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保定方言拾趣——门插关儿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28
手机版

  门插关儿,顾名思义就是大门上一条短横闩。关门时插上,开门时拔出来。也叫门闩。

  过去,院子里的大门上都有两道门插关儿。一是为了防盗,更主要的是防风,防猪羊等牲畜胡乱钻。保定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大家多年居住在一起,都有互相串门的习惯。为了街坊邻居来串门出入方便,有的人家会在门插关儿上系一根细绳子,将细绳通过边上的门缝从门里面引到门外面。外面的人轻轻一拉绳子,门插关儿便开了,进门后再插上。这样既不用每次都要里面的人去开,又可以防止牲畜的进出乱跑。白天把绳子拴上,晚上拿掉。这样一个小机关,可见民间的生活智慧。

  门插关儿

  据说,最早门插关儿可没有这么好听的名字,只是直接喊人家“门别棍儿”。这样一个粗朴憨厚的称呼怎么演变成这文雅、洋气的名字的呢?这里有个有趣的传说故事。

  过去有一个秀才,聪明好学,满腹经纶,平时以教书为生养家糊口。这年,边关要塞小镇妖魔横行,派去的官差每年都死去。于是县里决定派秀才去除妖降魔,走前秀才心中忐忑,怕有闪失。这时耳边传来唤他名字的声音,说是有秘密要跟他透露。秀才转了一圈发现是门别棍儿在喊他,急忙到门别棍儿跟前听缘由。门别棍儿告诉秀才说,除妖路上会出现7个兔子精,并教给了秀才如此这般才能够制服兔子精的办法。秀才一一记在心里,最终除了魔妖,还百姓一方清明安宁。皇上听说了秀才的事要召见并重赏他。到了京城见到皇上,秀才叩首,跟皇上说了除妖的经过,说功劳都是门别棍儿的,要赏也要赏它。皇上犯难了,觉得虽然门别棍儿功不可没,但堂堂的朝廷怎么也不可能加赏一根木棍儿吧?皇后知道了皇上的心思,凑到皇上耳边说了几句。皇上顿时眉开眼笑,说道:“门别棍儿除妖有功,朕封它为门插官儿之职。”此后,门别棍儿就有了雅号“门插官儿”,再后来人们把“官”改成“关”,成了“门插关儿”。所以也有“门插官儿”一词。

  现在木质的门很少了,即使家中有院落的,也都换成了铁门,门插关儿也都变了模样,但是人们还会一直记着早年门别棍儿的功劳,直到现在,有些农村的老人还有一个习俗,早晨起来洗完手才能去开门。据说不洁的手摸门插关儿是对它的不敬,因为门插关儿是被皇上封号赏过的。“门插关儿”改名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是也透露着人们对它尽职尽责的看家护院、保卫家人平安的一种尊重与赞赏吧。

  生活中,任何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一个小物件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感恩周围的一切。

  文章来源于《老保定丛书》(第一辑)——《老保定方言拾趣》,作者幽之、马伊凡,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老保定方言拾趣——门插关儿》

  阅读原文

上一篇:爆《狂飙》高启兰陪睡于和伟,败露后开始避嫌,王丽坤被牵连其中
下一篇:小李子和王思聪的猎艳史,一个泡到顶级美女,另一个只能泡网红?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