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丨父母越“努力”,孩子越痛苦?
原标题:思考丨父母越“努力”,孩子越痛苦?
小张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乖乖女,懂事听话学习好,留学回国后父母还给她安排了令人羡慕的工作。
但她却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决定去看一下医生。谁知道爸爸竟朝她怒吼:“你有抑郁症?我还觉得我有抑郁症呢!”
小张也知道父母是为她好,但还是不想活成父母手中的“牵线木偶”。
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者也越来越多。家长出于对子女的爱,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子女安排好了“少走弯路”的人生,他们希望孩子过得好,但在孩子的眼中却变成了 “从生下来开始就要为了父母而努力,终其一生都在为别人,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假如为自己而活,就会被批判为自私,不懂事,应该感到羞耻,没有价值。”
家长们很困惑,孩子们很痛苦,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
父母越“努力”,孩子越痛苦?
1.「父母没有真正看到孩子」
《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谈到此中原因时表示,即便是一些做得很好的父母都不知道这一点,家里的氛围,是整个家庭最为关键的因素。
他指出,父母平时也没有真正看见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氛围都很紧张。父母总是忙着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而且总有“下一件事”要做,这种能量潜藏在家庭氛围之下。“我们等下该做什么”、“那件事做好了吗?”,很多家长与孩子互动的内容,90%甚至100%都是在“做”的层面,要么让孩子做这个,要么让孩子别做那个。所以,孩子“存在”的层面从未受到完整的认可。
在多数家庭中,孩子经常焦虑不安,等到了青春期时,就会有敌对和愤怒的情绪。孩子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愤怒,这种情绪通常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根源。他们为孩子在“做”的层面上达到了尽善尽美,但孩子感觉自己的本真并没有被父母看到、没有被父母认可,因此他们在“存在”的维度上就会感到“饥饿”。 孩子“存在”的层面从未受到家长完整的认可,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沉迷电子产品、叛逆、敏感、抑郁、自我否定等,于是家长就失去了与孩子最深层的链接。
2.「父母的那些努力,只会让孩子更自责」
心理学中有条定律颇为反常: 被父母苛待的孩子往往会把受到的伤害归咎于自己,而非父母。
这很奇怪,他们厌憎自己更胜于他们的父母。孩子们应该拥有、也需要拥有父母足够的爱,一旦没有,他们立刻就能察觉。他们不懂父母为何会对他们严格要求,但他们会因此感到难过。即便如此,孩子们还需要找到某种解释。
于是他们很快凭直觉确定了一条对他们而言总是令人信服的理由: 我做错了。
妈妈为什么那么焦躁?因为我做错了。
爸爸为什么那么冷漠?因为我做错了。
为什么他们没有被善待?因为我做错了。
这种情绪,总在他们孤单时来袭,孤独使负罪感肆意生长,当这一情绪达到某种程度,受折磨的人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曾质疑: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谬的观念,认定了如果想要孩子变得更好,就应该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让孩子过早接受语言暴力、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
这种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伴随一生的危害。
由家庭因素引发的青少年问题
不容小觑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青少年自杀事件时有发生,为全社会的心理安全敲响了新的警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1年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
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刘彦茹医生分享了一组数据,国内初一至高三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抑郁发病率为42.3%,其中轻度抑郁为14.6%,中、重度抑郁分别占15.3%和12.4%,重点中学学生抑郁症流行率为40.4%,普通中学为39.5%。
她表示:“这些数据能够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疾病情况不容忽视,这会给孩子和家庭都带来很大的困扰和负担,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 这些问题可能跟家庭不和谐存在关联,很多孩子来医院就诊后,我们再反回去看他的家庭, 或多或少都会找到一些家庭不和谐的因素,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63%的学生患者 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或者控制、忽视或者缺乏关爱以及冲突或者家暴。
很多家长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却看不到背后的情绪和精神因素,把问题简单定性为孩子不爱学习、青春期叛逆或者意志力薄弱。
晏宁等研究了大学新生家庭满意度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发现 家庭养育方式满意度、家庭成员沟通了解满意度以及家庭环境满意度均为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
程玉敏通过对 家庭成长环境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实证研究,认为家庭成长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黄雪梅通过探究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养成与家庭教育、人格特质的关系,发现 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性、不良家庭环境、不当教养方式和畸形的家庭教育观念均会成为青少年欺凌行为形成的土壤。
是什么让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失去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家庭,其子女大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信心、自控力,而且学习成绩优良、情绪稳定、注重全面发展;而在人际关系不完整或失衡的家庭中,其子女更多表现出早熟、敏感,甚至心理闭锁等现象。
家庭关系失衡的家庭中,有的是夫妻关系失衡,有的是亲子关系失衡,不管是哪种情况,一旦超出一定限度,都会影响家庭关系的整体平衡,进而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1.「夫妻关系冲突导致家庭关系失衡」
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核心、最基础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整个家庭的关系走向。其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夫妻关系不和睦。夫妻之间关系不和,以吵架、辱骂等攻击性行为或冷暴力对待对方,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夫妻角色缺失或错位。夫妻一方工作太忙、长期出差或异地工作,可能导致其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中缺位;夫妻一方过于强势,或者父亲代替母亲角色、母亲代替父亲角色等,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或直接影响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
●离异或丧偶。夫妻关系断裂而离异,或因疾病、事故造成一方离世,可能会导致家庭关系的平衡状态彻底破裂,家庭关系失去原有的平衡,造成父子或母子单一关系出现异常,比如过于密切、完全依赖、自我孤立等。
2.「亲子关系矛盾导致家庭关系失衡」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发展和家庭代际延续的基础。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认知、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亲子关系过密或过疏,都会影响家庭关系的整体平衡,进而影响孩子成长。
●有的家长具有较强的控制欲,常常以爱的名义,过多干涉子女的事务;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将过度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成长造成压力;
●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务,对孩子的成长无暇顾及或对孩子太过冷漠;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意见不一致,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和争吵,使孩子觉得无所适从。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既希望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又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教”和控制,试图在更大的自由空间安排自己的生活,进一步导致家庭关系失衡。
3.「隔代关系问题导致家庭关系失衡」
隔代关系一般存在于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
隔代关系的失衡主要表现在隔代关系的过分亲密导致亲子关系疏远,不利于孩子性格、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农村,一些父母为了改善家庭生活,选择前往大城市打工,将孩子交由留守祖辈照看。而祖辈不太注意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个性人格的培养,过于溺爱,甚至在父母管教孩子时横加干涉,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在家,孩子接触较少,慢慢地就减弱了亲子关系应该发挥的功效。
4.「父母养育倦怠会对自身和子女产生消极后果」
养育倦怠指的是个体由于其父母角色和长期的养育压力所导致的一组症状,具体表现为长期从事养育活动导致心理资源过度消耗后的精疲力尽,对自身所扮演的父母角色感到失望,试图放弃和逃避自身的养育责任,在心理和行为上与子女疏远,并难以在养育活动和与子女的相处中获得快乐。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养育倦怠会直接带来对孩子的忽视和暴力行为。比如对孩子漠不关心、缺乏交流,这类“冷暴力”会使孩子没有安全感,导致亲子关系疏远,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孤僻、易激化;而用言语责骂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是殴打孩子,更会导致孩子出现恐惧、逆反心理,形成自卑或暴躁的性格。
家庭安全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要解决家庭关系问题,从国家到社会到家庭,每个层面都应该努力在家庭建设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维系家庭关系平衡,维护家庭关系健康和谐,维护家庭成员的心理安全。
(一)国家层面
国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对和谐家庭关系的保障。
「1」建立心理安全预警体系和平台。在学校中建立心理安全预警体系和平台,做到及时监控,让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都能具备一些心理危机预警常识,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发现异常时尽可能帮助他们,疏导他们。
「2」制定法律法规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和谐家庭关系,提升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民法典》将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写入法律条文中,为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推出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
「3」制定相关救助、庇护等制度,切实帮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例如完善离婚救济制度,对弱势方以及无过错方的权益加强保护和偏向救济等。
「4」普及“心理安全员”相关知识。大力宣传“心理安全员”概念,让家庭中的相关成员学习“心理安全员”的相关知识,当家庭关系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保证家庭和谐有序发展。
「5」发挥国家和政府的政策、舆论导向作用。媒体应针对社会对父母的过高期望,积极优化社会舆论,倡导新型父母价值观,确立对父母和孩子的合理期望水平,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成长环境。
(二)社会层面
家庭和谐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家庭建设为社区工作的应有之义。
「1」社区要主动干预,成立家庭关系培育学校。社区居委会工作要深入社区、深入家庭,了解和关注居民家庭情况,对家庭困难或有特殊情况的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照。积极向父母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和谐家庭关系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成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完善家庭关系干预治疗体系。完善相关的咨询服务体系,对不能通过自身努力改善失衡关系的家庭作出干预,帮助失衡家庭及时调节、矫正危机关系,避免更大危机的出现。
「3」减少父母压力源、 提供支持源。社会媒体应充分认识到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不易,不过分苛求、苛责他们。在他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其更多的物质帮助与情感支持,这样父母才可能在“付出”与“回报”、“压力”与“资源”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
(三)家庭层面
家庭成员要全力维系家庭关系平衡,构建安全的人际关系。
「1」要提高对维系家庭关系平衡的认识。家庭中每位成员尤其是家长,要清楚地意识到家庭关系不平衡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克服家庭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性格差异等容易诱发家庭关系失衡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力维持家庭关系平衡。
「2」增强家庭责任意识。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员,对家庭的稳固和家庭成员的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自觉承担责任,关爱家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好自己的责任。在家庭关系中不逃避、不错位;要时刻把道德责任放在心间,抵制不良诱惑;在家庭面临困难甚至陷入困境的时候,要理性面对,同舟共济,相互扶持,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3」要建立信任。亲密关系长久保持的一个基础就是信任, 夫妻之间要相互信任,亲子之间要相互信任。这种信任一旦丧失,那么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也会受到破坏,大家相互间的关心、坦诚、依赖也会荡然无存。
「4」要平等互爱,加强沟通。无论是父母子女之间,还是夫妻之间,都应该建立平等互爱的关系。每个人都应尽好自己的责任,学会平等友善地与家庭成员沟通。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采用《非暴力沟通》中的沟通模式,这个句式叫作: 当你...的时候,我感觉...,我需要的是...,我希望..。比如,当你做错事情的时候,我感觉到很难过,我可以包容你的行为,但担心这会对你的成长不利,我一直希望你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5」学会正面管教孩子。正面管教创始人、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向家长们提供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要做到和善而坚定。比如在面对孩子玩手机的事上,不要强行制止,而是要和善而坚定地去提醒孩子注意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同时,教会孩子把犯错误看作是学习的好时机,孩子犯错了,家长不要急于去指责批评孩子,相反,要让孩子明白犯错误是一次学习的好时机,鼓励孩子勇于尝试,直面错误。
今天是“国际家庭日”,家庭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家庭安全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全。当家庭出现问题并且个人无法解决的时候,应该及时求助专业人士和机构的帮助。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每个人的心理安全都应该被关注和保护。人人心理安全,家庭才能安全;家庭安全,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才能得以保障。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服务范围
婚姻情感、恋爱家庭、亲子关系、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减压放松、两性关系、网瘾厌学、中考、高考心理疏导、考试焦虑、精神分析、抑郁情绪、强迫症,焦虑情绪、失眠治疗、恐惧、私人心理顾问、职业规划、企业EAP、心理咨询师成长课程、心理咨询室建设等服务。
梁 兴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顾问
原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
东方乙身心健康中心心理咨询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EAP高级讲师
高级催眠师
擅长领域:个体和团体心理访谈、干部员工心理援助(EAP)讲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诊断、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变态人格、 失眠、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亲子、婚姻家庭、职场心理减压等心理咨询。
周 保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东方乙身心健康中心心理咨询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
擅长领域: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问题咨询,家庭教育咨询,自杀危机干预,焦虑抑郁咨询,躯体健康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培训等。
李昕阳
银川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生命密码解读师1万例
绘画咨询师-中级
正念冥想师
ACTI认证金牌讲师
世界500强企业培训师
自由自在社群、美妈荟创办人
2019年银川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陈广丽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身心灵成长导师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指导师
青少年成长辅导专家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执行师
亲子沟通培训师
高级家庭系统排列师
擅长领域: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情感关系咨询、各类心理健康讲座等。在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运用“简快”及“魔法学习”的理念,有效融入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中。使多位有幸来辅导的孩子及家庭受益。
魏 娜
中国心理协会心理援助专员
中国中科院CCA心理职业同伴组员
中国劳动部职业技能注册全国心理咨询师
曾任中国传媒大学特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师、团体辅导师
曾任中央电视台12“社会与法”频道《心理访谈》栏目心理援助嘉宾
受训经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与治疗研究生
·中国劳动部心理咨询师技能培训(森田,焦点,团体等技能疗法)
·中德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培训(跟随导师私训)
·短期焦点解决技术培训
·萨提亚家庭系统治疗培训
·北京高校危机干预培训
·表达性艺术治疗系统培训(绘画心理、音疗)
·沙盘游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培训
·曼陀罗绘画培训
·正念呼吸冥想培训
·接受个人精神分析成长2000小时以上;正念内观训练3000小时以上
·接受各类催眠课程训练1000小时以上
吕 萍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民族福利院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中、高级咨询师
自治区宣传部特聘家庭教育宣讲团讲师
困境留守儿童‘同心路’系列课程国家金奖
宁夏电视台,银川电视台,都市阳光,教育电视台,成长帮帮团受邀嘉宾
多次参加公益支教活动
先后师从申荷永沙盘分析与治疗
刘建新沙盘分析与治疗
魏广东的沙盘分析与治疗
严虎的心理绘画分析
李明的叙事疗法
曾奇峰的精神分析
雅 宁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亲子沟通培训师
家庭教育高级顾问
绘画分析与治疗师
舞动疗愈师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指导师
李子勋家庭治疗
李中莹NLP简快
叙事治疗
擅长领域: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叙事疗法及家庭综合疗法。青少年压抑,焦虑心理疏导、青少年考前焦虑疏导、青少年沉迷网络咨询,青少年人际关系障碍咨询、家庭亲子关系及亲密关系的咨询及辅导等。
谢莎莎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级沙盘心理治疗师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师
团体心理辅导师
精神分析师
擅长领域:教师心理调控、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亲子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等。曾带领多起父母课堂、读书会、工作坊等。咨询案例已过500例。
李小静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级沙盘游戏咨询师
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指导师
思维导图指导师
银川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
“女童保护”宁夏团队志愿者讲师
宁夏电视台“成长帮帮堂”栏目嘉宾
擅长领域: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体验、感受和省思中对亲子教育有更加深刻、独到的认知,执业以来,已有近千小时个案咨询经验。其中以亲子教育、个人成长为主,强调自我体验、案例督导和技能体悟训练,截至目前累计超过500小时。
马 佳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培训师
心理健康教育硕士
生涯咨询师
EAP顾问项目经理
擅长领域:企业员工EAP、潜意识心理卡牌、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沙盘心理分析与治疗、家庭系统排列、女性瑜伽身心灵课程、团体心理辅导、情绪减压。
吕 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高级督导心理咨询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首批督导心理教练
北京大学企业心理导师
NGH国际注册催眠师、心灵导师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后现代合作对话实践高级研修班》讲师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红寺堡区检察院未成年人特聘心理咨询师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讲师)
近10年来在犯罪心理学、亲子关系、青少年成长、危机干预、人际沟通、情绪压力管理等领域实践应用工作;在心理教练技术、后现代心理学、人性主义心理学、阳明心学等领域多年实践与研究。擅长沙盘心理分析与治疗,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陈 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精神分析长程系统咨询结业证
正念冥想训练师
精神分析观察法结业证
文化经纪人
擅长领域:亲子教育、亲子冲突、父母成长、个人成长、自我探索、身份认同、生命意义、依恋模式
姚 娟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OH卡牌治疗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
绘画疗愈咨询师
生命教练
李中莹NLP简快
叙事治疗
绘画疗愈
先后师从知名心理学家郑日昌教授, 郭召良博士,岳晓东教授
中科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研究生
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
张 雯
心理健康教师
精神分析
萨提亚家庭治疗
社会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心理测量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擅长:人际关系、适应障碍、情绪管理、恋爱情感、青少年团体辅导
马晓丽
高中心理健康教师
萨提亚家庭治疗
变态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心理测量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沙盘心理分析与治疗
擅长:人际关系、适应障碍、情绪管理、恋爱情感、青少年团体辅导、个体心理咨询
杨涵淇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志愿服务团队成员;
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
中级绘画心理分析师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职研究生;
文旅部注册语言表演教师;
2019年度“宁夏好税官”。
师从北京市原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金声学习全人心理学。
全国首届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EMDR眼动疗法培训;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银川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公众号心理学公开课授课人。
王雅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青少年学习力指导师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指导师
心理健康教育本科
萨提亚咨询师
家庭系统排列指导师。
擅长领域:青少年心理咨询、青少年学习力指导、自我成长咨询青少年,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心理辅导。掌握必要的心理技能,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基石。
地址:银川市兴庆区湖滨西街银湖巷41号二楼
责任编辑:
上一篇:西安理工大学2023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简章
下一篇:自考申请毕业的条件是哪些?
最近更新娱乐资讯
- 获奖影评赏析|《阿丽塔·战斗天使》
- 人生必看十部好看的纪录片(十部必看的现实主义纪录片)
- 日本十大禁欲动漫盘点:唯美霸道下的污镜头
- 墨西哥大麻即将合法化,美媒:美国夹在两个“卖大麻的邻居”之间
- “和合”文化背景下昭君文化的价值生成
- 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原创《满城尽带黄金甲》:喧哗与沉静的戏台,道德与伦理的悲歌
- 裴旖旎
- 隐适美附件又掉了,从第一天掉了2颗,第二天掉了1颗,今晚我还戴牙套吗?
-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好作品是如何炼就的
- 狗头萝莉出摊卖煎饼大家怎么看?
- 记者的职业伦理:我该何时放下相机
- 绝命毒师电影,「蚁人」改造DNA,首部Netflix华语剧...10月流媒体片单
- 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成人动画」,少儿不宜
- 高分电影推荐!六部直击人性黑暗面的韩国片!部部引人深省!
- 2022天津解放军464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整形价格表(价目表)全新发布
- 精 [电影推荐]一再婚女人因拯救女儿,让两个家庭面临人性考验,此电影令人感动
- 缓冲晶体溶液与生理盐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影响:SPLIT随机临床试验
- 未成年人千万别看这部片子,简直太变态了!!!
- 生态在文学中的位置
- 与3800多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世界小电影之王,终于那啥了
- 新加坡电影《爸妈不在家》爆冷获多项金马奖
- 调查称52%受访者认为国产电影色情暴力问题严重
- 红楼梦初中读书笔记
- 家庭伦理剧,小品剧本《家庭矛盾》