

  他从小生活在黑暗和潮湿的牢房中,白天对他而言是一种奢侈,到了夜晚,他连一张能当得起“床”的地方都没有。

  这里的囚犯,大多都是共产党的革命者,所以,他们并没有受到任何的优待。很多“犯人”都被关进了一间狭小的囚室,连床都不能下床。别说一个孩子,就算是一个成年人,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去睡。他每天晚上都躺在母亲的怀里,睡得很不安稳。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小女孩的妈妈徐林侠了。她有着一个很有男子气概的名字,同时她又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同时又有一种母亲般的慈爱。她被逼着在白天干活,直到夜幕降临,她才能带着疲倦的身体返回自己的囚室。

  小萝卜的脑袋就是靠着纸巾长出来的,她抽空帮他洗了纸巾。她没有办法烤干,只能用纸巾裹住自己的身体,甚至是后背,用自己的身体来烤干,免得宝宝感冒。

  

  监狱里的日子那么艰苦,就算徐林侠再怎么努力,也难以为这个小丫头提供一个适合她长大的好条件。更可悲的是,根据息烽监狱的规矩,“犯人”是不能男囚女囚的,年幼的宋振中与妈妈同处女囚,其父宋绮云则被送到了山脚下的男囚,两个人很少能见面。

  因为被抓的时候,他还很小,对自己的记忆还很模糊,五岁的他,已经快把自己爹的脸和声音给忘记了。

  牢房里有专门为那些“犯人们”准备的休息期,这也是他难得见到自己爸爸的机会。每次到男狱休息的时候,妈妈都会将他高高抬起,让他可以透过这个小小的窗户看到外面,在一众舅舅舅舅中寻找他爸爸的影子。

  宋绮云也是尽可能的靠近女监区。徐林侠抱着小孩,从窗口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不过她对小萝卜说:“你父亲就在我们这边。”所以,对他来说,“爸爸”只是一个朦胧而又遥远的影子,别说回答了,就连拥抱都做不到,连“爸爸”都做不到。

  二狱念书,传承永存

  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都在成长。正如古语所说,“人活着,才能活着。”

  也许比起那些同龄人,这个小男孩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乐趣,甚至连接受教育权都没有,可是在牢房中,他学会了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爱憎分明。

  爱与恨,就算是一个大人,也很难解释的明白。不过,在这个小男孩看来,他最讨厌的就是被奸细蒙蔽了双眼的敌人,讨厌在这个阴暗潮湿,只有一张草铺成的狭小的房间里,讨厌没有食物,没有温暖,没有食物。

  孩子的爸爸妈妈

  

  同样的,他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关爱,还有和他爸妈有着同样想法的舅舅舅妈。他的衣裳是佣人给他做的,用老囚犯的衣裳缝制而成,他不想吃的饭菜,也是妈妈给他换的。没有任何东西能像真实的打击一样,让你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恨。

  一九四六年,他刚逃出一座监狱,马上就被投入另一座监狱。这座监狱的名称,代表着它的尊贵和尊贵,它叫白公馆。

  白公馆是重庆中美合作的场所,但内部布满了铁丝网,牢房和围墙,与其说是一座牢房,不如说是一座监牢。五六岁的小孩,已经初具规模,正是那些特工最容易抓到的。守卫们会在门口用糖来诱惑他,让他称呼自己为“阿姨”,然后再用假惺惺的笑容来试探他。

  小孩子都是很敏感的,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小萝卜对那块糖果很感兴趣,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糖果。在那名女子的形容下,这颗糖果是多么的香喷喷,多么的美味,但是,这名少女却是迟疑了片刻,然后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不会叫你姑姑的!你是奸细!我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的坚定使那名女看守的表情一次比一次变化,而那些舅舅舅妈和舅舅舅妈则用一种如释重负的目光看着他,心中对这小家伙更是宠爱有加。

  六岁时,小男孩的爸爸宋绮云请求狱警:送他上学,狱警断然回绝。可是宋绮云仍不死心,一再与白公馆谈判,终于使国民党不情不愿地答应给这个小女孩读书。但他还是没能离开白公馆,只能让黄显声这个和他一起被关在监狱里的“政治犯”,来教导这个小丫头。

  自此以后,这座牢房不但是她的“家”,更是她的“学校”。每天早晨,狱卒们都会到女牢,将这个小男孩带到男牢,然后在一堂课结束后,护卫们又将他带回到女牢。

  不过久而久之,守卫也就松懈了。在他们看来,这个幼稚的孩子是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麻烦的,所以他们让他随心所欲地走了。

  

  他总算是得到了那点可怜又珍贵的自由。好在黄将军并没有在艰难的环境下偷懒,而是认真准备了自己的教学计划,包括语文、数学、俄语和画画。除了这些,他们还注重对这个小女孩的品德教育,以及对这个小女孩的全方位发展。

  在没有教科书的情况下,他们用现成的教科书来编写;徐林侠没有手提电脑,便把节省下来的草纸粘在一起,当作自己的小册子,留给自己的孩子。自己仅有的一支毛笔还是黄将军送给自己的寿辰,自己一直没舍得用,平日里都是拿着一块大石头当毛笔,拿着地上当宣纸。

  大家一起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本《小萝卜》里的语言课本,就是由四川市委原副书记罗世文撰写的。第一节课叫做《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这节课的主题是:“我是一个好人,我是一个好人。”

  小萝卜没有上过正规的小学,对“一年级”和“二年级”这两个词完全没有概念。看到这口棺木,他很奇怪,就问母亲:“这么大的一口长匣子是做什么用的?”徐林侠说:“这是放死人用的棺木。”徐林侠抱着自己的孩子,抽泣着说道“你不能就这样死去,等你成长起来,一定要铲除那些反动分子!”

  真是个乖宝宝。他没有去找乐子,反而利用自己能够在白公馆活动自如的优势,给舅舅舅妈他们送信。尽管身陷囹圄,重庆地下党组织仍坚持发行《挺进报》。

  

  尽管现在的报刊已经非常简陋,往往只有一页纸,上面只有寥寥数语,例如:“新华社刊载新年贺电《将革命进行到底》。

  这位小萝卜头的第一任教官,黄显声大帅手中就有一张报章,他会把这张报章的摘要拿出来,然后让这位小萝卜头转交给《挺进报》的主管,然后这张报章就会被这位小萝卜头送往各个监狱。这样一个小男孩,却对这张革命性的报纸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九七七年,又有一位新“犯人”来到白公馆。这名男子正是胡春甫,他一进入白公馆,就被狠狠的揍了一顿,受了重伤,连一根手指头都抬不起来,躺在一张稻草床上,奄奄一息。

  从缝隙中,他看见了陌生的舅舅,便赶紧回来,说有个舅舅被铁链锁住了,而且受伤不轻。徐林侠闻言,用自己辛辛苦苦赚到的面条,熬了一大碗,让小萝卜拿过来。

  

  新中国建立后,胡春甫曾写信给他的弟弟,在信中他充满感情地说:“在我遭受严刑拷打,最艰难最痛苦的时刻,是他端来一碗面,让我感到身体和心灵都温暖起来,让我明白在监狱里还有党和同志在关心和鼓励我。这让我对自己的实力,有了更大的把握!”

  在这个阴暗的时代,善良的人们互相帮助,而这个小男孩,则是将这股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人的身上。

  三一家三大家,永不忘记

  新中国建立于一九四九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待着这一幕,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错过了这一幕,没有看到月明。

  一九四九年九月八日,杨虎城上将遇刺身亡。屠夫杀伐果断,从杨将军的尸体上抽出染血的长剑,然后带着滔天的杀意,冲向宋绮云和徐林侠夫妻二人。两个人知道自己在劫难逃,都做好了赴死的打算,却又舍不得那两个小孩:“你们不能杀死小孩,小孩还小!”

  当时,小男孩正跟杨将军家的千金玩闹,看到那把血肉模糊的长剑,顿时泪流满面。刽子手先将宋绮云和徐林侠夫妻二人剁成肉酱,然后迅速将染满了血污和罪孽的手,伸到了两个天真无邪的小孩身上。

  

  小男孩大叫一声,稚嫩的嗓音让行刑者勃然大怒。为首的杨钦典,一把掐住了小女孩修长的喉咙,然后和另外一个人一起,把小女孩活活勒死。

  一家三口,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一天之间就死了。不知道是被吓傻了,还是被吓傻了,杨钦典居然在短短数个月的时间里,把白公馆里还活着的十九个人都放了出来。

  那是在中共三天后重庆获得自由的“11·27大屠杀”中所发生的一幕。杨钦典在危急关头所做的一件大事,无疑是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他的这件事被认为是“将功补过”,因此,国家打算将他调到重庆市的公安机关任职,并授予他一些职务,但是,思念家乡的杨钦典却委婉地拒绝了。

  但是,他的犯罪行为仍然像一枚“定时炸弹”一样,于“文革”中爆炸开来。他又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目前正在四川一家拘留所服刑,这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工作。他的太太一病不起,于一九七七年去世。

  

  重庆市中院于一九八二年再审,认定杨钦典于解放前担任白公馆警卫时,虽有重大犯罪,但因其在解放前夜的血腥屠杀中,亲手释放了十多名革命者,并有重大贡献,故将其拘捕和定罪,并取消了对杨钦典的起诉。当他获释回到家中,见到的就是他老婆的一座坟。

  此后,他经常在亲人的陪伴下,到重庆的一些烈士纪念碑去祭奠,向年轻的同学、游客讲述他“黑”、“红”的一生,讲述他所认识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并于1998年在漯河市举办了《红岩魂》画展。

  重庆市委、市政府在白公馆隆重举办了一场纪念“11·27大屠杀”死难者的仪式。年届86的杨钦典跪坐在坟边,流着热泪,用纸钱祭奠逝去的烈士。

  杨钦典家族

  

  有些人说,他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忏悔,可他所杀的人,却是他这一生都无法赎罪的罪过。还有一些人则说,他的行为是为了保护白公馆的史料,也是为了弄清那场惨案的真实情况,所以可以被宽恕。

  众人议论纷纷,但也只是猜测而已。虽然很难确定他的身世对现在的社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忘记,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瘦小的小孩,他的骨头都被骨头包裹着,他那单薄的双肩,根本无法支撑他那颗硕大的头颅,这就是他在博物馆里的雕像。

  一条天真的小命,永远的留在了八岁的时候,但是他的名字,却会永远的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就像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牺牲的英雄豪杰,也像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精彩,永远的被人们所记住。

  举报/反馈

上一篇:儿童成长奶粉哪款帮助长高?科学长高不要让您的孩子“落单”
下一篇:永远不要向任何人诉苦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