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矮小当晚长,还在坐等孩子“蹿个子”吗?

栏目:娱乐资讯  时间:2023-05-23
手机版

  

  其实身高这件事,会影响孩子一生。很多家长都会用“长得晚”来安慰自己,殊不知道,这样会“误”了孩子的一生。

  

  妇幼健康科普

  所谓的“晚长”,又称青春期延迟。

  指的是女孩于14周岁以后、男孩于15周岁以后尚无第二性征出现(如男性睾丸增大、女性乳房增大等) 。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晚长”,只是比其他孩子长得慢、长得晚,最终的身高还是能追上同龄人,达到一个正常状态、平均标准。

  但要注意的是,人类的发育年龄有很强的遗传性!一般来说,父母或家族存在青春期延迟的遗传倾向,孩子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而大部分“长得晚”,很可能是“矮小症”惹的祸。

  

  

  图为我院开展儿童生育发育专科义诊活动现场

  什么是矮小症?

  矮小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2SD)或第三百分位。

  

  通俗说是指如果有100个年龄、性别、种族以及相似生长环境条件的儿童从高到低站成一排,倒数前三个儿童就属于矮小症了。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矮小”?

  家长可以定期测量、记录、检测孩子的身高变化,判断孩子的生长速度是否正常。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正常生长速度:

  ★0~1岁,正常生长速度可达到25cm/年;

  ★1-2岁,正常生长速度为12.5cm/年;

  ★2-3岁,正常生长速度为8-10cm/年,<7cm/年即为异常;

  ★3岁-青春期前,5-7cm/年,<5cm/年为异常;

  ★青春期期间,可达10-12cm/年,<6cm/年为异常;

  当孩子生长速度出现异常时,应该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孩子到底是“长得晚”还是矮小,需要听从医生专业的判断。儿童矮小症,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

  孩子的身高,要“勤”管理

  ★睡眠管理:夜间睡眠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建议学龄期儿童在22:00之前入睡,睡眠时间至少8-9小时,并保证室内黑暗。

  ★饮食管理:注意营养均衡和蛋白质的补充,少喝碳酸饮料、西式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水果等,避免盲目进食“增高产品”,不正规的产品可能含有性激素,导致骨龄提前闭合,可在专业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运动管理:合理的运动是性价比最高的长高方式,可让孩子每天进行1小时的运动如跳绳、篮球、羽毛球、摸高跳、跑步、游泳等。

  ★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避免给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不要在饭前及睡前习惯性批评孩子。

  矮小症孩子,要及早干预

  对于身材矮小的孩子,5-10岁是治疗矮小的黄金年龄段,因为年龄越小,软骨层增生越活跃,骨骺的生长潜力和空间越大,干预效果也越好。

  干预矮小,只能使用激素吗?

  不一定,儿童身材矮小症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宫内发育迟缓、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超过3个月、家族性矮小、营养不良等。

  而不同病因所致的矮小症,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家长无需谈“激素”色变

  目前,适用于干预矮小症的激素为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主要包括粉剂、短效水剂、长效水剂3种注射剂型,是模仿我们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一种药物。

  

  专科医生根据儿童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当女孩骨龄14岁,男孩骨龄16岁时,骨骺接近闭合,生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可遵医嘱停用生长激素。

  使用生长激素期间的注意事项

  生长激素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用药期间每隔1-3个月随访一次。

  通过监测身高、体重、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积分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生长速度。

  另外,每3个月应常规检测甲功、血糖、胰岛素、肝肾功能以及IGF-1等变化,每半年拍摄骨龄片检查骨龄一次等。

  文字:儿童生长发育指导门诊

  编辑:周幸

  审核:何明

  终审:梁涛

  

  

  

上一篇:AI驱动下的元宇宙是怎样的
下一篇:女企业家与癌症抗争20年后离世,关注癌症的三级预防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